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矩阵 军事记者

总 编 辑  张晓祺

主  编 姜兴华

副 主 编 杨庆民

美术兼发行编辑  倪晓丽

责任校对  王  蕾

本期值班 姜兴华

本刊顾问

袁永军 冷  梅  陈国权

陆绍阳 陈昌凤   赵云泽

隋  岩  丁玉宝   祁宇博 

顾宝祚 韩寿庚   刘凤桥

刘绍勇  濮端华   陈  飞

编辑 《军事记者》编辑部

出版 解放军报社

印刷 北京盛通印刷股份有限公司

总发行处 北京报刊发行局

国内统一刊号 CN11-4467/G2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ISSN1002-4468

国外发行代号 M6261

本刊代号 82-204

订购处 全国各邮局

出版日期 每月15日

每期定价 12.00元

本刊地址 北京市阜外大街34号

邮政编码 100832

发行电话 010-66720796

电子邮箱 jfjbsjsjz@163.com

做对党忠诚服务胜战英勇顽强的战地记者 ——解读李庄战地通讯兼谈战地记者应具备的能力素质

作者:■黄春一

摘 要:能力素质是战地记者完成战地采访报道的内因和前提,是队伍建设的关键,训练养成的重点。三赴朝鲜的老一辈战地记者李庄以其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勇往直前的战斗作风、服务胜战的新闻自觉、倚马可待的写作硬功,为我们树立了榜样。

关键词:李庄;战地记者;抗美援朝;能力素质

“西伯利亚的沉重的寒流,冷却不了我们钢铁战士的心,在冰雪的战壕里,战士们坐卧在冰冻的土地上,有些人吃着带着冰碴的马铃薯和雪团,但是,他们毫无怨言,他们知道如果要保卫可爱的祖国,就不能不在这样困难条件下进行反侵略的进军。”这是李庄的战地通讯《战斗在长津湖畔》中的一段描述。此文在1950年12月17日《人民日报》刊发。谈及抗美援朝时的战地报道,就不能不谈李庄。他的战地通讯简练生动,具有鲜明的战地风格,既是研究战史的重要资料,又是新闻史上的不朽名篇。研究他的作品和写作,对今天提升战地记者能力素质有诸多启示。

一、战地记者要有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

作为党培养的老一辈新闻工作者,李庄对党忠诚的政治底色,是在党领导武装斗争的进程中深深打下烙印并塑造成形的。李庄1940年参加革命并于同年入党,他的编辑记者生涯就是从太行山抗日根据地最艰苦的战斗岁月中开始的。在那些惨烈的战斗中,他着眼大局、面向官兵、歌颂英雄、鼓舞士气,打下了战地记者的坚实底子。

1942年5月,日军对驻扎在太行山区的八路军总部进行了残酷的大扫荡,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壮烈牺牲。在这次扫荡中,与敌人顽强作战,英勇牺牲的还有46位新闻战士,这是党的新闻事业史上牺牲最大的一次。李庄撰文回忆:“我作为随军记者参加过不少战斗,基本是伏击、奇袭……以较小的代价取得较大的胜利。这次不同,陷入敌人合击圈,被重重包围,完全被动。当时六架敌机擦着山头低飞,疯狂轰炸扫射……重要山口都被敌人火力封锁,机枪声如骤雨一般;声如巨雷的山炮、迫击炮的轰鸣,更使战斗经验较少的同志心神震动。”

这次扫荡,日军集中两万人追杀八路军后勤机关、报社、医院、剧团等单位。李庄回忆,《新华日报》(华北版)社长兼总编辑何云感到突围没有希望时,对身边同志说:“不要把子弹打光了,留下最后的两颗,一颗打我,一颗打你自己,我们不当俘虏!”何云战斗到最后壮烈牺牲。老一辈战地记者在严酷的战争环境中塑造的对党绝对忠诚的政治品格,需要我们新时代军队新闻工作者好好传承并发扬。

李庄始终坚持党性原则,发扬党的新闻工作优良传统。他写下《党报传统与新闻改革》《新闻记者要学点辩证法》等文章,对新闻记者的党性要求进行了系统的思考和阐述。领受任务,想到的是不给党和国家丢脸,在任务过程中,自觉将手中工作与党的要求,与中心、大局对表对标。这是新闻工作者的基本品格,更是在经历生死考验的战地能够完成任务的根本前提。

二、战地记者要有勇往直前的战斗作风

朝鲜战争刚刚爆发,李庄就担任由中英法三国记者组成的朝鲜战地国际记者团领队,深入战场一线。1950年7月到9月,李庄陆续发回12篇新闻作品,刊发于《人民日报》,后来结集出版为《朝鲜目击记》,这是研究朝鲜战争爆发初期的重要资料。后来,他又随中国人民志愿军两次入朝,发表了《汉江南岸战斗纪实》系列报道中的《光辉的阻击战》《“我们打出去”》等大量新闻作品,讴歌中朝两国军民共同保家卫国、抗击侵略者的光辉事迹和崇高精神。

1950年7月22日,李庄初入朝鲜即遇险。他率领的记者团在离汉城几十公里处,遭到8架美国海军飞机攻击。小炸弹、机关炮劈头盖脸地打,几名记者从车里扑出滚到稻田里。此后,为了遇空袭跳车方便,他们把乘坐的吉普车的风挡、车篷摘掉,由昼行改为夜行。李庄回忆说,自己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从来没有把日本和蒋军那点飞机放在眼里,但在朝鲜战场上,遇到的却是频繁猖狂如入无人之境的美国飞机。一次在垒泉附近过洛东江,美国飞机投放的定时炸弹突然爆炸,李庄以几秒之差与死神擦肩而过。他带领战地国际记者团起草一份联合声明,揭露美国飞机屠杀平民的暴行,经新华社广播,在国际社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战地记者尽管不需要像一线官兵那样冲锋搏杀,但始终要有勇往直前的战斗作风。这是李庄带给我们的一个重要启示。李庄的一贯思想是“战地记者的岗位在前方,在战地”。在他的作品中,我们能看到鲜明的战地特色:“战士们自动规定,不够4个敌人不打机关枪,不够3个敌人不打手榴弹。”“打过仗的人都知道,子弹‘吃吃’地叫,就是快擦到耳朵上了。”……1951年春节前后,在汉江南岸,李庄经历了一段战地生活:“我同38军112师的一个营,共同生活了一星期,一起吃,一起睡,详细记录他们在战事最激烈的10天之中,战斗、生活诸多情况。过鸭绿江时,这个营有700多人,这时,几间草房就挤住下了,但指战员士气甚高,因为一直打胜仗。烈士们的主要事迹,都有生者目睹耳闻,我据以如实介绍。”

他据此写下的战场故事《战斗十日》是典型的战争活剧,如果不是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任何编剧都无法写出这样的对话:“注意隐蔽,探身子干什么?”“等一等,听口令,50公尺以内再打。”“欺负我们没有重火器,想骑着脖子屙屎,老子不怕。班长下命令,我冲他!”

这样的战斗场景是李庄用心观察、用情记录的结果,他的书写让战士的英雄事迹如星光璀璨,恒久闪耀。

三、战地记者要有服务胜战的新闻自觉

新闻自觉,是战地记者在战地传播中,通过对形势的判断和对战局的理解,迅速找准自己的位置,自觉融入军事斗争全局,创造性服务于战争胜利的一种品质和能力。它需要记者不仅懂新闻采写,更要懂战地、懂官兵。

李庄说:“空前伟大,空前艰苦,谁也没有见过这种宣传提示,谁都按照这个基调写文章,这是所有同志愿军一起生活过的人一致的体会。”记者文章的背后,是对基调和主题的把握,李庄对“空前伟大”“空前艰苦”有自己的理解,这种理解来自他对志愿军指战员和伤员的采访,来自他写志愿军付出重大牺牲取得长津湖之战和歼灭“皇家重坦克营”的胜利中获得的感受,来自对万千英雄人物的奋斗的理解。

他这样阐释“空前伟大”。他认为不是指规模和斩获,那比不上淮海战役、辽沈战役。日本法西斯和蒋介石都曾经很强大,但与抗美援朝时我们面对的对手还是没法比—“这个世界宪兵独家垄断原子弹,号称从来没有打过败仗,是帝国主义头子,全世界无人敢惹,我们决心惹一惹;全世界无人敢动,我们偏要动一动”。最后迫敌在停战协定上签字,全军上下、前方后方,自豪自信、慷慨壮歌。

他这样阐释“空前艰苦”。他说这是老红军、老八路们的体会,很快传遍全军。在国外作战,战地是狭长半岛,太白山纵贯南北,河流又多东西向,严重限制了我军擅长的运动作战。国内打仗,后勤供应也困难,但粮食可以就地筹集,枪弹取自敌人。抗美援朝时,粮弹车械均由国内供应,并遭敌人疯狂破坏。一把炒面,一把雪够艰苦了,可在战争初期还常常连炒面都吃不到。

李庄在战场日记中记下美俘的情况,他们懒惰,又没有面巾,半月不洗一次脸,泥垢有半分厚。他们相互倾轧,白人美兵给黑人美兵打饭,故意给他少打一些。这样的记录,不正是对美军“钢多气少”的形象摹画吗?在战争结束后的互联网时代,美国开动国际舆论机器,仗着文化霸权,在全世界美化、硬化他们的军队形象,也一度把这种丢人现眼粉饰一新,几乎颠倒黑白。如今,看到他们在世界各地的一些行为,再对照70多年前我们的战地记者对他们的记载,就会发现,他们依然是“钢多气少”、色厉内荏,没有丝毫长进甚至变本加厉了。这就是战场记录的力量,它不会被岁月尘封,虽时日久远但依然为我们提供正确的判断,服务于未来胜战。

李庄的新闻实践告诉我们,战地记者洞察战场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是服务胜战的新闻自觉的重要体现。一个记者,只有能够迅速而准确地抓住特点,拎住要害,接近本质,才能够清晰地知道他的眼光应看向哪里,镜头应对向哪里,笔触应伸向哪里。

四、战地记者要有倚马可待的写作硬功

人民日报社原副总编辑陆超祺曾跟着李庄在朝鲜进行战地报道,他在撰文中这样回忆:“跟李庄在战地当记者,可以得到全面的锻炼。不怕苦不怕死,冒着美军的飞机大炮,深入战壕采访是一种锻炼;还有一种锻炼,是在战火中写稿,出手快。那时,从前线到国内没有固定的邮路,没有民用电报,记者的稿子全靠临时回后方的汽车带到丹东(安东)投邮。李庄有这样的本事:白天和干部战士打牌聊天—一种采访方式。听说晚上或次日有人回后方,马上找个清静地方躲起来写稿,赶在回国汽车开动之前交稿。这是真正的倚马可待的硬功夫,1951年二三月,在《人民日报》上发表的《在汉城》《‘皇家重坦克营’的覆灭》等通讯都是用半个白天或一个晚上赶写出的。”

陆超祺的这段话,在李庄后来的一些回忆文章中也能找到印证。他说:“每当听说有同志夜间回安东,我们饭可以不吃,觉可以不睡,躲在山岩间隐蔽处赶稿子,酷寒逼人、敌机狂炸,一概不顾不问,为的是赶上黄昏后开动的便车。”

如果我们仅仅是读到这些,可能会对李庄的战地写作产生误解,还有一个重要的方面不可或缺—虽然战地写作环境艰苦,速度要求快,但精益求精、至臻完善的作品始终是李庄的不懈追求。在他的战地日记中,多处体现对战地新闻写作的反思。

李庄不仅追求清晰,还追求自然。《被人们欢呼“万岁”的部队》是李庄的战地名篇,对这样一篇读者眼中的上乘之作,李庄自己有着不一样的反思:“综合的开头一大段,想解决战士们为什么这么英勇的问题,想写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把这些东西集中起来写成一段儿……如何在战士的战斗生活与思想中,把这两个问题十分自然地体现出来,需继续努力。”

李庄不仅记录事实,还要记录情感。他在日记中写道:“着手写《不让敌人过汉江》,想把38军守卫战的意义、作用及气势写进去。每次战后要写出其特点……能再蕴以战士的思想感情,始为力作。目前感觉困难者厥为此点。不能亲自在火线上,趴在战士的身边,体验体验生活,亦为大憾事。”他认为,一个记者,第一便是熟悉生活,否则得不到好材料,甚至看见了也等于看不见。

李庄不仅现场采访,还要深入采访。他曾就“想不想家”进行采访,几个战士都回答不想家,他认为虽然真实,但不说出具体条件,而轻轻地写一结论,就使人不能理解,至少是不能动人。就这一问题,李庄一直采访到战士的思想深处:“负伤了容易想家,苦闷嘛。好好的人,硬在身上打一个洞。人少容易想家。在部队上,吃吃饭,打打仗,嘻嘻哈哈,说说笑笑。回了国,大拇指一伸:中国人民志愿军,打败十二个国家。”在他的文章中,没有程式化的引述,都是战士语言的真实记录。

“倚马可待的写作硬功”,是老一辈有过新闻实践经历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和著名战地记者的真实写照。邓小平在长征途中担任《红星》报主编时,白天带着编辑风尘仆仆赶路,晚上一到宿营地,支起铁皮箱子就工作,马背上编稿也是常事。对今天的军事新闻工作者来说,尽管采访条件越来越好,但这种特有硬功,仍需要我们继承和发扬,在实践中不断磨练。这是我们始终要直面的重要课题。

(作者单位:空军政治工作部宣传文化中心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