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矩阵 军事记者

总 编 辑  张晓祺

主  编 姜兴华

副 主 编 杨庆民

美术兼发行编辑  倪晓丽

责任校对  王  蕾

本期值班 姜兴华

本刊顾问

袁永军 冷  梅  陈国权

陆绍阳 陈昌凤   赵云泽

隋  岩  丁玉宝   祁宇博 

顾宝祚 韩寿庚   刘凤桥

刘绍勇  濮端华   陈  飞

编辑 《军事记者》编辑部

出版 解放军报社

印刷 北京盛通印刷股份有限公司

总发行处 北京报刊发行局

国内统一刊号 CN11-4467/G2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ISSN1002-4468

国外发行代号 M6261

本刊代号 82-204

订购处 全国各邮局

出版日期 每月15日

每期定价 12.00元

本刊地址 北京市阜外大街34号

邮政编码 100832

发行电话 010-66720796

电子邮箱 jfjbsjsjz@163.com

宏大主题故事化表达的成功样本 ——第三十一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作品《统帅的深情牵挂》评析

作者:■夏洪平

摘 要:第三十一届中国新闻奖文字通讯与深度报道一等奖作品《统帅的深情牵挂》,以出席全国两会军队代表的回忆和讲述为载体,深情回顾习主席关心基层建设的感人故事,生动展示军队统帅崇高人格魅力和博大爱兵情怀。本文从其叙事视角、叙事情境、叙事结构、叙事表达四个方面予以评析,旨在为军事新闻工作者讲好新时代强军故事提供借鉴参考。

关键词:第三十一届中国新闻奖;时空纵深;文本布局;视觉化场景

2020年全国两会期间,解放军和武警部队代表围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强军思想,深情回顾习主席关心基层建设的感人故事,深刻感悟军队统帅崇高人格魅力和博大爱兵情怀。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驻会记者经过深入采访、精心筹划,推出的两会特稿《统帅的深情牵挂》,于2020年5月26日在《解放军报》刊出后,各大网络平台相继转发,引起巨大社会影响,并最终荣获第三十一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为军事新闻工作者如何以故事化表达的方式呈现宏大主题提供了一个成功样本。

一、叙事视角:宏观微观的有机结合

所谓叙事视角,就是新闻的观察点,如同照相机的镜头,其朝向决定了哪些能进入读者的视野,哪些是焦点所在。叙事视角的确立,决定着报道的站位有多高、视野有多宽、眼光能看多远。这篇通讯的成功之处,就在于其在确立叙事视角时,既登高望远立起全局视野,又能拉回镜头找准微观切口。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基层作为部队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对于国防和军队建设全局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这篇通讯将习主席的深情牵挂聚焦于新时代基层建设,表现了统帅对于国防和军队建设全局的深刻洞察、长远思考和整体谋划,让报道从主题立意上具备了宏观视野和深远内涵。

大处着眼,小处落笔。面对丰富纷繁的素材,作者选准三个切口,以微观视角反映宏观主题。第一个微观切口—“突出基层地位作用,统帅看得特别重”。这个视角,折射的是习主席对基层作用“怎么看”的定位,彰显了基层在统帅心中的分量。第二个微观切口—“擘画基层建设发展,统帅想得特别远”。这个视角,折射的是习主席对基层建设“怎么干”的谋划,诠释了统帅对我军基层建设的深谋远虑和科学引领。第三个微观切口—“情系基层广大官兵,统帅爱得特别深”。这个视角,折射的是习主席对基层官兵“爱之切”的深情,昭示了统帅的博大爱兵情怀。

全局视野与微观切口的有机结合,让这篇通讯完成了叙事视角的闭环回路。这启示我们,只有深刻认识和把握宏观与微观的辩证关系,重大主题报道才能跳出主题先行和宏大叙事的窠臼,既有高度也有温度,耐读耐看。

二、叙事情境:时空纵深的巧妙拓展

在叙事学中,叙事情境由叙述者与故事之间的不同关系构成,包括三种类别:作者叙事情境、第一人称叙事情境和第三人称叙事情境。不同的叙事情境,会产生不同的叙事效应。

这篇通讯是两会特稿,其时间维度限制在两会期间,空间维度限制在两会会场。针对这一情况,作者灵活切换第一人称叙事情境和第三人称叙事情境,巧妙突破时空局限,拓展叙事的时空纵深。

横向延伸,叙事空间纵贯天南海北座座军营。作者借由出席全国两会军队代表的回忆和讲述,构设第三人称叙事情境,将叙事空间横向延伸到会场之外,远眺习主席数十次体察兵情、关心兵事、排解兵忧的基层足迹。统帅的殷殷深情,浸润座座军营,感动百万官兵。叙事空间延伸,让报道的视野更宽广,素材更丰富。

纵向拉长,叙事时间轴回溯到习主席担任军委主席以来。在文章开头,作者作为叙事主体出场,开门见山破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习主席关注最多的是基层,牵挂最多的是士兵。”在行文时,作者多次以叙事主体出场,对党的十八大以来习主席视察部队、出席会议时有关基层建设的思想、实践逐一进行梳理,在历史与现实的交汇中,把一位心系基层、可亲可敬的军队统帅展现给读者,为报道增添了历史厚重感。

通过叙事情境切换,以时空的广度加载内容的厚度,让这篇通讯达成了叙事上的时空自由。这启示我们,作者构设叙事情境犹如作战排兵布阵,高明的指挥员善于运筹帷幄,回避不利因素,放大有利因素,打造天时、地利、人和皆有利于我方的战场,赢得战斗主动权。

三、叙事结构:文本布局的精巧设计

如果说主题是稿件的“灵魂”,素材是稿件的“血肉”,那么结构就是稿件的“骨骼”。只有精心谋篇布局,才能将分散的“血肉”聚合为逻辑严密和谐统一的有机整体,为稿件的“灵魂”打造一个优质载体。这篇通讯文本结构设计精巧,逻辑脉络清晰严密,叙事流畅自然又极富感染力。

并列式布局,层次鲜明又紧密相联。这篇通讯的整体框架设计为三个部分,即“突出基层地位作用,统帅看得特别重”“擘画基层建设发展,统帅想得特别远”“情系基层广大官兵,统帅爱得特别深”,三个层面既各有侧重,又有机融合,让“统帅深情牵挂”这个主题主旨得以立体呈现。

排比式叙述,明快推进又流畅自然。比如第三部分,作者连用“海军赵岩泉代表忘不了”“陆军齐虎广代表忘不了”“空军李鸿代表忘不了”三个排比段落,通过不同军种代表的深情讲述,展现统帅时刻牵挂一线官兵的真挚感情,叙事推进简洁明快、流畅自然。

跳跃式铺陈,过渡自然又脉络清晰。综述报道,往往采取夹叙夹议的叙述方式,通过大量的过渡性语言和段落来铺陈转换叙述逻辑。这篇通讯的作者另辟蹊径,在报道中尽量减少过渡性语言和段落,而是一个接一个地讲述故事,通过故事间严密的内在逻辑脉络,实现文本的跳跃式铺陈,也让报道跳出格式化文本的套路,多了娓娓道来的亲和力。

袁枚在《随园诗话》中说:“着意画资妙选材,也须结构匠心裁。”这启示我们,精巧的叙事结构、精致的文本设计,也是创新重大主题报道、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的着力点之一。

四、叙事表达:故事场景的视觉化构建

视觉化叙事是近年来广受推崇的一种新闻叙事表达技巧,指用“镜头式”语言记录和还原现场,构建故事的视觉化场景,让读者可观可感,引起情感的共鸣。这篇通讯在叙事表达上充分运用了这一技巧,生动还原一个个新闻现场,让读者产生身临其境的代入感。试举几例—“淋浴龙头里喷出了热水,习主席伸手接水,温热的水哗哗地打在习主席的手掌上,也溅湿了他的衣袖。” “那天天气很冷,当看见大家只穿了冬常服时,习主席说,‘大家都没穿大衣,我也脱了吧’,说着便脱下大衣,和官兵们一起合影。”

我们常说,细节是新闻故事中的最小单元,好的新闻报道离不开细节。但是,对于构建视觉化场景来说,仅仅抓住一般性的细节远远不够,必须抓住那些能刺激读者视觉感受、听觉感受、嗅觉感受和触觉感受的细微而具体的典型细节,让读者在阅读的时候能体会到综合的感观刺激。比如,“温热的水哗哗地打在习主席的手掌上”“溅湿了他的衣袖”“说着便脱下大衣”。这几个细节描写就从视觉、听觉、触觉几个方面刺激读者感受,让读者看到的不再是干巴巴的事实罗列,而是产生丰富的阅读体验。

曾两获普利策新闻奖的美联社特派记者莫林说:“一篇理想的新闻报道应该把读者带到现场,使他能看到、感受到,甚至闻到当时所发生的一切。”这启示我们,讲好新时代强军故事,要善于构建视觉化场景,将鲜活的故事细节、幽微的情绪体验与独特的经历感悟,尽可能减少信息损耗地传递给读者,从而把故事讲得生动自然、润物无声。

(作者单位:解放军报社总编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