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管任何时候,这个党和国家事业不断发展的“定海神针”绝不能动摇
■徐越
青史为鉴,光照未来。
4个月前,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主席发出号召:我们要用历史映照现实、远观未来,从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中看清楚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弄明白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
“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这也是近年来世界都在对中国共产党讨论的最热门话题。
11月8日至1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重点研究全面总结党的百年奋斗的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问题,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概括了具有根本性和长远指导意义的十条历史经验。在这十条历史经验中,“坚持党的领导”居于首位。这意味着党的领导,在各项“坚持”中有着统帅地位。

“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是最重要的历史结论,也是最宝贵的成功经验。
1
知乎上有个问答,“你知道哪些过去100年里‘说到做到’的故事?”
从支援西部建设到三北防护林,从“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到“建设强大海军”,从“30年到40年改变中国”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高赞的答案里,90%都是中国共产党人所作出的承诺和所完成的事情。
“说到做到”,是一个既踏实又浪漫的词语。但当我们把时光拉回到100年前,这个只有50多人的政党怀着“救亡图存、民族复兴”的使命登上历史舞台的时候,似乎没有多少人相信他们能够“说到做到”。

彼时的中国,山河破碎,生灵涂炭,人民生活水深火热,国家前途悲惨暗淡。为了实现民族复兴的梦想,中国人民奋起抗争,各种力量前仆后继,各种方案轮番试验。辛亥革命后,300多个政党和政治团体登上了政治舞台。他们先后出现,又先后失败,大多昙花一现。
所以这个后来者出现之时,并没有被寄予太多的希望。
同一个年代,《纽约时报》驻华记者哈利特·阿本德惊呼“作为国家的中国已然不复存在”。甚至连共产国际代表马林来到中国之后,都认为中国革命只有两个前途:要么共产党人加入国民党,要么共产主义在中国终止。
新中国成立之时,1949年,时任美国国务卿艾奇逊断言“历代政府都没有解决中国人的吃饭问题,共产党政权也解决不了”。
如今,中国已从解决温饱迈向全面小康,《纽约时报》称“世界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中国”。这个弱小的政党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让山河破碎的中国走向强盛,让备受屈辱的民族走近世界舞台中央。
历史早有公论。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改写了近代以后中华民族的屈辱历史,改变了近代以后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们党用奋斗、牺牲和成就赢得了历史的选择。
这是历史的结论,也是人民的结论。
2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在这样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谁才能凝聚起全社会的共识?如何才能凝聚起人民的力量?
曾经,我们痛心,两次鸦片战争,第一次英军登陆后,民众主动向其出售蔬菜、牲畜和粮食,第二次英法联军入侵北京,有后勤辎重推小车的,有通风报信提供情报的,有帮着填平壕沟,帮着架梯子、扶梯子的。
曾经,我们痛心,抗日战争,《剑桥中国史》记载,1943年的湖北,一位中国司令官抱怨说:“乡民……偷偷地穿越战线,把猪、牛肉、大米和酒送给敌人。乡民情愿让敌人统治,却不想在自己政府下当自由民。”
人数多就有力量吗?没有有效组织的民众,用孙中山的话说,“四万万中国人一盘散沙而已”。
我们常看到一句话,叫做“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

2019年岁末,一场新冠肺炎疫情突袭大江南北。在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的关键时刻,中华民族又一次面临严峻考验。
2020年正月初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对疫情防控工作进行再研究、再部署、再动员。从成立中央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向湖北派出中央指导组,到提出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总要求,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全国上下打响了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
有这样一组统计数据:在疫情防控中,全国3900多万名党员、干部挺身而出,近400名党员、干部献出了宝贵生命。入梅以来,安徽遭遇持续强降雨,16.38万个基层党组织、361万多名党员冲锋在前,战堤外汹涌洪水,护堤内万家灯火。

党中央举旗定向,坚强有力;每个基层组织都在发挥“堡垒”作用;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坚决扛起政治责任,危难时刻豁得出去。“让党旗在防控疫情斗争第一线高高飘扬。”在疫情最严重的生死关头,几乎每一个社区、每一个村庄、每一个检查点、每一所医院,都有鲜红的党旗猎猎飘扬。
所谓“中流砥柱”,就是在惊涛骇浪袭来之时,依然巍然挺立、岿然不动。历史实践不断证明,每当风雨来袭,中国共产党始终是人民最可靠的主心骨、定盘星。
据不完全统计,去年全国牺牲在抗疫一线的基层工作人员与医护人员共有558人,其中有380位共产党员,占比达到70%;在脱贫攻坚的伟大壮举工程中,全国有1800位基层干部牺牲在工作岗位上,其中绝大部分还是共产党员! 再把时间拉长,新中国成立前,中央委员、候补中央委员171人中牺牲和遇难的有42人,政治局以上领导人55人中牺牲和遇难的有15人。
什么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这就是!
3
“延安的城门成天开着,成天有从各个方向走过来的青年,背着行李,燃烧着希望,走进这城门。学习,歌唱,过着紧张的快活的日子。”
抗战时期,延安就像一块巨大的磁石,让众多有理想、有抱负的青年争先前往,奔向抗日救亡的战场。这些奔赴延安的有志青年,大都家境殷实,有着良好的教育背景,有些甚至是“大家闺秀”和“豪门公子”。到延安去,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当时年轻人最时髦的选择。
数十年后,在抗击新冠疫情的战役中,以“90后”为代表的青年一代又一次挺身而出。4.2万多名驰援湖北的医务人员中,就有1.2万多名是被习主席“点名表扬”的“90后”“00后”。在灾难面前,一批又一批“90后”“00后”,主动冲锋在全国抗疫的各个战场,不少人刚下战场,又上一线,再接再厉打硬仗。

在困难面前,中国年轻人又一次选择了听党话、跟党走,中国共产党再一次赢得了广大青年。
2021年,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之际,主旋律电视剧《觉醒年代》《功勋》《山海情》在青年人群中大热;7月1日晚,“他看见了”这个词条被刷到了微博热搜榜第一位;在用户平均年龄不足25岁的“哔哩哔哩”网站上,视频《这是当代青年的心声:请党放心,强国有我》被推荐到了首页。

唱响红色歌曲、手绘红色宣传海报、拍摄爱国微电影……许多青年人“各显神通”,用擅长的方式表达爱党热情,开启着下一个百年辉煌的新征程。在民族复兴伟大进程中成长起来的当代中国青年,更自信、更坚定,对党有着更深刻的认同。
数据也证明了这一点,日前发布的中国共产党党内统计公报显示:年轻党员持续增加,35岁及以下党员达2367.9万名,占党员总数的近四分之一。2020年1月1日至2021年6月5日,发展35岁及以下党员382.4万名,占同期新发展党员数量的80.7%。
“请党放心,强国有我!”天安门广场上的青春口号至今依旧令人热血沸腾。“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十九大报告中这一令人振奋的论断,正在成为党和国家各项事业蓬勃发展的真实写照。
我们坚信,在过去一百年赢得了伟大胜利和荣光的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必将在新时代新征程上赢得更加伟大的胜利和荣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