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调为核:高质量发展的内生特点
集中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为解决“大城市病”探索中国方案——这是雄安新区的使命,也是初心。
雄安规划纲要明确了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的主要方向:
——在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方面,重点承接著名高校在新区设立分校、分院、研究生院等,承接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等国家级科研院所、创新平台、创新中心。
——在医疗健康机构方面,重点承接高端医疗机构在雄安新区设立分院和研究中心,加强与国内知名医学研究机构合作。
——在金融机构方面,承接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机构总部及分支机构,鼓励金融骨干企业、分支机构开展金融创新业务。
——在高端服务业方面,重点承接软件和信息服务、设计、创意、咨询等领域的优势企业,以及现代物流、电子商务等企业总部。
——在高技术产业方面,重点承接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和生命健康、节能环保、高端新材料等领域的央企以及创新型民营企业、高成长性科技企业……
“雄安承接的产业方向非常明确,是瞄准高端高新产业,结合民生需求和当地产业转型升级,迈向高质量发展。”李晓江说。
落子雄安背后,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宏伟构想,更是区域视角下的中国发展大棋局。从这个意义上看,雄安,是解局京津冀发展不平衡的关键一步。
北京市朝阳区实验小学雄安校区、北京市第八十中学雄安校区、北京市六一幼儿院雄安院区、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第三小学雄安校区已经挂牌。
在打造一流硬件设施环境的同时,雄安新区还将以优质的公共服务、租购并举的多元化住房保障、便民高效的政务服务、开放的政策环境等,确保疏解对象来得了、留得住、发展好。
“作为现代化城市,雄安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和自身产业发展要很好平衡。”邬贺铨说,雄安要强化造血功能,必须打造高水准的教育、医疗条件,面向全国面向海外,吸引人才留住人才。
以雄安为基点,与周边协同发展的一条路径明了清晰——
新区将着力与北京中心城区、北京城市副中心和天津市在功能上优势互补,实现错位发展、互利共赢;加强新区与保定、廊坊、沧州等周边地区相关规划的衔接,统筹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探索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开发新模式。
以雄安为样板,城乡协调发展的一张蓝图跃然而出——
城市发展不再“摊大饼”,按照雄安规划纲要,起步区按组团式布局;在空间格局上,城乡发展规模适度、空间有序;合理控制人口密度,新区规划建设区按1万人/平方公里控制;特色小城镇实行分类特色发展;美丽乡村保持自然风光、田园风貌,突出历史记忆、地域特色……
以雄安为模板,友好和谐的一种社会氛围正在营造——
雄安规划纲要提出,注重街区、邻里空间设计,形成尺度宜人、亲切自然、全龄友好的社区环境。
“雄安是一个现代城市,但不能到处是水泥森林和玻璃幕墙。通过构建优美、安全、舒适、共享的城市公共空间,让人们在轻松氛围下生活、交往。”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总规划师朱子瑜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