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矩阵 军事记者

总 编 辑  张晓祺

主  编 姜兴华

副 主 编 杨庆民

美术兼发行编辑  倪晓丽

责任校对  王  蕾

本期值班 姜兴华

本刊顾问

袁永军 冷  梅  陈国权

陆绍阳 陈昌凤   赵云泽

隋  岩  丁玉宝   祁宇博 

顾宝祚 韩寿庚   刘凤桥

刘绍勇  濮端华   陈  飞

编辑 《军事记者》编辑部

出版 解放军报社

印刷 北京盛通印刷股份有限公司

总发行处 北京报刊发行局

国内统一刊号 CN11-4467/G2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ISSN1002-4468

国外发行代号 M6261

本刊代号 82-204

订购处 全国各邮局

出版日期 每月15日

每期定价 12.00元

本刊地址 北京市阜外大街34号

邮政编码 100832

发行电话 010-66720796

电子邮箱 jfjbsjsjz@163.com

写新写活军事新闻人物报道的思考 ——“狼牙山五壮士”战地人物通讯带给我们的启示

作者:■徐同宣

摘 要:“狼牙山五壮士”等战地人物通讯不仅在当时激发了广大军民的斗志,更在此后的岁月中影响了一代代年轻人。全媒体时代,写新写活军事新闻人物报道,可以充分借鉴战地报道名篇的经验,发掘人物独特的精气神,不断提高军事新闻传播质效。

关键词:全媒体时代;“狼牙山五壮士”;军事新闻人物;战地报道

一部人民军队辉煌战史,也是厚重而生动的军事新闻史,其中《棋盘陀上的五个“神兵”》(改编为《狼牙山五壮士》入选小学语文课本)等大量战地新闻名篇就像一颗颗明珠在历史长河中闪烁光芒。这些名篇不仅在当时引起强烈反响,充分激发了广大军民的斗志,更在此后的岁月中影响了一代代年轻人。

1941年11月5日,中共中央晋察冀分局机关报《晋察冀日报》刊登了驻易县地区特派记者沈重采写的通讯《棋盘陀上的五个“神兵”》。文章记述了40天前即9月25日发生的八路军晋察冀军区第1军分区1团7连6班5名同志—“狼牙山五壮士”的伟大壮举和感人事迹。在“狼牙山五壮士”英勇跳崖和著名战地人物通讯《棋盘陀上的五个“神兵”》发表80周年之际,重点研究该文既是对英雄的缅怀,也是对名篇的致敬。全媒体时代,写新写活军事新闻人物报道,可以充分借鉴战地名篇宝贵经验,有意识地发掘人物独特的精气神,不断提高军事新闻传播质效。

一、发掘军事新闻人物独特的精气神

人物精神是其思维活动、行为作风等所显现的思想品质、道德修养等实质。一个军事新闻人物,一定属于他所处的时代,甚至可以成为“最美新时代革命军人”那样的标杆。采写者要善于以时代精神和价值标准去衡量、审视,发掘人物独特的精气神。

(一)既有大写意也有小写意

真正认识一个新闻人物只要置身他所处的时代洪流、走进他的火热生活,就可以获得宏大叙事的势场,但这也可能浮于宏观、止于表面,此时更应有清新动人但不琐碎的小写意,而让人物精神丰富、形象丰满。

比如,在《棋盘陀上的五个“神兵”》一文中,既能看到边区军民“唱着他们最高昂的音节”,颂扬五壮士英勇事迹的时代价值,又能看到四支套筒和一支三八式枪“吐着勇敢的花朵”等战斗细节。穆青回忆1943年写《雁翎队》的经过时,就感到当年缺乏经验,采访不深入、不充分,采访本上记录的大多是群体形象,缺乏一些突出的人物和具体的事例,致使作品不够丰满厚重。

这说明,采写军事新闻人物就要有战地记者的过硬作风、见微知著的业务本领、换位思考的主动意识,能适应年轻受众审美习惯,使人物精神可敬可感。

(二)既有大情怀也有小情怀

任何军事新闻人物都有自己丰富而质朴的情感,如爱党、爱国、爱军、爱民,亲情、友情、爱情,除了令人尊敬的大情怀,动人心魄的小情怀往往是作为普通人所体现出来的不平凡的那一面。

在《棋盘陀上的五个“神兵”》一文中,从人物对话可以看出,面对敌人5次冲锋,5个八路军战士始终有着“坚决抗日到底”的决心与勇气。同时,像班长马宝玉怕矮个子宋学义走不快,而坚持让他先走。这是因为“班长永远关心着旁人”,而且“对人忠诚,获得了全连人的热爱”。这种在生死考验中凝结的战友情谊是世界上最宝贵的一种情感,似能穿透人心。

这启示我们,采写者要始终秉持真情,建立与广大官兵水乳交融的思想感情,能与采访对象情感上同频共振;要始终保持激情,能把小情怀写出高境界,能以小切口体现大情怀,让人物的高尚精神感染更多受众。

(三)既有大道理也有小哲理

人物报道在传播事实与情感的基础上,要突出思想性,讲清“为什么”, 把人物放在大时代、大纵深的背景下,理解其成就、行动的思想动因。

在《棋盘陀上的五个“神兵”》一文中,葛振林所言:“咱们坚决抗日到底,为了保卫边区,咱们死也是光荣的!”河南人胡福才说的:“都是八路军,不是边区的也是中国人!”这些“兵言兵语”充分体现了他们极高的思想境界、认知水准,再理解他们的跳崖壮举就找到了思想基础。

2018年12月28日,中共中央宣传部授予“时代楷模”称号的郝井文,是空军部队一名飞行领导干部,有许多令官兵耳熟能详的人生感悟,比如,“强者都是含着眼泪在奔跑”“有强大的敌人,自己才能更强大”,这些哲思金句虽非豪言壮语,但在日常工作中深深影响着官兵,融入报道中也很好地激励了受众。

由此可见,体现军事新闻人物的思想,要防止表现手法俗套,归因过于宏大,脱离实际、偏离生活;防止公式化写作,人物语言人为赋予,满嘴大道理,思想失真;防止合理想象,内容失实,特别是像描写不可能采访到的甚至是去世的人物丰富的心理活动,就有悖于新闻真实性原则。

二、刻画军事新闻人物丰富的性格

人物性格是指人身上所体现出来的独有的思想、品质、行为、习惯等特征。《棋盘陀上的五个“神兵”》等战地人物通讯之所以影响久远,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作者十分注重刻画人物丰富的性格。

(一)展现个性

一个人比较固定、独特的与其他人有着鲜明区别的性格特征就是个性。因此,挖掘、展现军事新闻人物的个性是采写者的一项重要任务和看家本领。

在《棋盘陀上的五个“神兵”》一文中,“狼牙山五壮士”的个性都很鲜明。其中,班长马宝玉是个代表。面对敌人,他“仍像往常一样的稳重,不多说话,沉着地指挥”;关心战士宋学义的时候,“班长急起来了”;班长看完地形,便有了“沉重的音调”;临跳崖前,“‘跳吧!同志们!’班长喊着”。虽然笔墨不多,但马宝玉的个性已然凸显,与其班长身份也极其相符。

如今塑造人物要防止写成缺乏个性的“俗人”,可以多讲特别的、典型的故事,需要像魏巍写《谁是最可爱的人》从20多个故事中选定3个最典型的事例那样,独具慧眼,善于取舍;可以多写生动的、感人的细节,像《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一文中,藤椅右边被顶出了一个大窟窿那样的细节,能够更有效塑造人物个性,让受众产生共鸣。这些故事与细节,需要采写者深入战地一线、战士中间,去准确捕捉、精心雕琢。

(二)关注人性

人性是人先天具有的本质属性。“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人物通讯在情感渲染上,是体现主人公情感世界的真情、实情、常情,还是违反常识的滥情、伪情、矫情,这是采写者需要仔细甄别的。

《棋盘陀上的五个“神兵”》一文在五壮士跳崖之前有这样的描写:“沉默。班长眼望着前面的青天:坡头上有一朵小野红花在秋风里摇曳。”“沉默,五双眼睛在交换,五颗心在奏着一个节拍,燃烧着的枪枝紧握在各人的手里。”这里有两个特别的细节:一是“小野红花”的闲笔运用,二是“沉默”一词重复使用。这样的笔法不但在紧张的行文节奏中给读者增添了想象空间,也接近了真实的平凡的人性,使人物更加可亲可信。

今天的采写者尤其需要防止追求政治正确、典型影响,而把报道对象描写成了似乎不食人间烟火的“圣人”;防止采访不深、先入为主,而把报道对象描写成模式化、脸谱化的“完人”。关注人性实际上是回归本原,接近人性与事迹的真实。

(三)突出品性

品性是人的品质性格,兼有情操、修养等因素。一个人良好的品性比智力更重要,它决定着人生修行的高度。有血性是军事新闻人物的重要品质。军事新闻人物报道需要突出体现军人的血性,这是军事新闻价值核心所在。

比如,《棋盘陀上的五个“神兵”》一文:“‘好的,同志们’班长拍了一下手说:‘只有一条路—’低哑的语声‘咱们跳崖!’每一个字都像铁锤一样地打入五个人的心坎。”“‘行啦、跳吧!’胡德林站起来,山坡上映着伟大的身影:‘要死咱们都死在一块吧!’”类似这些文字把八路军战士特有的血性展现得淋漓尽致。正因如此,目睹他们跳崖的老道士叹为“神兵”,他们的对手“向空礼拜”。

如今展现军事新闻人物的品性,需要防止形象概念化、面面俱到无新意、评价背离客观公正要求,要多角度、多侧面凸显思想感情、精神境界。写人其实就是写“自己”,只有采写者的思想境界与新闻人物匹配,才能真正读懂报道对象,进而准确、形象、生动地表达。

三、讲新军事新闻人物鲜活的事迹

军事新闻人物的性格与精神,还要靠先进的事迹来体现。讲好人物故事,让报道更活一些,自然离不开创新,但需要坚持一定的原则与边界。

(一)创新报道角度,采用多重视角但坚持军人属性

长期以来,军队典型人物报道大多是领导机关组织、新闻媒体集中实施,顺应了形势需要,明确了报道定位,这是报道取得成功、产生广泛影响的关键所在。但这种组织模式会使采写者受到一定束缚,缺乏创新动力。与此同时一些非典型人物报道很受欢迎,其探索创新实践就值得借鉴。

报道军事新闻人物,首先是如何去看待他,这就决定了报道的角度。就像以当年“易水河畔慷慨悲歌的壮士”,来评价英勇跳崖的狼牙山五位“神兵”。采写者凭借新闻敏感,为充分展现新闻人物的价值而选择的独特视角,是了解和表现新闻人物的着眼点、侧重点。

今天的采写者不应囿于报道定位、众人评价,而可以有多重视角:一是双向视角,既能看出典型人物平凡的一面,也能从非典型人物身上看出不平凡,全面客观地看待人物事迹;二是受众视角,从广大官兵、人民群众普遍关切的问题中选择角度;三是微观视角,从宏观单向到微观多维切入,更多地发现人物亮点。但无论哪个视角都应遵循军人属性,体现军人特质,这是选择更好视角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二)创新叙事方式,借鉴文学手法但坚持真实性原则

借鉴文学手法的散文化、借鉴电视手法的可视化等叙事方式创新,早已为军事新闻采写者熟练运用。尤其是在全媒体时代,新闻叙事方式已由过去单一方式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叙事主体也从专业记者扩大到广大网民,人物报道创新拥有了更多可能。

《棋盘陀上的五个“神兵”》一文就很好地运用了散文手法,但陈述事实严谨,且战地采写殊为不易。穆青当年撰写《雁翎队》后也发现不像通讯、特写,倒像抒情散文,最后交给解放日报社副刊部编发。尽管后来穆青赞成用散文笔法写新闻,但他本人在撰写人物通讯时始终坚持没有一个细节是“合理想象”而虚构出来的。

今天的采写者需要划清新闻报道与文学艺术的界限,无论采访多么艰难,文学手法多么擅长,都要坚持真实性原则,确保新闻不作一句假;需要加强媒体融合条件下的叙事能力训练,摒弃那种移步换景、波澜不惊式的行文叙事,对超出经验之外的讲故事的能力,记者、编辑甚至内容把关人都应持续跟进学习。

(三)创新传播形式,运用全媒体手段但坚持内容为王

全媒体时代,新闻传播方式更加多元、快捷,除了传统的图文、音视频等形式,新科技赋能使新闻具有更丰富的表现形式和更强的表现力。

前些年网上曾出现否定、质疑、调侃“狼牙山五壮士”等英雄烈士事迹的现象。军史专家研究各类史料后感到,由于战争环境中客观条件限制,尽管材料对狼牙山战斗及五壮士英雄事迹某些具体细节记载不尽一致,但并不影响基本史实的认定。这也说明,在任何时候以任何形式传播,严谨而优质的报道内容是最关键的要素。

如今写新写活军事新闻人物,仍然必须坚持内容为王甚至“内容+”为王。在此基础上,一要发挥传统主流媒体的传统优势,在新闻人物报道中主动弥补新兴媒体碎片化文本的不足;二要发挥媒体深度融合发展优势,尤其是传统媒体作品从采写之初就应秉持互联网思维,后期通过新兴媒体使传播力能在更广范围、更多受众上延伸;三要发挥新兴媒体互动性优势,使新闻人物和报道作品能够接受受众多角度审视,并及时回应受众关切,有效引导舆论。

四、以谋战标准组织军事新闻人物宣传

军事新闻舆论工作的根本指向是服务备战打仗。宣传军事新闻人物主要目的是对内激励军心士气、团结人民群众,对外讲好中国军人故事,传播中国军队声音。组织实施也应像组织谋划战役战斗一样,努力提高对战斗力的贡献率。

(一)部队骨干打好“遭遇战”

五壮士跳崖后,其所在军分区政治部宣传干事钱丹辉奉命立即前出采访,经过一夜赶路,次日上午他爬上狼牙山的棋盘陀,随后又匆匆下山前往医院采访正在接受治疗的两位英雄;采访结束后他连夜赶回,含泪写成一篇数百字的文稿。于是,从军分区到晋察冀军区、八路军总部,都很快了解到五壮士详细事迹。钱丹辉是采访“狼牙山五壮士”幸存者的第一人,而且他写得“真实,感人,荡气回肠”。虽然文稿没有公开发表,但在他身上充分体现的战地采访作风仍然值得称道。

如今的部队新闻报道骨干队伍已呈现新的特点,但无论如何都要首先打好“遭遇战”,做到及时采访、准确掌握、快速写作,使自己真正成为著名战地记者阎吾所说的“战斗在最前线的人是最幸福的人”。

(二)专业力量打好“攻坚战”

当年《晋察冀日报》刊发了大量战地人物报道,既有知名指挥员也有普通战斗员,还有牺牲的烈士。在1941年秋季的反“扫荡”斗争中,该报出版充满艰辛和危险,并向边区各个地区派出了特派记者。派到易县地区的沈重,就像如今军队主流媒体的记者一样,具备了快速反应、直抵前沿之优势。当时年轻的沈重视力不好,在崎岖的山路上经受诸多考验。尽管如此,他仍于五壮士跳崖第24天后,即1941年10月19日完成了通讯撰写。在当时的战场环境下,新闻稿件往往是由记者或交通员越过敌人的封锁线才能送达报社,而报社的队伍又经常在行军和转移中,文章时常在写成后数天甚至数月才能见报。沈重此稿就是这样经过重重险境,走过7个县200多公里路,才送达报社。

这启示我们,全媒体时代,编辑部要成为“指挥部”,在关键时刻能够精准用兵,指挥一线记者打好“攻坚战”;记者也要“有一种高度的革命责任感,加上火一般的激情”,研究备战打仗,读懂新闻人物,讲述丰富而典型的故事;记者与部队骨干还要优势互补,对新闻人物既能从微观上认识也能从宏观上把握。

(三)媒体融合打好“体系战”

当年对于五壮士跳崖壮举,晋察冀军区政治部作出“宣传五壮士,向英雄学习”的决定;晋察冀军区司令员聂荣臻批示:广泛宣传学习“狼牙山五壮士”的英雄事迹;八路军总部号召各抗日根据地军民向五位勇士学习。正是各级领导机关对宣传英雄的高度敏感、非常重视,才让“狼牙山五壮士”的事迹广为人知、影响深远,甚至国际上也有媒体予以报道。80年来,军内外推出的歌曲、电影、绘画、雕塑等多种艺术形式,都把“狼牙山五壮士”作为题材,使其事迹和精神广为传颂。

这启示我们,今天的各级领导机关和新闻媒体更应有这样的历史使命感,培养、宣传更多军事新闻人物;军事新闻工作者要借助媒体发展之势,运用媒体融合力量,发挥不同媒体所长,协同文艺工作者,宣传更多温暖人心、激荡人心、鼓舞人心的军事新闻人物,扛起应尽的时代责任。

(作者单位:空军政治工作部宣传文化中心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