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解放军报

漫评丨“此地无银三百两”掩盖不了美国核讹诈的险恶用心

来源:中国军网 责任编辑:王粲
2025-07-27 17:11:33

据英国媒体披露,7月中旬,一架美军C-17运输机装载一批B61-12型热核重力炸弹,从美国新墨西哥州柯特兰空军基地起飞,经过约10小时飞行后降落在英国萨福克郡拉肯希思皇家空军基地。这是自2008年以来首次在英国本土部署美国核武器。随即,英国国防部7月21日在一份文件中证实,将使用F-35A搭载美国核武器,重新获得空射核武器能力。

鉴于这架美军C-17运输机“全程飞行轨迹都能被监测到”,且完成运输不久即由英国媒体公开报道,可以看出,在俄乌冲突持续、欧洲局势高度紧张的当下,美国强化在欧洲的核部署,有着明显的升级对抗态势甚至搞“核讹诈”的企图。面对各方质疑,美国国防部官员给出了一套极其绕口的说辞:“根据美国的长期政策,我们既不确认也不否认美国核武器在任何特定地点的不存在或存在。”这种充斥着官僚主义色彩的“标准回应”,暴露的恰恰是美国“此地无银三百两”的小心机。

美国此举并不是什么临时起意的“应急部署”。长期关注全球核动态的美国科学家联合会认为,美国核弹头重返英国早有蛛丝马迹——五角大楼在2023财年预算文件中将英国列入接受“特殊武器”存储设施升级的基地名单,而所谓“特殊武器”不过是美国官方文件对核武器的掩饰性说法罢了。五角大楼有关文件还提到,正在升级位于欧洲的核武器储存设施,预计将在13年内花费3.84亿美元,而拉肯希思基地近期的设施升级工作,包括增设防御弹道导弹攻击的掩体和屏障。很明显,美英为接收B61-12型热核重力炸弹早已做好准备。

美国时隔近20年后将核武器重新部署到英国,牵动国际社会敏感神经。B61-12型热核重力炸弹兼具战术核武器和战略核武器特点,其当量可根据需要在300吨至5万吨之间调整,最大当量相当于二战期间投在日本长崎的原子弹的两倍多。更为关键的是,它采用了先进的惯性导航系统,可以从距离目标数十英里的地方投下,在可动式制导尾翼组件配合下自主飞行,拥有防区外目标打击能力。当这种“精确核武器”与F-35A隐形战斗机结合使用时,实际上模糊了战术核攻击机和战略核打击平台之间的区别,大大降低了核武器的使用门槛。英国首相斯塔默在北约峰会上宣布采购12架F-35A战斗机,以重新获得空射核武器能力;他同时表示,由于重新研制核弹头费用过于高昂,英国很可能采用与美国“核共享”的方式——核弹头所有权归美国,执行核打击任务的F-35A战斗机由英国控制。可以看出,英国此前的表态也是在为美国核武器重返英国做铺垫。

不仅是在英国,美国在比利时、德国、意大利、荷兰等欧洲国家采用的也是“核共享”模式。比利时小布罗赫尔空军基地部署有15枚B61-12型热核重力炸弹,德国比歇尔空军基地有15枚,意大利盖迪-托雷空军基地有15枚,荷兰沃尔克尔空军基地有15枚,土耳其因吉尔利克空军基地有约20枚。加上这次重返英国的一批B61-12型热核重力炸弹,美国在欧洲的核武器部署网络将更加密集。这种做法,实质上是让盟友出钱出力充当“核炮灰”,而美国则牢牢攥着核武器的最终控制权。

美国这一步棋极可能引发连锁反应,不仅违背了冷战结束后核裁军的历史潮流,更是对全球核安全秩序的严重冲击。俄罗斯总统普京此前已批准修改俄罗斯核威慑政策,明确“得到核武国家支持的无核国家发动的攻击,将被视为对俄罗斯的联合攻击”。俄罗斯联邦安全会议副主席梅德韦杰夫也发出警告,强调“威胁打击俄罗斯境内目标”可以成为俄使用核武器的理由。

美国口口声声说要“维护和平”,实际上却在欧洲大陆重新点燃核军备竞赛的导火索,进一步推高核对抗的风险。欧洲核武扩散,乃至由此引发的军备竞赛,并不会增加欧洲大陆的安全。那些绕口的外交辞令和“既不确认也不否认”的官僚腔调,掩盖不了美国挑动地区紧张局势、谋求地缘政治私利的险恶用心。

文字:浩洋

漫画创意:王粲

漫画制作:段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