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前的这场决战,再次证明了这条真理……

来源:中国军网作者:马嘉隆责任编辑:马嘉隆
2019-01-10 16:29

淮海战役中的支前民众(资料图)

此外,还有一个因素对这场大决战起到了决定作用。“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永远是战争领域一句颠扑不破的至理,这场在广袤的中原大地上进行的参战兵力规模空前的战役,对双方的后勤能力都是一个严峻的考验。众所周知,接受大量美国援助的国民党军机械化程度远高于人民解放军,转战、运输速度理论上远快于解放军,且在美国人的帮助下初步形成了水陆空三位一体的后勤保障体系。与之相对的是,人民解放军的后勤体系中,机械化程度聊胜于无,即使已经集中力量组织了257辆汽车进行后勤支援,但和国民党军比起来还是有着很大差距。不过,当铁路公路被切断后,国民党军看似强大的运输能力也就被打回原形,被围困的军队只能靠着一点微薄的空投补给苟延残喘,最终在弹尽粮绝中覆没。

而在大规模运动战和大规模阵地战之间转化游刃有余的人民解放军,对后勤能力的考验理应更大,却基本没有受过补给缺乏的困扰。支持人民解放军作战的,是543万自愿参战的支前民工,换算下来,每一个前线作战的战士,身后都有9位支前民工的支持。人力运输,看起来有些“不上档次”,可当一辆辆推车、一副副挑子汇聚成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最后的“战绩”也同样让世界惊叹:向前线运送弹药730万千克、筹运粮食4.8亿千克、转运伤员11万余名。

纵观淮海战役,“兵贵神速”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不快,堵不住国民党军逃窜的路线;不快,不能抢在敌军增援前啃下硬骨头。为了抢下时间差,我军部队每天以70公里的速度开进都是“家常便饭”。而无论人民解放军打到哪里,背后的人民群众就支援到哪里,写下了许多感人肺腑的故事。

山东农民唐和恩,自己随身带一根一米长的竹竿,踏遍五省共88个地方,累了用它当拐杖,过河踏雪用它来探路。在五个多月的时间里,跋山涉水,忍饥挨饿,熬不住了就吃口萝卜,省下小米、白面供应部队;每逢刮风下雨,他把自己棉衣脱下盖到军粮上,宁肯自己受冻也不让物资遭受损失。巾帼英雄朱永兰,在短短四昼夜时间内,战胜四百里风雪和烂泥滩,在敌人的炮火封锁下将粮食送到已经断粮两天的解放军手中。而她自己穿的草鞋却早已磨烂,大雪天一双脚冻得又红又肿。朔里乡几百名民工,扛着300多块门板,在寒风刺骨的冬夜跳进冰水里,泡了一夜,修好了两座大桥。

是什么信念在支撑着他们?当然是对美好生活的朴素追求,更具体地说,就是“耕者有其田”,吃得饱、穿得暖。为了让子孙后代都能过上这样曾经只能在梦中实现的生活,解放区的人民自然舍生忘死地跟着人民解放军,军民同心,舍生取义,为了幸福的明天而浴血奋战。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