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矩阵 军事记者

总 编 辑  张晓祺

主  编 姜兴华

副 主 编 杨庆民

美术兼发行编辑  倪晓丽

责任校对  王  蕾

本期值班 姜兴华

本刊顾问

袁永军 冷  梅  陈国权

陆绍阳 陈昌凤   赵云泽

隋  岩  丁玉宝   祁宇博 

顾宝祚 韩寿庚   刘凤桥

刘绍勇  濮端华   陈  飞

编辑 《军事记者》编辑部

出版 解放军报社

印刷 北京盛通印刷股份有限公司

总发行处 北京报刊发行局

国内统一刊号 CN11-4467/G2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ISSN1002-4468

国外发行代号 M6261

本刊代号 82-204

订购处 全国各邮局

出版日期 每月15日

每期定价 12.00元

本刊地址 北京市阜外大街34号

邮政编码 100832

发行电话 010-66720796

电子邮箱 jfjbsjsjz@163.com

精确瞄准:让笔下的新闻人物与众不同 ——对写“活”军事新闻人物的探索与思考

作者:■徐 青 只恒文

摘 要:对军事记者而言,写“活”军事新闻人物既是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讲好中国军队故事,传播好中国军队声音的需要,也是提高军事新闻传播质效的重要抓手。本文从采访、写作、审核三个环节,探讨写“活”军事新闻人物的方法路径。

关键词:军事新闻人物;写作;传播质效;探索与思考

把新闻人物写“活”是记者随时要面临的重要课题。对军事记者而言,写“活”军事新闻人物既是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讲好中国军队故事,传播好中国军队声音的需要,也是提高军事新闻传播质效的重要抓手。本文从采访、写作、审核三个环节,探讨写“活”军事新闻人物的方法路径。

一、精心采访,为写“活”军事新闻人物备足“实料”

入得深山得虎子,潜得深水得蛟龙。对军事新闻人物的采写,首要的是记者要为写“活”人物备足“实料”。

(一)紧盯时代采不同

范长江说:“只有在生活的激流中,才能写出时代的篇章。”从采写者的角度讲,“没开亲是两家,开了亲是一家。”就是说作为采写者,你既与读者是“一家”,也与采写对象是“一家”,身为彼此的“中间人”,就是要通过你的文字让原本不搭界的“两家人”走进同一个“家门”,成为“一家人”。这样才能“一家人不说两家话”,彼此相互接受、相互成就。这当中,作为“中间人”就要充分地了解所写的人物,更加清楚读者的需要与口味,吃透双方以取得最大公约数。从大的社会背景讲,处在同一时空的人们生产生活大致相同,但一方水土一方俗,相互间又不尽相同,作为采写者就要以时代的视域去找到这个不同,在不同中求共同,以提高传播质效。

1935年,面对全国抗日时局,范长江敏锐地意识到,中日一旦开战,沿海一带必不可久守,西北、西南一带,将成为抗战大后方。故此,他历时10个月、行程6000余里,不仅客观详实地报道了西北地区的经济、文化和现状,而且“第一次如实报道了工农红军的二万五千里长征,揭开了当时神秘西北的黑暗和危机。”他在《陕北之行》一文中这样描写毛泽东同志:“许多人想象他不知是如何的怪杰,谁知他是书生一表,儒雅温和,走路像诸葛亮‘山人’的派头,而谈吐之持重与音调,又类三家村学究,面目上没有特别‘毛’的地方,只是头发稍微长一点……”范长江这个“中间人”站在时代的大背景下,写“活”了毛泽东,也写出了同一时空下共产党和国民党的不同,增强了全国人民抗日必胜的信心。

(二)“深挖一锹”采不同

在研究和观测各种地球物理场的变化上,有一个实用的方法叫地球物理勘探。它能像CT一样把“地下”的情况扫描出来,引导人们找到“宝藏”。对军事新闻人物的采访也如CT扫描,要想获得写“活”的真金白银,就需要顺着一条条线索或新闻点执着地探究下去。

“全军挂像英模—献身国防科技事业杰出科学家”林俊德,2012年5月31日因病在西安去世,6月3日笔者作为前去采访的记者,首先思考的就是怎样才能获得鲜活的、感人的、独有的素材,其中一条就是坚持了“深挖一锹”。比如,林俊德住院期间手腕上的手表为什么一直没摘下过?去世后手表去了哪里?问了很多人都不得而知。6月5日,采访林俊德爱人黄建琴时,笔者再次问到了这个问题。从而就有了《冲锋人生》中“去世时,被护士取下又被黄建琴亲手给带上的那块表,是1997年林俊德参加母校浙江大学百年校庆的纪念品,虽然因表带常常磨伤手腕而贴了几层透明胶带,但老伴知道丈夫离不开时间,最缺的也是时间。”的描述,以及和林俊德在去世前几小时还恳求身边亲人和医护人员的“让我起来,就一小时,我等不了了”的细节。以“表”为红线持续挖掘,就使得一个“为党和人民做事天地良心、天经地义”,离世前争分夺秒整理科研资料的人物形象鲜活地出现在了读者面前。

(三)兴奋起来采不同

要把军事新闻人物写“活”,采访时就得把全身心调整到“满血”状态,使眼、耳、鼻、舌、心都处于同一个兴奋点,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始终围绕“靶点”选材、紧盯“活鱼”撒网,这样你才可能更多地采得这个人与他人的不同,“集万事为己用”,把人物写“活”。

被夏衍誉为抗日战争时期出色记者之一的孟秋江,在《南口迂回线上》一文中有这样的鲜活场景:“一等兵刘长胜睡得顶香,几只大蚂蚁爬过他头脖子咬了一口,两手乱抓,把头顶前溅满了泥浆的马灯打到石坡下,他身也不翻的又睡着了。”如果记者注意力不集中、精神不兴奋是抓不到这些细节的。写“活”军事新闻人物,首在掌握“活”素材,你无我有、越有就越能写“活”,你有我强、越强就越能写出不同。

二、精心写作,呈现给读者一个生动鲜活的军事新闻人物

实践证明,要写“活”军事新闻人物,主题应该是集中的、手法应该是多样的,让文章的主干、意旨、气韵和文辞殊途同归、攥指成拳,紧盯“不同”发力,人物也就“活”了起来。

(一)动真情,为“活”蓄势

文字背后是感情。对军事新闻人物的采写,只有感同身受地动真情,作品才能打动人、感染人。

魏巍“从心底跳出来,从情感的浪潮中蹦出来”的《谁是最可爱的人》,用诗意的笔触、磅礴的情感,饱含深情地报道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官兵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事迹。这篇文章之所以如此打动人心,除了作者精湛的艺术技巧、特殊的时代背景外,更是因为字里行间随处可见作者真诚浓烈、深厚饱满的情感。魏巍在谈到此稿的采写过程时讲,写战士写得生动的奥秘是,不仅应写战士的英雄行为,还要写出英雄行为中的思想感情。如果把活的人写死了,把英雄的人写成了纸人,再出奇惊人的事迹,也觉得不太感动人。他还希望年轻同志“搞创作一是要真诚,二是要有激情,部队作家一定要成为战士情感的代言人”。

(二)抓细节,为“活”增势

常言道,细节决定成败。人物报道“不怕没优点就怕没特点”,而表现人的特点就得抓住细节,通过细节凸显人物个性,让人物为自己的“活”加力增势。

方纪的《挥手之间》,聚焦了毛泽东同志1945年8月28日,离开延安去重庆进行“和平谈判”时对送行军民的三次“挥手”。第一次“举起右手,用力一挥”。第二次“举得很慢很慢”“一点一点的”“停止在空中,一动不动了”。这些细节既具体,又表现了其中蕴涵的使命、责任与坚定的决心。第三次“挥手”以虚写的形式出现在结尾,对外传递了革命必然胜利的信心。对这一事件,《大公报》记者彭子冈也采写了一篇新闻特写—《毛泽东先生到重庆》,文中写到:“‘很感谢’,他几乎是用陕北口音说这三个字,当记者与他握手时,他仍在重复这三个字,他的手指被香烟烧得焦黄。当他大踏步走下扶梯的时候,我看到他的鞋底还是新的,无疑这是他的新装。”这些展现毛泽东同志伟人特质的细节,很大程度上托举了人物形象的生动和丰满。

(三)借“东风”,为“活”助势

文无定法,物惟求新。这里的借“东风”就是各类写作手法的综合运用。这当中有三点可灵活运用。

一是用好修辞,为写“活”增色。比喻、悬念、白描、排比、顶针、联想等等,用得好,笔下的人物不仅生气尽显,而且读来节奏韵味十足。

二是用好对话、选准动词,让人物动起来。说话和动作最能体现一个人的固有特性,恰到好处地加以运用,笔下的人物自然就会生动不少。曾采访朝鲜战争的战地记者李庄在《被人们欢呼“万岁”的部队》一文中是这样运用对话的:“一个云南战士说:‘我们云南和这个(指冬天)朝鲜不一样,一年四季都是春天。做什么都便利。’东北一个战士说:‘冷算个什么!我们那里煤炭用不完。山上到处是木头。保险冻不着你。’”通过地域色彩浓厚的对话,既写出了来自祖国各地战士的语言特色,又写出了战士身处异国他乡对祖国的思念与深情。关于选准动词,著名记者穆青在《狂欢之夜—长沙市民欢迎解放军入城速写》中是这样选用的:“爹爹驮起儿子,媳妇搀着婆婆,大家都发狂似地喊着,挤着。许多看不见军队的人们,就在沿街摆上桌凳,站在上面去看。有些人索性爬到电线杆上去了。”通过“驮”“搀”“喊”“挤”“摆”“站”“爬”,把长沙人民欢庆解放、想在第一时间看到解放军队伍的急切心情展现得淋漓尽致。

三是用小说家的思维谋篇布局,使新闻性与文学性完美融合。笔者曾采写过一篇题为《砺刃》的报道,就采用了小说的方法来讲故事、写人物。从开篇的“晚饭时,他把西红柿蛋汤洒了一桌。刚走下领奖台就吃了败仗,这让他甚是沮丧。作为以往战无不胜的‘硬核’连长,这次战场折戟,他心有不甘。”到“不按套路出牌、临机转移迅速,对手到底是谁?”“打赢的天平倾斜了,败北的多米诺骨牌接续倒下。”再到“突击组遵令撤出,而这一撤,却碰倒了最后一张骨牌。”“这个害得自己把蛋汤洒了一桌面的人,是自己麾下的分队长,是训练部门背靠背设计他做了‘蓝方一号’。”文章悬念叠加,引人入胜,刊出后引起积极反响。

三、精心审核,为写“活”军事新闻人物把住最后一道关口

俗话说,编筐编篓,重在收口。好稿是改出来的。在稿件出手前精心审核、收好“口”,其实就是以挑剔的眼光来审视你笔下的人物写得是不是、真不真、活不活。这是稿件见报前对写“活”的再次精确瞄准。而这时候的精心审核就是与各项规定要求核,与部队的规章制度、甚至相关操作规程核,与人物的个性特点、生活习性、职能作用核,等等。把住这些“收口”环节,就有利于“一切都倾向于同一目的,形成一个整个的画幅”。这当中有三个关键点。

读者意识。毛泽东同志在《反对党八股》一文中讲:“应当学会不用书本上的公式而用为群众事业而奋斗的战士们的语言来和群众讲话,这些战士们的每一句话,每一个思想,都反映出千百万群众的思想和情绪。”稿子是写给读者看的,军事新闻人物很大程度上是写给广大官兵看的,“高大全”不可取,“假模式道”的更不成。要确保笔下的人物活而不僵,就得眼里有官兵、笔下有感情,让广大官兵中的“一员”真正置身于火热的军营生活之中,“反映出千百万群众的思想和情绪”,而不是千辛万苦地写了一个飘着浮着的别人不看的人物。故而,出手前很有必要再与“写给谁看”对对“表”。

剔除冗余。唐朝文学家韩愈讲,写文章要“丰而不余一言,约而不失一辞”;鲁迅也说:“写完后至少看两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写“活”军事新闻人物尤其需要注意这一点,因为人物是具体的、每一个人都是有别于其他人的。故此,成稿后就有必要多几次“回头看”,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没卖弄地使笔墨再向“活”上靠拢,删去冗余,毫不可惜。

严格审查。一方面是保密审查,确保不泄密;另一方面,请军事新闻人物身边的人把关,看有没有专业表述不准确、说了外行话?事实有没有出入、是不是这样?人物描述像不像、是不是这个人?等等。如果说前者是按规章办事,容易做到,那么后者就是发动群众“挑三拣四”,甚至是“吹胡子瞪眼”,再辩证地把意见建议吸纳进来,你笔下的军事新闻人物就会更真实、更可信,更接近于“活”。

(作者单位:战略支援部队政治工作部宣传文化中心报社、中国青年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