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国防改革:由“伴美而行”到“战略自主”

来源:中国青年报作者:慕小明责任编辑:杨红
2018-08-09 08:17

由“伴美而行”到“战略自主”

——加拿大国防改革透视

近日,加拿大总理特鲁多宣布将延长加拿大对北约驻拉脱维亚多国作战营的领导期至2023年。加拿大原计划承担北约驻拉脱维亚多国作战营的领导责任至2019年,现将其延长4年,此举既是特鲁多政府对美国要求加拿大承担更多责任的回应,同时也折射出加拿大外交和国防政策愈加“积极有为”。

加拿大国防政策的两大支柱

加拿大地广人稀且与美国为邻,奉行与美国共同防卫的国防政策。加拿大同时还是北约创始成员国,美加军事同盟和北约集体安全机制被其视为国防政策的两大支柱。

加拿大同时也是一个有着世界抱负的国家,将多边主义和国际主义作为获得国际影响力的基本准则。加拿大认为,国际维和行动不仅能够促进国际秩序稳定,更是加拿大这样的中等国家保持国际影响力和维护国际地位的重要手段。为此,加拿大除了积极履行北约的责任与义务,还参加了几乎所有的联合国维和行动。1947年以来,加拿大共向海外派出了10万余名军人,执行了72次国际维和任务。尽管加拿大常备军仅有数万人,执行国际维和任务的官兵却一度达到3800多人。加拿大还积极推动国际军备控制、裁军谈判和销毁核生化武器的进程。

不同于其他西方国家,加拿大国防军是一个统一指挥架构的单一组织。根据1968年2月1日生效的《加拿大军队重组法》,加拿大陆海空军事力量合并为统一架构的加拿大国防军。依据加拿大宪法,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为加拿大国防军总司令。从1904年起,加拿大总督代替英国女王行使总司令的头衔与职责。由于加拿大实行“文官领军”制度,总理拥有实际上军队调动与部署的最高决策权。国防部长领导国防事务并向总理负责,国防总参谋长作为总理的最高军事顾问,协助国防部长建设和领导武装力量。

加拿大国防军现役部队6.8万人,预备役2.85万人。经过多次调整重组,加拿大国防军现设置有包括地面部队司令部、海事司令部、航空司令部等七个司令部。

哈珀政府半途而废的国防改革

随着冷战后传统安全威胁大为降低,加拿大执政的自由党政府在1996年至2005年不断削减国防预算,导致国防军的基地和人员大量被裁减,国防实力迅速下降。

“9·11”事件为加拿大国防军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2005年4月,自由党政府开始调整国防政策,提出要加强与美国的安全合作,建立突发情况应急机制,通过提升国防军战斗力、积极干预“失败国家”、加大反恐力度、防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等措施保障国家安全。

2006年1月保守党领导人斯蒂芬·哈珀就任加拿大总理后,强调要应对各种传统和非传统安全威胁,提出建设“规模适度、指挥畅通、训练有素、装备良好的多能常规作战部队”,推进国防军的改革与转型。为全面提高国防军保卫本土安全和远征作战的能力,哈珀政府一上台就对国防军的指挥体制进行了较大调整,先后成立了加拿大司令部、远征部队司令部、特种作战司令部和作战支援司令部,以统筹加拿大国防军的本土、海外、特种作战和作战支援等职能任务。

2006年6月,哈珀政府发布了题为“加拿大优先”的国防政策报告,计划斥资160亿美元引进4架C-17战略运输机、17架C-130战术运输机、16架CH-47“支奴干”直升机、3艘至4艘“联合支援舰”以及多辆中型卡车,增强加拿大国防军的机动性与快速部署能力。

“加拿大优先”的国防政策在2007至2009财年分别得到了166亿、179亿和187亿美元的国防支持,不过受金融危机的影响,2010财年哈珀政府暂缓了“加拿大优先”国防政策,国防开支跌至169亿美元。哈珀政府还大量削减军人福利,并在2012年出台政策严格限制军人领取年薪加退休金的双重报酬。哈珀政府在国防政策上的反复,严重影响了国防军的改革进程和加拿大的国际影响力发挥,这也是特鲁多在2015年赢得大选的重要原因之一。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