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矩阵 军事记者

本刊编委会

主 任 张玉堂  姚丹江

副主任 武天敏

编 委

张建林  林乘东  徐双喜 

张晓祺  赵风云  张 锋 

姜兴华

总 编 辑  徐双喜                           

副总编辑 张晓祺  赵风云

执行总监  张 锋

主  编 姜兴华

副 主 编 吕俊平 杨庆民

美术编辑 李  玥

发行编辑  倪晓丽

责任校对  王  蕾

本期值班 姜兴华

本刊顾问

袁永军 冷  梅  陈国权

陆绍阳 陈昌凤   赵云泽

隋  岩  丁玉宝   祁宇博 

顾宝祚 韩寿庚   刘凤桥

刘绍勇 濮端华   陈  飞

编辑 《军事记者》编辑部

出版 解放军报社

印刷 北京盛通印刷股份有限公司

总发行处 北京报刊发行局

国内统一刊号 CN11-4467/G2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ISSN1002-4468

国外发行代号 M6261

本刊代号 82-204

订购处 全国各邮局

出版日期 每月15日

每期定价 12.00元

本刊地址 北京市阜外大街34号

邮政编码 100832

发行电话 010-66720796

电子邮箱 jfjbsjsjz@163.com

把有意义的事讲得有意思

作者:■孙伟帅 王微粒

摘 要:讲好故事是我党我军新闻舆论工作的优良传统,是新时代媒体人履行使命任务的特殊需要。军事记者作为强军征程的守望者、强军实践的记录者、强军故事的讲述者,更应该发扬优良传统、创新思想观念、革新方法手段,把人民军队奋进一流事业征程中的时代缩影、真实故事讲好讲活讲生动,把有意义的事讲得有意思。

关键词:军事记者;讲故事;优良传统

讲好故事是我党我军新闻舆论工作的优良传统,是新时代媒体人履行使命任务的特殊需要。讲好故事,事半功倍。军事记者作为强军征程的守望者、强军实践的记录者、强军故事的讲述者,更应该发扬优良传统、创新思想观念、革新方法手段,把人民军队奋进一流事业征程中的时代缩影、真实故事讲好讲活讲生动,把有意义的事讲得有意思。

新闻离不开故事,故事离不开人,而人是立体的、多面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要想让故事更丰满、更生动,就应当选准坐标系,从时代高度、世界维度、人民角度来观察和讲述。

一、站在历史坐标系中,赋予故事时代印记

著名作家雨果说:“历史是什么:是过去传到将来的回声,是将来对过去的反映。”当我们站在“历史”这位巨人的肩膀上时,往往会发现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发现一个更具深意的视角。这正是每一名记者需要的视角。

时代是历史的延续,是未来的发轫;是宏观社会的具象化表达,是微观个体的抽象化概括。如果将每个个体与整个时代看作一个坐标系,将时代的发展看成横坐标,人的成长看作纵坐标,那么每个个体的故事,都会勾勒出一条生动的时代轨迹。

讲好新时代强军故事,应当重点把握“新时代”这个关键词,学会将故事和人物放在历史的长河中审视和观察,放在时代的合奏中聆听和品味。在参与第七届“好记者讲好故事”活动时,笔者在《军礼的故事》一文中有这样的几段文字:

“70年前,李爷爷和无数志愿军将士一起浴血奋战,不仅赢得了战斗的胜利,更打出了新中国的国威和人民军队的军威!

70年后,仍然有无数像李爷爷一样的中国军人,守护着这片神州大地。”

“70年前是这样,70年后依旧是这样!”

通过70年前和70年后的对比,告诉受众这两个不同时代版本的英雄故事,传递出同一种精神内核:军人就是要时刻把使命扛在肩上,无论是战争年代的义无反顾,还是和平年代的挺身而出。

正所谓,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青春,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记者笔下的任何新闻故事和新闻人物都不可能脱离于时代,每个个体的身上必然显性或隐性地被打上了时代的标签。这份时代的印记从岁月更迭中来,从时代精神中来,悄无声息、润物无声。它不易察觉,给军事记者新闻报道带来不小的挑战,但一旦发掘,也是对其作品的巨大馈赠,让作品凸显几分历史厚重感,从而增色不少;它个性鲜明,在每一个个体身上可能都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因而显得具体而深刻;它引人共鸣,如同树木千姿百态但都有年轮一般,每个个体故事的背后折射出的时代精神,也仿佛一代人的特有“年轮”,一旦传播,就能够被人认同、心有共鸣。

历史昭示现实,现实辉映历史。军事记者讲好新时代强军故事,就是要学习解剖历史的纵横面,让头脑有清晰的脉络,在历史坐标中创作。写作不是简单地讲故事,而是要探索历史的本质,在历史中讲故事才有意义,哪怕是小人物的故事,也有价值。

二、站在世界坐标上,赋予故事更广阔的维度

17世纪之前,欧洲人认为所有天鹅都是白色的,直到他们在澳大利亚发现了黑天鹅。后来,人们将黑天鹅的存在比喻为不可预测的重大稀有事件,出人意料,却又改变着一切。

很多网友将2020年比作“黑天鹅乱飞”的一年。越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信息就越纷扰复杂。树立权威、正本清源,在世界舞台展示中国军队威武之师、文明之师的形象,是军事记者的时代课题。

讲好新时代强军故事,应当力戒“闭门造车”“自说自话”,而应当站在世界维度,把新时代官兵放在世界舞台之上,多维立体地反映中国军人的时代风采。

从国家层面而言,新时代强军故事是中国故事的重要组成部分,站在世界维度讲好新时代强军故事,既是世界视角的中国印象,也是中国故事的世界表达。

就军队层面而言,人民军队在战火中诞生、于抗击外敌中成长、靠战胜强敌来立威,90多年来,人民军队的故事少不了世界元素、人民军队的观察离不开世界视角。

就个体层面而言,开放的世界里没有封闭的军营,官兵的故事是个人的、军队的,同样也是国际的、世界的。在这个最高危、最较劲的行业里,他们关注着世界、也被世界所关注;他们学习着他人、也被他人所学习;他们掂量着同行、也被同行所掂量。比如,在如前所述的《军礼的故事》一文中,“当时美军的飞行员大多参加过二战,飞行时间都在1000小时以上。李爷爷呢?那个时候他刚满20岁,飞行时长还不到100个小时。”“由这样一群无畏的战士组成的空军部队,恐怕在世界上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的血性和胆气,让对手发出了这样的感叹:‘中国空军仿佛是在一夜之间冒了出来,并且成为了世界空军强国!’ ”

有什么能够比敌我双方的飞行时长更能反映飞行员战斗前的实力对比呢?有什么能够比对手的感叹更能反映中国空军的地位呢?短短的两段话,通过与世界军事强国的比较,形象地反映了当时军事实力的不对等,更深刻地反映出中国空军“在打仗中学习打仗”的决心,以及我军飞行员敢在“空中与敌人拼刺刀”的勇气和实力。再比如,“在这场战争中,197653名中华儿女用自己的生命告诉世界:中华民族是吓不倒!压不垮的!在这场战争中,30多万名英雄功臣用行动告诉世界:现在中国人民已经组织起来了,是惹不得的!”民族的故事一旦进行了世界表达,就激起了豪气、彰显了霸气;个体的故事一旦放在世界维度来讲述,就更容易令读者感知、让观众信服。

三、站在人民立场,让故事更接地气

故事与每个人的一生紧密相连。从小我们就在接触各种各样的故事,无论是反映深刻道理的寓言,还是让人充满对美好期待的童话,故事都成为我们从孩童时代开始接触世界的最直接方式,也是我们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讲一个好故事,往往比讲一通道理更能触动人心。因此,记者如何用笔和镜头讲好一个故事,让故事能以更“接地气”的方式被受众所接受,是一门值得钻研的学问。

我党历来重视从人民立场开展宣传工作,抗日战争时期在延安出版的中共中央机关报《解放日报》,通讯和典型报道以“讲故事 ”的手法进行动员,“既符合民间文学传统,适合农村欣赏习惯,又能达到宣传目的”。这对我们是有深刻启示的。

站在人民角度讲好新时代强军故事,就是要怀着“总在路上、总在一线”的心态,把镜头留给奋战在强军实践一线的广大官兵们,去接触最鲜活、最基层、最温润的官兵故事、一线见闻。只有这样,军事记者口中的新时代强军故事才会因为鲜活而生动,因为露水而清新,因为硝烟而浓烈。

采访杜富国事迹时,笔者在去探望他之前,和同事去了那片令人胆寒的雷场。那天笔者穿上了扫雷作业兵的排雷服,去体验排除一颗模拟地雷。笔者至今仍记得,那天天气闷热,趴在六七十度的斜坡上,心跳不断加速。在扫雷班长的指导下,笔者小心翼翼扫开浮土,又轻轻地将模拟地雷取了出来。

虽然笔者知道这颗地雷没有任何危险,可是仍然觉得,那是人生中度过的最漫长的15分钟。摘下头盔的那一刻,笔者才真正地体会到:这些眼神清澈、脸庞上还透着稚嫩的年轻战士,面临着怎样的危险,肩上扛着多么沉重的责任。

通过笔者体验式报道拍摄的短视频在中国军网发布后,迅速被各大媒体转载,网友通过笔者的镜头,又一次真切体会到新时代“最可爱的人”的可敬、可爱。

作为一名军事记者,笔者曾有幸跟随海军远海训练编队一起跨越赤道,也曾跟随陆军的特战队员在零下30摄氏度的林海雪原侦察行军,也在天安门广场和朱日和训练基地领略过盛大阅兵式带来的震撼……

多年的采访经验告诉笔者,记者需要带着问题到一线,更要带着情感到一线,细心观察、仔细思考,扑下身子、亲身体验,才能获取有价值的信息,才能体会最有情感的共鸣,才能透过现象讲好最本质最真实的新时代强军故事。

故事不是脑袋里编出来的,是脚板下走出来的。一名军事记者去一线越多,就会有越丰富的感触、感动、感激,进而就会有更多讲故事的冲动、激动、行动。换句话说,军事记者的舞台就是中国军人的战位,中国军人的战位在哪里,军事记者的战位就在哪里。这也是军事记者与其他媒体同行的最大区别。

只有凭着崇高的理想信念、坚定的职业操守和深沉的家国情怀,以亲历亲见亲闻亲为的视角,坚持“走转改”精神,讲求“我在现场”,军事记者才能把好故事真实可信地奉送给受众,让人们喜闻乐见,更给人以思想启迪、情感共鸣。

(作者单位: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网络部、国防科技大学气象海洋学院政治工作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