登录 注册

中国民兵>>人武精英>>正文

编外“总教头”:壮士暮年依旧志在千里

来源:中国国防报作者:谢雨永 陈江兵责任编辑:杜汶纹2015-01-07 17:10

■四十年前他参军入伍与高炮结缘,四十年后已过花甲之年的他,再度披挂上阵——

老兵出征

■谢雨永 陈江兵

制图:扈 硕

天刚蒙蒙亮,南国冬日的清晨还泛着几分寒意,一个身着迷彩服奔跑的身影便已出现在惠州西湖岸畔。看他步履轻松,好似血气方刚的小伙子,其实早已年过花甲。他叫黄汉波,是广东省惠州市民兵高炮营的编外“总教头”。

1975年,带着3次三等功、2次军级单位比武第一、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黄汉波从某高炮部队退伍返乡,一时成为用人单位争抢的“香饽饽”。可出人意料的是,他却选择了效益一般的惠州糖厂,原因很简单,糖厂有个民兵高炮连。“那时我只有一个想法,不能在部队干了,就当民兵,民兵也是兵。”黄汉波说。

从车间普通工人到街道办事处武装保卫部副部长、从民兵高炮连的副班长到民兵营长,黄汉波一直没有离开高炮,直至在他55岁卸下民兵营长这副担子后,还一直是惠州市民兵高炮营的编外民兵。去年8月,惠州市民兵高炮集训将要展开。黄汉波得知情况后,主动请缨,要求随队参训。惠州军分区领导被他的执着精神所打动,任命他为惠州市民兵高炮营的编外“总教头”。

黄汉波穿着已洗得发白的迷彩服,又回到训练场。训练中,细心的黄汉波发现,装备老化加上民兵新老更替快,导致实际操作故障百出。平时爱琢磨的他闲不住了:看到民兵退弹时经常受伤,便琢磨出“退弹三步法”;看到部分新民兵学习进度慢,便绘制了详细标注各元器件参数的系统原理图。

黄汉波还依据自己编写的《双37高炮班组训及操作规程》和《双37高炮班战术协同训练规范》训练教材教案,集中授课,让民兵掌握高炮射击基本理论和基础技能。并创新一人一炮位的训练模式,用“小比武、小竞赛、岗位互换”等训练方法,增强队员们对空情的预判及作业协同能力。

粤东某海训场上,广东省军区组织的民兵防空演练如期进行,黄汉波带着战友们“走一路、战一路”,在近似实战中练谋略、练指挥、练协同、练保障。

“有敌情!”随着防空警报的骤然响起,炮手闻令而动,上炮位、跟踪、锁定……

指挥所里,黄汉波目不转睛地环视着每一门高炮。意外还是发生了。“一连6炮报告,方向机卡死!”班长柯明时一下慌了手脚, “黄教员,快帮忙看看,我们班的火炮是怎么回事!”看到迎面跑来的黄汉波,柯明时悬在嗓子眼上的心顿时落了地。

“你先别着急,依我看,十有八九是方向机陀螺卡死。”黄汉波边说边拿起螺丝刀,拧开了方向的盖子,全神贯注地检查起来。

不出所料,果然是由于前几次实弹射击的强烈震动,使方向机发生了松动,导致方向机转动困难,延迟了发射时间。故障被迅速排除,片刻间,火炮迅速转动起来。

“轰…轰…轰……”一连火炮同时发火,炮弹像是装上了眼睛,直扑目标。

为他点赞

革命人永远年轻。托尔斯泰曾言:“一个人若是没有热情将一事无成,而热情的基点是责任感”。已过花甲之年,黄汉波重新披挂上阵,其动力源于责任感。强烈的责任感,彰显着一名退伍军人、老专武干部“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深沉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