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秀加:带领牧民脱贫致富的领头羊

来源:中国军网作者:魏彦烈、谢鹏责任编辑:牛晨斐
2016-09-20 10:16

带领牧民脱贫致富的领头羊

——记全国劳动模范、优秀民兵排长才秀加

在青海省曲麻莱县叶格乡东科草原上采访时,一个60多岁的藏族老奶奶拉着记者的手说:“这些年来,才秀加尽到了一个村支书的责任,带领我们摘掉了贫穷帽,过上了幸福甜蜜的好日子……”

在老奶奶的指引下,我们走进了才秀加的家,看到堂屋墙上挂着“全国劳动模范”“优秀民兵排长”和“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三块金光灿灿的奖牌时,情不自禁地对他竖起了大拇指,才秀加兴奋地说:“奖牌就是最好的动力,催促我要继续干好村里的工作,以更优异的佳绩报答党的恩情……”

采访中,我们得知才秀加是村里孤寡老人心中的孝敬儿子,是带领牧民群众脱贫致富的科技能手,更是孩子眼中助学兴教的爱心使者。

在东科草原上记者看到,群众的脸上挂着灿烂的笑容,厨房里青稞酒、牛羊肉、奶油茶散发出阵阵诱人的香味,帐蓬小学里也传来了朗朗读书声,这里处处呈现出一片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民族团结、和谐文明的景象。在才秀加的带领下,东科村已经步入了建设小康社会的快车道,2015年底被青海省委、省政府命名为“小康文化村”。

谋发展,脱贫致富奔小康

1991年5月,年仅22岁的民兵排长才秀加,被牧民群众推选为东科村党支部书记。上任伊始,带些稚气但富有闯劲的他,下定决心要让村民过上幸福的好日子。

当时的东科村居住着藏汉两个民族、265户共计1214人,农牧业基础非常薄弱,牧民群众生活困难,经济发展十分滞后。对此,才秀加没有退缩,而是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盼群众之所盼,以对党和群众高度负责的态度,勇敢地挑起了这幅压在他肩上的重担,带领全村牧民群众开始了艰辛的创业之路。为使东科村早日实现脱贫致富奔小康,才秀加沉下心来与村“两委”班子一起想办法、找对策、探索发家致富的新途径。

在集体研究决定后,才秀加组织和带领全村党员干部串门入帐,挨家逐户地向牧民群众宣讲党在农村牧区实行的各项方针政策,动员群众参加草场围栏、牲畜暖棚、定居点、人工种草等基础设施建设,积极进行畜种改良,大力发展牛羊育肥,不断加强产业结构调整,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大力发展个体工商业,走牧工商一体化发展道路,从外地引进绒山种羊10只、欧拉种羊20只,加大了羊群的改良力度。

经过多年的持续发展,东科村草原基础设施和经济建设取得了可喜成绩:草场全部实现了围栏,农牧民有了自己的定居点,家家户户建起了暖棚和饲(草)料生产基地,传统的畜牧业生产方式逐步向科技化转变。截至2015年底,全村固定生产总值达到3048万元,年度人均纯收入3857元,全村拥有摩托车、手扶拖拉机、小汽车共515辆,家家户户都购买了冰箱、彩电、电饭锅等家用电器,吃不完的米面装进了羊皮袋,农牧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东科村民也因此摘掉了戴在头上的贫穷帽,才秀加也赢得了群众的拥护和信赖。

抓党建,给扶贫注入战斗力

才秀加担任东科村支部书记以来,始终把加强党支部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来抓,他依据在民兵连学习到的党建知识,制定完善了《村党支部议事规则》《村党支部组织生活制度》《村党支部目标岗位责任制》等规章制度,做到了各项工作有章可循。

在他的带领下,村党支部“一班人”坚持“三会一课”制度,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广大党员干部的头脑,提高了大家的理论素养和带领群众谋发展、搞建设的本领,增强了大家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政治自觉性。

为便于开展党建活动,投资修建了村委会办公楼、党员活动室,配备了相关设备,促进了党员干部的学习教育和理论培训,进一步提高了党支部“一班人”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党员总数从过去的17名增加到现在的62名。

为了不让村里少数老弱病残、部分因病返贫的农牧民在致富路上“掉队”,在才秀加的倡导下实行了党员结对帮扶制度,每1名党员帮助一个困难户,以帮钱、帮物、帮牲畜、帮盖房子等形式,先后使该村17户特困家庭摆脱贫穷,以此带动全村共同富裕。在坚持制度和原则方面,才秀加却从不含糊,如在调整村里经济结构时,他主动带头并积极做好亲朋好友、左邻右舍的思想教育工作;在计划生育工作中,他第一个自愿放弃生育第二胎;在民族宗教问题中,他组织党员干部认真学习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引导大家正确处理民族与宗教的关系,使民族宗教活动在村党支部的监管下合法开展。

由于村党支部坚强有力,各项工作得到了牧民群众的忠心拥护和大力支持,如今东科村一跃成为叶格乡乃至全省农村牧区建设的样板村。才秀加常说:“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就是要做给群众看,带着群众干。”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处处以自身的实际行动感召其他党员干部和牧民群众,每到逢年过节,才秀加总是拿出自己的钱,去看望慰问本村孤寡老人和特困户,甘做他们膝下的“阿牛”(藏语意为儿子)。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