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矩阵 军事记者

主    任 张晓祺

总 编 辑  张 锋

主  编 姜兴华

副 主 编 吕俊平 杨庆民

美术编辑 李  玥

发行编辑  倪晓丽

责任校对  王  蕾

本期值班 吕俊平

本刊顾问

袁永军 冷  梅  陈国权

陆绍阳 陈昌凤   赵云泽

隋  岩  丁玉宝   祁宇博 

顾宝祚 韩寿庚   刘凤桥

刘绍勇  濮端华   陈  飞

编辑 《军事记者》编辑部

出版 解放军报社

印刷 北京盛通印刷股份有限公司

总发行处 北京报刊发行局

国内统一刊号 CN11-4467/G2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ISSN1002-4468

国外发行代号 M6261

本刊代号 82-204

订购处 全国各邮局

出版日期 每月15日

每期定价 12.00元

本刊地址 北京市阜外大街34号

邮政编码 100832

发行电话 010-66720796

电子邮箱 jfjbsjsjz@163.com

全媒体时代军事出版融合发展的策略与路径

作者:■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出版社副总编辑 丁晓平

摘 要:本文就全媒体时代军事出版如何实现融合发展,从构建新格局、抓住新矛盾、探索新逻辑、拓展新路径4个方面,系统深入分析了媒体融合出版的现状、方向、策略和方法。

关键词:军事出版;数字出版;全媒体融合出版;融合发展

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传媒环境发生了深刻变革,从“数字化时代”概念的提出,到移动互联网的普遍运用,生产方式的迭代更新带来了内容生产的井喷,使内容程序媒介的界限逐渐淡化,泛传播环境形成了融媒体生态。军事新闻出版工作必须紧跟强国强军进程,积极顺应互联网发展大势,把握现代新闻出版规律和新兴媒体发展规律,强化互联网思维和一体化发展理念,推进理念、内容、手段、体制机制等全方位创新,推动各种媒介资源、生产要素有效整合,推动信息内容、技术应用、平台终端、人才队伍共享融通。

一、从1到“非常6+1”,构建军事出版融合发展新格局

当下,媒体格局、舆论生态、受众对象、传播技术都已经发生深刻变化,特别是互联网已在媒体领域催发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读者在哪里,受众在哪里,宣传思想工作的触角就要伸向哪里,着力点和落脚点就要放在哪里。作为以内容生产、复制、传播为主的出版行业,在全媒体时代实现融合发展,已是大势所趋。

要推进融合发展,就必须明确融合发展的整体目标。推动媒体融合发展,要坚持一体化发展方向,通过流程优化、平台再造,实现各种媒介资源、生产要素有效整合,实现信息内容、技术应用、平台终端、管理手段共融互通,催化融合质变,放大一体效能,打造一批具有强大影响力、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

从编制上来看,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涵盖了报纸、广播、电视、网络、舆情和出版等板块。从行业属性上说,前几个板块都属于新闻行业,只有出版板块属于出版行业,可谓“非常6+1 ”。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的成立,改变了过去军事出版单兵作战的状态,为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出版社(以下简称“出版社”)搭乘军媒旗舰开启新航程,转型重塑和融合发展,构建全媒体时代军事出版的新格局提供了历史机遇。

推进全媒体融合出版,需要正确处理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的关系。笔者认为,从狭义上讲,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的关系是“皮”和“毛”的关系。“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二者不是取代关系,而是迭代关系;不是谁主谁次、此消彼长,而是优势互补、此长彼长。目前,从全国绝大部分传统出版机构来看,在融合发展的相关业务特别是纯数字化业务取得的绩效,相对各出版机构的总体规模来说仍是九牛一毛,市场份额和盈利空间依然十分有限。但数字出版对传统出版格局构建提供了新的舞台,而且在全程、全息、全员、全效4个方面给传统出版产业生态带来革命性的升级再造。

二、从“+互联网”到“互联网+”,破解军事出版融合发展新矛盾

虽然我们身处“互联网+”的全媒体时代,但军事出版工作目前并没有实现“互联网+”,依然处于传统出版+互联网的状态。近年来,在国家相关指导性意见及财政资金的支持下,地方出版行业在信息化流程再造、数据管理与运营、知识服务等全媒体融合出版领域进行了积极探索,基本完成了面向未来融合发展的技术基础建设,处于从融合发展的初级阶段迈向相融阶段的分水岭。尽管绝大部分出版机构还走在技术开发迭代和内容生产模式复制的路上,但就整体而言,融合发展的生产力(技术和内容生产)已经不再落后于生产关系(组织结构创新和市场需求),而生产关系要素的融通将比技术的更新更为重要。

从实际来看,军事出版机构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近年来已经落后于地方出版行业,转型融合发展面临如下矛盾:一是技术瓶颈,由于重重原因,传统出版对数字出版的技术人才储备较少,对数字出版的内涵缺乏全面、深入的认知和理解,甚至仅限于纸质图书文本的数字化,从而延缓了转型融合升级的速度;二是实践瓶颈,就出版社而言,在军事出版的转型融合实践中,尽管在编制上设立了数字出版室,早些年也曾开发过“军营数字图书馆”,网站也在中国军网上线,但前面没有榜样和经验可循,组织机构设置、人才构成培养、运营流程制度、销售模式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摸索;三是竞争瓶颈,数字出版的性质是知识服务,因此,我们的竞争对手不再是传统出版机构,而是有雄厚资金链、掌握高新技术、拥有全国乃至世界知识资源的互联网公司以及创新创业公司,随着竞争的方式、场景不断发生变化,对军事出版在跨界跨行业的转型融合上提出了新的巨大挑战。

三、从图书编辑到知识财产生态链开发,探索军事出版融合发展新逻辑

全媒体融合出版是传统纸质出版和新型数字出版的深度融合,以数字技术为基础,实现知识财产(Intellectual Property,即IP)的多媒体展示、多平台展现、多渠道分发、多模式盈利。也就是说,数字出版是在不同传播介质的参与下,实现多平台IP的链接与互动,并形成一套产业链式的具备内容生产、消费、服务功能的全方位IP开发机制。因此,从全媒体融合出版的实现逻辑上来看,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互为补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共融互通。

一方面,传统出版是数字出版的助推器。传统出版有大量的历史和文化积累,拥有丰富的内容资源和专家、作者队伍,以及成熟的编辑队伍。我们在《星火燎原》融媒书开发中,就抽调对数字化比较熟悉的传统图书编辑成立项目组,既培养了人才,又减少了转型中的人力成本风险。另一方面,数字出版是传统出版的催化剂。传统出版的编、印、发组织结构,与数字出版的内容构架、技术研发、用户服务、平台运营的组织结构完全不同。数字出版的编辑不再是内容的发现者、编选者、修改者、提供者,而成为优质内容的筛选者、提炼者,编辑不再只是编辑图、文,而要面对图、文、音、像全部信息,还要关注搜索技术、知识图谱、用户体验。因此,数字出版对传统出版的编辑在素质、能力建设和培养上提出了更新更高更全面的要求。

基于以上逻辑关系,传统出版可以通过高质量经典内容+时效性更新内容、深度阅读体验+内容拓展服务、审美收藏价值+社会关系价值的方法,既可以在线上线下实现融合,又可以同步实现内容形式的变化和拓展,还可以实现图书附加值的开发和延伸。全媒体融合出版最终呈现的结果是:传统纸质出版提供固定的信息入口,通过补充链接、扫二维码,引入音频、视频、H5、AR、VR等新媒体形式,将消费者引入功能更全的内容平台(APP),创新瞄准年轻态,传播侧重移动端,实现图书产品与影视、综艺、知识付费课程等其他相关产品的捆绑链接,以此实现同一IP的各种呈现形式相互引流的目的,而随着社交平台的融入,不仅提高了品牌价值,而且提升了用户黏性,增强传统出版的影响力和社会价值。

四、从传统出版到知识服务,拓展军事出版融合发展新路径

传统出版是对信息的记录和呈现,为读者提供的是图书产品,是向读者供应内容。全媒体融合出版则是基于应用场景的信息发现、决策和应用,为用户提供的是解决方案,是面向读者的知识服务,或者说是满足读者的信息消费。军事出版如何实现从传统出版到知识服务,拓展与数字出版融合的新路径呢?

(一)在理念创新上做好“两个结合”

一要做好守正与创新的结合。守正,就是要守社会效益之正、主旋律之正、原创之正、质量之正;创新,就是要创内容之新、技术之新、手段之新。二要做好传统与现代的结合。既要看到传统出版的长处,也要看到数字出版的短板。纸质出版因为有严格的出版审批制度,能够提供正确价值观的高质量的内容,能够实现长久的信息保存、提供永久的信息获取入口,而且能够提供更好的深阅读体验和赋予读者更全面的审美感受。而数字出版受电子产品和集成电路芯片在一两年时间内须升级换代的限制,存在较多隐患,且电子介质的内容门槛低、多属于浅阅读的快餐式消费。

(二)在内容创新上做好“两个动作”

一要做好规定动作。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出版社是全军唯一的综合性出版社,承担大量全军政治理论和军事训练统编教材的出版任务,必须无条件、高质量完成这一任务。二要做好自选动作。军事出版必须紧贴核心,始终聚力强军兴军、聚焦备战打仗,要主动瞄准军队、军营和军人以及市场(军事出版市场即战场)的文化需求,策划硬核产品,为广大官兵和读者奉献优质精神食粮。

(三)在手段创新上做好“两个转化”

全媒体融合出版既要按传统出版客观规律办事,又要顺应互联网传播规律。一要善于把传统出版优势资源转化为全媒体资源。二要善于借风行船,引进外部先进技术、平台,做到“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四)在机制创新上建好“两支队伍”

一要培养建强文职人员队伍。面对编辑队伍参差不齐的严峻局面,出版社制订了《文职人员培养方案》,实行“导师制”,提升文职人员培训层级,适时适岗引进新技术人才,实现可持续发展。二要建立健全作者队伍。没有好的作者队伍,就难以产出精品力作。建强了“两支队伍”,军事出版融合发展才能如虎添翼,走上坦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