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须以实力为后盾
■尚佳伟 吴 凡
和平是军人的勋章,实力则是和平的保障。
“冲锋的号角只为英雄呼吸,每一代的青春都有成长的定义,捍卫和平我要去赢得胜利。”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5周年之际,歌曲《永志不忘》再次在中国大地唱响。
止戈为武,以和邦国。爱好和平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军队经过22年的浴血奋战,建立新中国,目的就是为了让人民生活在和平的阳光下,决不会把自身曾经历的苦难强加给其他民族。后来参加抗美援朝战争的主力军第38军、第39军、第42军,当时正在从事农业生产,享受着和平宁静的生活,其中驻守在东北的第42军准备下一步集体复员。
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1950年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美国政府对这场发生在东北亚、与美国远隔重洋的朝鲜内战,立即进行武装干涉,并派遣第七舰队侵入台湾海峡,严重侵犯中国主权。同时,美军飞机不断入侵中国东北边境的领空,进行野蛮的轰炸扫射。10月初,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大举越过“三八线”,疯狂向中朝边境进攻。面对我国国家安全受到的直接威胁,面对朝鲜的困境和请求,我们党和政府毅然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历史性决策。10月25日,成为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纪念日。
可以说,抗美援朝战争,是帝国主义侵略者强加给中国人民的,是一场保卫和平、反抗侵略的正义之战。
无实力而乞和平,则和平危;有实力而卫和平,则和平存。和平必须以强大的实力为后盾。在抗美援朝战场上,志愿军除了有英明高超的军事指挥、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扎实有效的政治工作、创新发展的后勤保障,还有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血性胆魄。经过艰苦卓绝的战斗,我们打败了武装到牙齿的对手,打破了美军不可战胜的神话,迫使不可一世的侵略者于1953年7月27日在停战协定上签字。
一部抗美援朝战争史,就是一部290余万志愿军将士写就的伟大精神史。志愿军被尊称为“最可爱的人”,先后涌现出杨根思、黄继光、邱少云等30多万名英雄功臣和近6000个功臣集体,共有19万7千多名英雄儿女为了祖国、为了人民、为了和平献出了宝贵生命。很多官兵叫响“不书英雄榜,便涂烈士碑”,仅上甘岭一役就有38名勇士与敌人同归于尽。抗美援朝战场上形成的上甘岭精神、空中铁拳精神、杨根思精神等共同铸就了伟大抗美援朝精神。这一伟大精神是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必将激励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克服一切艰难险阻、战胜一切强大敌人。
事实证明,一个国家往往在两个时期面临的外部压力最大,一个是积贫积弱之时,另一个是发展振兴之时。今天,中国式现代化已经展开壮美画卷并呈现出无比光明灿烂的前景。同时,前进道路不可能一马平川,必定会有艰难险阻,甚至遇到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抗美援朝战争的历史告诉我们,能打赢才能有力遏制战争,能胜利才能有效捍卫和平。我们必须胸怀“两个大局”,强化忧患意识,树牢底线思维,鼓足干劲、抓紧工作,全力以赴打好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攻坚战,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
天下并不太平,和平需要保卫。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局部冲突和动荡频发,新一轮科技革命和军事革命迅猛发展,我国安全和发展需求深刻变化,各种“黑天鹅”“灰犀牛”事件随时可能发生。新征程上,广大官兵只有大力弘扬伟大抗美援朝精神,深入学习志愿军将士的英勇事迹、革命精神,牢记初心使命,发扬斗争精神,扎实推进练兵备战,全面提高新时代打赢能力,才能突破一道又一道难关,化解一个又一个风险,夺取一个又一个胜利,为捍卫和平正义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