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矩阵 军事记者

本刊编委会

主 任 李秀宝 孙继炼

副主任 夏洪青

编 委

张海平 陈广照  雷 雨

林乘东 徐双喜  张晓祺

赵风云  张 锋 姜兴华

总 编 辑 徐双喜                           

副总编辑 张晓祺  赵风云

执行总监  张 锋

主  编 姜兴华

副 主 编 吕俊平

美术编辑 李  玥

发行编辑  倪晓丽

责任校对  王  蕾

本期值班 姜兴华

本刊顾问

胡怀福 冷  梅 陈国权

陆绍阳 赵云泽  隋  岩

王  杨  杨庆春 聂建忠 

刘凤桥  刘绍勇

编辑 《军事记者》编辑部

出版 解放军报社

印刷 北京盛通印刷股份有限公司

总发行处 北京报刊发行局

国内统一刊号 CN11-4467/G2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ISSN1002-4468

国外发行代号 M6261

本刊代号 82-204

订购处 全国各邮局

出版日期 每月15日

每期定价 12.00元

本刊地址 北京市阜外大街34号

邮政编码 100832

发行电话 010-66720796

电子邮箱 jfjbjsjz@163.com

连队千字新闻写作细节谈(一)

作者:■ 郑蜀炎

编者按:强化服务意识,是本刊改版的一个重要目的。此次改版,我们整合优化“新闻讲台”“函授之页”等服务类、教育类专栏,设立“新闻讲坛”,力争更好地为军事新闻工作者成长成才服务。

从本期开始,我们将陆续约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媒体人,结合职业经历与过往,通过有典型意义的实例分析,供读者学习借鉴。

本期约请曾任解放军报社原记者部副主任、高级记者等职的郑蜀炎和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网络部总编室副主任任旭,分别谈连队人物新闻写作细节和如何让网络报道“有内容”。

摘要:连队是军事新闻的“富矿”。让基层新闻“短下来”“活起来”,成为军事新闻工作者不懈的追求。本文以两篇连队人物新闻的写作为例,探讨连队千字新闻写作的两个细节。

关键字:连队千字新闻;细节;写作探讨

连队作为军队基层单位的一个重要建制,是军事新闻的“富矿”。让基层新闻“短下来”“活起来”,成为军事新闻工作者不懈的追求。把千字作为“短”,把写出个性视为“活”,是包括笔者在内的众多新闻人的共识。本文以两篇连队人物新闻的写作为例,探讨连队千字新闻写作的两个细节。

【精选例文】

淡泊而高尚着

赵勤远算不上成功人士,下面的讲述只是想证实,不管还有没有人相信,世界上依然存在着这种情感—君子之交。

我不敢说认得多少巨子名流,但在漫漫人生旅途上或结伴而行、或小憩短聚、或同舟并楫、或擦肩而过的各色人等,细细数来倒也不少。可惟独和他的故事,虽然独特但却很平淡。

这个叫赵勤的人是地地道道的白族人,40多年前土生土长于当时还不那么有名的云南大理的苍山洱海边,有一个不算啥官的头衔—大理文联副主席。我对他的了解,仅此而已—因为我们至今尚未谋面。

本来,也没有想到要写什么,直到春节前,接到他嘱我为其散文集《乡村之恋》写序的电话后,思绪如一部展开了的散文—人生际遇、沫濡江湖、岁月风雨……骤然间尽涌心头。

其实,我们的相识纯属偶然。记得还是在八十年代初期,我在原昆明军区的《国防战士》报社做副刊编辑。边防一线连队(这里的一线不是形容,而是指驻扎在距边境线数公里以内,并直接担负边界守卫执勤任务的连队)有一位战士作者,时常寄来的诗歌散文。由于稿件并没有达到刊用标准,因此也就没太在意地搁一旁了。但很快这位叫赵勤的战士作者就引起了我的关注—首先是他的勤奋写作精神,不管用不用,每周定有诗歌散文若干寄来;当然,还有他的文学才华—来稿虽然稚嫩,但青涩间却充满清鲜之气,特别是弥漫着的那种边防前线特有的硝烟味。

为履行编辑之责,我给他写了一封信,内容无非是些鼓励之语和写作投稿的技术提示。随后,便是许多编辑和作者故事的重复—我给他编发了一些小稿件,他在继续寄来作品的同时,也把自己的写作感悟和甘苦付诸信件。

接下来,循生命的轨迹,大家走上了各自的人生道路。这位1981年入伍的战士,1985年12月服役期满后,退伍回到了他的家乡大理。按说,我们的交往应该划上句号了。但没想到的是,他回到家后,才安定下来马上就给我写来一封信,表示要终身追求文学事业,同时也有些要继续拜我为师之类的谦虚之语。我很快就回了信,记得还收罗了手头的几本刊物一起寄去。于是,我们的书信往来,一直持续了20多年。

20多年来,赵勤的来信,除了碰到娶妻生子这样的人生大事,他会抑制不住地偶尔介绍一下外,其它话题全是文学。从一封封书信中,我大概勾勒出他生活的路径—开始为了读书无偿地兼任着村里阅览室的保管员;后来去镇上的电影院看门;以后抽到镇文化馆帮助工作;再又招聘到《大理文化》杂志……这一切全都围绕着他所热爱的文学。

文学,如若作为青春的激情、生活的点缀是很容易的事。但这位没有什么特殊背景,没有什么家学渊源的地道农村孩子,却把它作为人生的目标和生命的境界,苦苦地坚持着。我知道,一个普通的士兵退伍回家后,需要奉老伺小,需要养家糊口,生活并不轻松。记得鲁迅说过,他是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拿来读书写作。而赵勤则是将别人安排谋划衣食生计的日子,来圆自己的文学梦。尽管他从未提过在那漫长的日子里,是怎样不弃不离地据守着心灵的家园。但每当我想起他孤独与冷寂地在文学之路上跋涉的步履时,眼前总会出现一位诗人的诗句—无论路上有怎样的风雪,夜晚总有出发的人……

直到今天,我们也还是没有见过面,还在用最古老的方式—书信进行着交流。赵勤在最近的来信中告诉我,他的大女儿上大学了,小女儿在高中成绩也很好。我在为他高兴的同时也为自己欣慰,因为,我们用最淡泊的形式,维持着最真诚而高尚的友谊。

突然间,我顿悟了一句已琢磨了多年的话—

易经云:履霜坚冰至。

(刊于2007年3月6日《中国国防报》第6版)

【细节解读】

寻找文学与新闻的结合部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先吟诗再开篇,是因这稿所叙的故事充满诗意。稿中人物现在已经是一位地方“文官”了,相识时他还是云南边防连队一个痴迷和沉浸于文学的年轻士兵。许多年间,眼见得多少大事小情发生了,但我们俩有两点始终没变—一是依然还在热爱着文学,二是依然还是没有见过面。

君子之交淡如水,每每念及这水里的点滴温凉,都会有一种“何时一樽酒,重与论诗文”的期望在心头。当然,始终让我充满敬意的是,这位昔日的文学青年没有浪掷青春与才能,他走的路和今日很多基层业余作者甚为相似。以此文章为首篇,是因为我愿借它奉上我的励志之语。

既然是写一个文学青年,写作特色当然就很“文学”。把文学理解为花花哨哨是个误区,说明对被称之为“人学”的文学了解的不够。事实上,人世间是先有文学后有新闻,先有《诗经》后有《邸报》。作为历史最悠长的存在,文学的种类和表现手法远远超过了新闻,可以借鉴的地方很多。比如语言独特的结构和逻辑、文本之间的交织与渗透等。任何文体都是以文字为载体来擎理论事,主要功能都是用文字抓住读者的眼球。现在新闻作品的许多缺项,恰是文学的优长。假如一开始写作,就有意识地寻找到文学与新闻的结合部,以提升文学素质作为切入点,对提高自己的写作起点是大有益处的。

当然,两者毕竟有区别,特别是业余作者需要恰当的分配时间精力。但我始终相信“艺不压身”,更多地涉猎文学甚至更广阔的领域,对新闻写作必有如虎添翼之功效。佛教有一句名言:功不唐捐。可以解释为“下了功夫就不会白费”。

【精选例文】

阳光下的故事

采访军械工程学院年轻的军事教员谢文强时,总有一个词顺着笔尖朝外溢—阳光。

阳光其实很普通,但凡风和日丽,便总是暖洋洋、亮晃晃地漫铺尽洒。

但留在谢文强记忆里的阳光有时却非常稀罕—两年前,在手榴弹实弹投掷训练场上,学员杨俊伟就在拉火的一瞬间,手榴弹脱手了。在距爆炸大约3秒钟的时间里,杨俊伟慌神了,没按防护规定跳入避弹坑,而是本能地转身朝后跑。谢文强没乱分寸,这位二级足球守门员敏捷地一把按住杨俊伟,猛力将其压倒在自己的身躯下。爆炸声响后,透过依然渗着硝烟的尘土,杨俊伟哽咽了半天才说出话来:因为你,我又看到了阳光……

虽然并不新奇,但几乎同样的故事却还要再讲下去。地点还是手榴弹实弹投掷训练场,人物还是谢文强,只不过时间已到了2005年—那是一次常规的训练,新学员邱磊手榴弹拉火后,挥臂投掷时意外脱手。而凑巧的是,他身边站着的又是谢文强。这时的谢文强没容邱磊犹豫,连拽带抱,一下就把他按进了身旁的避弹坑。一声爆炸,浑身沙土,谢文强赶忙抓住邱磊,抖落尘土后,阳光又洒在他们毫发无损的身上……

这里发生的一切,也算得上惊心动魄了,但却有人一直被蒙在鼓里。谢文强虽然和父母住在同一个城市里,但他回家从不提这事。父母年纪大了,何必让他们多担一份心。可到年终立了二等功,总该让老人高兴一下吧。证书拿回去,当过兵的父亲当然知道二等功的分量,问:你是靠什么立的功?这下可藏不住了,他才把一切讲出来。父母沉默了一会儿才开了口:你做得对,但自己还是要注意安全。

可有一个人他却瞒不了—第一次是女友,第二次是妻子的她。

他的妻子在学院门诊部当护士,头一次他们正在热恋中。当听到随队医生带回来的消息后,不管别人怎样劝慰说谢文强没一点事,她依然站在大门口等着。等到谢文强带队回来,她冲上去就把他紧紧地抱住……

等到第二次,已成为妻子的她依然站在大门口,不同的是一起等待的还有他们尚未出生的孩子。看到谢文强回来,她只轻轻地说了一句:“怎么又让你给赶上了?”

据说,学院年终总结时安排谢文强上台讲述这些故事,原定30分钟却讲了45分钟—因为其中听众鼓掌的时间竟占了15分钟。尽管没有赶上那场报告会,但我相信,那天的会场上一定铺洒着灿烂的阳光……

(刊于2006年2月7日《解放军报》第3版)

【细节解读】

借用“镜头”感来叙述

说实话,这个稿并不好写。因为投弹失手与救人的故事险则险矣,可那几秒钟的事怎样抻也抖落不出什么新闻来。

想来在部队搞报道,也常遇这样不得已而为之的难题。怎么办?既然已经别无选择,就只有拿写作技巧来拼了。这个稿子靠的技巧是:将新闻“切换”成“分镜头”进行处理。首先是将事件过程的“镜头”—如救人的场景“快进”,简略而过;接着是把带有感情色彩的场景“慢放”,用新闻背景来强化新闻事件—如“第一次是女友,第二次是妻子的她”的两次出现,当过兵的父亲关于二等功的追问,报告会的场景等等;还有很重要的一环是需要出现一些漂亮的“空镜头”,如文中围绕阳光的赞叹之词,看似闲笔,但却使本来平淡的稿子有了味道,达到以情取胜的效果。

有一点要说明,越是讲技巧,对文字的依赖性越强,对细节的需求越大。记得整个采访如同聊天,连采访本都没有打开。这样,他才能放开聊女朋友,聊家庭……文中的那些细节描述看似随手拈来,其实每个字都不敢马虎。 责任编辑:姜兴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