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矩阵 军事记者

总 编 辑  徐双喜                           

副总编辑 张晓祺  赵风云

执行总监  张 锋

主  编 姜兴华

副 主 编 吕俊平 杨庆民

美术编辑 李  玥

发行编辑  倪晓丽

责任校对  王  蕾

本期值班 姜兴华

本刊顾问

袁永军 冷  梅  陈国权

陆绍阳 陈昌凤   赵云泽

隋  岩  丁玉宝   祁宇博 

顾宝祚 韩寿庚   刘凤桥

刘绍勇 濮端华   陈  飞

编辑 《军事记者》编辑部

出版 解放军报社

印刷 北京盛通印刷股份有限公司

总发行处 北京报刊发行局

国内统一刊号 CN11-4467/G2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ISSN1002-4468

国外发行代号 M6261

本刊代号 82-204

订购处 全国各邮局

出版日期 每月15日

每期定价 12.00元

本刊地址 北京市阜外大街34号

邮政编码 100832

发行电话 010-66720796

电子邮箱 jfjbsjsjz@163.com

全媒体时代军队舆论斗争人才培养探析

作者:■于夕红

摘 要:全媒体时代,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发生深刻变化,既对舆论斗争的机理、形式、手段产生深远影响,也对舆论斗争人才队伍培养提出新的要求。依托“三位一体”新型军事人才培养体系,强化媒介素养、信息素养和网络舆论工作综合能力,是我军舆论斗争人才培养的重要努力方向。

关键词:全媒体时代;舆论斗争;人才培养

媒体是舆论信息的主要载体,一支适应媒体发展和舆论生态变迁的舆论斗争人才队伍,无论是处置应对国内涉军舆情,还是与对手开展舆论较量,都能占得先机掌握主动,否则就会被动挨打。面对全媒体时代“全程、全息、全员、全效”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我军舆论斗争人才培养急需加快转型升级,为夺取舆论斗争主动权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一、全媒体时代对军队舆论斗争人才提出的新需求

全媒体时代,在信息和传播技术的推动下,舆论斗争呈现出迥异于传统媒体时代的新特点新规律。军队舆论斗争人才培养要准确把握这些新的特点规律,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聚焦培训目标,优化培训思路,提升军队舆论斗争人才培养工作的针对性有效性。

(一)全媒体时代军队舆论斗争的显著特点

全媒体时代背景下,军队舆论斗争在平台手段、参与主体、作用效能、自我防护等方面都发生了深刻变化。从平台手段来看,舆论斗争摆脱了对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平台的过度依赖,拥有了以网络新媒体为主体、丰富多元的平台手段选择,在组织指挥协同、信息产品制作、信息推送释放等核心环节均获得了前所未有的选择自由度。从参与主体来看,信息传播技术和信息接收终端空前平民化普及化,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都是舆论节点。在这种情况下,舆论斗争的参与主体早已突破专业力量范畴,从理论上说,使用网络新媒体的每个人都在主动或被动参与舆论斗争。从作用效能来看,全媒体时代信息传播速度、范围、容量实现几何级增长,舆论的冲击力爆发力也大幅增强。在这种情况下,一个事件经过全媒体平台的报道,可能瞬间引爆境内境外舆论场,所产生的全维全域舆论震荡甚至直接影响作战成败和国家安危。从舆论防护来看,全媒体时代舆论信息呈现立体渗透、多点“突防”的显著特征,简单“禁、删、封”的舆论管控手段不仅效果大减,而且可能引起负向效应。与此同时,全媒体环境下舆情聚合平台的多元化,也加剧了受众言论、思想、情绪的圈层化和群体极化,从另一个层面增大了舆情监测和引导难度。

(二)全媒体时代军队舆论斗争人才需求的主要类型

全媒体时代舆论斗争的新特点,对军队舆论斗争人才“供给侧”提出了新需求。对标新的传播环境、舆论生态以及由此产生的舆论斗争新特点,我军应当聚焦媒介素养、信息素养和网络舆论工作综合能力,重点培养以下6类舆论斗争人才。

一是网络舆论斗争组织指挥人才。全媒体时代,网络舆论斗争成为舆论斗争的主要样式,我军网络舆论斗争指挥人才应具备使用各种网络渠道和网络信息资源组织开展舆论工作的能力,并能在联合作战指挥链路内组织开展舆论斗争与军事行动的联动配合。二是全媒体运维采编人才。各种传统和新型媒体是舆论斗争的基本阵地,全媒体运维采编人才是舆论斗争的核心战斗员,此类人才应当具备新媒体运维管理、多媒体采写编播等“多栖作战”能力,能够针对舆论斗争态势,针对性提出全媒体产品创意,并高效生产推送舆论信息“弹药”。三是全网舆情分析人才。舆情就是战情,舆情监测研判分析人才在舆论斗争中发挥着情报支撑的关键作用,应当具备利用专业软件实时采集分析境内外军内外舆情、提出舆情风险预警、形成专业舆情研究报告的能力。四是全媒型证据信息采集人才。全媒体时代,来自一线的关键性证据信息对舆论斗争成败往往起到“一锤定音”的效果。我军全媒型证据信息采集人才应以作战部队舆论斗争骨干为主,能够做到全程嵌入一线任务部(分)队,运用各类摄录取证器材,实时精准采集高质量的图文声像证据信息,并能通过线上线下各种渠道及时报送。五是全媒型舆论管控人才。此类人才应具备与各类媒体沟通交流的能力,能够鉴别各类媒体失规失范行为,并能根据媒体特点开展信息管控工作。六是全媒型发言发声人才。此类人才以国防部、战区、军种新闻发言人和军队外宣专家、军队大V、各级网评员为主,是军队舆论斗争的别动队和前哨尖兵。全媒体环境下,此类人才应熟练掌握全媒体发声技巧和艺术,对网络舆情信息保持高度敏感并能根据职责赋予即时响应。

总体而言,全媒体时代我军舆论斗争人才培养,应涵盖网络舆论斗争组织指挥、全媒体运维采编、全网舆情分析、全媒型证据信息采集、全媒型舆论管控、全媒型发言发声等人才群体,通过多层次、多类型的培养工作,打造一支懂媒体、会传播、通网络、晓舆情的舆论斗争人才队伍。

二、全媒体时代舆论斗争人才培养应重点把握的原则

人才培养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必须注重统筹兼顾。尤其是在全媒体背景下,军队舆论斗争人才培养只有充分考虑多元需求,兼顾多种因素,用活多方资源,才能不断提升综合效益,为我军舆论斗争打造一支专兼结合、建用一致、素养扎实、技能过硬的全媒型人才队伍。

(一)坚持专业能力与群体素养的统一

舆论斗争人才培养,首要问题是提升直接从事舆论斗争人员的专业技能,使分布在联指机构、新闻宣传业务部门、各级部队以及军队媒体、院校、智库的舆论斗争骨干能够胜任本职岗位。同时必须看到,全媒体时代背景下,随着互联网和智能手机进军营,普通官兵在网上发声越来越便利,军队舆论斗争愈发呈现出群众性、全员性的特点。从广义上讲,每名官兵都是军队舆论斗争的舆情监测员、网络评论员,因此舆论斗争人才培养不仅要着眼专业岗位人才的技能锻炼,还要积极提升全军官兵的媒介素养、舆论素养、信息素养。如果忽视官兵素养的普遍提升,舆论斗争专业人才培养也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与此同时,舆论斗争包含攻防双重因素,只有普通官兵具备较强的舆情风险意识和扎实的舆情信息识别能力,才能有效抵御各种负面信息的攻击渗透。

(二)坚持主战人才与技术人才的统一

全媒体时代,舆论斗争的技术含量越来越高,对技术保障人才的依赖程度也越来越高,“技术决定战术、保障决定成败”的情景屡见不鲜。以军队的网站和新媒体平台为例,如果没有过硬的后台技术保障人才,不仅难以有效释放舆论信息,还可能在技术故障和对手网络攻击面前束手无策,直接败下阵来。因此,不仅要壮大舆论斗争指挥人才、参谋人才、新闻发言人、媒体记者、外宣专家和网络大V等前台型人才队伍,还要重视培养后台支撑、设备维护、软件设计开发、全媒体信息产品创意制作等技术类、保障类人才。当然,最重要的是持续优化舆论斗争人才队伍的能力素质结构,增强其整体的信息素养、科技素养和对信息技术环境的综合感知能力,培养“指技合一”“战技合一”的复合型舆论斗争人才。

(三)坚持人才培养与人才使用的统一

舆论斗争人才培养工作重在“生产”和培养,同时必须通盘考虑人才的“消费”和使用问题,力求实现“产销两旺”相互促进。尤其是脱产模式的院校教育培训,更要重视训用一致、以用促训。在宏观层面,培训班次和内容的设计要切实以部队舆论斗争人才需求为牵引。近年来,我军院校开设的网络舆论工作、网络宣传教育、网络评论骨干、网络传播骨干、强军网远程编辑等培训班次,都是在军委机关和有关院校广泛调研的基础上,直接针对舆论斗争人才缺口而开设,不仅送学单位和参训学员感到“解渴”,而且绝大部分学员结业后都能继续从事舆论斗争相关工作,实现人才队伍的持续壮大和能力素养的持续积累。在微观层面,要在送学对象选拔环节严格把关,防止参训人员的岗位、职级、经历等与培训目标错位、脱节;培训结束后,还要加强对参训人员岗位角色和作用发挥情况的跟踪调研,及时发现问题纠正偏向,实现对舆论斗争人才培养的全过程管理。

(四)坚持自主培养与借力培养的统一

军队舆论斗争人才所需的媒介素养、新闻传播、舆情分析、媒体运维等能力素养具有很强的军地通用性,借力地方资源培养军队舆论斗争人才是切实可行的。尤其是全媒体时代,地方院校、媒体、智库和网络平台公司在传播业务、传媒业态、舆情研究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人才培训资源,在理论研究、案例积累、平台实操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为此,要通过业务交流、合作共建等方式,进一步走开军地协作培养舆论斗争人才的路子。近年来,一些军队院校和大单位在确保安全保密的前提下,积极开展与地方高校、传媒平台和智库的交流协作,例如邀请舆情治理、战略传播、国际关系等方面知名专家前来授课辅导,组织舆论工作骨干到地方广播电视台、文广集团、网络技术企业参观见学等,开阔了眼界视野,丰富了知识结构,增强了实战技能,提升了舆论斗争人才培养的综合效益。

三、拓宽全媒体时代军队舆论斗争人才的培养路径

全媒体环境,给军队舆论斗争人才培养目标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时也为人才培养的方法路径创新提供了重要契机。当前,应主要依托“三位一体”新型军事人才培养体系,充分应用网络化、信息化、全媒型手段,创新军队院校教育、军事职业教育和部队训练实践中的舆论斗争人才培养工作。

(一)创新院校教育的全媒型舆论斗争人才培养模式

院校是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全媒体时代,军队院校更应发挥信息和资源优势,承担起培养全媒型舆论斗争人才的主力军作用。多年来,美西方军队针对全媒体时代的信息环境,纷纷在院校教育模式上做出相应调整。比如,美国国防信息学院就专门开设公共事务课程,涵盖联合指挥部公共事务、军队媒体关系与危机传播等内容。在我军,国防大学早在2010年就在军队公共关系高级研讨班开设了“执行多样化军事任务的公共传播”“把握国际传播的特点规律”等媒介素养类课程。近年来,我军相关院校将网络舆论斗争、网络宣传教育、军事新媒体运维等教学内容融入学历和任职教育中,为军队各级培养输送了一大批全媒型舆论斗争人才。

全媒体环境是一个日新月异的动态环境,我军院校的全媒型舆论斗争人才培养模式也要不断完善创新。一是要紧贴全媒体时代舆论斗争的工作流程和能力要素,针对不同类型、不同层次培训对象进一步完善课程体系,精心打造军人媒介素养、网络舆情监测分析、网络评论工作、全媒体产品策划制作、军事行动网络舆论斗争等课程套餐。二是要进一步突出能力训练。尤其要善于利用新媒体专修室、网络舆论斗争专业教室等场所创设全媒体训练环境,通过情景模拟、质询抗辩、互动研讨等方式,开展新闻发布、舆论管控、在线引导、舆论对抗、信息产品策划制作等重点课目能力训练。三是要逐步探索建立资格认证体系。全媒型舆论斗争人才是专业性较强的指挥参谋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要在军委机关业务部门指导下,探索依托军队相关专业院系建立舆论斗争人才资格认证体系,推动全媒型舆论斗争人才培养进一步走上规范化、专业化轨道。

(二)加强职业教育中的网络舆论工作方向慕课开发运用

全媒体时代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技术“红利”,就是通过网络汇聚各方优质资源,开展打破院校教育“围墙”的慕课教育。我军舆论斗争人才培养也要借助军事职业教育的“东风”,加强网络舆论工作方向慕课的开发运用,让全军上下普遍稀缺、急需急用的网络舆论斗争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上网”,创建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环境。

一是打造优质在线资源。近年来,我军相关院校依托专业化的舆论斗争教学科研团队,打造了舆论战、媒介素养等针对性、实用性强的慕课课程,以往只能在书本上、院校课堂上学习的舆论斗争基础知识技能,现在通过强军网终端就可以自主点单学习。以国防大学政治学院开发的“军队媒介素养培育”课程为例,上线后首期选课人数就达到455人,单节课最高点击量突破2500次。

二是用足“网络+”技术优势。慕课模式不仅满足了远程自主学习的需求,同时还具备大数据分析、在线互动交流等实用功能。舆论工作方向慕课开发团队要善于利用慕课平台,开展学习需求智能分析、学习资源精准推送、学习行为精确记录、学习疑问在线交流、学习成效科学评估,真正将全媒体时代“全程、全息、全员、全效”的技术优势用活用足,使慕课成为我军官兵和广大文职人员提升舆论斗争能力素养的新课堂、大舞台。

(三)在部队训练中发挥“媒介应用”课目的牵引作用

军队舆论斗争时刻都在进行,天天都在“打仗”,相关人才培养也要突出实践性,充分发挥具体岗位、战位的锻炼培养功能。为此,我军针对舆论战专业部队和军队新闻媒体分别制定了《军事训练与考核大纲》。特别是2017年颁布试行的《军人共同训练纲目》,首次将“媒介应用”作为必训课目纳入共同训练内容,这是我军舆论斗争人才培养工作顺应全媒体时代的生动体现,也是从整体上提升我军官兵舆论斗争能力素养的重大举措。以“媒介应用”课目为牵引,可望有效推动舆论斗争人才培养工作在部队训练实践中落地生根、落细落实。

“媒介应用”课目主要包括媒体应对、舆情信息识别、证据采集3项内容,这是针对全军官兵的普适性训练内容,不同军种、不同层级单位还应根据实际情况进一步细化训练内容和标准。比如敏感方向的海空军部队和边防单位,就应将证据采集内容进一步细化,以高于其他部队的标准开展训练。对于执行国际维和、中外联演、抢险救援等非战争军事行动的部队而言,则应将媒体应对能力训练作为重中之重。同时,还要因地制宜完善组训条件。《军人共同训练纲目》提出的“电教器材、摄录传输设备、计算机、网络环境”等训练条件,一些单位短期内还难以达到。对此,一方面各部队要在场地、设施、器材等软硬件建设中充分嵌入媒介素养训练需求,尽快完善媒介素养训练条件;另一方面要利用实际任务、实战行动等契机,在真实的战场环境中摔打锤炼官兵媒介应用能力,在逼真的任务模式下选拔和培养舆论斗争骨干苗子。

(作者单位:国防大学政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