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焰:我为什么要写《脱胎换骨:纵横古今谈军改》

来源:中国军网综合作者:徐焰责任编辑:武千妍
2017-06-10 06:16

图书编排适应读者的审美需求

我近些年在写作中的一个最深的体会,就是要服务于军内外读者尤其是中青年读者的兴趣变化,在社会和军队的改革大潮中出版书籍也应有所改革。

毛主席早在1942年召开的延安文艺座谈会上就强调过“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发表作品首先要考虑是为了什么对象,不能陷入不看效果的孤芳自赏、自话自说。

记得上世纪80年代初在中国人民大学读研究生时,我的导师、国家一级教授胡华就曾感叹当时出版的一些历史书过于枯燥。他说,60年代初同毛泽东的秘书田家英一同编写中国现代史时,那位毛主席欣赏的才子曾批评说不少史书以教条式的写法把生动的历史写死了,例如不少军事史书里面充斥着一大堆数字和番号,让人硬着头皮看不下去。

怎样才能把历史书写得生动活泼,让读者喜闻乐见呢?许多年来我总在思考当初导师对自己讲过的这个问题。尤其是改革开放后成长起来的人们的知识结构和思维方式同过去相比已有很大不同,那种陈陈相因、语言枯燥的说教式书籍给人以嚼蜡之感。其实,历史和现实中的事件其本身大都是很生动的,从中可以找到许多感人的故事。现在能受读者欢迎的作品都是克服僵化的写法并有创新精神的成果,《脱胎换骨》这本书的一个着重点就是力求文风有所改进。

如今我国进入了社会转型期,信息时代出现的“信息爆炸”冲击,使多数人特别是中青年人获取知识的渠道已有了重大改变。例如有人称现在的青年人获取知识主要靠“三屏”(上班看电脑屏,下班看电视屏,闲时看手机屏),基本由文字构成的传统图书的读者越来越少,“快餐文化”成为时尚,图像视觉阅读又成为主体。对新一代部队官兵而言,也迫切需要推出有好的政治导向、有深刻理性分析和可读性强的高质量出版物。

我在近几年推出新书时,总在思考形式创新,力争能适应如今的军内外读者的需求,达到思想性、趣味性和艺术性的有机结合,将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具体事例与哲理性有机地结合起来。《脱胎换骨》一书,就是这方面的一个新尝试。

本书注重思想性,就是政治上符合主旋律的要求,语言又要生动易懂,力避板起面孔说教的写法。

本书注重趣味性,就是力求把历史写活,讲有趣的故事又做到真实而不能“忽悠”读者。

本书突出艺术性,就是把文字和美术作品结合,配以大量精美的油画、水彩画作为直观的历史参考物。全书所用彩画(主要是油画)约400幅,差不多占版面一半,以适应“读图时代”的需要。本书选择的画作主要系国外名家之作,军内最有名的画家和曾在部队服役过的一些名画家,陈坚、王可伟、李明峰、罗田喜、骆根兴、邢俊勤、刘宇一、侯震等也将其画作电子版相赠。有些读者看过《脱胎换骨》这本书后认为相当于看了一次美展,这其实应感谢我的画家朋友们。

如今为适应军队改革大潮,需要介绍军改的作品,并达到政治性、哲理性、可读性俱佳。以艺术的方式使人们得到好的精神营养,实现“不忘初心”即牢记当年革命理想信念,并对党和军队的未来充满信心,这也是我写这本书的初心,也希望能得到读者的喜欢。

(作者为国防大学教授,著名军史专家)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