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英雄挂像活起来 让英雄形象更丰满
摘 要:在人物纪录片创作中,实现故事性、文献性、揭秘性、艺术性、思想性的有机结合,是让英模形象更真实、更丰满的重要举措。
关键词:英雄模范;文献纪录片;人物形象
在人民军队的历史上,英雄模范层出不穷。在全军连以上单位就先后悬挂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各时期共八位英模的画像:张思德、董存瑞、黄继光、邱少云、雷锋、苏宁、李向群、杨业功,2018年,经中央军委批准又增加了“献身国防科技事业杰出科学家”林俊德、“逐梦海天的强军先锋”张超为全军挂像英模。
岁月嬗递日月轮回,社会价值观已呈多元化发展,网络上对于英雄的质疑也相继出现,当“80后”“90后”“00后”逐渐成为社会中坚时,当网红、跑男、小鲜肉充斥荧屏时,这些英模,是否还能成为年轻人的偶像和目标?为了捍卫英雄,为英雄正名,央视军事节目推出了大型纪录片《永远的英雄》,全景展示这些英模的感人事迹。
这些英模都已逝去,有的都已经离开我们70多年。如何适应新时期电视媒体的发展,让年轻一代觉得这些英模可敬可学?如何让他们的精神为后人所铭记?这就要求我们的节目必须实现这样的传播目标:让这些英模挂像活起来,让英雄形象真实、丰满。
作为这一系列节目的总编导,笔者始终告诫自己和创作团队:要让这部文献纪录片更好看,靠单纯地记录历史远远不够,必须打破以往此类题材叙事上大多按照时空顺序编年体大事记式的叙述,在叙事方式和史料选择上做出新的尝试。具体说来,应该做到“五性”即故事性、文献性、揭秘性、艺术性、思想性的完美结合。
一、故事性:在熟悉的英雄事迹中挖掘主体故事,用故事化表达引人入胜
故事化表达是文献纪录片重要的叙事手法。对于这些英模的名字,观众已经耳熟能祥,由此,要在大家都熟悉的基础上,进一步增进大众对英雄的情感和理解,在人物塑造上形象表达英雄人物的精神境界。应改进过去人物类文献纪录片编年史式的大事记的记录方法,对英模的讲述应以观众最喜闻乐见的讲故事手法生动呈现。这就要求创作者要从熟知的英雄事迹中有所取舍,挖掘最能体现英雄精神的主体故事。所谓主体故事,就是要求整个事件要有发生、发展、高潮、结束的内在联系,要有铺垫,有悬念。同时可以把倒叙、插叙、伏笔、戏剧冲突等影视艺术讲述故事的技巧运用到纪录片创作中。
此次对英模形象的塑造上,我们就采取了这种做法。我们走遍了英雄们的家乡以及他们生前所在部队,采访了他们的亲人以及生前的战友,挖掘到大量鲜活的故事。
四川中江县是黄继光的故乡,采访中他的亲侄子黄拥军带我们去了英雄的故居。在院子里我们看到一棵梨树,那是黄继光牺牲后,黄妈妈亲手种下的。这棵梨树,相当于母亲对失去孩子的心理寄托。然而,就在黄继光牺牲后的第二年,黄妈妈就把小儿子黄继恕又送进了军营,继续奔赴抗美援朝的战场。从那时起,黄妈妈就立下了规距,长大一个孩子就要到部队去保家卫国。后来,黄家子孙先后有15人在梨树下玩耍长大,从梨树前迈步,走进了军营。 对黄家人来说,这不仅仅是一棵树,更是一种精神,一种传统,一种家风。梨树在,这种家风就会代代相传。这种精神的守护,是属于黄家的骄傲,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
在这一系列节目中,我们挖掘了若干个类似梨树的故事。
林俊德,是一位将军,也是一位院士,他一辈子隐姓埋名,52年坚守在罗布泊,参与了45次核试验任务。面对这样一位经历丰富的老人,最终,我们选取了他生命中的最后一天作为主体故事。那一天,他病情恶化,但却9次要求、请求甚至哀求医生同意自己下床工作。老伴儿说:“医生想叫你休息一会儿!”他则回答:“坐着休息!坐着比躺着好啊,我不能躺下,躺下了,就起不来了!”工作了2个多小时后,他颤抖地对女儿说,C盘我做完了!此时他累得再也支撑不住!回到了病床,仅仅几个小时后,林俊德就永远地闭上了双眼。
这些故事中的生动细节为塑造英雄有血有肉的真实形象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对受众产生了强烈的吸引力,让英雄的形象丰满、感人。
二、文献性:用寻找的手法还原叙事断点,拓展稀有史料的长度、宽度和温度
电视是以画面语言为主,有声语言等为辅的艺术形态。最重要、最精彩的画面没有拍到,便会成为创作的难点,也被称为“叙事断点”。这次拍摄的英模都已经牺牲,令人遗憾的是,他们生前留下的影像资料真是少之又少。张思德、董存瑞、邱少云都只有一两张照片,而黄继光从未照过相,只有一幅舍身堵枪眼的素描画,即使是近两年离世的张超和林俊德,也只有短短几分钟的画面,这就给此次节目拍摄造成了大量叙事断点。
这就要求我们,对这些珍贵文献档案的使用要准确到位,拍摄要精准到位,同时为了凸显这些文献档案的可信度和珍贵性,我们不但要拍下档案中的重要内容,还要拍下查找档案的过程。这一切,都是片子的鲜活组成部分。比如张思德烧炭用过的工具、他牺牲时的窑洞、纪念馆中珍藏的1944年9月21日首次发表的毛泽东同志的那篇著名文章《为人民服务》的报纸;又比如1942年黄继光的父亲黄德仲给地主写下的借约,详细记录黄继光在战场上表现优异、第一次立功受奖的证书;邱少云连队的战前决心书以及他牺牲时仍抱着的那把50式7.62毫米冲锋枪;雷锋的日记原件、苏宁的学习笔记、李向群生前的最后一张照片、杨业功的“三件宝”,等等。这些文物文献的发现过程和背后的故事,都是英模形象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要讲好这些逝去英模的故事,亲历者、见证人的回忆和讲述必不可少。这些英模经历的许多重要事件,知情人大多已经离开人世,还有的事件亲身经历者只有一人,所以每一位健在的亲历者地讲述,都已经成为珍贵历史文献的一部分。这就要求我们对当事人的采访要有铺垫、有交代,每个当事人出场之前,对其简历、职务及与历史事件的关系,都应有所交代,以增强其权威性、可信度和历史感。
比如在董存瑞这集中,我们就通过采访时任冀察热辽军区司令程子华的女儿了解到的细节,揭秘了董存瑞牺牲后是如何被发现并宣传出来的。当时隆化县城解放后,全城军民欢庆胜利,司令员程子华却发现许多战士在哭泣。一问才知道说他们的班长牺牲了。于是程子华专门安排秘书齐肃到董存瑞的部队了解情况,掌握了大量第一手资料。董存瑞牺牲46天后,1948年7月11日,冀察热辽党委机关报《群众日报》头版刊登了齐肃撰写的报道《共产党员奋不顾身—董存瑞自我牺牲使隆化战斗胜利完成》。程子华司令员亲笔撰写了评论文章《董存瑞同志永垂不朽》。这些把当事人、见证者和报纸照片等珍贵文献有机地结合到一起的表现手法,使一个年仅19岁的英雄形象真实可信地呈现在观众眼前。
再如拍摄雷锋那一集时,我们发现几乎所有的创作方法都被用过。最终,我们选定用雷锋自己创作过的相关文字的文献资料,作为全片的叙事结构。比如雷锋小学时的作文、在工厂当拖拉机手时的发言、参军入伍后写的报道、留下的日记等等。用事实说话,历史的真相就拥有了感人的力量。这些文献的综合呈现,还原了雷锋的成长经历和心路历程,使牺牲了半个多世纪后的一位位英模,又一次离观众那么近,那么真,那么可信感人。
三、揭秘性:善于发现掌握第一手史料,用心挖掘史料背后的秘密
独家的、首次公开的、带有揭密性并能切中纪录片主题的历史资料的多少,是文献纪录片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对档案资料、文字图片、影像的运用,不仅要注重文献档案本身,注重记录其发现、拍摄的过程,还要注重其拥有者、发现者、收藏者或研究者的采访,挖出这些文献资料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概括成一句话,就是要用活用好这些史料。所谓用活,就是要挖掘单调的文字图片资料背后的东西,比如从照片的拥有者、拍摄者、收藏者,甚至影视作品的编剧、导演、演员身上,能否挖到一些与英雄有关的幕后的故事。所谓用好,就是要恰到好处,该写实就写实,该写意就写意,该抒情就抒情,充分把这些背后鲜为人知的内容放大、展示、升华。
比如志愿军战士邱少云在埋伏中全身被大火点燃,但是为了不暴露目标,确保歼敌任务顺利完成,他凭着常人难以想象的毅力,忍受烈火烧身一动不动,壮烈牺牲。
为了还原邱少云的英雄事迹,我们辗转五省,找到了当年跟邱少云一个连至今健在的战友郭安民、锁德成、陈大权、李清华、耿式全,他们中就有人曾亲眼目睹了邱少云牺牲的全过程。九旬老兵锁德成回忆,战场上他和邱少云埋伏在同一个地点,旁边就有一个小水沟。邱少云只要翻身滚进水沟,就可以保全自己的性命,然而他根本没有那么做。
邱少云的这几名战友,大都选择了回老家务农,他们从来不炫耀自己的功绩,也从来没有向政府提过任何要求。他们真实质朴地讲述,真实生动还原了邱少云用生命信守“纪律重于生命”的诺言。
万福来是黄继光的老连长,在上甘岭战役中亲眼目睹了黄继光壮烈牺牲的过程。拍摄此片时他已离世,当我们找到他家时,他的长子万爱军拿出了珍藏的磁带,里面是父亲详细讲述黄继光英勇扑碉堡的录音。制作中我们把这段画面编辑进节目。
这些独家的、首次与公众见面的史料揭秘,满足了当代受众探寻事实真相的好奇心,也让英模挂像生动鲜活起来,活生生地矗立在受众心中。
四、艺术性:叙事手法多元化,让历史时空厚重而鲜活
英雄生活过的地方如今大都是红色故里,每一个地域,每一座村庄,都有不同的历史、景色、风情、习俗和文化。这些地域特色本身就是我们要反映的重要内容。只有把纪录片中出现的每一座城市村庄,每一座山,每一条河流的历史展现出来,探求英雄与它们之间有什么必然联系,又是什么把它们和英雄联系在了一起,才会使影片具有历史时空的厚重感。
对历史上留下的声音、音乐、戏曲等艺术形式的灵活运用,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在这个系列节目中,反映邱少云事迹的曲艺“金钱板”《烈火中永生》、川剧《黄继光扑堡》,反映董存瑞事迹的张家口梆子戏《少年董存瑞》,反映杨业功事迹的楚剧《将军家的年夜饭》,还有安赛腰鼓、东北大鼓、广西民歌……因为这些作品很多都是为英雄人物特意创作,其本身就是英雄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带有强烈的时代烙印。对许多年龄大的观众来说,许多作品他们会琅琅上口,百听不厌;对年轻的观众来讲,这些具有浓烈乡土气息的作品,或许能给他们带来一丝震撼;即使没有震撼,哪怕通过这样的歌、这样的曲、这样的画、这样的剪纸,让他们了解一下独特文化背后的英模事迹,是我们的初衷。所以对这些戏剧、歌曲、文学作品的再现,也成为我们纪录片中不可或缺的内容。
此外,为了强化《永远的英雄》的艺术性,创作中,我们在每一集的开头都设了一个引子,统一了影片的整体风格:用今天的一个独立故事引出本集的主题,做好历史与现实的钩连。这一手法的运用,不仅全方位展示出了一个不朽的典型,还拉近了逝去的英雄与现实的距离。
五、思想性:升华精神内涵与传承英雄精神相结合,让英雄因现实更精彩
伟大时代呼唤伟大精神,崇高事业需要榜样引领。我们今天拍摄这部系列节目,不仅是为了还原历史,更是为了传承英雄精神,用英雄事迹启迪后人。在这些英雄人物的面前,在他们英雄壮举的背后,我们都要找到它的现实意义,为今天的人们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力量。这就要求我们每一集的内容,不但要有人物、有故事、有细节、有亮点,还要有思想、有高度,以观点致胜、高度致胜。
在我们的镜头中,纪录了许多这样的场景:在英雄所在部队,他们的名字每天被第一个呼点,而且全体答“到”;在英雄生前部队,新兵入伍时听的第一个故事,是英雄的事迹;比如部队执行任务在英雄塑像前进行宣誓,也是每位官兵对英雄的郑重承诺。比如,义务讲解员唐向东被称为“活着的张思德”。比如,黄继光的老连长万福来,做了上千场报告,用一生来讲黄继光的故事。比如雷锋的战友乔安山,走遍大江南北传播雷锋精神。还有全国各地以英雄命名的街道、村庄、小学、班级甚至游艇,都成为我们纪录片的重点内容。
仅仅只剩下7个飞行架次就可以飞“上”航母辽宁舰的张超,最终倒在离梦想咫尺之遥的地方!为了梦想,张超走了。为了张超的梦想,为了祖国的梦想,他的战友们在海天之间继续奋勇翱翔。张超牺牲后不久,与张超同一批次选调到舰载航空兵部队的飞行员驾驶着歼—15飞机在辽宁舰上成功完成了阻拦着舰和滑跃起飞考核,并通过航母飞行资质认证。张超折翼海天,用生命为航母事业铺路,如今他的战友们替他圆了强军梦想。
这些内容的挖掘和呈现,让英雄的事迹不仅拥有历史意义,更拥有了现实意义。我们在穿越时空中寻找,寻找英雄的前世今生。一代来了,一代又去。即便生活被庸常的日子填满,人类依然需要英雄,时代需要英雄精神。英雄不会远去,精神生生不息!
系列节目《永远的英雄》播出后,不仅赢得了观众点赞,还荣获了第12届“纪录·中国”文献类二等奖、第23届中国纪录片系列片好作品奖。作者由此感悟到:英模类人物纪录片创作难度很大,但只要实现了故事性、文献性、揭秘性、艺术性、思想性的“五性”统一,就找到了创作的灵魂,就能够让英雄挂像活起来,让英雄形象更丰满,实现“英雄仍然活着,英雄就在我们身边”的传播目标。
(作者系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广播电视部主任编辑)
责任编辑:张 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