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受关注的自由贸易港,为何落地在海南?

来源:新华网作者:孙惠 解轶鹏责任编辑:于雅倩
2018-04-16 14:49

4月13日,三十而立的海南收到了最珍贵的生日礼物。

在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上,党中央决定支持海南全岛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支持海南逐步探索、稳步推进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这个消息犹如一粒石子投入一池春水,泛起层层涟漪,引得无限遐想。

在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加强版自由贸易不断升级,这背后的战略布局让人深思。古人说得好,三十而立。站在新的关口,海南的未来发展同样备受瞩目。今天,我们就来聊聊海南与自由贸易港的那些事。

为什么第一个自由贸易港政策会落地在海南?

自从十九大报告提出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到目前为止,多地摩拳擦掌,掀起申报热潮。有媒体统计,已有10多个省市启动研究申报自贸港,包括上海、浙江、广东、天津、福建等。可以说各个地方都拿出了自己的看家本领,竞争对手那么多,为什么这次中央决定将海南作为新港口选择的地点之一?

在过去几十年里,海南吸引了大量投资,建立了可以举办世界级会议的设施,修建了新机场、高速公路和高铁线路。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又恰逢海南经济特区三十而立,可以说此时正是全面构建未来发展新格局的重大良机。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在回忆海南发展历史时曾表示,从国家战略定位上看,海南从建省办经济特区之日起,就扮演着我国扩大开放探路者、先行者的角色。从30年的实践来看,坚定不移地实行“大开放”方针,以大开放促进大改革、大发展,这符合海南作为一个岛屿经济体的实际发展需求。在这种背景下,在全岛建立自由贸易港,被迟福林视为海南改革发展的最大动力之一。

海南,面向南海,辐射太平洋,是中国南下的重要战略通道。北京大学经济政策研究所副所长颜色和中山大学岭南学院副教授郭凯明曾在公开发表过的一篇文章中提到,海南省连接南海贸易通道,地理位置非常重要。海南省快速发展既有利于提高海南省在东南亚地区的经济地位,扩大我国对东南亚的影响力和投射范围,推动“一带一路”区域合作和联动发展,也有利于推动我国贸易和投资的自由化,扩大国内市场的对外开放程度。

从自身地理区位来看,海南有天然的琼州海峡将海南与内陆地区隔离开来,隔离成本几乎为零,这是它自身的离岛式地理区位优势。在金融领域,对标国际上一些知名的自贸港,它们一般选择离岛的建设模式,实施离岸贸易、离岸金融等政策,在这方面海南也有很大的想象空间。

不管是战略定位还是自然禀赋,海南能建设自由贸易港的基础和优势是明摆着的,也许在不久的将来,海南的“自贸港”会比想象中更加“国际范儿”。

这个超“大礼包”的分量有多重?

谈及自由贸易港,很多人可能还不了解。自贸港常常被视为自贸区的升级版,在自贸港里海关一线真正放开,货物自由流动,取消或最大程度简化入港货物的贸易管制措施,简化一线申报手续。基于此,自贸港在级别、自由化程度、国际化程度上都要比自由贸易区要更为“高大上”。

中国将要继续扩大对外开放,继续拓展对外贸易,自贸区和自贸港将在这个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自由贸易试验区和自由贸易港的特色是“自由”,因此赋予自由贸易试验区更大改革自主权,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这个超“大礼包”会进一步激发海南的主动性和活力,推动对外开放进程。

看到这,你可能会问,自贸港真的有这么多好处吗?

从具体的经贸发展过程看,好处确实不少。第一,也是最直接的,就是收入。大量的货物在这里储存、加工、转口,终归都是靠金钱来交易;第二,港口的吞吐量提高,会提升整个港口的全球竞争力;第三,港口的辐射作用开始显现,相关的产业会被吸引进来;第四,就是对于人口就业的提升。大量的货物进来之后,仓储、加工、转口等等需要大量的人力,就业数量会大幅度提升。

放眼全球,中国香港、新加坡、迪拜、马尼拉等都以自由港而闻名,它们是全球经济中开放度最高的区域。做生意,哪里好赚钱,去哪里,在整个世界航路中,哪里服务全面,办事方便效率高,税收过境优惠,成行成市集散便利,商人就会汇聚而来。有了商人商船,就相应有了人气,有了各种生意和金融,地区就会繁荣起来。

众所周知,物流的中心一定是资金流的中心,资金流的中心一定是金融的中心。以香港为例,在2017年世界金融中心指数排名中,香港位列第四,仅次于伦敦、纽约和东京。作为金融自由港,香港的贸易环境、制度框架与国际通行的规则高度接轨。我们常常听说某某内地公司在香港上市,这也是因为香港的贸易制度是全世界最自由的。多年自由港的营建,香港目前在全球经济中的份量已经远远超出了周边城市,在航运及贸易方面领先世界。

如此,你就不难理解,“支持海南逐步探索、稳步推进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这个超“大礼包”的分量有多重了吧。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