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兵功臣遗属住进英模楼

来源:中国军网-中国国防报作者:吴忠海 严浩责任编辑:刘航
2016-08-11 09:08

崇尚英烈关爱烈属在云南逐渐成为风尚

民兵功臣遗属住进英模楼

“民兵英模楼”全景。 陈 鑫摄

本报讯 吴忠海、记者严浩报道:青山绿水掩映,白墙洋楼矗立。8月6日,记者来到云南省富宁县田蓬镇和平村,不用打听,远远地就能看见已故“民兵战斗英雄”陈昌德的家。一栋小二层的别墅在碧绿的稻田间格外显眼,院落的围墙外侧,陈昌德和战友支前参战的故事漫画栩栩如生;主楼正中的墙壁上,一块写有“民兵英模楼”字样的牌匾特别醒目。

敲门而入,正在晾晒黄豆的陈昌德的遗属王凤芬自豪地告诉记者,她家的房子是和平村最好、最漂亮的,能住上这么好的房子都是托了“当家的”福。“当家的”叫陈昌德,1979年在边境战事中,他7次深入虎穴侦察敌情,8次为部队带路,战斗中毙敌3名、伤敌1名,被中央军委授予“民兵战斗英雄”称号。战后,陈昌德在村里继续农耕生活,一家人一直居住在简陋的瓦房里,直至陈昌德去世。

“在保家卫国的边境战斗中,民兵英模曾与部队官兵一起投身于血与火的战场,作出了巨大的牺牲和贡献,不能让他们流血又流泪!”一次,云南省军地领导到边防一线调研,了解到陈昌德、鲍朝元、陶成兴等民兵英模住房条件差、生活比较贫困时,决定为他们筹建新房。2011年,在省民政厅福利公益金的支持和社会爱心人士的慷慨捐助下,云南启动了“为民兵英模建房”工程。采取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的办法,逐步帮助被中央军委、原昆明军区和云南省授予荣誉称号和被评定为烈士的民兵解决住房难问题。经过5年多的努力,目前已有11位民兵英模遗属及亲属相继住进了属于自己的“民兵英模楼”,另外6栋“民兵英模楼”即将开工建设。

记者在陈昌德家看到,这幢高两层、面积150平方米的“民兵英模楼”,窗明几净、宽敞明亮,不仅电视、电灯、洗衣机等设施配套齐全,还有一个陈放着英模遗物、事迹展板、影像画册的陈列室。文山军分区某部一连指导员陈鑫告诉记者,“民兵英模楼”建好后,被军分区和文山州列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军地联合为楼房挂上“民兵英模楼”光荣牌匾,在院落围墙上绘上漫画并安放“民兵英模楼”简介,提醒每一名拜访的人们,这里不仅是一幢民居,更是缅怀英雄、接受国防教育的生动课堂。

军民崇尚英烈,社会关爱烈属,“民兵英模楼”成为了滇南边陲一道别样的风景。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为进一步营造“关爱英模、关心国防”的良好氛围,云南还为民兵英模及家属创建了困难救助、就业扶持和医疗保障等多项帮扶机制,并引导大家向关心和支持国防建设的人和事学习。与此同时,省委省政府和省军区还利用云南特有的边疆传统文化、边关战场文化、边界国门文化,组织开展走进战场遗址、走进烈士陵园、走进作战纪念馆、走进英模之家活动,使社会各界人士在直观形象中洗礼思想,在重温历史中荡涤灵魂,在身临其境中激励斗志,在先后对比中增强爱国情怀。富宁县新华镇民兵黄正兴到“民兵英模楼”参观后,深有感慨地说;“作为新时期的民兵,我一定会继承前辈们的精神,为民兵队伍增光添彩”。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