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卫生事件中的网络谣言传播及治理探析
摘 要:公共卫生事件中的网络谣言呈现以社交媒体为中心、聚焦民众利益、迷惑性强、跨时空传播、境外势力干预等特征。这源于民众的恐慌、盲从、满足、发泄等心理,须从事实公开、源头整治、辟谣止谣、提高识别能力等环节着手引导治理。
关键词:公共卫生事件;网络谣言;治理
网络谣言往往伴随公共卫生事件大量滋生传播,对政府管理、事件管控及民众心态等带来负面影响。本文从各类辟谣平台随机选取2020年2月份的335条疫情谣言,统计分析以揭示其传播特征、民众心理等,对公共卫生事件中的谣言治理进行探讨。
一、谣言传播特征
(一)社交媒体成为谣言传播的主阵地
统计数据显示,绝大部分网络谣言来自于微信、微博、贴吧等社交平台,占83.9%,通过微信传播的占76.1%。一些在网站、传统媒体和境外媒体传播的谣言原本影响力不大,但流传到社交媒体后迅速引起关注转发,舆论效应急剧放大,形成交叉传播态势。分析认为,这源于社交媒体普及率较高,在各类人群中广泛使用,为信息流通提供了便利;其次,微信等社交平台是熟人社会,基于人际传播的信息可信度更高,更容易扩散。
(二)谣言与民众利益高度相关
谣言内容集中于公共卫生事件发展、管控措施、个人防护等民众关心的话题,分别占34%、32.2%、24.5%。事件发展最受关注,主要涉及患者动向、确诊信息等;管控措施中,主要涉及交通管制、社区管制等;个人防护中,主要涉及防治措施、防护用品等。这表明,民众关心的话题往往是谣言滋生发酵的沃土,谣言传播速度、规模和内容对民众的影响成正比,对民众的影响越大、距离越近,谣言传播得越快,呈现出相关性、地域性的特征。比如,关于某地实施交通管制、某地有疑似感染者的谣言大量传播,均源于与当地民众利益高度相关。
(三)同类谣言跨时空交叉传播
部分谣言在内容、形式上具有高度相似性,比例达25.4%。在某地微信群滋生的谣言,经官方辟谣后,又在另一个地区盛传,呈现此起彼伏的状态。比如,关于各地进行全面消杀的谣言,先后在贵阳、长春、徐州、温州、济南、广州、盐城等地的微信群传播,内容雷同,仅是消杀地点各异。部分谣言在以前的公共卫生事件中被辟谣过,在此次事件中再次翻炒。比如,类似“喝高度酒杀死病毒”“抽烟可以消灭病毒”等谣言曾出现在2003年的非典疫情中。可见,无论在空间还是时间上,同样的谣言可能反复发酵、异地传播,不会因一次或局地的辟谣而终止。
(四)部分谣言伪装缜密迷惑性强
一些谣言深度伪装,夹带诸多权威、内幕、官方性符号,让人难以辨识,主要有3种形式:第一种伪装成专家学者,借其身份权威提升信息可信度。比如,一段采访中国疾控中心专家的视频被恶意剪辑拼接后,变成一个夸大此次事件严重程度的谣言视频,在网络大量传播。第二种伪装成内幕信源,以微信、短信聊天截图或者声称某机构内部人士告知等形式传播。比如,“自来水多加氯气需静置两小时再用”的谣言,就伪装成了水务集团内部人士。第三种伪装成官方文件,以“紧急通知”“会议精神”“政府通告”等形式传播,让网民真假难辨。比如,关于“六个一律”的交通管制谣言,开头为“紧急通知:市紧急会议精神要求……”,落款为交管部门,有的还盖有伪造公章,具有较强的欺骗性。
(五)国际反华势力趁机搅浑舆论场
在国内忙于应对此次公共卫生事件之际,国际反华势力动作频频,释放虚假信息搅浑舆论场。最明显的是,西方媒体通过强贴新闻标签、恶意污名化中国、蓄意关联议题、违悖人文伦理、无视新闻职业道德等,进行妖魔化报道。如,一些国际反华媒体大肆炮制“病毒孵化器论”“中国道歉论”“病毒阴谋论”等,制造新一轮“中国威胁论”。国际反华势力两面着手,暗地里通过社交媒体散布谣言制造混乱,公开则通过国际媒体传播不实言论搅浑国际舆论场,其制造社会恐慌、搅乱事件管控工作、诋毁中国政府的政治意图非常明显。
二、谣言传播心理
(一)恐慌:寻求解释,消除不确定性
恐慌心理是人们对所处环境丧失信任时的一种反应,表现为焦虑、恐惧。为纾解这种不适情绪,人们通常寻求信息解释,来消除不确定性。学者奥尔波特认为,谣言传播跟事件的重要性和模糊性成正比,而此次公共卫生事件的这两个特点都较为突出,在权威信息无法满足民众需求之际,就给谣言提供滋生传播空间。从统计数据看,有24.8%的谣言产生于恐慌心理,大多是谣传某地有人感染、病亡、有疫情重灾区旅居史等内容。比如,有不少网民获知周边有人感冒、发烧,就猜测其被感染,在微信群编造谣言提醒亲戚朋友。
(二)盲从:轻信传言,跟风传播
微信群是一个群体社会,在面临重大突发事件时,群成员间会相互刺激和暗示,最终在群体情绪的感染下达成观点、情感一致,少数持异见者也会基于群体压力选择沉默或改变原有想法。此次公共卫生事件期间,不少人抱着“宁可信其有”的心态在微信群转发信息,同样的信息被多人转发后形成一种情绪感染,群成员基于信任关系或群体压力很少查证,大多选择跟风转发或默认,进一步加速谣言扩散。这样的谣言比例达到32.8%。比如,关于“给自来水加注氯气消毒”的传言经官方辟谣后,换一个城市继续传播,正是民众的盲从心理所致。
(三)满足:制造轰动,引起关注
使用和满足理论显示,人们总是积极地使用媒介,来满足自己的需求。社交媒体用户传播信息可以达到引起关注、提升话语权、自我娱乐等目的。这次公共卫生事件期间,不少人正是出于娱乐心态、彰显存在感的初衷刻意散播夸大、扭曲甚至虚构的信息,以满足虚荣、游戏心理。比如,2月1日,一名网友在微信朋友圈晒出一打口罩,自称从“舅舅政府单位拿的”,同时定位“揭阳棉湖镇人民政府”。经查实,该口罩是其舅舅的朋友所赠,并非政府物资。揭西县公安局的通报显示,该网友发表此言论是为了“自我炫耀,引起网民和社会关注”。类似的案例较多,在统计的谣言中占34.9%。
(四)发泄:攻击报复,制造恐慌
公共危机期间,一些不法分子心存侥幸,趁机浑水摸鱼发泄私愤,有的通过社交平台造谣生事。这类谣言在统计的数据中占6.9%,数量不多,但破坏性大,呈现攻击性、煽动性强,目标指向明确、用语较为激烈等特征,内容大多是关于确诊情况、患者动向等事关民众切身利益的信息。比如,1月31日,胡姓网民在进入苏州市某小区时,谎称发烧,拒不配合小区保安测体温。其用手机将此经过拍摄成视频上传到微信群,意在引起小区业主恐慌,发泄心中不满。
三、谣言治理启示
(一)及时公开,压缩谣言发酵空间
公共卫生事件早期,由于信息统计和发布机制还未完善,关于各地感染人数的谣言甚嚣尘上。随着国务院、各省市的新闻发布会开始正常运作,以及各类主流媒体实时跟进报道。此类谣言逐渐淡出人们视野。可见,谣言大多源于真相的缺席,及时的信息公开是制止谣言传播的利器。在公共卫生事件中,要建立多层级、高频次的立体化、多元化信息发布机制,利用发布会、主流媒体、门户网站、社交媒体、社区喇叭等进行实时的信息发布和辟谣,让真相及时传递出来,抢占舆论空间,消除民众的质疑。
(二)各个击破,消除谣言传播源头
总结此次事件的谣言源头,共有3种类型:第一种明知违法,却抱着侥幸心理造谣传谣、制造恐慌,对此要一查到底、依法惩戒,形成震慑;第二种不知违法,误传误论误信谣言的,要加强教育引导,提升其媒介素养;第三种借公共卫生事件达成激化矛盾、诋毁中国政府等政治目的的,要坚决打击,及时澄清引导,利用技术手段防堵谣言传播,惩戒从境外搬运不实信息到境内网络的传播者。在公共卫生事件中,要摸清谣言传播主体和意图,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对传播源头进行治理,才能有效制止谣言发酵传播。
(三)重点发声,扩大辟谣舆论效果
权威信息有助于击破谣言、消除恐慌,这类信息主要来自于权威信源,包括知名学者、专家、艺人、官员等。这类人群拥有庞大的粉丝群,深得信任,其传递的信息更容易被接受、影响范围也较广。在公共卫生事件的辟谣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医疗、科技、传媒等领域的意见领袖的两级传播作用,利用其权威、名气扩大传播范围和影响力,产生的舆论效果将更加明显。
(四)广泛教育,强化防谣识谣能力
谣言传播多是基于民众的公共卫生知识缺乏、媒体使用素养不高的现实,为此要从两方面着力展开教育:第一,大力科普。在学历教育、媒体宣传报道中增加公共卫生事件的相关案例,让民众掌握个人防护知识、公共卫生事件管控常识,提升其谣言识别能力;第二,提升媒介素养。利用传统媒体、社交媒体等展开公共卫生事件谣言的普法教育,披露谣言传播的套路、影响和法律后果,让民众认清利害关系,引导其科学、规范地使用网络。
(作者单位:海峡之声广播电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