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矩阵 军事记者

主    任 张晓祺

总 编 辑  张 锋

主  编 姜兴华

副 主 编 吕俊平 杨庆民

美术编辑 李  玥

发行编辑  倪晓丽

责任校对  王  蕾

本期值班 吕俊平

本刊顾问

袁永军 冷  梅  陈国权

陆绍阳 陈昌凤   赵云泽

隋  岩  丁玉宝   祁宇博 

顾宝祚 韩寿庚   刘凤桥

刘绍勇  濮端华   陈  飞

编辑 《军事记者》编辑部

出版 解放军报社

印刷 北京盛通印刷股份有限公司

总发行处 北京报刊发行局

国内统一刊号 CN11-4467/G2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ISSN1002-4468

国外发行代号 M6261

本刊代号 82-204

订购处 全国各邮局

出版日期 每月15日

每期定价 12.00元

本刊地址 北京市阜外大街34号

邮政编码 100832

发行电话 010-66720796

电子邮箱 jfjbsjsjz@163.com

美俄2020年度军事舆论交锋特点研究

作者:■杨 钰

摘 要:2020年,美俄基于全球局势展开激烈角逐,两国围绕北极战略、中东博弈和军备竞赛展开一系列舆论交锋,通过速设议题、巧设议题、稳设议题夺取舆论叙事主导权,其进行攻心战、实施软杀伤而构建的舆论话语体系,为我们研判国际舆论斗争走势提供了全新参考。

关键词:美俄;军事舆论斗争;特点研究

在当今国际舆论场上,大国之间的舆论斗争不再是非赢即输的二元模式,而是基于全球格局表现为非赢非输、亦赢亦输的多元状态。2020年美国和俄罗斯围绕北极战略、中东博弈和军备竞赛展开的激烈舆论斗争,囊括了多种军事思想的嬗变和革新,为我国提高舆论斗争能力提供了值得借鉴的实战经验。

一、精选议题,率先夺取舆论叙事主导权

议题设置作为舆论斗争的重要环节,必须牢牢把握时度效原则,始终坚持精心构建、深度挖掘,为夺取舆论斗争形成压制效应奠定基础。

(一)先声夺人、多措并举设议题

国际舆论场波云诡谲、变幻莫测,随着“首发效应”“羊群效应”的不断凸显,美俄双方都意识到要抢占舆论高地,首先要抢占舆论先机,以先入为主占据话语主导地位,从而赢得主动、取得领先优势,获得舆论支持。

2020年美俄北极博弈中,俄罗斯采取“速设议题”手法取得显著成效。在美媒集中造势前,俄罗斯结合俄军演练“极限条件、锋芒毕露”的特点,抢先抛出大量话题,如“俄飞行员将在低平流层演练”“战斗机将爬升至1.7万米最大升限”“空降兵部队在北极地区开展万米空降”“俄海军必要时将摧毁水下目标”等等。此类议题互动性强、关联度低、衍生量大,在分散美媒注意力的同时还将重点议题精巧隐藏。总体来看,俄罗斯速设议题战术致使美媒应接不暇,无法抽调舆论力量各个回应,美方的议题反驳机制很快“卡机”,只能转而求其次,重点报道与北约的联合军演,围绕北极地区的舆论角逐被俄罗斯以“花样秀实力”抢占了先导。

(二)把握契机、紧扣事实依据设议题

美俄舆论交锋显现出,国际舆论斗争的议题设置不仅注重先入为主的原则,同时还应兼顾攻防兼备谋略,要在舆论战中进退自如、最终赢得胜利,尤为重要的是通过多渠道采集关键稀缺信息,依托国际公约二次包装,把准舆情态势精准投放,以无可辩驳的事实取得预期传播效果。

在2020年美俄中东博弈中,美国主动出击,声称一艘俄方军舰在阿拉伯海北部驶近美驱逐舰不足55米时才转移方向,大力渲染“俄罗斯险些撞舰”的舆论话题。俄罗斯经过细致调查和全面剖析后,紧扣“美驱逐舰位于俄军舰左侧”这一关键事实,利用《1972年国际海上避碰规则公约》中“两船在沿着相交航道行驶时,右侧有障碍物的船只应让行”之条款反将一军,获得国际舆论广泛支持。数月后,俄罗斯趁美媒公信力尚未恢复之际展开反攻,向国际社会通报“俄军统计4月份美海军侦察机至少13次抵近俄军驻叙利亚基地”这一关键信息,依托数据铁证使美媒纷纷失声,从而打了一场漂亮的舆论仗。

(三)步步为营、稳扎稳打设议题

在国际舆论斗争中,要确保舆情趋势朝着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发展,在议题设置上就应重点突出“稳”,基于整体战略框架做到“分阶段、分步骤、有计划、有目的”,积极稳妥地实现既定目标。

2020年美俄军备竞赛中,美国始终坚持“为核军控谈判争筹码”这一核心目标不动摇,自2020年2月以来,美媒先后设置“潜艇部署低当量核导弹以遏制俄罗斯”“军事演习模拟对俄发动有限核打击”“美讨论开展核试验可能性”等敏感议题,高调摆出“拒绝续约”的姿态。期间,即便俄罗斯对美展开了一系列舆论围剿,如“美国核武开支占全球一半却并未使其免于新冠肺炎疫情”“美国最终目的是在太空部署核武器”等等,但美国始终坚持“你打你的,我打我的”原则,稳步设置国际舆论议题,除必要回应外,对俄驳斥少之又少。从最终结果看,美俄虽然成功续约,但背后恰恰是美国在对外限制俄战略核力量、对内兑现竞选承诺和修复全球声誉等方面所赢得的利益。

二、巧用计谋,多维开展舆论攻心软杀伤

随着国际局势演变和大国崛起,国际舆论斗争呈现出发布主体多元化、参与国家集团化、斗争策略多样化等趋势,其中甚至包含大量传统军事思想的灵活嬗变和巧妙运用。面对不断变化的国际局势带来的新挑战、新机遇,围绕攻心战而进行的运用军事谋略开展全方位、多维度的舆论威慑已然成为斗争热点。

(一)以逸待劳:以削弱士气为重点,以反复质疑为表现

美俄在军事舆论角逐中始终坚持“多维度、高强度、巧发力”战术,主要通过突出宣传“我强敌弱”来引发国内国际舆论对敌对国的质疑,进而削弱对方号召力和影响力。

美媒以“以小见大”为要。美国对俄舆论角逐重点采取“三人成虎”战术,通过媒体、智库、新闻发言人等渠道将对方小行动渲染为大威胁,并视时机牵涉第三国利益以实现矛盾国际化。例如,将“俄暂停大型战舰计划”描述成俄罗斯遭遇严重财务危机,并宣称可能损害全球经济。同时还警告世界“俄可从水下攻击欧洲和北非任何一国首都,俄正把地中海东部变成世界上最军事化的地区之一”,通过舆论向地中海国家煽风点火,意图拉拢其共同反俄。

俄媒以“逐个击破”见长。俄罗斯对美舆论角逐主要使用“攻其所必救”战法,集中主要舆论力量重点针对美国战略性举动展开驳斥和抨击,通过在国际舆论场揭露和贬低美国战略以损害其军事大国形象。例如,俄媒在2020年频繁宣称美军“战略远程大炮”战略由于缺乏前景和节省资金将很快被叫停,美军激光武器在实战环境下“中看不中用”,甚至讥讽美国加快研发下一代舰载战机的计划“颇具科幻色彩”,使国际上质疑美国的声音此起彼伏,在国际舆论场连续引发不小的波澜。

(二)连续突击:以孤立对手为重点,以多点快打为表现

在美俄交锋中,两国均以联合盟友为手段,以破其同盟为目标展开一系列舆论战,其中不少战法有着深度谋划和长远考虑,对国际舆情走向产生了重要影响。

一是离间敌盟、制造裂缝。俄罗斯对美国同盟的破击表现在军事合作领域的“离间计”,体现为多维渲染敌方联盟的不可靠性,使之相互猜忌,例如通过军事专家、权威人士之口表示“日本如此热衷于高超音速武器是因为美日同盟靠不住”“俄罗斯和土耳其可能将签署第2批S-400防空导弹系统合同”等等,以高调展示自身与美国盟友的“亲密关系”展开施压,意图迫使美国在拉拢盟友上小心谨慎,进而遏制以美国为主导的国际舆论态势。

二是密集军演、彰显决心。针对俄罗斯的离间,美国重点宣传与盟友的联合演习,多重造势彰显联盟的坚固可靠。据统计,2020年美媒频繁报道“美英海军开展北极地区演练以对抗俄罗斯”“美国及北约盟国开展‘活力猫鼬-2020’大型反潜联合演习以遏制俄水下核力量”“美轰炸机在多地区与盟友举行联合演习”等多项军事活动,旨在向俄罗斯炫耀自身国际地位从未削弱,“铁杆盟友”依然坚不可摧。

三是立足人性、道德抨击。俄罗斯对美舆论围攻战法还表现在对人性道德和全球大局表示关切,以“国际大义”在道德上孤立美国。例如,2020年5月白宫发布推特称“美国和英国1945年5月8日战胜了纳粹”,俄罗斯立即高调痛批美国把他国从胜利者中除名,引发国际舆论对美强烈不满。不仅如此,俄罗斯还站在全球和平稳定的高度“倡导”美国从欧洲撤走核武,称中导部署政策可能致使紧张局势升级,相关言论同样获得国际舆论的称赞和认可。

(三)绵里藏针:以麻痹对手为重点,以服软示弱为表现

美俄两国舆论角逐除了“硬碰硬”外,还结合“软对软”展开较量,通过“苦肉计”摆出弱者姿态争取国际舆论同情,为后续舆论进攻夯实基础。

美国整体聚焦“武器”“科技”议题,以吹捧对手为核心。细究美国“捧杀”策略,其重点在于利用“第三者效应”增强可信度,通过允许媒体发出诸如“俄军电子战系统强悍能令美军坦克迷彩伪装失效”“美国在高超音速武器研发领域早已落后俄军”“美国未必能很快赶上俄罗斯”等声音,致力于以小批评实现大帮忙,意图使对手在糖衣炮弹中迷失自我、决策失误。

俄罗斯总体围绕“经济”“装备”议题,以自我贬低为要旨。针对美国的吹捧,俄罗斯以专家、智库等渠道发布各类“权威分析”和“内部消息”予以否认,如“高超音速武器效能实为炒作,反而令俄防务代价高昂”“俄海军航空兵明显逊色于美国海军,面对真正强国手无缚鸡之力”“俄罗斯缺乏海外基地支持远洋舰队行动,只见大海不见大洋”等言论,目的在于通过“卖惨”来营造出俄罗斯专注国内、与世无争的和平形象。

三、吐故纳新,健全完善舆论斗争新模式

综观2020年美俄舆论角逐,两国均在实战中对既有舆论战模式进行了深度创新和迭代优化,为我们分析预判国际舆论斗争风向提供了新的参考坐标。

(一)多域联动催生新体系

美国创新互动体系打出舆论“组合拳”。美国在舆论实战中基于军队、智库和媒体逐步形成一种三角运作模式:美军向媒体和智库透露军事演习、武器研发等稀缺信息,媒体负责为军队造势,智库负责论证该行动的必要性、合法性和可行性,并借媒体之力与盟友共同营造有利于己方的国际舆论氛围。在美军行动结束后,媒体第一时间跟进报道以主导议题,同时智库出台评估报告向国际社会展示该行动的战略规划和显著成效,从而在国际舆论场进一步树立其良好的大国形象。总体而言,在该模式中媒体对内配合、对外输出,为美国各项行动的必要性、合理性和合法性进行了充分的国际舆论铺垫。

俄罗斯借助意见领袖展现舆论“擒拿术”。客观而言,智库往往因战略分析晦涩深奥而很少受到公众关注,不易影响国际舆论气候。近年来,俄罗斯持续加大创新力度,通过将智库中潜在的意见领袖培养发展至各媒介平台,从而实现战略研究向新闻故事的平稳过渡,为其舆论斗争源源不断提供“后援”。在对美舆论斗争中始终能看到俄罗斯智库意见领袖的广泛参与,如军事专家解读俄“猎户座”无人机等武器装备,消息人士指责美国在中东挑起事端等时事热点,评论员揭示美国部署核武器等战略剖析,等等。综合来看,这些时政热评易于理解又言辞犀利,以“深度解读”和“内部研究”为卖点,极大满足了公众对时事评析和敏感信息的需求,为俄罗斯走近国际受众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审时度势衍生新策略

一是以搅乱对方舆论场加剧其内部矛盾。内部舆情稳定是军事行动取得成效的重要前提,混乱的舆论环境将对其行动造成难以估量的危害。在对美舆论斗争中,俄罗斯就以搅乱美军内部舆论场为目的投放了一系列“舆论炸弹”,如宣称美空军“全球鹰”无人侦察机极易遭到防空系统和电子战系统的攻击,高调报道中俄的新研究成果将使美军新舰船变得徒劳,等等。意图通过剖析美军发展项目的不合理性来为其内部的反对声音提供“有力论据”,进而造成美军内部舆论混乱以达到借彼之力乱其阵脚的目的。

二是制造舆情迷雾扰敌决策。俄罗斯在对美舆论斗争中,通过多维渲染己方行动,起到卓有成效的干扰作用,例如俄媒大量发布“ 2S7M马尔卡自行榴弹炮已完成现代化改装”“新一代信使卫星系统的研制工作已经开始”“俄国防部决定为第76防空师全部配备天空-M移动雷达”等复杂信息,一时间让“俄军各型装备实力猛增”的舆论充斥国际舆论场,从而使美媒在信息超载中失去了斗争焦点。

三是“放松”新闻管控赢得好感。在舆论斗争中,良好的国家形象、媒体形象对于获取国际舆论支持具有重要作用。回顾2020年美媒新闻报道,类似“美国全球霸权时代已成过去”“全球对美国的尊重正在迅速崩溃”等“客观分析”层出不穷,这些信息刀口向内、言辞尖锐,看似对美不利,实际上正是通过向国际展示一个“新闻管控极少、媒体公正评价”的美国,以此强化美媒在国际社会心目中的公正客观印象,从而为美国下一步采取舆论行动备足国际好感。

(三)遵循规律派生新战术

一是先发制人,抢占舆论高地。在当今国际舆论传播态势下,首发效应扮演着重要角色,谁能第一时间挖掘热点宣传造势,谁就能在引导国际舆论上占取主动地位。从某种意义上说,国际舆论战首先是新闻报道实效性的竞争。例如“阿拉伯海北部美俄险些撞舰”本是一场航道之争,但美国先入为主贬损俄罗斯国际形象的战术着实收到显著成效,国际上质疑俄罗斯的声音当天开始滋生,若非在左右航线问题上百密一疏被破局,这场舆论战极可能以美国舆论压制而告终。

二是铺垫氛围,打造舆论强势。在国际传播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舆论战不再是“单议题孤军奋战”,而是呈现出“多议题联合作战”的趋势,通过各类议题相互补台营造氛围,进而达到预期目的。在美俄核军控谈判前,俄罗斯预先在多场合发表“愿意不设前提条件延长条约”等言论以塑造自身“爱好和平”形象,同时下大力气设置“美部署低当量潜射核弹破坏全球安全”“美军在演习中使用核武器”等议题以渲染对美国的负面舆情,在谈判几近搁浅时又“适时”地做出让步以获取国际支持。从结果来看,这套“预先铺垫、见好就收”的舆论战战术成效显著,国际社会对俄评价以正面为主,使其大国形象进一步得以彰显。

三是加强合作,落地海外受众。在国际报道覆盖面中,作用较大的当属国际主流媒体,换言之,提高国际传播力还应重点强化国际主流媒体之间的合作。在美俄舆论交锋中,美国主流媒体除了自身开展高质量报道外,还借助盟友的主流媒体强化对外传播,相关报道先后在英国《简氏防务周刊》、日本《东京新闻》、西班牙环球网站等媒体发布,通过“美盟传媒矩阵”向国际受众全方位展示美国的决心和实力,充分发挥了舆论倍增器作用,为争夺国际话语权营造出强大舆论声势。

(作者单位:国防大学政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