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矩阵 军事记者

本刊编委会

主 任 张玉堂  孙继炼

副主任 雷  雨

编 委

武天敏  林乘东  徐双喜 

张晓祺  赵风云  张 锋 

姜兴华

总 编 辑  徐双喜                           

副总编辑 张晓祺  赵风云

执行总监  张 锋

主  编 姜兴华

副 主 编 吕俊平 杨庆民

美术编辑 李  玥

发行编辑  倪晓丽

责任校对  王  蕾

本期值班 姜兴华

本刊顾问

袁永军 冷  梅 陈国权

陆绍阳 赵云泽  隋  岩

王  杨  丁玉宝  祁宇博 

聂建忠 韩寿庚  刘凤桥 

刘绍勇  陈  飞

编辑 《军事记者》编辑部

出版 解放军报社

印刷 北京盛通印刷股份有限公司

总发行处 北京报刊发行局

国内统一刊号 CN11-4467/G2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ISSN1002-4468

国外发行代号 M6261

本刊代号 82-204

订购处 全国各邮局

出版日期 每月15日

每期定价 12.00元

本刊地址 北京市阜外大街34号

邮政编码 100832

发行电话 010-66720796

电子邮箱 jfjbsjsjz@163.com

探寻采写新闻精品力作的八个维度

作者:■钱晓虎

摘 要:虽然获奖不是新闻人的初衷,但是,把每件作品都当做获奖作品对待,应该成为新闻人的工作态度。本文从近年来获奖作品中寻找采写新闻精品力作的八个维度,希望对新闻追梦路上的同行者有一点启发。

关键词:获奖作品;新闻采写;八个维度

每个新闻人都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得到认可,或者说内心都有一个“获奖梦”。但一篇新闻作品能否获奖,受很多条件的制约,由多方面因素决定。本文从近年来获奖作品中寻找采写新闻精品力作的八个维度,希望对新闻追梦路上的同行者有一点启发。

一、选择重大题材

对于新闻人来说,题材的选择就是要对社会生活中真实发生的具有新闻价值的事件进行取舍。从历届获奖作品来看,党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基层关心瞩目的焦点热点,社会经济领域的先进经验、重大突破等,都是可以进入新闻作品的报道题材。以近几年为例,重大的题材有:改革开放40周年、马克思诞辰200周年、生态文明建设、脱贫攻坚工作、五四运动100周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等,都是全社会关注的,也应该是我们新闻作品着力关注和把握的重点。

有人说,这些重大题材,对大媒体、资深记者有优势,而对于小媒体、年轻记者来说,有难度。这其实是个认识误区。对一个媒体人来说,重大题材所蕴含的“大局观”才是记者职业能力的核心要素。事实上,在很多获奖作品中,“小切口反映大主题”“窄视角折射宽领域”现象,不仅是一种常态,更是一种趋势。比如,江西日报的获奖作品《一个小山村的昨天今天和明天—靖安县高湖镇古楠村探索乡村振兴之路的启示》,通过一个小山村的昨天、今天、明天来反映和展现乡村振兴这样一个大问题、大主题。

《人民日报》原总编辑范敬宜有一个著名的观点:“一个真正优秀的新闻工作者,文笔、外语、口才当然是重要的条件,但若要成为出类拔萃的新闻工作者,最重要的就是把握大局。”《经济日报》原总编辑艾丰也有一句名言:“记者要想总理的事”。说的都是一个道理:新闻人要有大局观。写作技巧只能决定“怎么写”,而大局观则决定你“写什么”。作为新闻人,要学会换位思考,要站在镇长、县长、省长的角度,站在营长、旅长甚至军长的位置,考虑问题、研究对策,想市长、旅长的“大事”,这样你选取的题材、写出来的稿子,才会被受众认同,才有现实指导意义,也能更好地体现新闻传播的舆论价值。

二、确立鲜明导向

新闻作品中蕴含的价值观是否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闻作品的意义阐述是否“团结人民、鼓舞士气、澄清谬误、明辨是非”?……新闻作品的导向,是对社会舆论的评价和引导,看似事小,却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事关人民福祉、事关社会稳定大局。

宣传工作提倡百家争鸣,观点可以多元,但导向必须鲜明。从历年的获奖作品中,我们都看到了这一原则的贯彻。坚持团结、稳定、鼓劲的主旋律,正面宣传为主,广泛传播党和国家的重大决策部署,宣传先进典型、鲜活经验,反映凡人善举、暖心故事,有的作品还开展了建设性的舆论监督,起到了有效引导社会舆论的作用。比如,经济参考报的获奖作品《过度兜底,一些贫困地区医保基金被花“秃噜”》,对有些地方不顾现实,发挥所谓的“超能力”实施救助政策,进行了批评。这种现象如果继续存在的话,可能对整个社会医疗保障制度产生不利影响。对这种不良现象进行舆论监督,反映了媒体人强烈的导向意识。

比如,我们采写的稿件中常见一种表述:行前,领导交代某某工作组,“抓不出问题,你们就不要回来!”领导布置任务,到下面去查问题,从内部来说,可以这么交代,但是不宜在公开报道中这么表述。为什么?因为这句话隐含了一个不良导向:工作组下基层,不是为了促进工作的,而是为了确保抓出问题,这显然不是我们采写稿件的初衷,容易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

三、抓住新鲜事件

事件的新鲜性、新闻性和时效性,是新闻作品特别是消息类作品的根本。

第一时间采写、第一时间刊发,抢占传播制高点,保证新闻作品都能够做到高时效性、高新鲜度。中国新闻奖一等奖作品《23年圆梦,福建晋江水流进金门》,光看标题,就具有了获中国新闻奖的实力。这个新闻是2018年8月5日发生的,8月6日见报,事件很新鲜。金门跟厦门一海之隔,但金门是一个岛,没有淡水,需要福建沿海地区供应。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特别提出了可以率先实现金门、马祖同福建沿海地区通水、通电、通气、通桥。因此,政治性更加凸显,被评委一致推荐为当年中国新闻奖一等奖。

但是,鲜活的新闻事件有时很难碰上,因为很多事件并不是一下就结束的,它会持续一个时期或者时段;而恰恰是新闻背后,那些主题立意的高度、历史纵深的厚度、真挚情感的温度,最能打动人心,写好这种新闻有两点建议:

一是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获奖作品《浙江为“最多跑一次”改革立法》的采写,记者前后跟了近一年。2018年初,《浙江省保障“最多跑一次”改革规定》正式列入省人大常委会和省政府的年度立法工作计划。在之前的近一年时间里,记者采访专家、旁听立法听证会,自己也成了立法的“半个专家”。

二是要有捕捉新闻由头的耐心。一个好的新闻由头,能增强消息的时效性、时代感。比如,消息《农民卞康全一家三代守护五条岭烈士墓70余载》的背景是,当时社会上有人对英雄事迹提出质疑,对烈士英名进行诋毁贬损。2018年4月27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这个时候推出卞康全一家三代尊崇先烈守护先烈的新闻,更具有强烈的时代意义和鲜明的价值取向。

四、找到新颖角度

人们看待世界和认识事物的角度是不一样的。新闻角度,是记者看待世界和认识事物的角度,也是记者挖掘和表现新闻事实的角度。新闻写作之难在于,找到了好的题材,还要把握事件特点、焦点,选取最佳角度切入。

新闻角度的选取在于追求新闻价值,选好新闻角度,能够最大程度地吸引受众,发挥新闻事件对社会的舆论影响。一般来说,新闻价值在一个事实内的分布是不均匀的,只有选择好角度,才能够迅速、顺利切入,准确鲜明地表现事件的有效新闻价值成分。

最能拓展新闻人角度思维的,是对同题作品的把握能力。这几年,新闻报道中的同题作品很多,比如新中国成立70年,改革开放40周年等,大家也都会在这些选题上做文章。G20峰会在杭州召开,这是中国走进世界舞台中央的一个大事件,是我们的主场外交,大家都很重视,都做了相关策划。杭州的媒体是主场,近水楼台先得月,那其他地方怎么办?这就考验新闻人的角度把握能力。东北的一家报纸,写了个《冰城企业家提议引出特殊“国礼”—G20峰会普京送习近平冰激凌》,一个很小的角度,很有特色,赢得了一致的好评。

同样的题材,材料选取、表达方式也会有巨大差别。反映陆军考“军长”的文字消息《13名军长首次接受战役指挥能力大考》和文字通讯《今天的考生是“军长”》,用不同的表达方式,真实记录了陆军在锤炼提高指挥员精准筹划与快速指挥处置能力上出实招、动真格、下狠劲、用真功的精彩瞬间,展示了陆军机关以上率下、立起“练兵先练将”鲜明导向、大抓练兵备战的信心决心,双双获得第二十九届中国新闻奖三等奖。

五、坚持深入采访

脚下粘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好新闻是跑出来的,新闻人常说的一句话是,脚板底下出新闻。

信息获取时付出劳动的艰辛程度,往往也是评价一件作品优劣的重要体现,这一点被时间反复证明。穆青写焦裕禄的时候,不包括前面的调研,六进兰考,才有了不朽名作《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已故著名军旅作家魏巍深入朝鲜战场,在枪林弹雨中采访了大量志愿军战士,用3个小故事,成就了一个当年最著名,时至今日仍然被反复吟诵的经典表达:《谁是最可爱的人》。

在第二十九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中,新华社重要时评《关键抉择,必由之路—献给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的采写,记者经历了9个月的案头调查、实地采访,这篇文章涉及30多个人,60多处地点,都是记者深入采访得来的。没有这种扎实的行动,稿子就不可能有血有肉。

深入的采访,不仅需要人到,更需要心到,即脚力要跟上,脑力也要跟上。《解放军报》获奖作品《“陆战雄狮”:钢多气盈骨更硬》,是记者来到中部战区某师,深入到大山里的多个野外驻训场,登战车、进阵地、睡帐篷,用亲历式手法完成的作品。但是,如果没有深入的挖掘和思考,把“钢少气多,这一我军赢得胜利的重要法宝”这一主题提炼出来,稿件就不会有这样的思想厚度:现在,装备变强了,我们的血性和作风有没有变?是否仍然能够做到“英勇、胜利”?记者通过生动的现场描述,展现了我军官兵战天斗地、挑战极限的训练热情和高昂士气,鲜明有力地回答了大众的热切关注。

六、带着充沛情感

好的新闻作品,要做到“4个有”:有思想、有新闻、有情感、有美感。前两个有,是基础,对所有新闻作品都适用;后两个有,是升华,是对获奖作品的特殊要求。从本质上说,新闻作品是一种个人表达,肯定带着记者的情绪、观点。有一点无法回避,它们最终要经受公众情感、公众审美的检验。

《吉林日报》的文字通讯《荒漠上,与草共生的英雄》,记者深入一线,对18年如一日在科尔沁荒漠治沙的万平、万晓白父女及其团队进行了采访。记者和采访对象同吃同住,共同回顾、感受他们多年治沙历程中的艰辛与甘苦,挖掘并再现了一个当代愚公的治沙故事,以景仰、以泪水为读者勾勒出一个像草一样卑微,又像草一样顽强、坚韧的时代英雄形象。作品的新闻性很强,记者带着感情采写,细节描写尤其见长。如“一次大风暴后,他跪在沙地上,爬着将围栏从沙土中扒出,黢黑的手背被剐出一道道血口子”“万晓白心如刀绞,她疯了一样冲进荒漠,扶起父亲。她再也无法忍受年过半百的父亲在风沙里一次一次跪倒、一寸一寸爬行”……这些充满感情的文字,一下子让人物形象丰满起来。

过年了,很久没见过妈妈了?这个让你拥有安全感的人,她给你生命,呵护你成长。慢慢地,看见她步履蹒跚,你突然醒悟,是有多久,没有牵过她的手了……这些出自海外网报道专题《牵妈妈的手》的文字,以情感的共鸣取胜。主题短视频《牵妈妈的手》以视觉撼动心灵,提醒大家在忙碌生活的同时,千万不要忽视父母忽视孝心孝道。短视频在《人民日报》两微两端、海外网发布后,迅速被全网转载,全网播放量超过4.4亿。很多媒体在报道中说“这个120秒的短片,温暖了整个春节”。网友在感慨岁月流逝的同时,更加感恩感怀,同时触动网友,尽可能多花时间陪伴父母。

七、追求精彩表达

表达,就是用文字或其他手段,比如图片、音频、视频等其他语言,对新闻事件进行转述。它不仅仅是文章用词漂亮,作品结构严谨,没有错别字、没有病句,还包含着一种话语表达体系,比如,文字的体验感、时空感、精准程度等。

新闻报道要让受众接受信息,对文字的要求就是节奏上简洁明快、决不拖沓,所以短文、短段、短句非常重要。但是,如果有优美、精彩的细节描写,也不妨浓墨重彩,特别是长篇通讯,因为这能让人产生阅读的愉悦。比如,新华社的《真理的力量》,开篇即充满着“泥土的芳香”:“老远老远的外国啊,一个姓马的老汉啊。长着一把大胡子啊,说出了咱心里话啊……”文章把马克思主义的宏大真理与一个农村小镇的变化紧密结合,用当地农民“听‘大胡子’的话,就有饭吃、有田种”的朴实话语,揭示出了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实践威力。

提高表达能力,最基本的一条是:要注意避免差错。新闻作品的文字语言以及音视频转述,要做到准确、清晰、简洁、规范,避免使用不熟悉的术语或专业词汇,多用叙述性语言,少用形容词或副词,否则极易产生差错。新闻作品文字上的错误,概括起来有10类:事实有误,引用不准,字词误用,搭配不当,字词重复,生造词语,语句杂糅,句子成分缺失,数字单位缺失,标点符号使用不当,等等。

锤炼表达能力,拿出精品力作,是新闻人一生的追求。如果语言表达能力不强,文字下笔弱、不准确,必然会影响思想和观点表达,进而制约思维能力。思维能力不强,想在媒体融合过程中完成华丽转身是不可能的。以语言文字为基础锤炼和锻造的思维能力、思维层次,是人的核心素质,非一日之功能铸就。不管怎么变化,以语言文字为基础、靠语言文字来立身的规则不会变。

八、达成广泛影响

评价一件作品,还要看其传播效果如何。受众接受新闻后的反应,是决定一件作品优劣的重要依据。从近年来的获奖作品来看,传播力、影响力的评判已经变得不可或缺。

媒体形态的快速发展,改变了新闻传播方式。能不能传输到达,能不能达成影响?是媒体需要紧密关注、认真对待的问题。从现实来看,简单高举“内容为王”的旗帜远远不够,一切基于传播效果,要求我们树立“传输到达”的理念。为了在媒体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传输到达”与其说是一种服务理念,不如说更是一种策略。即时准确的信息到达,方式多样的信息渠道,丰富到位的信息服务,显示的是现代意义上的以人为本的传播理念和对受众的充分尊重。

现在,媒体融合的步伐正在加速推进。当下,传统媒体作品和新媒体作品的关系千丝万缕。有的是在作品发表前,通过新媒体先声夺人:通过微博、微信,客户端等先行刊发,然后再在传统媒体上呈现;或者在传统媒体发表以后,通过新媒体来进行分众化、碎片化传播。所以,现在的传播效果要远远好于过去单打独斗仅在传统媒体上发表的情况。对传统媒体来说,很重要的一个努力方向,就是要进行媒体融合,最大程度地实现对受众的有效覆盖,这是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的一个重要方式,也是新闻人急需弥补的一项能力短板。

(作者单位: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