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凤山巍巍、龙河滔滔。在安徽萧县这片热土上,曾激荡起淮海战役的隆隆炮声,缭绕着我军将士冲锋号角的嘹亮回音。如今,这片革命老区更加充满生机活力。该县军地始终牢记建强武装、固我国防的神圣职责,坚持经济发展与国防建设同频共振,坚持创新发展与继承传统相辅相成,聚焦强军目标、聚力基层武装,以敢于担当的昂扬状态立起武装工作威信。
想干事,制度创新谋发展
2014年初,萧县召开武装工作会议。会后,一位地方干部闲聊时说:“武装工作事不多,经费倒不少。”不经意的一句话,让该县人武部政委赖朝兵心里五味杂陈。为此,人武部党委对“事不多、钱不少”这句闲话进行反思,部长李敏深有感触地说:“人武工作本来应该是军地齐抓共管的,可长期以来我们人武部唱独角戏,反倒让少数地方干部忘了应尽职责。”就此,人武部党委形成共识:打开门窗,让地方各级干部广泛参与武装工作,营造起“想干事”的浓厚氛围。
于是,该县军地研究出台了《武装工作告知制度》,明确县乡两级党政主要领导、机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为主要告知对象。此后,该县人武部积极协调县委县政府,定期召开县委议军会、军地联席会,下发情况通报、约谈主要领导、印发《武装工作简报》,及时通报武装工作大项任务和各单位落实情况。同时,该县兴建一批国防教育宣传墙,发放“国防在我身边”宣传彩页,组织领导干部过军事日活动。据该县龙城镇党委书记赵永介绍,他将武装工作告知内容收集存放,一年时间竟积累了厚厚一摞。他深有感触地说:“没想到,武装工作一年到头竟有这么多事要做,告知制度让我明确了应尽职责。”
能干事,心中有责抓落实
2014年10月,萧县籍现役战士刘祥跑因家里发生宅基地纠纷向县人武部求助,人武部立即联系县公安局调查案情,协调法院提供法律援助。这本是一起普通的民事纠纷,可是调查审理却进展较慢,几番周折,事情才得以解决。事后,该人武部领导意识到,要想及时妥善解决涉军维权纠纷,就必须建立高效的军地联合维权机构。通过军地协调,该县涉军维权法庭在县法院挂牌,并开辟绿色通道。触类旁通,涉军维权是这样,其他武装工作也是如此。基于这一认识,该人武部协调县委县政府,建立军地相互挂钩制度,武装工作需地方有关部门协助的,由县委县政府分管领导挂钩;地方建设需动用军事资源的,由人武部领导牵头,军地有关部门领导具体负责实施。
大家都明确各自的责任,各项工作就能落实到位。秸秆禁烧,这是个让地方领导伤脑筋的问题,由人武部领导挂钩,派出流动车辆宣传,组织各村民兵巡查,该县很快就实现了田野无火点、秸秆无焚烧目标。民兵训练,一个落而不实的老大难问题,由于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挂钩,各项机制有效运行,使民兵参训率和训练质量大幅提高。
干成事,用活资源兴武装
今年5月15日,该县县长、县国动委主任王共伟主持召开2015年征兵宣传工作会议。看完人武部拟制的征兵宣传方案后,与会的县委宣传部部长率先表态,县电视台每日黄金时段播放征兵宣传片和征兵广告;经信委主任接着表态,移动、电信、联通公司群发征兵信息,会后就办;交通局局长说,他们要让全县公共汽车都载着征兵宣传海报运行;城管局局长表示,他们要让全县的LED屏滚动播放征兵标语和信息。就这样,征兵宣传在该县形成了多渠道、立体化、全覆盖的局面。
以前,该人武部开展武装工作,从筹划、组织到实施,大多是单打独斗,效果常常不理想。“横吹笛子竖吹箫”,多元的方式才能满足多样的需求。为此,该县研究决定,着力构建武装工作军地联动、统分结合、纵横贯通、齐抓共管的格局,努力让武装工作“火”起来。随即,一系列配套规章制度出台:征兵工作由政府主导,人武部主抓,卫生局负责体检,公安局负责政审,各司其职;涉军维权,人武部和公安局、法院携手;国防教育,人武部同县委宣传部、县教育局共抓……从包揽到统分,从单一到多元,该县形成了“上下一条线、左右连成片、层层有人抓、事事有人管”的武装工作良好局面,从而树立起很强的武装工作威信,有力推动了该县武装工作的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