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矩阵 军事记者

总 编 辑  徐双喜                           

副总编辑 张晓祺  赵风云

执行总监  张 锋

主  编 姜兴华

副 主 编 吕俊平 杨庆民

美术编辑 李  玥

发行编辑  倪晓丽

责任校对  王  蕾

本期值班 姜兴华

本刊顾问

袁永军 冷  梅  陈国权

陆绍阳 陈昌凤   赵云泽

隋  岩  丁玉宝   祁宇博 

顾宝祚 韩寿庚   刘凤桥

刘绍勇 濮端华   陈  飞

编辑 《军事记者》编辑部

出版 解放军报社

印刷 北京盛通印刷股份有限公司

总发行处 北京报刊发行局

国内统一刊号 CN11-4467/G2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ISSN1002-4468

国外发行代号 M6261

本刊代号 82-204

订购处 全国各邮局

出版日期 每月15日

每期定价 12.00元

本刊地址 北京市阜外大街34号

邮政编码 100832

发行电话 010-66720796

电子邮箱 jfjbsjsjz@163.com

全媒体时代防范军队形象被负面关联探析

作者:■马宏省 郭马菁 张 曦

摘 要:全媒体时代,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发生深刻变化,一些社会议题往往沾“军”就火、遇“军”就热,容易出现军队“无辜躺枪”的现象。军队形象被负面关联表现各异、危害极大、成因复杂,必须多措并举及时防范、注意规避、加强引导,全方位塑造军队良好形象。

关键词:军队形象;涉军舆情;负面关联

构建军队、军人良好形象特别是良好网络形象,是凝军心、聚民意、确保打胜仗的重要支撑,是增强社会对军人尊崇度的有效手段,是在舆论场增信释疑、提升人民军队软实力的重要保证。全媒体时代,信息无处不在、无所不及、无人不用。近年来,一些社会上的负面信息被人有意无意借助网络平台,频频关联军队,造成涉军负面舆情屡发,成为影响军队、军人良好网络形象塑造的重要方面。防范军队形象被负面关联,事关军队建设大局,事关军政军民团结,事关军事斗争准备,值得重点关注和深入研究。

一、军队形象被负面关联表现各异

军队形象被负面关联,主要是有人把一些社会负面热点事件和军队、军人联系起来,有意或无意间突出了这些事件中的涉军因素,让网民极易从中形成对军队、军人的负面评价。这些负面事件,有的是本身存在涉军因素被无意关联,有的是强拉硬扯故意关联,有的是通过恶意诋毁等方式把本来和军队没有任何关系的事情,刻意向军队身上靠。综合来看,主要有3类具体表现:

一是编造谣言故意进行攻击抹黑。这类现象以别有用心之人的操纵为多。网络意识形态领域斗争日趋复杂,编造谣言成了一些敌对势力攻击抹黑人民军队的重要手段。他们有的在部队展开军事行动的时候趁机造谣,有的抓住社会上的关注热点强行加入涉军“戏码”,有的弄一些莫须有的罪名强加到军队身上,等等。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后,人民军队闻令而动,第一时间奔赴武汉疫情重灾区展开救援,坚持以人民利益为重,切实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为全国抗疫工作作出突出贡献,获得了舆论高度评价。但就在那个时候,一些敌对势力恶意造谣攻击我军,把疫情和军队恶意关联起来,炮制了所谓“病毒系解放军生物武器泄露”等谣言,严重损害了我军形象。世界其他国家疫情严重,我军积极援助多国军队抗疫的友好行动,有力展示了全球抗疫中的“中国力量”和“中国形象”,展现了我军和平之师、文明之师形象,却被某些反华势力造谣中伤为我军借抗疫进行所谓“意识形态渗透”。在前几年的“红黄蓝幼儿园虐童事件”中,本来和军队没有任何关系之事,硬被人造谣有军队人员参与其中。虽然最后事情得以澄清,但已经给军队形象造成了严重损害。

二是刻意突出事件中的涉军因素。一些负面的社会事件、热点话题中,可能本身包含一定的涉军因素,但实际上和军队、军人的直接关系不大。但如果有人故意放大、强行关联,极易给军队、军人招“黑”。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以“社会热点+退役军人”的模式,标签化传播负面言论。某省一名男子驾车冲撞拆迁人员造成重大伤亡的恶性案件,社会关注度极高。案件经过公安机关侦办、检察部门起诉和法院的一审二审,时间跨度长。在两年多时间里,个别媒体和自媒体一直把报道的焦点刻意放在犯罪嫌疑人曾参军入伍上,甚至一些新闻图片专门聚焦其被拆房屋门口挂的“光荣之家”牌子,故意造成某种不良影射,甚至引发了其他的社会问题。某省会城市特大抢劫运钞车杀人案告破,有的媒体采写新闻时同样突出犯罪嫌疑人的转业军人身份,当时在八一建军节即将到来之际,刻意带节奏的意图明显。还有一些地方贪腐案件中,个别媒体在报道中故意突出犯罪嫌疑人曾经的军旅生涯,引发网民产生不好的联想,甚至诱导网民在评论中对军队干部进行负面评价。

三是有意或无意放大事件中的涉军细节。近年来,社会上假冒军人诈骗犯罪屡禁不止,甚至有的假冒军人在网络上骗钱骗色、从事一些有违法律和道德的事情。也有个别现役和退役军人在恋爱交友中,由于自身行为不检点等各种原因和对方发生了矛盾,被人网络举报。还有一些人假冒军人、军属在一些社交平台上播放穿着军装或者在部队营区拍摄的相关图片视频,引发网络炒作,等等。这些信息真真假假,有时很难迅速辨别。特别是对一些现役军人征婚交友、个人生活作风等方面的网络炒作,对一些个人与军属之间产生的经济纠纷或者其他矛盾问题的网络举报,有时哪怕是年轻人之间正常的恋爱纠纷、普通人之间常见的民事纠纷,或者最后查实不是军人、军属的责任,但由于事件中放大了当事人的军人、军属身份,在炒作的过程中地方当事人又编造了许多离奇的细节,塑造了自己的“弱者形象”,引发网民广泛同情,极易对军队、军人形象造成严重伤害。一些假冒军人、假冒军队单位的诈骗犯罪,在事件未经查实澄清之前,很多网民误认为真是军人、军队单位行为,极易引发军地对立情绪,影响军政军民关系。

二、负面舆情关联军队的危害极大

军队形象塑造是军队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军队网络形象,将会产生强大的社会感召力和凝聚力,有助于加深人民群众与军队的血肉联系,有助于军事行动的开展、军事任务的完成,更有助于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全媒体时代网民的情绪表达渠道更多,形式更加便捷,圈层化传播又非常容易造成评论的情绪化和极端化。军队形象被负面事件关联后,一些网民和自媒体往往在讨论中言语缺乏理性,具有很强的煽动性和误导性,致使军队形象在极短时间内遭受严重损害。

一是严重损害军队整体形象。军队整体形象不是空的,也不是虚的,更不是突然一下子就形成的,它是由一个个具体涉军事件在人们心目中组合而成的综合形象;军队形象也不是由某个单位、某名军人所单独塑造的,它是由所有军人、军属和军队单位共同塑造、组合而成的集体形象。因此,每个军队单位、每名军人或军属、每个涉军事件,都能影响到军队整体形象。社会负面热点事件关注度高,如果被关联到军队,极易影响普通民众对军队、军人的整体评价。全媒体时代,舆论表达的主体更加多元、形式更加多样、内容更加丰富,负面信息的聚合放大效应也更加明显。军人或军属、军队单位无论是被有意关联还是无意关联到负面舆情,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军队、军人在公众心中的形象。很多时候,负面信息的传播过程就是目的,当人们抱着好玩或者怀疑的心态阅读、传播、评论这些被负面关联的信息过程中,军队、军人的形象已经被降低,声誉已经受到了损害。

二是严重干扰部队建设大局。一些社会负面热点事件被关联到部队后,相关军队单位和个人容易陷入负面舆论的漩涡,引发民众的误解,不仅严重影响所在单位和个人的军心士气,而且相关人员还不得不抽出很大的精力来应对,一些负面信息还会不同程度地冲击官兵思想,给军队管理等各种工作带来压力。一些单位被关联负面热点事件,往往是在执行抗洪抢险、抗震救灾、训练演练等重大任务时发生的,在本来就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这些单位不得不暂停工作应对负面舆情,影响了中心工作和任务的完成,甚至给军队安全保密工作带来巨大隐患。特别是在一些非战争军事行动中,军队形象被负面关联后,很可能会直接影响民众对军队的信任感、对行动的配合度,导致行动难度增加。

三是严重割裂军民鱼水深情。我军久盛不衰、从胜利走向胜利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浓浓的军民情谊。“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人民军队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我们不容损坏的传家宝。军队形象被负面关联,特别是恶意炒作军地军民纠纷,容易制造军民矛盾、打破这种团结和谐的局面。一些故意拿军人或军属为噱头的网络不实举报,把小的矛盾恶意放大,个别人的纠纷渲染成群体性事件,在军民之间割出一道道裂痕,加深了网民对军队的误解,军队和人民的血肉联系被人为地割裂和肢解。哪怕一些负面议题最后被纠正和澄清,但“舆情记忆”“舆论伤痕”已经形成,甚至会造成“塔西佗陷阱”。

四是严重危害官兵切身利益。在一些具体舆情事件中,军队形象被负面关联,直接受损的就是当事军人、军属的名誉、形象等切身利益。有的官兵被负面关联后,费尽精力自证清白,不管最后查实有没有问题,其个人形象都已受到损害,甚至政治前途受到了影响。有的高级将领哪怕在去世后,还是没能避免被负面关联,影响了家族形象。2020年11月,某省一厅级官员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接受纪委审查和监察调查。几乎就在同一时间,有媒体就刊发报道,造谣其是我军某著名将领之子,对这位将领及其家人的名誉带来严重不良影响。

三、军队形象被负面关联成因复杂

全媒体时代官方媒体和各种自媒体相互交织,信息发布和传播门槛降低,过分强调速度,往往真假难辨,造成了军队形象被负面关联成因更加复杂。

一是个别媒体媒介从业人员业务素质不高。有的地方媒体从业人员在报道涉及军事方面的新闻时,缺乏专业的军事素养,淡漠了传播军事信息所要把握的纪律意识,在对内容的把握、报道角度选择等方面容易出现偏差,导致报道内容中出现常识性错误,给军队形象带来不利影响。有的媒体工作人员政治意识、大局意识不强,对新闻信息不加选择、不加区分地“拿来就用”,没有考虑可能会由此带来的负面解读和严重后果,而且传播内容中出现的一些漏洞容易被人攻击利用。有的媒体从业人员新闻理念出现了偏差,抱着猎奇的心理过分追求噱头,甚至千方百计“挖内幕”,无形中助长了一些网民“看热闹不嫌事大”的“吃瓜”心理,成为负面关联和炒作涉军舆情的“帮凶”。

二是为了追求热度不择手段。全媒体时代,很多时候关注度就是效益,影响力就是金钱,能够吸引眼球、引来围观就会带来巨大的名利。由于涉军内容天然具有的神秘感、吸引力,极易引发网民围观,使得一些涉军信息“自带流量”,一些社会议题沾“军”就火、遇“军”就热。有的媒体为了追求点击量,就将一些热点事件贴上军队、军人的标签,制造一些耸人听闻的“军事热点”,透露一些荒诞离奇的“军事内幕”,迎合个别网民的猎奇心理,用无下限、无节操的内容来博取关注。更有甚者不惜哗众取宠,编造谣言,不顾基本的操守道德。

三是某些势力故意策划引导。敌对势力一直把军队作为渗透破坏的突破口,千方百计对军队、军人进行攻击抹黑。在一些社会热点事件中,他们往往故意生拉硬拽,蓄意粘连泼脏军队、军人,把舆论矛头故意往军队、军人身上引。特别是一些境外仇华反华势力,想方设法渗透到境内社交平台,制造谣言、放大舆论热点事件中的所谓涉军因素,利用一切时机妄图误导受众、影响舆论走向。2020年7月某省会城市发生一起女子失踪案,在公安部门通报失踪女子已遇害,其丈夫许某某有重大作案嫌疑后,“许某某为退役侦察兵”的说辞很快就在网上流传,而且炒作的一些文案相似度极高,令人高度怀疑是有组织有预谋的集体性行动。

四、多措并举防范军队“无辜躺枪”

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从某种意义上说,防范军队形象被负面关联,就是在积极与各种势力进行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维护的不仅是军队形象,而且是国家形象、政权形象。要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和保证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高度,从与敌对势力争夺民心、争夺阵地的政治高度,高标准做好防范工作。

一是尽量避免引发负面关联因素。俗话说:做好自己,天下无敌。防范军队形象被负面关联,根本之策就在于提高自己的网络舆情意识,不给别人提供制造关联的实例和空间。近年来,伴随着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深入推进,军队正规化、法制化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作风纪律养成取得了明显效果,为防范军队无辜躺枪,发挥了积极作用。要持续加强军队、军人的内部监督,经常组织开展专题教育、隐患排查等,强化官兵的法纪意识、舆情观念,切实堵塞漏洞。要继续做好退役军人及军属的相关工作,及时掌握他们的思想及行为动态,把一些可能引发负面关联的苗头消除在萌芽状态。

二是严格宣传纪律提升媒介素养。互联网上的涉军信息关系军队形象、国家形象。不管是官方媒体还是自媒体,所有从业人员都必须严守新闻纪律,提升媒介素养,始终站在党、国家和军队全局的高度,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无论在选题策划、稿件撰写,还是细节把握、内容取舍上,都必须坚持正确舆论导向,防止可能出现的负面关联内容。地方媒体发布涉军信息,必须严格遵守相关规定,不能随意炒作军事内容和话题。同时,要努力提升网民的媒介素养,提高大家辨别是非、自觉抵制负面关联军队形象的意识和能力。

三是加强军地联动查处典型个案。全媒体时代,更加需要规范军事信息传播法规和秩序,依法依规治理网络,确保网络涉军信息生成和传播得到有效规范。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主管部门、网络平台、各类媒体和网民等,在发布、传播军事信息时应当遵循的原则、权利和义务,明确违反相关法规应当承担的后果,严肃打击负面关联军队形象的行为,用刚性的法律措施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舆论空间。对一些把社会热点事件恶意负面关联军队形象的典型案例,军队要注重与地方安全部门、网信部门、公安部门联合行动、联手查处,并广泛宣传,形成有力震慑。

四是官媒积极发声及时以正视听。全媒体时代,无论各种媒体的声音如何嘈杂,无论个别造谣抹黑、恶意关联军队形象的调门多高,无论涉军谣言生成传播的途径如何多元,最能引导舆论、最让网民有信任感、最能稳定人心、最能一锤定音的,还是权威官方媒体。官方媒体要强化责任意识,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当遇到军队形象被负面关联事件时,思想敏锐,准确判断,及时发声,勇于站在风口浪尖引导舆论,表明立场,有理有力有节地开展斗争,做到大局当前有主见、大事当前勇担当,切实肩负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使命任务。要讲究发声方式方法,创新理念手段,适应媒体平台分众化、差异化传播新趋势,关注新平台新技术新应用,设置贴近公众的话题议题,增强舆论引导的感召力、吸引力。

(作者单位: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舆情信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