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解放军报

推荐参评第32届中国新闻奖作品公示

来源: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宣传局 发布:2022-06-02 11:38:33

幻灯片 手机看 分享到

专门类:《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特刊》

代表作之一:

百年风华 砥砺奋进

——写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

□本报编辑部

“百年恰是风华正茂”。2021年7月1日,中国共产党迎来百年华诞。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从上海石库门到嘉兴南湖,一艘小小红船承载着人民的重托、民族的希望,越过激流险滩,穿过惊涛骇浪,成为领航中国行稳致远的巍巍巨轮。在百年光辉历程中,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开辟了伟大道路,建立了伟大功业,铸就了伟大精神,积累了宝贵经验,创造了中华民族发展史、人类社会进步史上令人刮目相看的奇迹,赢得了14亿多中国人民的广泛支持和衷心拥护。

我们党的一百年,是矢志践行初心使命的一百年。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一个人也好,一个政党也好,最难得的就是历经沧桑而初心不改、饱经风霜而本色依旧。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从兴业路到复兴路,我们党百年来所付出的一切努力、进行的一切斗争、作出的一切牺牲,都是为了人民幸福和民族复兴。正因为始终坚守这个初心和使命,我们党才能在极端困境中发展壮大,在濒临绝境中突出重围,在困顿逆境中毅然奋起,攻克了一道又一道令人生畏的难关,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彪炳千秋的丰功伟绩,谱写了一部又一部气贯长虹的宏伟史诗。历史充分证明,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我们党来自于人民,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要始终同人民在一起,为人民利益而奋斗,与人民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有盐同咸、无盐同淡。

我们党的一百年,是筚路蓝缕奠基立业的一百年。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回望走过的路,世界上没有哪个政党像我们这样,遭遇过如此多的艰难险阻,经历过如此多的生死考验,付出过如此多的惨烈牺牲。曾记否,风雨如磐的长征路上“,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用鲜血织就一条无比壮观的地球红飘带;曾记否,艰苦卓绝的十四年抗日战争,中国共产党人勇敢战斗在最前线,支撑起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希望,成为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曾记否,民心所向、摧枯拉朽的解放战争,我们党凭借人民战争的伟力,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曾记否,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用伟大胜利向世界宣告“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曾记否,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艰苦创业、奋发图强,胜利完成“三大改造”,全面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曾记否,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我们党披荆斩棘、砥砺前行,引领人民绘就了一幅气势恢宏的历史画卷,书写了一曲气壮山河的奋斗赞歌……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与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逢山开路、遇水架桥,作出“三个伟大历史贡献”、实现“三个伟大飞跃”,用鲜血、汗水和泪水写就了充满着苦难和辉煌、曲折和胜利、付出和收获的一百年。

我们党的一百年,是创造辉煌开辟未来的一百年。一切伟大成就都是接续奋斗的结果,一切伟大事业都需要在继往开来中不断推进。一百年来,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新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探索和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推进改革开放伟大革命,可谓是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罢艰险又出发。党的十八大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但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我们面临着难得机遇,也面临着严峻挑战。历史从不等待一切犹豫者、观望者、懈怠者、软弱者。只有与历史同步伐、与时代共命运的人,才能赢得光明的未来。

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横空大气排山去,砥柱人间是此峰”。党的历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回望过往的奋斗路,眺望前方的奋进路,我们要从百年党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强军思想特别是海军建设重要指示,深入贯彻新时代军事战略方针,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贯彻军委主席负责制,坚持政治建军、改革强军、科技强军、人才强军、依法治军,忠诚使命、英勇善战、建功海洋,聚力练兵备战,锐意开拓进取,为把人民海军全面建成世界一流海军而不懈奋斗!

 

代表作之二:

复兴伟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任天然

总有一些时刻不同寻常。

2012年11月8日至14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围绕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总任务,一系列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相继展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大幕徐徐拉开。

2012年11月29日上午,参观完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览后,习主席发表重要讲话,用“雄关漫道真如铁”“人间正道是沧桑”“长风破浪会有时”三句话概括了中华民族的昨天、今天和明天,表达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决心,首次提出并阐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进入新时代,党中央高瞻远瞩,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题下,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已成为党在新形势下治国理政的总抓手。

在主动求新求变中,社会发展不断实现新的跃升。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的同时,我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民主政治建设迈出重大步伐;围绕“两个巩固”,坚定“四个自信”,思想文化建设取得重大进步;把增进人民福祉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人民生活不断改善;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为先导,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一个更加坚强有力的党,以昂扬奋进的新姿态,引领“中国号”巨轮驶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彼岸。

2013年秋,习主席提出了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一带一路”建设规划也随即展开。2014年11月,“加强互联互通伙伴关系”东道主伙伴对话会在北京举行,习主席提出以亚洲国家为重点、以经济走廊为依托、以交通基础设施为突破、以建设融资平台为抓手、以人文交流为纽带的合作建议,进一步指明了“一带一路”建设的方向和路径。

站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的高度,习主席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倡议,系统阐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论内涵和目标路径,倡导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这一重大理念,以宏阔的国际视野和高度的责任担当,廓清错误认识、厘清发展出路,为处于十字路口的世界指引了前进方向。

强国必须强军,军强才能国安。2015年11月24日,一个瑞雪初霁的冬日,中央军委改革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习主席发出动员令:全面实施改革强军战略,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至党的十九大前,国防和军队改革取得历史性突破,形成军委管总、战区主战、军种主建新格局,人民军队组织架构和力量体系实现革命性重塑。

时代激荡,风云际会,中国迎来复兴路上的重要节点。

2017年10月18日至24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党的十九大着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长远发展,郑重提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并把这一思想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写进党章,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党的十九大以如椽大笔,推进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跃上了新的大台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伟大历史性成就。我国经济实力大幅跃升,经济结构持续优化。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达101.6万亿元,占世界经济比重达到17%左右,位居世界第二位。2013年至2019年,我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接近30%,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火车头。科技创新作用明显,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若干领域实现了历史性变革、系统性重塑、整体性重构。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对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做出顶层设计和全面部署,对新时代党的建设目的、方针、主线、总体布局、目标等做出明确规定,进一步回答了新时代“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一历史性课题,为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和提高党的建设质量指明前进方向,提供根本遵循。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深入推进党的自我革命,特别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经过全党不懈努力,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并全面巩固,党在解决党内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中净化纯洁。

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是全面小康最大的短板。2013年11月,习主席在湖南湘西十八洞村考察时,提出了精准扶贫的重要理念,为新时期的扶贫工作指明了方向。2020年11月23日,一个载入史册的日子,我国最后9个贫困县在这一天脱贫摘帽。至此,全国832个县全部脱贫,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近1亿贫困人口实现脱贫,消除了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标志性成果。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了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夙愿,是迈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步,是对人类社会的伟大贡献,大大提升了人类社会整体发展水平,充分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新发展阶段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把民族复兴伟业推向新境界的阶段。新发展阶段的发展,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实现高质量发展。习主席提出要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是适应我国经济发展阶段变化的主动选择,是我国经济现代化的路径选择,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任务,是于变局中开新局、塑造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优势的重大战略。

栉风沐雨,砥砺奋进。中国令世界瞩目的历史巨变,再次验证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政治保证。百年大党风华正茂,团结带领14亿中国人民向着民族复兴的千秋伟业坚毅跋涉,一往无前。

 

代表作之三:

犁波万顷向深蓝

——人民海军成立以来重大兵力行动回眸

□方高明 本报记者 张淦 见习记者 王祉

72年,有多长?

可能很长。倘若探寻72年前的往事,如果不借助泛黄的老照片,很多回忆可能都是模糊的。

也可能很短。弹指一挥间,人民海军在党旗的指引下,从黄水走向蓝水,正加速朝着全面建成世界一流海军的目标斩浪前行。

蓦然回首,一叶轻舟驶入时光之海。缓步徐行,我们在共庆党的生日这一天,把海军的日历一页一页翻开。环球访问、也门撤侨、汶川抗震救灾、武汉抗疫……让人感慨的是,72年来,人民海军的航迹已遍布世界,海军广大官兵在深蓝的航道上留下了一串串闪光的足迹。

这一串串足迹的背后,是用实际行动作出的响亮回答:人民海军忠于党,舰行万里不迷航!

强军征途逐浪飞人民至上映初心

党的初心孕育军队初心,党的使命决定军队使命。在人民生命财产遭遇危难的关键时刻,总能看见海军官兵不畏艰险、用生命践行使命的身影。

“华东告急!”1953年5月,根据中央指示,华东军区海军协助地方政府抢运四川境内的余粮,急救华东地区的严重灾荒。此时,距离人民海军成立刚过去4年的时间。在近4个月抢运川粮的任务中,海军累计出动舰船26艘,运粮10万余吨。

1965年7月,南京长江大桥3号桥墩施工受阻,海军从某防险救生大队挑选16名精干潜水员与海军医学研究所氦氧深潜医务保障工作组,奔赴南京长江大桥工地进行排险。海军潜水员首次使用氦氧潜水设备,在82米深井中连续作业,安全顺利完成排险任务。

20年后,这支队伍在人民群众需要时再次挺身而出。1985年10月25日,山西晋城朝阳煤矿发生重大透水事故,22名矿工被困百米深的井底生死不明。某防救船大队机动救捞中队潜水分队奉命赶赴抢险现场,叫响了“如果人民需要,我们不惜以命换命”的豪迈誓言。

这是我国历史上超越潜水极限深度、海域流速最急、军地联合规模最大、打捞时间最长的一次打捞工程作业。1977年4月28日至1980年8月12日,海军和交通部奉命执行打捞二战时在福建平潭牛山岛东南海区被美军击沉的日“阿波丸”号客货船任务。在历时3年多的打捞作业中,海军官兵英勇顽强,谱写了战天斗海的壮丽凯歌。

抗洪抢险、抗震救灾、抗击雨雪冰冻灾害……近年来,海军先后出动兵力8万余人次参加抢险救灾和支援地方建设任务,援建36所学校,派出530余个医疗队为群众提供医疗服务110万人次,谱写了热爱人民、服务人民的时代新篇。

白衣执甲,逆行而上。2020年初,湖北武汉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海军援鄂医疗队先后转战汉口医院、火神山医院和湖北妇幼保健院光谷院区,圆满完成援鄂医疗任务,实现“打胜仗、零感染”目标,为打赢疫情阻击战作出了积极贡献。

怀仁扬帆担大义舰行万里卫和平

在党旗的指引下,70多年来,人民海军积极服从和服务于国家政治、军事、外交大局,加强与世界各国的军事交往与合作,参加保护海上交通线、海上搜寻救助、海上抢险救灾、海上人道主义救援、海上反走私、化武护航、反恐怖主义及打击海盗等任务,用实际行动展现了大国海军的责任与担当!

菲律宾告急--2013年11月8日,超强台风“海燕”袭击菲律宾中部,灾情持续扩大。20日上午,海军“和平方舟”号医院船医务人员携带药品器材赴菲律宾执行人道主义医疗救助任务。此次救援,共接诊伤病员2208人,住院113人,手术44例,开展流行病学调查7000余人,消毒杀虫51790平方米。

马来西亚告急--2014年3月8日,马航MH370客机失联。接到救援请求后,海军先后派出5批次10艘舰艇6架舰载直升机参与搜救。

马尔代夫告急--2014年12月4日,马尔代夫首都马累海水淡化厂失火,全岛淡水供应中断,10万居民面临严重水荒。海军命令正位印度洋某海域执行第18批护航任务的长兴岛船,紧急执行供水援助任务。

2015年初,也门国内安全局势急剧恶化。危急时刻,根据中央军委和习主席命令,正在亚丁湾海域执行任务的海军第19批护航编队赶赴也门,撤出中国公民621人,同时协助来自15个国家的共276名外国公民安全撤离。

如果说,这次撤侨行动让人们再次认真审视中国军队和中国海军,那“和平方舟”号医院船的出现更是擦亮了“中国名片”。自2008年10月入列以来,“和平方舟”号医院船先后9次走出国门,累计航行24万余海里,为23万多人次提供医疗服务,实施手术1400余例,让500多名白内障患者重见光明,成为名副其实的生命之舟、和平之舟、友谊之舟、文化之舟。

军舰出访筑友谊走向世界展风采

仰望党旗,我们激情澎湃;感悟使命,我们斗志昂扬;回望征程,我们倍感荣光。

这是人民海军第一次正式出访。1985年11月16日,由海军合肥舰和丰仓舰组成的舰艇编队,满载着中国人民和军队的友好情谊应邀前往南亚三国进行友好访问。这次编队出访,途经5个海区,穿越7个海峡,总航程12430海里,迈出了人民海军走向世界的第一步。

翻开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滔滔碧海见证了人民海军走向世界的航迹:1997年2月20日至5月28日,哈尔滨舰、珠海舰和南仓舰首访美洲;1998年4月8日至5月27日,青岛舰、世昌舰和南仓舰首访大洋洲;2000年7月5日至9月7日,深圳舰、南仓舰首访非洲……

这是人民海军首次环球航行。2002年5月15日至9月23日,由青岛舰、太仓舰组成的海军舰艇编队首次环球访问。编队从青岛港出发,横跨印度洋、大西洋和太平洋,通过了苏伊士、巴拿马运河,先后圆满完成了对新加坡、埃及、土耳其、乌克兰、希腊、葡萄牙等国家和港口的友好访问。这次环球航行,总航程33126海里,历时132天,在人民海军对外交往史和人民军队军事外交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2012年、2015年,海军舰艇又先后进行了两次环球航行。透过这3次环球航行,我们可以感受到人民海军发展壮大的强劲脉动。

人民海军向前进,胜利航程党指引。进入新时代,人民海军在党旗的指引下,坚定不移加快现代化进程,加速向全面建成世界一流海军迈进,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今天的人民海军,正以全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东方!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责任编辑:于海洋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数据加载失败,请确保在www.81.cn域名使用侧边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