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矩阵 军事记者

总 编 辑  张晓祺

主  编 姜兴华

副 主 编 杨庆民

美术兼发行编辑  倪晓丽

责任校对  王  蕾

本期值班 姜兴华

本刊顾问

袁永军 冷  梅  陈国权

陆绍阳 陈昌凤   赵云泽

隋  岩  丁玉宝   祁宇博 

顾宝祚 韩寿庚   刘凤桥

刘绍勇  濮端华   陈  飞

编辑 《军事记者》编辑部

出版 解放军报社

印刷 北京盛通印刷股份有限公司

总发行处 北京报刊发行局

国内统一刊号 CN11-4467/G2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ISSN1002-4468

国外发行代号 M6261

本刊代号 82-204

订购处 全国各邮局

出版日期 每月15日

每期定价 12.00元

本刊地址 北京市阜外大街34号

邮政编码 100832

发行电话 010-66720796

电子邮箱 jfjbsjsjz@163.com

“记者走笔”:跳出演习看演习 ——对创新“共同命运- 2021”国际维和实兵演习报道样式的几点思考

作者:■孙兴维

摘 要:紧贴我军使命任务和受众关切,做好演习和比武类报道,是军事新闻传播面临的一个时代课题。本文结合“共同命运- 2021”国际维和实兵演习报道实践,围绕突出其思想性、指导性和针对性进行阐释分析,旨在为创新演习和比武类报道提供借鉴参考。

关键词:“记者走笔”;透过现象看本质;以小见大;第二落点

随着各类演习、比武的逐渐增多,如何紧贴我军使命任务和受众关切,创新演习和比武类报道样式,增强吸引力,让受众走出演习类、比武类报道的审美疲劳,成为军事新闻传播面临的一个时代课题。

2021年9月6日至15日,“共同命运-2021”国际维和实兵演习在陆军确山某训练基地举行。这是中国军队首次组织国际维和多边实兵演习,也是首次以联演形式检验维和待命部队建设成果。笔者有幸全程采访报道了这次演习。通过记者在演习现场的所见所闻、所观所思,以“记者走笔”的形式报道演习、分析问题、展示演习成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在军内外引起积极反响。本文结合此次演习报道实践,围绕突出其思想性、指导性和针对性进行阐释分析,旨在为创新演习和比武类报道提供借鉴参考。

一、创新“记者走笔”报道形式,拓展报道内容

为全方位、立体化报道好“共同命运-2021”国际维和实兵演习,相关主流媒体都派出了强大报道阵容,并千方百计围绕提高传播质效下足功夫。

作为文字报道记者,笔者过去在类似采访报道中,基本上都是按照演习进程或比武日程,找亮点、挖特点,大多是消息、通讯、特写、图片、视频等“过程式”、总结式、常规式报道。应该说,上述报道样式,在演习和比武类报道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受众了解我军的一个重要窗口。但随着全媒体时代受众审美情趣的变化,转变传播形态和传播方式迫在眉睫。“记者走笔”的形式也因此在此次演习中应运而生。

走笔,百度的解释就是用笔很快地书写,就是写文章抒发胸臆。通过此次演习报道实践,笔者和同行都感到,这种形式运用到演习和比武类快节奏的报道中也很匹配。

值得注意的是,“记者走笔”并非是独立于此次演习报道之外的稿件,而是整个演习报道的重要配套稿件之一,即与每天一篇反映演习的主打消息或通讯、一张演习现场图片相配合的一篇文字稿件。其中主打消息或通讯,紧跟演习进程、反映演习亮点,一张现场图片也是当天演习的画面,这两大板块可谓就演习写演习,就演习拍演习。而“记者走笔”就是记者当天在演习现场的所见所闻所感,可以是记者感悟的一段情怀、一个思考,也可以是记者的一种新见解、一个新发现,以演习这个载体或平台,透过演习看训练、透过演习看备战、透过演习看能力,写点演习之外的东西,也算是对演习报道的延伸与拓展,所谓跳出演习看演习,跳出演习写演习。

这种当天写当天发的“记者走笔”,有点像央视每晚9点半的“面对面”和凤凰卫视每晚6点半的“今日谈”栏目那样的味道,就是围绕最近几天或当天发生的大事进行点评分析,用记者的思维来表达观点,深化当天报道的主题。网友称:“既立足演习但又要跳出演习,把演习正常报道不好讲不好体现的内容,用记者随笔的形式来展现来抒发,给受众更多的启发和教育,从而以另一种方式来达到宣传的目的。”

这启示我们,用好“记者走笔”这种形式,既是对传统报道模式的一个创新,也是拓展报道内容的一种尝试。

二、透过现象看本质,突出报道思想性

“记者走笔”写什么、抒发胸臆抒什么,这是关键点也是难点。通过这次实战,笔者认为,“记者走笔”突出思想性应是第一位的,就是要透过现象看本质。

比如,这次演习的开始仪式就非常简短,所有程序用时不到15分钟,所有的内容都体现了简捷、高效和实战化。为此,笔者“记者走笔”的开篇就写了《维和演兵凸显实战氛围》一稿,体现从开始仪式看实战化这个主题。

又如,在采访演习执行导演李晓光大校时,在谈到如何运用演习平台,达到相互学习、相互提高的目的时,他说,参演国家的官兵学习热情非常高,一到演习场地,就提出了多个演习交流愿望,而且我方官兵相互之间的交流学习也很热烈。于是,笔者就写了《演习场也是大课堂》一稿,透过演习场这个大课堂,体现学习无国界、交流强本领的主题。

再如,在采访中,笔者发现有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从参演官兵的言谈中得知,他们的父母对子女执行海外维和任务的心态正在发生悄然变化。在采访士官李圣洁时,他告诉笔者,他刚刚提交第二次去海外执行维和任务的申请,6年前当自己提出要去执行维和任务时,父母非常担心,问这问那,这次当他把准备再次参加维和行动的消息告诉父母和妻子时,令他没想到的是,所有亲人没有提不同意见,都说支持他的决定。于是,笔者就写了《心态之变彰显时代进步》一稿。

滴水见太阳。这是“记者走笔”要达到的一个重要目的。以《心态之变彰显时代进步》一稿为例,从曾经的担心到逐步放心,广大官兵亲属对维和行动的心态转变,彰显的是时代之进步、国家之发展,既是多年改革开放,中国与世界联系日益紧密带来的结果,也是中国维和30多年来,中国军人了解世界、观察世界给全社会带来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透过“记者走笔”,让受众有这样的感受,对有维和经历的参演官兵来说,世界对他们而言,不再是遥远的模糊影像,而是可比较、可感知、可触摸的现实存在。曾3次参加维和任务的分队指挥员刘勇说:“中国脱贫攻坚的全面胜利、疫情防控的中国方案、社会治理的中国样板等都见证着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国际影响力在不断增长。”这些官兵的体会感受都体现了“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繁荣也需要中国”的思想,维和官兵的亲人们坚定而从容地平视世界的心态逐渐趋于成熟,他们为儿女能在海外执行维和任务而感到骄傲,而不是一味担心。

同时,透过“记者走笔”,也让人们感受到“国是最大家,家是最小国,家国两相依”。时代的变迁,科技的进步,影响的不仅仅只有年轻人,还有他们的父母,他们的家庭。

有网友留言称:“这样的‘记者走笔’,体现的不仅是中国维和部队更加自信、开放地与外部世界打交道的风采,更是维和官兵身上积淀的家国情怀、国际视野、苦干精神的再现。”网友的留言,其实从另一个侧面告诉我们,“记者走笔”是讲好新时代强军故事、传播好中国军队声音的好抓手。

三、小切口体现大主题,突出报道指导性

“记者走笔”的形式还有一个好处就是不少话题作为消息或通讯不好表现,只有用“记者走笔”的形式来表达,把记者在演习场上看到的东西、感想通过“记者走笔”这种形式来深化认识,对后面演习部队或全军部队日常工作具有指导性、启示性的作用。这应该是“记者走笔”最核心的一点了。

在采访演习执行导演李晓光大校时,他对笔者说:“参加演习的我军维和待命分队从不同方向抵达演习场后,迅速进入演习状态。这么短时间就能投入‘战斗’,主要得益于他们年年抓战备,天天做准备。”

通过进一步采访得知,我维和待命部队组建以来,按照联合国标准严格施训,始终保持待命状态,是一支训练有素、装备精良、纪律严明的专业力量。于是笔者很快写出《来之能战,源于有备而战》一稿。

“有备才能无患,能战方能止戈。”这是有过维和经历的王加阳在接受采访时说的一句话,也是此稿的主题思想。文中记述了他的一段经历:“2019年,他所在的维和部队执行任务时,遇到一伙不明身份人员围堵。千钧一发之际,官兵按照演练过的流程迅速处置,事态得以平息。”

除此之外,此稿还通过曾在战乱地区执行维和任务的作战参谋史康的一番话,从侧面证明天下虽安,忘战必危:“战争往往是‘不请自来’,只有牢固树立强烈的忧患意识、危机意识和使命意识,时刻保持‘引而待发’的战备状态,真正具备能打仗、打胜仗的能力素质,才能把战争拒之门外,维护和平才有保证。”

以小见大是“记者走笔”的最主要功能。《来之能战,源于有备而战》一稿的“大”,就是让受众感受到,和平需要争取,和平需要维护。而且从历史经验来看,战争优势常常是准备出来的。准备得越扎实,战斗则越顺利,而且越可能“不战而屈人之兵”。

这类的“大”,几乎贯穿于整个“记者走笔”稿件中。这样通过演习部队的实践,对其他部队平时抓训练、抓战备的指导性就体现出来了。

四、善于用好第二落点,突出报道针对性

“记者走笔”要立足演习的实践平台,不能无限地联想,要善于从第二落点入手,突出报道针对性。

此次的“记者走笔”,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立足于国际化、专业化、实战化这个视角来看问题。因为维和行动是在联合国有关规则框架内行动,涉法层面多、内容广,只有与国际接轨、按规则办事成为习惯,才能彰显中国军队威武之师、文明之师、和平之师的良好形象。为此,笔者在采写“记者走笔”时始终在国际化的大背景下立意,体现维和的针对性。

国际视野是维和官兵走向世界的必备素质。在演习场,“维和官兵需要培养什么样的国际视野”“迈出国门的维和官兵如何讲好中国故事”……成为演习之余大家交流议论最多的话题。

“国际视野是军人综合能力的体现。”曾经在维和任务区担任作战参谋的演习翻译组副组长马健说:“我们在维和任务区履行使命的时候,眼界不能局限于某一个地域,仅仅考虑一时一地之事,而是要着眼全局,了解我们所执行的任务、所处国家的整体情况,这就需要有战略思维和全局意识。”

同样有过维和经历的警卫分队指挥员李红奇说,维和军人要有很强的国际法规意识,我们去参加维和行动时,联合国有关方面要求消耗的每发子弹都要写入调查报告,为什么要消耗、怎么消耗的……

“凡国之重也,必待兵之胜也,而国乃重。”官兵的这些话,让笔者感到,要让维和官兵更好地履行使命任务,必须有国际化的视野。于是,笔者从演习第二落点入手,写了《“国际视野”也是一种能力》一稿,既反映出中国军队已成为维护地区和世界和平的坚强力量,又侧面反映维和官兵的国际视野,凸显大国军队的世界胸襟。同时还通过展望未来,告诉受众中国军队必将为世界提供更多公共安全产品,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在采访中,士官张书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面对多位记者的提问胸有成竹、落落大方,给媒体记者留下深刻印象。许多官兵也一样,面对各种提问,官兵能直面问题不回避,有理有据地介绍情况、表达观点。

笔者想,这种自信背后折射出官兵媒介素养日渐成熟。学会和媒体打交道,既是展示国家和军队形象的需要,也是维和官兵综合素质的重要内容。为此,笔者采写了《维和军人应有媒介素养》一稿,提出随着中国军队参与更多的国际维和行动,加强官兵应对媒体的能力建设显得重要而紧迫,提高媒介素养是我军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尤其是完成好维和任务的现实需要。

(作者单位: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