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国边关,从花季到花甲的守望

来源:中国国防报作者:■王 兵 本报记者 赵 利 李帮宏责任编辑:王春艳
2017-09-07 10:50

黑龙江省黑河市黄旗营子观察哨哨长、女民兵邵月华,18岁上哨,42年坚守。木制哨所、铁制哨所、保温哨所,她见证了边关哨所的巨变;姊妹哨、母女哨、夫妻哨,哨所边关见证了她戍边的忠诚——

北国边关,从花季到花甲的守望

■王 兵 本报记者 赵 利 李帮宏

3月的黑龙江,依然千里冰封。在黑龙江中游瑷珲古城以西约6公里,一座高耸的哨所临江矗立,这就是黑龙江省黑河市黄旗营子观察哨。 

一大早,62岁的邵月华一如既往来到哨所。虽然现在哨所已实现视频监控,虽然她也已经退休两年,但她说,42年了,站哨,已成为她生命的一部分。

上排左:女哨长邵月华;上排右:“姊妹哨”见证邵月华(右)当年的风采;下排左:“母女哨”成为黑龙江边美丽的风景;下排右:“夫妻哨”在当地传为佳话。(照片由邵月华提供)

“能和边防战士共同守边护境,是我们最大的光荣。”

黄旗营子村紧邻黑龙江,居民大部分都是八旗军正黄旗的后代,因此,得名黄旗营子村。

“能和边防战士共同守边护境,是我们最大的光荣。”谈起建哨所的历史,邵月华老人娓娓道来。1969年,为了弥补边防连队力量不足,经上级批准,在黄旗营子建起民兵观察哨,隶属于驻地某边防七连。最初,人们在江边选了两棵粗壮的大树,中间搭上木板,建起了简易观察哨,人们叫它“瞭望树”。1972年,18岁的邵月华,本可以成为村里的赤脚医生,却毅然参加了女子民兵观察班。也许连她自己都没想到,这一站,竟然就是42年……

邵月华刚站哨时,每3人一组,每组由上海知青、黑河知青、当地青年组成,当时叫“三结合”。邵月华与姐妹们荷枪实弹,主要任务是白天观察界江情况,晚上在哨位上值守。盛夏酷暑、蚊虫叮咬;数九寒天,江风刺骨,气温经常在零下40多摄氏度,而且当时民兵没有配发皮大衣、皮手套、皮帽子和大头鞋,江风一吹,全身便冻透了。当时的执勤条件和环境虽然艰苦,但女民兵战备观念非常强。她们的心中只有一个信念:“为祖国和人民站好岗,不给敌以可乘之机。”不论天气多冷,风雪多大,条件多么艰苦,从不误一班岗。由于多次出色地完成上级交给的各项任务,“姊妹哨”成了当地人的骄傲。

70年代末,边境形势再度紧张。站在观察哨上,通过望远镜,能清楚地看到对岸两门大炮的炮口正对着观察哨。亲朋好友们都劝邵月华不要站哨了,可她却依然坚守岗位,比平常更加认真。采访时邵大姐笑着说:“如果真要开战了,敌人的第一炮肯定是把我这个哨所端了,你们也就见不着邵大姐啦。” 

1978年9月,邵月华作为民兵代表,参加了原沈阳军区民兵工作“三落实”表彰大会,被评为“优秀民兵标兵”,所在的哨所也被军区评为“先进民兵观察哨”,获得了军区授予的一支“光荣枪”和银质奖章。

“哨所就是祖国边境线上的眼睛,我们不能忘记有国无防的屈辱历史。”

随着形势的好转,边境线上恢复了往昔的宁静,原来的木质观察架也变成了铁质观察架,后来又有了钢筋水泥建造的保温哨塔。邵月华把全部的爱倾注在这巍然屹立的哨塔上。每天,她都和姐妹们把哨塔内外打扫得干干净净。

花开有时落有期。上世纪80年代,随着知青相继返城离去,一起站哨的两位大姐或者回到了上海,或者在黑河安置了工作,只有邵月华一个人在坚守。1982年,已经怀第二个孩子6个月了,她还每天坚持站哨。亲戚朋友都劝她:“都这身子骨了,在家休息吧。”可她非常倔强地说:“既然站哨,就要当一个‘好兵’。”直到女儿出生前2天,她才回家待产。这些年,她记录观察日志171本、310万字、边情8万余起,重要的边情3700起,每一起都记得认认真真,每一本都写得工工整整。

虽然家境不是很富裕,但邵月华却是有名的“大方户”:边防官兵来到这里,她总是拿出最好的土特产招待大家;家里杀了年猪,必然拽上执勤的官兵吃“杀猪菜”。有一年5月初,连队的官兵到村里驻点执勤,她和丈夫花了100多元买了第一网“开江鱼”,给战士打牙祭,刚从军校毕业的排长钟拥军说啥也不肯去吃,邵月华急了,对他说:“钟排长,到别人家吃饭不行,在我这不算违反群众纪律。不信你打电话问问连长,我这里是咱连队的哨所,在连队序列里是‘四排’!” 

进入90年代,开放的春风吹醒了昔日冷寂的风雪边关,黑河市成了对外开放的前沿,很多当地人做起了生意,发了财,可邵月华仍是痴心哨所。一次,女儿李迪不解地问她:“妈妈,别人经商发财,您站哨到底是为了啥?”她对女儿说:“哨所就是祖国边境线上的眼睛,我们不能忘记有国无防的屈辱历史。” 

也许是母亲那博大的胸怀深深地感染了女儿,李迪从小也爱上了这高高的哨塔。中专毕业后,李迪本来可以在黑河市里找一个不错的工作,可她在19岁生日那天,却跟着妈妈正式上哨了。从此,“母女哨”成为黑龙江边一道美丽的风景。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