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矩阵 军事记者

本刊编委会

主 任 张玉堂  孙继炼

副主任 雷  雨

编 委

武天敏  林乘东  徐双喜 

张晓祺  赵风云  张 锋 

姜兴华

总 编 辑  徐双喜                           

副总编辑 张晓祺  赵风云

执行总监  张 锋

主  编 姜兴华

副 主 编 吕俊平 杨庆民

美术编辑 李  玥

发行编辑  倪晓丽

责任校对  王  蕾

本期值班 吕俊平

本刊顾问

袁永军 冷  梅 陈国权

陆绍阳 赵云泽  隋  岩

王  杨  丁玉宝  祁宇博 

聂建忠 韩寿庚  刘凤桥 

刘绍勇  陈  飞

编辑 《军事记者》编辑部

出版 解放军报社

印刷 北京盛通印刷股份有限公司

总发行处 北京报刊发行局

国内统一刊号 CN11-4467/G2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ISSN1002-4468

国外发行代号 M6261

本刊代号 82-204

订购处 全国各邮局

出版日期 每月15日

每期定价 12.00元

本刊地址 北京市阜外大街34号

邮政编码 100832

发行电话 010-66720796

电子邮箱 jfjbsjsjz@163.com

浅议历史题材广播专题节目的创新与突破

作者:■蔡润晗 廖振华

摘 要:《胜利的回响》充分发挥广播媒体特点,以经典音乐、电影、文学作品为切入点,以抗美援朝亲历者的讲述和战争史料为主线,从全新的视角审视历史,凭借匠心独具的呈现方式和深度融合的传播形式增强了主流价值的传播力、引领力。

关键词:《胜利的回响》;抗美援朝;广播专题;创新

《胜利的回响》是为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军事节目中心和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广播电视部联合出品的系列广播专题节目,2020年10月14日在央广军事新媒体上线,自10月15日起在中国之声《国防时空》等广播平台陆续推出。这个系列广播专题共有9集,从艰难的抉择、英雄的赞歌、向强敌亮剑、钢铁运输线、血染的疆场、最可爱的人等不同角度切入,多侧面、全方位回顾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敌我力量极其悬殊的条件下,舍生忘死、浴血奋战,取得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伟大壮举,再次燃起了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热潮,激发起疫情之后的华夏大地奋起拼搏的精神力量。与以往同题材、同类型的广播报道相比,该专题在选题策划、呈现手段和传播方式方面,有很多创新之处,为宣传中国人民志愿军的英雄事迹,大力弘扬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进行了有益实践和探索。

一、精心选题立意

《胜利的回响》旨在回顾抗美援朝伟大斗争,讲述中国人民为人类和平、发展和进步浴血奋战的牺牲奉献精神,借此激励部队官兵和广大人民群众铭记历史、继续前行。从历史出发,用翔实的史料还原真实的历史场景,反映历史发展规律,以经典文艺作品为线索连接过去与当下,洞悉抗美援朝拼搏、抗争的历史在今天的现实意义与时代价值。这一立意具有精神的高度、思想的深度和历史的厚度,体现了节目创作者对抗美援朝史实的深入理解和精准把握。70年前的那场胜利,打出了国威和军威,更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积蓄了宝贵的精神力量。创作者深刻认识到,继承与发扬抗美援朝精神,是中国人民和中国军队面临困局、危局和面对强敌能够披荆斩棘、迎难而上不可或缺的内在精神动力。

旧闻“翻新”,奏响悠远时代回音。从新闻学角度来看,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是历史、是“旧闻”。如果就历史而言历史,就事实而言事实,做“复读机式”的宣讲, 难以吸引受众驻足,无法达到预期的传播效果。要使旧闻重新具备“新鲜性”的要素,就要立足新的时代背景,以独家的观点,讲述受众“没听过的故事”,讲别人“没讲过的故事”。历史的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只要能揭示出新的意义,历史就是新的”,对历史资源做有深度的开采,做时代性的解读,是纪念性报道的题中应有之义。

习主席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前进道路不会一帆风顺。我们要铭记抗美援朝战争的艰辛历程和伟大胜利,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知难而进、坚韧向前,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胜利的回响》深刻领会和解读抗美援朝历程,每集结尾处都注意从历史回到现实,凸显出以抗美援朝的精神沃土滋养人民军队发展壮大,推动中华民族砥砺前行的深刻主题。

避开宏大主题叙事模式,以小切口反映大主题。以往,类似题材的专题广播节目更多地是从政治工作、战役战斗、后勤保障和军民团结等角度切入。《胜利的回响》则精心策划、独辟蹊径,以人们耳熟能详的抗美援朝歌曲、电影、文学作品为引子,以生动的亲历者讲述和战斗故事,将人们引入到抗美援朝战争的历史空间。众所周知,艺术之于人有着强大的共情力和感染力,无论是歌曲、文学作品还是影视作品都比单纯宣讲更具有直抵人心、触及灵魂的力量。以第一集《跨过鸭绿江》为例,开头响起《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熟悉的旋律,引出“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的壮阔场景,随后以词作者麻扶摇参战的个人经历串联起历史发展的脉络,间或引用麻扶摇生前接受采访时的珍贵录音作为整体的细节补充,完成了参战官兵历史形象的描摹。与此同时,节目还专门设置了新一代连队指导员给老指导员致信的情节,既自然地反映出抗美援朝经典歌曲的当代价值,又充分地彰显了抗美援朝精神在新时代官兵中的传承与伟力。

二、创新呈现方式

广播作为一种诉诸听觉的媒介形式,维度单一,天然带有一定的局限性,但这种局限性在一定的情境下能够转化为优势,运用音频的传播特点,能使广播适应更加广泛的传播场景,在制作上也可以获得更大的创作自由。

摒弃单一线性播讲,融入多元音响。《胜利的回响》通过对听觉符号的精心组合和巧妙运用,搭建了穿越历史、连接现实的意义空间。这组报道由总台著名播音艺术家深情播讲,结合重要当事人的深情回忆,立体真实呈现了波澜壮阔的抗美援朝战争历史。藉由珍贵历史音响的再现,生动还原现场细节,最大程度激发听众想象力,提升了作品艺术性和声音文本的可读性,增强了听众的代入感和沉浸体验。系列报道充分发挥广播声音符号讲故事的功能,以多种声音元素串联起动人故事。通过在报道中融入《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英雄赞歌》《我的祖国》等歌曲旋律的方式和极具现场感的音响,成为联结两个时空的纽带,唤起听众内心深处的民族文化情感和深植于脑海中的集体记忆,给人以深刻触动。

宏观与微观结合,更注重个性化表达。以往的广播纪念性主题报道,受当时的时代条件和媒体发展水平制约,政治宣传的味道更浓,有时史实准确但缺乏共情力。《胜利的回响》通过对抗美援朝老兵的抢救式采访,以及党史军史专家、军队文艺工作者和抗美援朝英雄连队官兵的生动讲述,发挥声音的魅力,挖掘耳熟能详的历史事件背后不为人知的故事,还原了同类型报道中鲜为提及的大量细节,并赋予其时代意义。许多听众反映,系列节目中参战将士充满激情的讲述,使听众深受感染,大大增强了报道内容的接近性。他们的个人命运深深熔铸于历史发展进程中,他们以第一人称讲述的历史,因为融入了强烈的个人情感,显得更加真实而富有震撼力。这种以个人化为起点的叙事,更具有人情味,比冷静的第三人称叙述更容易引起共鸣。比如,《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词作者麻扶摇老人讲述的《战歌》创作的曲折过程,鲜为人知的歌曲《英雄的汽车司机员》背后志愿军后勤指战员的故事等,引发了广大听众和网友的情感共鸣。

运用历史文化符号,强化集体记忆。抗美援朝作为一种文化形象的符号,随着时代的发展衍生出新的意义。《胜利的回响》通过不断强化象征性历史符号的形象,将其放置于富有时代特征的情境中,提供了诸多有着象征意味的意象。比如鸭绿江、长津湖的“冰雕”、电影《上甘岭》中的吃苹果情节、冲锋号声、炮火声、陵园、最可爱的人等,这些符号根植于每个中华儿女的潜意识中。《胜利的回响》在9篇报道的体量中将这些符号重新排列组合、不断重复出现,不断唤起受众对抗美援朝这一事件的记忆与情感,于潜移默化中强化业已形成的集体记忆,让抗美援朝精神在受众的脑海中深深扎根。

三、注重立体传播

贯彻“互联网+广播”的创作理念。《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显示:截至2019年底,我国移动互联网用户规模已达13.19亿,互联网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重要的信息来源。广播以其无法超越的伴随性优势,在由新技术催生的新兴媒体中占有一席之地。作为媒体领域的“前浪”,广播只有与时俱进,才能摆脱被时代浪潮淹没的命运。以广播为载体的纪念性报道要积极主动拥抱融媒体,以互联网思维建构其传播内容与呈现形式。

视听结合适应内容分众传播。研究分析《胜利的回响》的传播策略,其中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分众化传播。在前期策划时预设了传统广播与网络广播两条并行的分发路径;制作上瞄准传统与网络两方面的受众,在精心设置音频报道主体的基础上,量身定做面向网络的内容产品;充分考虑受众需求及信息接受习惯,为适应不同的传播场景对广播内容进行了可视化呈现,增加了文字和图片,既与音频报道相辅相成,也可以脱离音频独立成篇,弥补了单一听觉信号信息量不足的劣势,使受众在获取信息方式的选择上拥有了更大的自由度,拓宽了传播路径。

多元发布提升内容传播力。《胜利的回响》充分依托央广网及央广军事新媒体矩阵平台,实现广泛的内容覆盖。在通过广播主阵地中国之声等广播平台播发的同时,《胜利的回响》还通过央广军事新媒体平台向网络空间延展。央广网专门开辟专栏,将《胜利的回响》专题在头条位置上线。充分发挥微信公众平台的音频嵌入功能的作用,原汁原味呈现完整音频。微博、今日头条等平台同时发力,运用跨界传播打造主流价值的融媒体“扩音器”。截至11月13日,“央广军事”主持的《胜利的回响》微博话题阅读量达到7033万次,讨论2.1万,在受众中产生了强烈反响。

(作者单位:国防大学军事文化学院、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广播电视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