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解放军报

推荐参评第32届中国新闻奖作品公示

来源: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宣传局 发布:2022-06-02 11:38:33

幻灯片 手机看 分享到

基础类:《高溥宇:首个参加空军实战化品牌训练女飞行员》

代表作之一

北部战区空军航空兵某旅飞行一大队副大队长高溥宇作为首个参加空军实战化品牌训练的女飞行员——

驭“飞豹”搏击长空 练打仗不让须眉

本报讯 梅威 解冰 记者黄琳颖报道 10月15日夜,北部战区空军航空兵某旅机场,当日骤降的气温难掩现场火热的练兵豪情,飞行一大队副大队长、前舱女飞行员高溥宇驾机升空,实施火箭弹实弹攻击课目,两枚火箭弹直接摧毁靶标,取得当日火箭弹对地突击成绩第一。招飞以来,高溥宇一心向战、苦练精飞,先后完成多项重大演训任务,2018年斩获北部战区空军飞行人员地图作业比武第一名,参加空军“金飞镖-2021”突防突击检验性考核,成为首个“亮剑”空军实战化品牌训练的女飞行员,并取得佳绩。

高溥宇是空军第九批女飞行员,我军首批具有工学、军事学学士双学位的歼击机女飞行员,也是首批改装“飞豹”战机前舱的女飞行员。飞上蓝天的过程充满坎坷和挑战,面对生理极限的考验,她初心梦想从未动摇,凭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儿,不断超越自我。无论是航空理论考核、体能心理测试、技术战术演练,还是放单飞、改长机、打实弹,她一直走在同批战友前列,在“飞豹”战机改装中交出了“23个改装训练课目全优”“所有课目均按大纲上限完成”的优异成绩。

高溥宇所在旅前身部队曾参加一江山岛战役空中作战,作为英雄部队的传人,她始终坚持“天空之上不分性别”,任务面前只有战斗员。每天,高溥宇和男飞行员完成同样的训练课目,飞行之余积极琢磨航理、研究技术,先后查阅100多万字武器方面的资料,研究数百个精确打 击视频,从空中视频、模拟录像、飞参数据中汲取经验,摸透了战机性能和各种弹药的指标参数,掌握了多型弹药的使用技能,同时加强对航空英语知识、联合作战理论等学习研究。

通过刻苦的深钻细研,高溥宇打仗能力不断提升。一次重要任务中,她面对临近飞行最低气象条件的恶劣情况,顶住压力、沉着应对,精准完成演习任务。参加空军“金飞镖-2021”考核比赛当日,又克服低云、大侧风等困难,随机应变,与后舱飞行员路磊密切协作,取得歼轰机组单架次激光弹径差最小、火箭弹命中率最高的优异成绩。

策划人语

首批改装“飞豹”战机前舱的女飞行员、北部战区空军航空兵某旅飞行一大队副大队长高溥宇,在“金飞镖-2021”突防突击检验性考核中“亮剑”云天,秀发抚剑、柔肩担当的身影吸引了众人关注的目光。

今年是空军招收第一批女飞行员70周年。经过70年的接力培塑,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拥有女飞行员最多的国家之一。如果用一条时间轴,串联起新中国女飞行员逐梦空天的高光时刻,一条壮美的航迹跃然于历史的天空:1952年3月8日,新中国培养出的第一批女飞行员在西郊机场驾机参加试飞典礼。2009年4月,首批歼击机女飞行员以全优成绩完成学业,编入作战部队。2015年初,首批双学士歼击机女飞行员全部完成改装训练奔赴一线作战部队。2016年,首批“飞豹”战机前舱女飞行员完成改装训练,改写“飞豹”战机前舱无女性历史。不久前的第十三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上,中国空军发布消息:“运-20飞机上第一次有了女飞行员的战斗英姿”……

女飞培养,不仅是新中国女性地位提升的标志,也是国家整体实力、军队训练水平的象征。近年来,空军实战化训练纵深推进,抓学习、强基础,探规律、严训风,夺金牌、树品牌,作为战斗力的重要组成,广泛分布于空军各部队的女飞行员们进行着“无差别”锤炼,成为空军官兵练打赢、促转型的冲锋队列中一道别样的风景。而“高溥宇们”备战打仗的英姿,则让我们拥有了这样一个特别的角度,去触摸空军实战化训练体系不断升级、整体战斗力向世界一流水平不断迈进的时代脉动。

 

代表作之二

心有雷霆舞云天

——记空军第九批女飞行员、北部战区空军航空兵某旅飞行一大队副大队长高溥宇

本报记者 黄琳颖

人物小传:高溥宇,女,汉族,河北保定人,1989年6月出生,2008年9月入伍,2010年5月入党,空军第九批女飞行员,我军首批具有工学、军事学学士双学位的歼击机女飞行员,首批改装“飞豹”战机前舱的女飞行员,先后圆满完成多个重大演训任务,现任北部战区空军航空兵某旅飞行一大队副大队长,一级飞行员,荣立三等功2次。

仲秋,上弦月色如银白,助航灯光与跑道贝联珠贯,呼应着那如墨夜色中的点点星光。突然,战机的轰鸣声由远及近,打破了这短暂的静谧。

22时50分,北部战区空军航空兵某旅当日持续十多个小时的跨昼夜飞行训练落下帷幕。女飞行员、该旅飞行一大队副大队长高溥宇驾机最后一批返航。

轰鸣震耳,身材高挑的“雷霆玫瑰”跨出“飞豹”、摘下头盔,修眉俊眼,粉白的肤色将五官衬托得更加立体。

快步返回飞行准备室,高溥宇低头弯腰,从上至下麻利地解开卡扣,将披挂的各种装具卸下。看到记者想帮忙却又无从下手,她莞尔一笑:“我自己来,下来身上总有汗,挂着晾晾。”

一身汗水,映照初心,也浇灌果实。就在不久前结束的空军“金飞镖-2021”突防突击检验性考核中,高溥宇和该旅飞行员路磊组成的机组取得歼轰机组单架次激光弹径差最小、火箭弹命中率最高的优异成绩。她也成为首个“亮剑”空军实战化品牌训练的女飞行员。

飞行印象:只能对自己狠一点

又是满分!

夏日里的一场大雨骤然而至,又戛然而止。

初霁,哨音再次响起。泳池中高溥宇与其他参考男飞行员蓄力已久,水中纵身一跃,开始了一场新的较量。这般猛如虎的泳池表现就像这场滂沱大雨,颇有豪横之气。

进入飞行行业,意味着穿过一道又一道窄门。战斗机飞行员队伍中,女性是绝对少数。高溥宇对飞行的初印象定格在天真烂漫的9岁。

那年,她和小朋友偷偷翻进了离家不远、已经撤编的航校,天不怕地不怕爬上了旋梯固滚,玩得晕头转向却又不亦乐乎,直到被门卫师傅赶走。

18岁那年,高溥宇听说空军在河北招收女飞行员的消息后,得到父母的支持报了名。因为知道招飞淘汰率很高,她只带了两天的换洗衣服去体检,心里估摸着“检查两项就被淘汰出局了”,没想到一直留到最后。

换下飞行服,闲暇时光里的高溥宇精力充沛、涉猎广泛,弹古琴、画水彩、滑滑板,追剧放松、零食解压、爱美护肤,与普通女性无异。带着天真烂漫的记忆,高溥宇始终没有将飞行视为一件“有压力有负担的事”,反而享受“云海踏浪自在地飞”。

该旅官兵,不无例外都提到她“心态好”。今年5月备战“金飞镖”考核期间,高溥宇和后舱飞行员路磊通力协作,力求把所飞战机的各种“脾气”摸准。然而因为各种原因,她换了3架战机才最终确定参加比赛的飞机。每架飞机的固有偏差、弹着点散布规律不一样,人机需要深度磨合。临战换“枪”,该旅参赛飞行员既替她捏把汗也不禁有点“心疼”她。她却是一脸坦然:“没关系,等你们练完了我再加练一个架次磨一磨。”

“好心态才有好状态。”高溥宇令大家佩服的一点就是,总能轻描淡写地面对各种困境,充满正能量。她绝非盲目乐观,而是暗自下“狠劲儿”,过程中尽己所能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却对最终呈现结果抱以坦然态度。

备赛期间,研究如何突得远、打得准、战术战法配合得好的同时,飞行员还要统筹兼顾游泳、跑步等各项体能训练。

如今,空中俯冲、跃升、急转等机动动作幅度和频次增加,大过载对女飞行员的身体耐受能力带来更严峻的考验,必须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应对。

“要想不落人后,就只能对自己狠一点。”意识到短板是单杠曲臂悬垂课目后,高溥宇便在宿舍门框上架起单杠,起初训练效果不明显,她便向男飞行员请教方法。其他体能项目,则是狠狠地给自己加练。愣是不声不响地将原本处在中游的体能水平提升至满分。

几名与她搭档过的飞行员都有这样的共识:“始终稳飞稳打、各项成绩靠前,一看就是心理素质良好、常年对自己严格要求的结果。”

精飞细研:与战机深度结合

缓缓滑回停机坪,机械师巴一迎上就问:“机长,打得怎么样?”

“八个至少‘揍’上五六个哩!”紧随其后接机的人里不知是谁喊了一句。正是这句带着东北口音的话,让抱着头盔的高溥宇高兴得连蹦带跳,也点燃了该旅不少人心中的向战豪情。

5月17日的那场火箭弹考核剑拔弩张。部分突防区域低云密布,高溥宇机组一直在浓云中穿梭。来到靶区上空,她创造有利条件,迅速判明目标属性并稳定截获,瞄准,击发!拉起,脱离……高溥宇和路磊密切协同、合理分工,稳飞稳打,弹无虚发。

把散射面较大的火箭弹“揍”准,可不是靠临门一脚狠蹬舵、猛推杆蛮干。

2018年备战“金飞镖”考核,因为完成改装不久,高溥宇就带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劲儿”在本单位组织的选拔考核中取得了较优异的成绩,最终获得代表单位参加考核的资格。

正式考核,第一场常规弹打得并不理想,本想在第二场夜间激光弹中扳回一局,没想到起飞前又赶上靶区出现特情。进入突击区时,特情已波及高溥宇机组的靶标区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她创造良好的发射条件,最终带弹悻悻而归。

“保证好安全,回去继续努力!”她心想。除了觉得辜负了团队托举之力,这次“不幸运”的经历并没有给高溥宇带来影响。

今年5月,高溥宇机组以连续三个第一的成绩高居本单位实弹射击成绩榜单之首,有幸再次参加“金飞镖”考核,与其他单位身经百战的飞行大拿同台竞技。考核靶区设置在陌生海域,情况复杂、气象多变,难度系数更高,一旦出现特情,处置难度大、安全裕度小。

考核前两个月的海上强训,高溥宇一天都不敢松懈:“不知道当天是星期几,只知道是不是飞行日。”

她怎么把新接手的飞机脾气摸得这么准?这个问号一直挂在该旅其他备赛飞行员心中。一次研究,长机后舱飞行员刘恩东挖到了根源:高溥宇瞄准靶标的方法很独特。刘恩东将手边的本子比作靶标,大多数飞行员习惯瞄准本子的中心打,但是高溥宇的瞄准点是本子的短边。或许是因为有绘画基础,对比例的把握比较严苛,她认为实战环境中靶标随着海浪上下起伏,在显示屏上呈现出的只有黄豆般大小,所瞄准的中心是概略的,不如卡靶标的一条边那么精准。

确定了这个“中心”,剩下的就要与空中不同高度层风向、风速、飞机原始偏差等作斗争了。

精准判断、应对不同气象条件下的飞机偏差,就如同自己给古琴调音准一样,是个精细活儿。为了与战机深度磨合,她和工厂技术人员、机务人员捆绑研究。军械主任刘速成形容她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哪怕后舱研究她也要听一耳朵。”

高溥宇还自制了一张设有开火条件、高速度俯角、载荷、四转弯进入条件、手调偏差、弹着点、瞄准点、风向、风速等几十个要素的表格,坚持每一架次飞行后把对应的数据填上并复盘研究。刘恩东攥着她的表格抻着脖子盯着看了半天,不禁感慨:“你真是个不怕麻烦的人!看来是想把火箭弹打出精确弹的效果。”

战场思维:练就制胜动作

夕阳映照万顷碧波,铁甲艇头破浪航行,驾机翱翔在海域上空,高溥宇把自己融入了这“渔舟唱晚”的美妙图景,并深深地刻在脑海里。她深知,守护一方安宁,需要对飞行事业高度专注,锤炼一剑封喉的硬本事。

专注地飞,就像赛马场上被戴上眼罩的赛马,被遮住侧方视野只知向前奔腾。基于现有装备、平台、弹药苦练精飞,阅读研究了27册100多万字武器方面资料、数百个战机精确打击的视频后,高溥宇的飞行笔记越记越厚,飞行数据越攒越多。

2018年高溥宇凭借扎实的基本功和优秀的任务规划能力力压群雄,获得全区飞行人员地图作业比武第一名;靠着勤奋刻苦,她很快当上中队长,又成长为武器控制室主任。在“双学士”歼击机女飞行员群体中,她敢于“亮剑”,无论是理论考核、体能心理测试、技战术演练,还是放单飞、改长机、打实弹,都稳扎稳打走在同批战友前列。座舱内外、起起落落,该旅官兵们共同见证了高溥宇飞跃式的成长。

参观“解放一江山岛空战纪念馆”,高溥宇对这段历史耳熟能详:该旅前身部队飞行员曾在风力为15~17米/秒的条件下毅然起飞,执行轰炸大陈港敌舰任务,年轻飞行员刘建汉投下的3颗炸弹重创敌“衡山号”修理舰。

她深知,自己实弹打靶成绩好,只能代表阶段性结果,重要的还是过程,不能总盯着靶标,而忽视战斗意识和战场思维的培养。当下,把制胜动作和实战操作凝固成“肌肉记忆”,对强敌研究还不够深入,特情处置预案还不够细致,融入联合作战体系等问题一直缠绕着她。

一次,高溥宇驾机警巡,在空中她因注意力分配合理、检查飞机细致,及时发现液压异常,第一时间向指挥员报告。尽管当时下降值还没有引发系统报警,但敏锐发现不良趋势,无疑为妥善处置留足了安全裕度。回到地面,高溥宇更加意识到,掌握飞机边界性能,真正了解其特性,才能做到人机合一,抵御安全风险。

鼙鼓催征,天幕的蓝色上排列着鱼鳞似的白云,又是一个飞行好天。

听到楼道里进场飞行的提示声骤然响起,清亮的眼眸炯炯有神,清爽自然的短发别在耳后,高溥宇走到镜子前端详着素面朝天的自己,深吸一口气,确认手拎袋已装好的笔记本、存有飞行相关内容的平板电脑等物品。

薄雾中,全身披挂的背影如此动人,远看无法分清男女,但他们的方向十分清晰——战斗在云霄,拼的是豪情、技术和实力。

 

代表作之三

她更看重“战斗员”的称谓

本报记者 黄琳颖

空军“金飞镖-2021”突防突击检验性考核结束不久,高溥宇参与央视国防军事频道“强军故事会”节目录制。因颜值颇高,加上“战斗机”“前舱女飞行员”等标签,有人称呼她“飞豹女神”。

对这个称呼,高溥宇持以审慎态度,她说:“关键词不是‘女神’而是‘飞豹’!”看得出,她有一个清晰的自我定位:战斗员。

没有人天生就适合飞行。正如世界上进入宇宙空间的第一位女性、苏联宇航员瓦连金娜·捷列什科娃所说:“宇宙对我们女性既不多情,也不宽厚,因此我们要接受与男性完全一样的训练。”从被招收为飞行员那一刻起,高溥宇就瞄准成长为“战斗员”,从没有觉得自己会比男飞行员弱。所在旅政委郑智勇告诉记者,战斗值班,女飞行员同样全天候在外场值守。大项任务面前,更是只有战斗员,没有男女飞行员之分。

正因为训练完全一样,高溥宇觉得自己并无特殊。记者采访恰逢她回到单位正常参训和休假前的一个任务空档期,面对成绩她一直“回避”,因她爱好广泛,我们便抛开成绩从热爱切入。她向记者讲述了玩滑板、弹古琴等一些技能心得,继而讲起了她训练调整偏差不怕麻烦、喜爱飞行、渴望战斗的感觉。

豁然开朗!看似广泛的兴趣爱好不但没有影响她专注飞行,这些技能心得反而起了反哺作用。

高溥宇所在大队的大队长张宝玉曾两度斩获“金飞镖”,是该旅的骨干飞行员。张宝玉征战在外时,身为副大队长,高溥宇颇有战斗作风:兼顾审定飞行计划、统筹阶段性飞行任务、组织飞行准备和讲评、特情测问、行管等工作,把各项工作安排得井井有条,不但工作完成快,标准也高,大家渐渐意识到,这个“黄毛丫头”不一般——一是一,二是二,泼辣直爽,方法独到。

高溥宇解释,外人眼中的“独到”,可能是女性细腻、坚韧、包容、共情能力强等特征或多或少在工作中帮助了她。

高溥宇是不是像马龙一样的“六边形战士”?她能否摘得更加优异的战果?恐怕还要在团队的熏陶中再经历更多的任务淬火,才能不断发现并修补短板,扩大“六边形”的面积。

可以想象,女性特质帮助了她,但是作为一名战斗员,飞行生涯中,将面临更多挑战。高溥宇在外人眼中的那份“要强”,正让她自己变得更加理性、坚韧、勇敢,积蓄着朝着更高的实战目标进发的能量。

 

1 2 3 4 5 6 7 8 9

责任编辑:于海洋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数据加载失败,请确保在www.81.cn域名使用侧边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