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转型,武装工作如何对接升级?

来源:中国军网综合作者:■刘建伟 迟博 邓庆颖责任编辑:王春艳
2016-12-19 03:01

编者按 近年来,东北地区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发展面临不少挑战,也给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带来新的情况。近日,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推进实施新一轮东北振兴战略加快推动东北地区经济企稳向好若干重要举措的意见》,就东北地区经济发展提出一系列“高含金量”的措施。面对地方经济转型,国防动员系统如何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土地流转、青壮年进城,农村民兵整组编制如何优化、训练如何强化——

四川某预备役工兵团官兵正在进行战斗警戒。郑万勇摄(资料图)

经济转型,武装工作如何对接升级

——黑龙江省军区紧跟经济社会发展进程加强武装工作纪事

■刘建伟 迟博 邓庆颖

创新编兵组训模式抓效能

在嘉荫县采访,一件事让记者颇感惊奇:

朝阳镇民兵连长姚强在训练前呼点人员,竟出现了重名!为了便于区分,姚强特意念出了两个民兵所在镇。

“户籍所在地相距数十公里的两个民兵,怎么会编在一个民兵连?”带着疑惑,记者来到保兴镇武装部。在事先不打招呼的情况下,民兵排长马增利召集民兵排在指定地域集结完毕,只用时37分钟。

对比有的单位民兵集结“稀稀拉拉、拖泥带水”,这个民兵排是如何做到“召之即来”的?

“近几年,随着土地流转的加快,民兵编组也面临着不小的考验。”嘉荫县人武部部长赵辉介绍说,没了“责任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越来越多的青壮年选择常年在外务工、经商,不少民兵连成了“空架子”。

主动作为方能解决问题。县人武部调查发现:土地流转政策推行以来,单独参与农业生产的农户大大减少,取而代之,出现了不少农村合作社。

“参与合作社的农民虽然可能不是一个村的,却都在一个地方工作。”他们决定打破固有编组模式,将符合编兵条件的合作社社员全部编入民兵连,不再按原来的行政村编兵。

“这种编组模式不仅结构上稳定,更便于人员集中和组织训练,所以快速集结对我们来说并不难!”马增利自豪地说。

既然编兵难的问题解决了,为什么参训人数看起来不多?赵辉解释说,冬季补训中,他们坚持“需要的一个不少,多余的一个不留”,于是就出现了“训练热火朝天,不见几个民兵”的现象。为全面提升民兵素质,他们坚持人员动态管理,对于外出打工和农忙等原因缺训、漏训的民兵每年组织两次集中补训。

如今,该人武部所属民兵队伍结构越来越稳定,人员能力素质也“水涨船高”。以往的“娃娃脸”顶人、“花名册”点兵等问题不见了。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