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矩阵 军事记者

本刊编委会

主 任 李  军  孙继炼

副主任 夏洪青

编 委

张海平 陈广照  雷  雨

林乘东 徐双喜  张晓祺

赵风云  张 锋 姜兴华

总 编 辑 徐双喜       

副总编辑 张晓祺  赵风云

执行总监  张 锋

主  编 姜兴华

副 主 编 吕俊平

美术编辑 李  玥

发行编辑  倪晓丽

责任校对  王  蕾

本期值班 姜兴华

本刊顾问

胡怀福 冷  梅 陈国权

陆绍阳 赵云泽  隋  岩

王  杨  丁玉宝  杨庆春 

聂建忠 刘凤桥  刘绍勇

编辑 《军事记者》编辑部

出版 解放军报社

印刷 北京盛通印刷股份有限公司

总发行处 北京报刊发行局

国内统一刊号 CN11-4467/G2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ISSN1002-4468

国外发行代号 M6261

本刊代号 82-204

订购处 全国各邮局

出版日期 每月15日

每期定价 12.00元

本刊地址 北京市阜外大街34号

邮政编码 100832

发行电话 010-66720796

电子邮箱 jfjbjsjz@163.com

浅谈全媒体时代党史军史传播

作者:高 虹

摘 要:党史军史传播如何适应全媒体时代新要求,加强传播手段和话语方式创新,让党史军史“飞入寻常百姓家”,是思想政治建设面临的一道时代课题。本文针对全媒体时代党史军史传播面临的挑战和机遇,探讨如何利用网络和现代传媒,增强党史军史传播的时代特色。

关键词:全媒体时代;党史军史;传播探析

2019年1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全媒体不断发展,出现了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信息无处不在、无所不及、无人不用,导致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发生深刻变化,新闻舆论工作面临新的挑战。”

党史军史传播如何适应全媒体时代新要求,加强传播手段和话语方式创新,让党史军史“飞入寻常百姓家”,是我军思想政治建设面临的一道时代课题。本文针对全媒体时代党史军史传播面临的挑战和机遇,探讨如何利用网络和现代传媒,走出传统模式,增强党史军史传播的时代特色,实现有效传播。

一、紧跟时代步伐,开启党史军史传播新模式

习近平主席2014年在古田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政治工作过不了网络关就过不了时代关。网络和现代传媒的发展对传播党史军史而言,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开启传播党史军史新模式,目的是积极适应新时代部队建设需要和满足官兵需求,不断推进部队党史军史教育方式创新发展。

网络和现代传媒给党史军史传播带来新挑战。新时代,社会开放程度不断提高、信息技术飞速发展、新兴媒体广泛运用,传统的党史军史传播面临新考验。首先,信息化传播速度加快,传统党史军史传播载体显得相对滞后低效,难以适应新的要求。其次,信息渠道多、覆盖面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很大程度上处于同一个“信息平台”,官兵掌握信息的差距缩小,降低了教育者的权威性和影响力。再次,信息网络空间良莠并存,多元化观念充斥其间,其交互性、虚拟性和隐匿性,给传统党史军史传播提出了新的课题。因此,必须在改进创新党史军史传播内容和方法的同时,积极运用新兴媒体平台,拓宽党史军史传播渠道,增强党史军史传播的时代特色。

网络和现代传媒为党史军史传播发挥新效能。新时代推进党史军史传播创新,应善于发挥网络和现代传媒作用,提升党史军史传播的科学性、针对性、有效性。首先,拓展学习空间。伴随网络和现代传媒等新兴媒体的广泛运用,官兵接受各种信息的频率越来越高,使得信息传播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阻隔,给官兵获得党史军史信息开辟了新渠道。其次,提供教育载体。网络和现代传媒所具有的开放性、互动性、个性化、大众化等特点,顺应官兵的知识储备多样化发展的要求,为党史军史教育提供更加快捷高效的教育载体。再次,丰富教育资源。网络和现代传媒是各类信息汇聚的海洋,这其中就有大量的党史军史教育资源。教育者要充分利用开放数据,把可信可靠可用的党史军史教育资源选好用好。

网络和现代传媒对传播党史军史提出新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加快构建融为一体、合而为一的全媒体传播格局”“正能量是总要求,管得住是硬道理,用得好是真本事”。因此,要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以弘扬爱国主义为核心,以网络和现代传媒为阵地,大力传承红色基因,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激发和汇聚官兵投身强军实践的强大力量。要坚持遵循规律、创新驱动。准确把握网络和现代媒体特点规律,积极适应新时代广大官兵精神文化生活新需求,进一步开阔视野、创新思路,真正走进新媒体、用好新媒体,推进全媒体时代党史军史传播创新发展。坚持建管并举,可用可控。着眼维护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大力提高管网治网水平,实行质量标准、审核把关、责任追究等全程管控,营造风清气朗的传播党史军史新环境。

二、打造多维平台,用好党史军史传播新媒体

创新运用网络和现代传媒传播党史军史,构建“微、端、网、馆”一体推进的全媒体矩阵,是一项全局性、系统性工程。因此,要科学统筹、多维发展、体系建设。

坚持移动优先,用好“两微一端”。在移动互联时代,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成为官兵接受和传播信息的主要载体。传播党史军史要紧跟时代步伐,建好用好管好以“两微一端”为代表的移动传播平台。微信作为主流社交媒体软件,其“朋友圈”“公众号”等功能可以迅速形成资源共享,极大丰富了党史军史教育的实现形式。重视开发和利用微信,拓展与官兵学习交流和情感共鸣的形式,提高党史军史传播的实时性,扩大覆盖面。坚持思想性与可读性相结合,选取制作与党史军史紧密联系、富有特色的微信信息,引导官兵从中启迪心智、陶冶情操。微博相对于微信,更具广泛性、开放性和可操作性等优势。用微博做党史军史传播载体,同传统的教育载体相比,更容易激发官兵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发挥官兵的主观选择性、个体参与性与能动创造性。开设官方微博,将官兵关注的热点引导到党史军史的学习上来。党史军史传播,还要把握网络和现代传媒发展趋势,善于因势而谋、顺势而为,找准新兴载体与党史军史教育的结合点,开发具有影响力和关注度的专题应用,助推党史军史教育内容创新和形式变革。

推动网站建设,搭好信息平台。网络在信息传输、资料共享、知识更新、掌握动态等方面具有强大功能和特殊优势,是传统党史军史传播载体无法比拟的。网络营造的开放、平等、高效的信息环境,使教育主体的能动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为开创双向互动的党史军史教育格局提供了有力支撑。但还要着眼5G应用的到来,充分依托“互联网+”和各级强军网、局域网,建设党史军史一体化数字平台。上联领导机关、下接基层班排、横通军兵种,打破“信息壁垒”,融合“云资源”,形成“数据链”,军民共建集群阵地。要将厚重尘封的党史军史“死资料”转化为学习教育“活信息”。在有效发挥信息检索功能同时,创建与时代契合的党史军史新型传播模式。

构筑红色家园,建好数字史馆。数字史馆是实体史馆的导引、延伸和补充,是实体史馆的网络版。数字史馆是以部队历史为内核的信息化条件下党史军史传播的创新成果,增强思想政治工作时代感和科学性新的增长点。要想发挥数字史馆实效功能,就要着力打造接地气、得兵心、有内涵的数字史馆,让党史军史传播真正融入官兵。首先,要目标引领、提升层次。按照全军统一规划部署建设具有部队特色的数字史馆,发挥在坚定理想信念上的教育启迪作用、强化战斗精神上的鼓舞激励作用。其次,要实事求是、客观准确。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处理有关历史重要问题,做到定性准确、史实准确、表述准确,确保展陈内容经得起历史检验。再次,要资源共享,融入文化。将驻地丰富的历史、红色教育基地等资源融入其中,开阔视野。此外,还要追随时代、激活记忆。数字史馆展陈形式应适应时代发展和满足官兵需求,综合运用多种现代技术手段,增强视觉冲击力和凸显震撼效果。

三、推动融合发展,构建党史军史传播新格局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不是取代关系,而是迭代关系;不是谁主谁次,而是此长彼长;不是谁强谁弱,而是优势互补。传播党史军史同样如此,需要妥善处理好传统与现代、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显性与隐性相融合。在党史军史传播中,如果说理论灌输是一种显性教育方式,那么无形渗透则是一种隐性教育方式。这种隐性教育方式可以消除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之间的隔阂,特别是消除受教育者的抵触情绪和逆反心理,更好地调动受教育者的内在因素。在坚持传统教育的同时,利用现代传媒“虚与实”相结合、潜移默化的特点和优势,按照媒体传播的规律,把所要宣示的思想观点、价值意义寓于史实信息之中,寓于启迪熏陶之中,以取得“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教育效果。

外部与内部相融合。在进行党史军史教育过程中,受教育不是被动地接受教育影响,而是在外部教育启发下不断地进行着自我教育。也就是说,外部教育与自我教育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并存且交互作用。新兴媒体对官兵的吸引力,突出体现在为官兵的自我介入、自我教育、自我完善创设更好的平台。要善于借助这个平台,把蕴藏在官兵之中的教育资源和聪明才智充分挖出来,引导官兵自觉地对自己的知识储备进行自我开发,对自己的思想认识进行自我调控,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自我矫正,让官兵真正成为党史军史教育的积极参与者、主动体验者和深入探究者。

线上与线下相融合。教育者要学会并积极运用网络和现代传媒在线上与官兵进行互动交流,准确把握官兵的学习特点和思想诉求,寻找共鸣。线上教育模式使党史军史教育的覆盖范围、传播速度、存储介质、更新周期发生根本性变化,不仅丰富了教育资源和方法手段,更重要的是提高了教育效率。但是,“点对点”不能替代 “面对面”,线上教育不能取代现实教育,线上互动交流不能取代思想调查、座谈交流等传统直接交往方式,否则就容易导致党史军史教育效果的失察、失控、失真。在重视开发新兴媒体传播功能的同时,要注重发挥军事训练、管理工作的党史军史传播功能,努力实现线上传播与现地传播“无缝衔接”。

(作者系武警部队研究院党史军史研究室主任)

责任编辑:姜兴华 实习学员:刘小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