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中国经济未来的发展情况,人们都非常关注。中国经济还要增长和发展,要研究清楚新的增长点在哪里。从现在来看,增长点有这两个:
一、全方位开放
过去的开放经常讲两句话:扩大出口、吸引外资。扩大出口是利用国际市场,吸引外资是利用国际资本。当时我们刚刚改革开放,选择这个战略是对的。因为当时没有国内市场,所以要利用国际市场扩大出口。过去我们穷,缺乏资本,所以要吸引外资。
中国的这个战略差不多几十年了,但是目前遇到一些阻力,所以中国现在必须走向全方位开放,让别人搭我们的“便车”。这种全方位开放必然会推动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
现在学术界把全球化分三次。第一次是在1750年-1950年,当时全球化的主要方式就是殖民,以殖民推动。二战的结束,就标志以殖民为特征的全球化结束了。

山东,繁忙的青岛港
人类社会的第二次全球化是从1950年到现在,这次全球化的特征是以国际贸易的方式推动。世贸组织、世界银行都产生于这个时期。
1978年我们才改革开放,有很强的后发优势。但作为发起人的美国,制造业向外转移,国内基础设施陈旧,工人工资二十年没有加多少。美国率先引起了反全球化的浪潮。特朗普的上台是反全球化的必然结果。
西方对中国有点害怕的原因就是我们的全产业链。五六年前我去美国拜访过一个经济学家,他对我说,你们一开始生产服装、鞋帽、袜子,然后又生产家电,家电生产完又生产汽车,汽车生产完又生产高铁,高铁生产完又生产IT,IT生产完又生产飞机。你们是全产业链,而且14亿人口支撑全产业链。
我估计人类社会可能进入第三次全球化,就是全球配置资源。全球配置资源可以解决第二次全球化的一些缺陷。
别人搭我们资源的“便车”,有两方面资源。第一,巨大的国内市场。中国人富有起来了,去年出境旅游规模1亿多人次,世界都感到震惊。开放市场可以从消费和供给上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给中国带来新的机遇和发展。

青岛机场边检站民警为一个出境游家庭办理通关手续。
今年在上海要建立一个永久性的进口贸易博览会,广州是出口贸易博览会,而且相应的要大幅度降低进口关税,包括资源类、技术类、民生类等商品。
第二,巨大的过剩资本。全方位开放服务业市场,如金融、教育、医疗等等。在某些领域,外资持股比例的上限放宽到51%,三年以后就不设置上限了。另外是可以加大对外投资,像“一带一路”给中国资本找了新的出口。
中国要引领第三次全球化,推动技术、资本、劳动在全球的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