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矩阵 军事记者

本刊编委会

主 任 张玉堂  孙继炼

副主任 雷  雨

编 委

陈广照  林乘东  徐双喜 

张晓祺  赵风云  张 锋 

姜兴华

总 编 辑 徐双喜                           

副总编辑 张晓祺  赵风云

执行总监  张 锋

主  编 姜兴华

副 主 编 吕俊平 杨庆民

美术编辑 李  玥

发行编辑  倪晓丽

责任校对  王  蕾

本期值班 姜兴华

本刊顾问

胡怀福 冷  梅 陈国权

陆绍阳 赵云泽  隋  岩

王  杨  丁玉宝  杨庆春 

聂建忠 刘凤桥  刘绍勇

编辑 《军事记者》编辑部

出版 解放军报社

印刷 北京盛通印刷股份有限公司

总发行处 北京报刊发行局

国内统一刊号 CN11-4467/G2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ISSN1002-4468

国外发行代号 M6261

本刊代号 82-204

订购处 全国各邮局

出版日期 每月15日

每期定价 12.00元

本刊地址 北京市阜外大街34号

邮政编码 100832

发行电话 010-66720796

电子邮箱 jfjbjsjz@163.com

舆论与战争

作者:■漆 谦 郎 月

摘 要:纵观世界战争史,各国军队都善于用传媒引导舆论,塑造自己的正面形象,瓦解敌军的斗志。海湾战争以来的历次战争更是证明:舆论战作为“第二战场”日趋凸显,其独特作战功能,成为实现“不战而屈人之兵”、打赢现代战争的重要手段。本文重点剖析几个外军案例,以期为战时传播提供借鉴参考。

关键词:舆论与战争;视觉信息;军事意图

传媒在战争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海湾战争以来的历次战争证明:舆论战作为“第二战场”日趋凸显,其独特作战功能,成为实现“不战而屈人之兵”、打赢现代战争的重要手段。本文重点剖析几个外军案例,以期为战时传播提供借鉴参考。

一、战时电视直播争取公众的信任

20世纪90年代末,美国空军指挥与参谋学院的威廉·埃德森少校对战时电视直播进行了研究。他认为了解实时新闻媒体对未来军事行动的影响力对于军事决策者至关重要。

在交战结束之前,全球的观众均能看到战场实况。无论是友军还是对手,都能通过实时的技术手段看到战斗地区的新闻。这种实时转播技术极大地改变了战争的局势和战略。

新闻媒体在公众、政府和战场军事行动之间创造了一条重要的信息通道。实时的电视新闻报道和不断增加的流量会对国家议程产生影响。人们对民意调查和军事行动的媒体报道越发敏感。

2003年3月20日开始的伊拉克战争,是人类历史上首次完全由电视直播的战争。这既是战争的奇迹,也是电视的奇迹。

伊拉克战争爆发前,美国五角大楼一改军方统一报道口径的做法,向世界各大通讯社和电视台发出了前往采访报道的邀请,鼓励媒体记者随军报道。尽管这场战争已经结束,然而,那些刻骨铭心的画面却仍留在人们的记忆里。这就是电视传媒的独特功效。在电视直播中,人们不仅可以看到来自官方的新闻发言,更能够直击现场。通过CNN、BBC、FOX、半岛电视台等全球和区域电视媒介,全球受众真真切切地“看”着从航空母舰上飞腾冲天的导弹、巴格达耀眼的炮火和燃烧的建筑物,亲耳“听”到巴格达刺耳的防空警报声。正如约翰·哈克特在《第三次世界大战》中所预言的那样,“由于电视成了生活的一个方面,在战时,这个方面的重要性突然大大增加了”。“尽管过去由于新闻检查,破坏了公众对于电视新闻的信任”,但是,这一次电视播映的“战争实况却把这种怀疑一扫而光”。

二、巧妙运用社交媒体,攻取信息时代新战场

在社交媒体出现的最初阶段,很多外军高级将领并没有予以重视。以美国为例,在社交媒体出现的最初阶段,美军的高级将领们常以防止泄密等理由限制和反对社交媒体的使用。2007年5月,美国国防部出于作战保密的考虑,发布了明确禁止军方电脑登录Twitter、Facebook等社交媒体网站的禁令。实践中这种策略束缚了美军自己的手脚,使美军屡屡在社交媒体战场上吃败仗。2008年,奥巴马当选美国总统,奥巴马及其团队利用社交媒体的程度在政治家的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2009年,在官方社交媒体的有利宣传下,美军征兵总数创下了30年来的最高纪录。随着社交媒体在危机应对等社会其他领域的成功应用,美军高级将领们逐步意识到社交媒体作为“战略媒体”的巨大价值,开始把以社交媒体和互联网为代表的技术称为“美国的重要战略资产”。2010年2月,美国国防部发布备忘录,允许军人和文职人员通过军方的非涉密电脑,登陆社交媒体网站,正式结束了对社交媒体的个人禁令。美军高级将领们开始尝试在做好社交媒体平台安全防护的前提下,准许年轻官兵使用社交媒体,使他们能够将社交媒体作为开展斗争的武器,积极宣传自己的各种作战成效,揭露对手的各种攻击性宣传。在制度管理方面,美国国防部、美国陆军、美国海军和美国空军,分别颁布了《社交媒体官方使用标准化操作程序》《陆军社交媒体手册》《海军、海军陆战队非官方信息发布手册》等法案规范下至士兵、上至全军官方账号的社交媒体运用。美军在《公共事务主席的社交媒体战略》中,还明确了领导者对于社交媒体应负的责任和具体的战略目标。美军强调,高级将领应该把社交媒体作为提升领导力的新型平台,充分认识到社交媒体在军队管理乃至战略传播方面所具有的重大价值;应树立“线上关系等同于线下关系”的观念,积极参与,提升自身的影响力;应树立原则意识并以身作则,不发布敏感的政治话题,打造新型管理平台。

2012年11月14日,以色列军队发动代号为“防务支柱”的军事行动。在发起军事行动的同时,以色列军队在社交媒体上同步发布了行动声明,阐述以军行动的正义性。行动中,以色列军队开设了“防卫支柱行动”“以色列在燃烧”等多个Twitter账号,不断更新战事最新战况,详细叙述以色列军队为避免平民伤亡采取的努力,并将战果直接推送给对手哈马斯。不甘示弱的哈马斯也通过“加沙受攻击”“这就是加沙”等Twitter账号,发布加沙民众遭袭的惨状,展示平民伤亡证据,以此争取国际舆论的同情和支持。8天行动期间,以军与哈马斯之间通过社交网络的较量与实体作战同步展开,并贯穿于行动始终。这是社交媒体首次被直接应用于战争,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作战进程和结果。

三、借助于视觉信息传达军事意图

军事图片是视觉传达,是最常用的宣传手段之一。当进入战争状态,军队的一举一动都会受到媒体的高度关注。外军的官方网站通常会利用这种关注快速反应。在以军事图片配合战争宣传方面,西方一些国家拥有丰富的实战经验,高密度发稿,主动发声,引导舆论。为媒体主动提供优质的信息服务,把渴求信息的媒体吸引到自己身边,从而将军队的声音和形象占领全球媒体。“主动”“威慑”“诱导”是在“战争状态”的宣传策略。

浏览外国的军方网站,那些经过精心挑选的图片中,往往蕴藏着丰富的信息,包含着传播者主动发布的宣传意图。实际上,外军军事图片宣传一直标榜“公开化”原则。在常态化的军事图片宣传中,美军对通过军事图片达到宣传目的极为重视,不但在美国国防部官方网站上,有专门的图片频道,各大军种各大司令部甚至各部队的官方网站上,也有图片专栏。

除此之外,美军还开通了专业的图片视频网站“美国国防视频及图片发布系统”(DVIDS),类似一个基层报道员投稿库,每天发布的图片数以百计,内容几乎涵盖美军各军种部队训练生活的场景。

在战时,美军的图片宣传,特别注重威慑效果。美军发动伊拉克战争后,美国国防部官网上发布了大量轰炸伊拉克重要目标的照片。这些图片大多是执行轰炸任务的战机瞄准时拍摄的,清晰度很差,如果从美学角度来评价,根本够不上摄影作品的标准。美军大量选用这些图片,唯一目的就是通过图片宣传显示其强大的空中打击能力,进行军事威慑。占领巴格达之后,美军曾发布过一张萨达姆官邸的照片,官邸的圆顶正中是被重磅炸弹穿透的大洞,那股炫耀和恐吓的味道,似乎能跃出画面,让人印象深刻。

除了威慑对手,战时图片宣传还有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塑造己方的正义形象,赢得舆论引导权。在美国国防科技信息网上,2019年12月1日发布了一组由美国陆军国民警卫队上尉理查德·沃顿拍摄的照片,累计20张。照片中讲述的是11月28日,伊利诺斯州国民警卫队士兵在美国驻伊拉克地区的“塔基”军事基地庆祝感恩节。黑鹰队林肯特遣部队的第108保障旅的指挥团队和高级军官,为他们的士兵提供感恩节大餐。照片中的美军士兵,正在分食感恩节传统食物火鸡,他们脸上都挂着笑容,如果不是他们身上的军装和环境,看起来就像是家庭聚餐。

四、外军战时传播对我们的启示

战时新闻传播必然依附于军事斗争,并且与战争结下了不解之缘,对战时新闻传播,都要考虑报道什么,不报道什么,选择什么时机、运用什么形式报道,这里都有强烈的军事谋略色彩,它要服从和服务于党和政府政治斗争和军事斗争的需要,它要反映和体现一定阶级的利益和意志。外国军队战时的舆论宣传有几点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一是战时依然要依靠传统媒体的力量进行动员,播出重要信息,以动员民众。在新媒体时代,重大事件或突发事件的信息发布依然具有独特的权威,高端大气的制作依然是电视的优势,因此电视依然是战时动员不可或缺的媒介;二是不论是高级将领还是基层官兵,都要掌握新媒体善用新媒体;三是要树立中国军人的正面形象,反映中国军人的阳刚之美,争取国际话语权,避免过分渲染艰苦,避免“低级红”“高级黑”。一张充满着冻疮的手和一张紧握钢枪的手以及坚毅的面孔,后者会让人感觉更有战斗力,更能够赢得胜利。

参考文献:

[1]沃尔特·李普曼.公众舆论[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2]苏珊·L.卡拉瑟斯.西方传媒与战争[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

(作者分别系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广播电视部总编室主任记者、特约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