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矩阵 军事记者

总 编 辑  徐双喜                           

副总编辑 张晓祺  赵风云

执行总监  张 锋

主  编 姜兴华

副 主 编 吕俊平 杨庆民

美术编辑 李  玥

发行编辑  倪晓丽

责任校对  王  蕾

本期值班 姜兴华

本刊顾问

袁永军 冷  梅  陈国权

陆绍阳 陈昌凤   赵云泽

隋  岩  丁玉宝   祁宇博 

顾宝祚 韩寿庚   刘凤桥

刘绍勇 濮端华   陈  飞

编辑 《军事记者》编辑部

出版 解放军报社

印刷 北京盛通印刷股份有限公司

总发行处 北京报刊发行局

国内统一刊号 CN11-4467/G2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ISSN1002-4468

国外发行代号 M6261

本刊代号 82-204

订购处 全国各邮局

出版日期 每月15日

每期定价 12.00元

本刊地址 北京市阜外大街34号

邮政编码 100832

发行电话 010-66720796

电子邮箱 jfjbsjsjz@163.com

“三个不要”:让军事训练抓问题报道“立”起来

作者:■张 雯

摘 要:军事训练报道抓问题,是军队媒体的职责所系,也是军事新闻工作者应有的时代担当。本文提出,军事训练报道抓问题,不要忽视习以为常的“小问题”、不要忽视新闻的“软指导”功能、不要忽视“精品从何处来”,让军事训练抓问题报道“立”起来,促进军事训练落地落实,促进部队战斗力建设。

关键词:军事训练报道;抓问题;战斗力

军事训练是部队经常性中心工作,是生成和提高战斗力的基本途径。军事训练报道抓问题,是军队媒体的职责所系,也是军事新闻工作者应有的时代担当。新时代,面对军事训练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如何“抓住问题”“解决问题”“破解难题”,让军事训练抓问题报道“立”起来,促进军事训练落地落实,促进部队战斗力建设发展,是每名军事新闻工作者都要思考的现实课题。

一、军事训练报道抓问题,不要忽视习以为常的“小问题”

说到军事训练报道抓问题,事关战斗力生成的战略问题,如重大决策部署、重要会议精神落实等重大问题,一般都不会落空,从媒体到军事新闻工作者,都会高度关注。而一些习以为常的“小问题”,往往会被忽略。这类“小问题”“看似不起眼,天天都在眼前晃”,但往往是影响战斗力生成的“毒瘤”。因此,学会抓习以为常的“小问题”,是军事新闻工作者的必备基本功。

《解放军报》“军营观察”栏目的报道,能引起受众广泛关注的一个重要原因,离不开抓一些习以为常的“小问题”,尤其是军事训练报道的“小问题”。以该栏目2019年7月下旬推出的《战备干粮,平时也该吃一吃》《演兵场上,我们还有多少“习以为常”》这两篇稿件为例,通过深刻剖析我军训练中存在的和平积习,鲜明提出“不倒出鞋里的沙粒,就翻不过实战的‘大山’” “一次成功是侥幸,两次成功靠运气,三次失败是必然”和“从‘素练之卒’到‘久战之兵’,实战化训练还有更长的路要走”等深刻观点,在部队各级引起强烈反响。

类似抓问题的军事训练报道,同样成为军兵种和武警部队报纸创新军事新闻宣传的重要内容。《人民武警报》2019年改版后,注重用抓问题去观察和解析训练场上特定的人和事,用平视的眼光去还原训练中容易被忽略的问题,用透视的眼光去观察训练中习以为常的“小问题”,报纸一到基层,官兵就争相传阅。该报2019年7月推出的“破除训练场上形式主义十探”系列专题报道,以“破除形式主义”为主题,以揭示习以为常的“小问题”为突破口,深入基层一线,挖掘训练场上形式主义的表现形式,有的问题看着很小,但仔细分析却是影响战斗力建设的“马蹄钉”,正如其中《老套路失灵,新情况频出》一文中所说:破的是投机取巧、逢场作戏的假把式,立的是对接战场、保障打赢的真本事,小小方向盘连着战场发动机。

问题,就是时代的声音,发现问题、直面问题就是回应时代需求、回应官兵需求。从上述列举的《解放军报》《人民武警报》的报道案例说明,抓习以为常的“小问题”,军事新闻工作者必须将问题意识挺在前,用“寻找问题”的眼睛去观察训练中的新情况,才能写出有深度、有价值的新闻报道。同时,要贴近基层,走近官兵。实现强军目标,基础在基层,活力也在基层。基层是部队建设和战斗力的基础,也是军事新闻的源头,许多如前所述的“看似不起眼,天天都在眼前晃”的“小问题”,只有深入基层,在与官兵的摸爬滚打中才能发现。《人民武警报》在一组“追踪‘魔鬼周’极限训练”系列报道中,就是通过作者亲历“魔鬼周”极限训练,抓“人人心中有,个个笔下无”的“小问题”,引导官兵认清一个个影响战斗力生成的“毒瘤”,在部队引起积极反响。其中《花招频出的“导调大拿”》一文,还原了在某次红蓝对抗中一位导调员的实战训练故事,揭示了许多影响训练的“小问题”。“也不知道支队领导怎么想的,让这个讨人烦的‘何大拿’当导调员。”用班长的话说,那就是“知己又知彼,‘整人’更省力”。若不是来自基层、出自官兵,必然无法让官兵道出这些心中的“苦水”。正是这些带着“泥土气息”的话语,使影响战斗力生成的一个个“毒瘤”跃然纸上,仿佛就是发生在受众身边的事情,虽然不起眼,但格外引人深思。这同时也说明,要在军事训练的习以为常的老做法、常人容易忽视的小细节中发现问题,需要军事新闻工作者深入基层、深入一线,融入官兵的训练中。

二、军事训练报道抓问题,不要忽视新闻的“软指导”功能

军队媒体一个重要的功能是指导工作。军事训练报道抓问题,就是要通过抓问题来增强军事训练报道的指导性,推动军事训练实际问题的解决。但这种“指导性”,不同于党委机关管训抓训工作中的行政性指导,而是通过满足人们对军事新闻信息需求而实现的一种“软指导”。可在实践中,军事训练报道的指导性常常被打上“板着面孔训人”的烙印—以公开的“问题通报”的形式指导训练。

这是对训练报道抓问题的误解。一篇训练报道指导工作成功与否,核心在于是否有感染力、能否打动人,从而影响人。忽视这一功能,就是违背新闻规律,只会适得其反。

1980年8月10日,《解放军报》头版头条刊发消息《“蓝军司令”越演越狡猾 “红军指挥”越练越过硬》,报道针对的就是我军战术演习中“红军一打就胜、蓝军一触即溃”的固有模式,引起全军上下广泛关注,对我军校正军事训练指导思想产生深远影响。这篇稿件的成功,除了抓住了一个长期影响军事训练观念的问题,还离不开作者注意发挥了新闻的“软指导”功能。最典型的就是,写作独具特点。如导语中用了陆军某部训练场上的一句流行语作为开头:“别的都不怕,就怕王聚生打电话。”按照作者江永红的说法,这有点像相声演员“甩包袱”,吸引人往下看。开始这种写法似乎不被认可:“消息的导语怎么可以这样写?”但在江永红看来,导语是新闻的眼睛,应格外重视。这其实就是新闻“软指导”功能的一个具体体现。“抓住了个性,人物就活了。”在他看来,个性的言行举止必不可少,人物语言的精准运用起到了关键性作用。“扮演‘蓝军’只能当老虎,不能当熊猫”,通过对王聚生人物语言和演习行动的细致描绘,“蓝军司令”生龙活虎的形象跃然纸上。

这对我们是有深刻启示的。军事训练报道抓问题,并不是居高临下、“板着面孔训人”,也要讲究表达的方式方法,要想方设法吸引受众的关注。

军事新闻从部队中诞生,必然要回归部队、服务部队、指导部队,这是军队媒体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重要体现。如果失去指导意义,军事新闻的深刻性就会大打折扣。因此,新闻的“软指导”功能,必须贯穿军事训练报道始终。《人民武警报》在《发问“魔鬼周”,能力突破路在何方》一文中,记者从一场失败的“战斗”给官兵带来的失意失落,谈到“究其原因,还是抗压能力太弱。心理承受能力的培塑,往往是我们组训时最容易忽视的内容”,该部通过纠正对“极限”认识的偏差,找到了长期制约实战化训练实效的症结所在,从而摸索出正确组训的方法。该报道的重要意义在于,通过“软指导”告诉受众,矛盾问题看似错综复杂,但通过主观正确的努力,矛盾是可以得到顺利解决的,并且解决的方式多种多样,通过调查、研究、分析,将主观认识与客观实际相结合,做到“知行合一”,必然会实现发展进步。

实践证明,军事训练报道抓问题,要善用兵言兵语,注重用讲故事揭示问题,适用散文化表现手法,把高深、生硬的军事理论讲得通俗易懂,能有效增强报道的亲和力、吸引力、引导力,给军事训练报道赋予新的生命力。

三、军事训练报道抓问题,不要忽视“精品从何处来”

真实是新闻作品的生命和灵魂,是新闻的特性之一,失去了真实性的新闻就如一张废纸,毫无价值。军事训练要实打实,军事训练报道更要坚持客观、真实,不能为了报道而报道,也不能为了报道而想办法凑新闻。实际工作中,个别新闻工作者或为了节省时间或只是为了图省事,用“编问题”代替“找问题”,用“拍脑袋”代替“发现问题”,总抱着“问题在哪儿都差不多”的想法,却恰恰忘记了新闻最重要、最基本的属性就是“真实性”,每个单位都有不同的实际情况,即使是类似的问题,但在不同单位的表现形式也不尽相同。军事训练报道抓问题,必须要脚踏实地,用脚底板“发现”精准问题,踏踏实实推出一碰就响的新闻,这对于军事新闻工作者而言,军事训练报道抓问题虽是“辛苦活”,但也有“丰收乐”。

纵观那些超越特定时代的军事训练抓问题报道,一个最为重要的经验就是:精品是在第一线深刻体验的结果。这对我们是有深刻启示的。概括起来说,主要体现在“三精”:

第一,精准挖掘。好新闻都是这样精准“挖掘”出来的。到现场才能抓到第一手材料,在基层才能找到解决矛盾问题的钥匙,与群众打成一片才能抓到 “带着露珠”“冒着热气”的问题。

第二,精心策划。策划时,既要着眼宏观,放眼全局,还要注重细节,对稿件的主题、内容、风格、表现形式、字数、受众对象等进行科学设计,力争让抓问题的军事训练报道“上连统帅部、下接士兵”;既考虑特定的时效性,还要考虑适当的超前性,立足“人无我有,人有我先”。

第三,精心打造。抓问题的军事训练报道也讲求时效,但并非急就章,需要精心打造。以选择例子为例,很多知名军事新闻工作者都有其独到见解,前述的 “蓝军司令”的作者江永红认为,“能直接说明问题的事例、在因果关系上具有唯一性的事例、能给人以启示和见事明理的事例,才能作为例子写到稿件中”。

(作者单位:武警部队政治工作部宣传文化中心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