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前的这场决战,再次证明了这条真理……

来源:中国军网作者:马嘉隆责任编辑:马嘉隆
2019-01-10 16:29

如果细细品读这本“教科书”,不难发现,在影响甚至是决定这场战争胜负的诸多因素中,有许多更深刻的细节引人深思。

淮海战役总前委合影,左起:粟裕、邓小平、刘伯承、陈毅、谭震林(资料图)

中野华野迅速会师,得以进行联合作战,是这场决战胜利的前提条件。这种大规模的联合作战在以前很少见。为了统一指挥两大野战军,中共中央军委决定由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林5人组成淮海战役总前委,统筹淮海地区作战、支前等一切事宜。

有了联合作战的指挥部,不代表一定能把这场规模空前的战役打好。国民党军队就是一个很好的反面典型,由桂系将领白崇禧的华中“剿总”和蒋介石嫡系将领刘峙控制的徐州“剿总”矛盾重重,且各军将领都有着自己的小九九,没有拼死一搏的决心和勇气。国民党军之间的配合支援不力是一个让蒋介石十分头疼的“痼疾”,淮海战役中自然也存在这个问题。

当得知第7兵团被围困,蒋介石当即调兵遣将,反应不可谓不快。诸路援军中,力量最强的第2、第13兵团,在飞机、坦克的掩护下,沿陇海铁路并肩东援。出乎意料的是,黄百韬昼思夜想的这根“救命稻草”,却在华东野战军3个纵队的阻击下“步步惊心”。至第7兵团被全歼整整10天的时间里,这支“强大”的援军前进不到20千米。另三路援军,也同样被联合作战的中原野战军死死拦住,黄百韬最终也没能等到援军。淮海战役后期,国民党军的两大精锐力量被分割包围在相距不过60千米的地区内,从始至终未能打破刘伯承元帅形容的“吃一个(第12兵团),挟一个(杜聿明集团),看一个(第6、第8兵团)”局面,直接影响到淮海战役的最终胜负。

反观人民解放军的联合作战,则远非国民党军可比。在战役的不同阶段,中野华野互唱“主角”,无论是攻坚还是阻援,都能不惜代价地达成预定战略构想。华东野战军第10纵队司令员宋时轮,正是负责阻击前来增援的第2、第13兵团。在阻击战最艰难的时刻,部队伤亡惨重,但没有上级首长的命令,他们一步都没有退出战场;中野76团3连在战斗中边打边重新编组,最后只剩下指导员和9班长等17名负伤同志,仍然编成两个突击班,攻下敌军最后一个地堡群;中野6纵“襄阳营”1连3排战后只剩下3名战士……这样的案例,在淮海战役中比比皆是。

而当国民党军全线告急时,电台里却到处都是类似这样的电报:“看在党国的份上,赶快伸出手来拉兄弟一把。”不过,被国民党军将领寄予厚望的所谓“兄弟”,不是怯战不前,就是存心自保,后期国民党军的局势诚可谓一盘散沙、举步维艰。

不仅如此,与共产党成立淮海战役总前委,且毛泽东多次在电文中明确授予总前委“先斩后奏”权力相对应的是,时任华中“剿匪”总司令的白崇禧不仅拒绝统一指挥国民党军在中原地区的部队,抽身事外在武汉静观国共在淮海地区决战,甚至暗暗制约蒋介石从华中调兵增援淮海战场,以求借淮海战役之败逼迫蒋介石下野。如此争权夺利,岂有不败之理。

淮海战役中率部起义的何基沣与张克侠(右)(资料图)

国民党的失利,问题也不仅出在领军将领身上,兵无战意也多次影响了战局的走势。淮海战役期间,国民党军4个半师、28500余人战场倒戈,其对战局产生的深远影响,远远不仅是双方兵力的“加减”。

其中,第3“绥靖”区副司令官、中共地下党员何基沣、张克侠的起义,让出了长约百里的防线,使华东野战军悄无声息地切断陇海路,堵死了黄百韬西逃之路。据粟裕大将回忆,如果再晚上5个小时,黄百韬可能就堵不住了。1948年11月18日,毛泽东在给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的电报中指出:“北线何、张起义是第一个大胜利。”

如果说“杂牌军”的起义,虽让蒋介石痛心,但多少还有一丝侥幸,那么第85军第110师师长、中共地下党员廖运周的起义,则无异于一道晴天霹雳,粉碎了蒋介石最后的幻想。战役的第二阶段,当黄维决定孤注一掷,以4个建制完整的主力师拼死一搏时,作为先头师的第110师却给了他致命的反戈一击,彻底埋葬了他的突围企图。

两次战场起义,除了对战局产生的直接影响,还使被围困国民党军的残余将领之间互相提防,时刻担心被身边的战友“出卖”,让国民党军将士愈发看不到胜利的希望,士气一落千丈,极大促进了淮海战役的及早结束。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