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矩阵 军事记者

主    任 张晓祺

总 编 辑  张 锋

主  编 姜兴华

副 主 编 吕俊平 杨庆民

发行编辑  倪晓丽

责任校对  王  蕾

本期值班 姜兴华

本刊顾问

袁永军 冷  梅  陈国权

陆绍阳 陈昌凤   赵云泽

隋  岩  丁玉宝   祁宇博 

顾宝祚 韩寿庚   刘凤桥

刘绍勇  濮端华   陈  飞

编辑 《军事记者》编辑部

出版 解放军报社

印刷 北京盛通印刷股份有限公司

总发行处 北京报刊发行局

国内统一刊号 CN11-4467/G2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ISSN1002-4468

国外发行代号 M6261

本刊代号 82-204

订购处 全国各邮局

出版日期 每月15日

每期定价 12.00元

本刊地址 北京市阜外大街34号

邮政编码 100832

发行电话 010-66720796

电子邮箱 jfjbsjsjz@163.com

求新求变:让报纸副刊不“副”

作者:■张兴福 陈 陟

摘 要:全媒体时代,内容创新对于提高新闻舆论工作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解放军报》“长征副刊”、《人民陆军》报“强军文化特刊”等军队报纸副刊实践,探讨军队报纸副刊内容创新要把握的相关问题。

关键词:全媒体时代;军队报纸副刊;内容创新

全媒体时代,受众可以通过各类媒介,方便迅捷地获取他们感兴趣的内容。而在多种方法手段飞速变革的同时,内容为王的至理更显厚重珍贵。奋进新时代,军队报纸在提升内容含金量的同时,一向“围绕中心、贴近官兵”的军队报纸副刊内容更应发扬人文精神,进一步凸显深刻性、厚植历史感、浓郁文化味、强化责任感、洋溢氛围美,切实提高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打破部分读者眼中“敲边鼓”“打配合”的片面理解,做到强化中心、副刊不“副”。本文结合《解放军报》“长征副刊”、《人民陆军》报“强军文化特刊”等军队报纸副刊实践,探讨军队报纸副刊内容创新要把握的相关问题。

一、立体挖潜副刊军事新闻“骨相”,凸显深刻性

明代文学家冯梦龙言:“世人大多眼孔浅显,只见皮相,未见骨相。”道理相通,文章亦然。当前,个别军事新闻工作者为了追赶全媒体时代的“高速列车”,双眼只看表象热点,作品只求热度、爆点、10万+等“皮相”,读完之后发现没有思想、空空如也。军队报纸副刊内容创新,必须在及时回应受众关切的同时,思考得更深一层,着力挖掘副刊军事新闻内涵,让稿件显露出打动读者灵魂深处的精神、思想和逻辑关系等绝佳“骨相”,直达工作重心见神髓。

叙事当如探案,层层鞭辟入里,直至水落石出。全媒体时代,人人都有“麦克风”。针对同一新闻事件,会有不同态度和意见,这就给军事新闻内容的提炼编写增加了难度。如何让读者跟随你的笔触抽丝剥茧,多角度、全面向、深层次地看清这一事件,并认同事实所反映、军媒所阐释的成因机理,应是一大要点。而报纸副刊本身具有的文学性、艺术性特质,则为事件报道探究深度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平台。习主席曾在军队一次重要会议上提到一部叫《前线》的话剧,并告诫全军不要做话剧中那个固步自封的戈尔洛夫。对此,《解放军报》“长征副刊”迅即刊发根据这部苏联话剧《前线》改编的同名小说,让大家从那个战功卓著却保守自满的戈尔洛夫身上,明白了“只有打造后天的军队,才能赢得明天的战争”,与新闻版面大抓实战化训练形成强烈呼应。

写人应效画龙,笔笔形神兼备,最终妙手点睛。全媒体时代快节奏、短篇幅的传播成为常态,但也因此会导致某个人物特写缺乏时代“个性”。军队报纸副刊人物新闻则要以温度和情怀去了解体察人物,不仅写出他是什么样的人,也写出他为什么能成为这样的一个人,更写出造就他之所以成为他的时代特性,层层剖析中体现出军媒的坚定立场和政治导向。2021年1月,陆军第三届“四有”新时代革命军人标兵火热出炉,《人民陆军》报聚焦工作重点,连续推出标兵报告文学专版,从合成营长的拔节攀登到参阅老兵的铁骨柔肠,从大美护师的提灯逆行到救人英雄的奋斗青春,全景呈现他们成长蝶变中的点滴细节、人生抉择处的关键瞬间、军旅征程上的酸甜苦辣,以标兵群像折射出新时代铸魂育人的熠熠光彩。

二、双向打通温故知新“镜鉴”纵深,厚植历史感

全媒体时代,随着新闻信息的爆炸性增长,受众的选择也大大增加,但是有些信息产品读来看去,像是喝了白开水,留不下深刻印象,症结就在于对现实的认知深度不够,对新闻来龙去脉的历史层次不明。对此,军队报纸副刊内容须在关注现实的基础上增添历史纵深感,强化温故知新的镜鉴作用,努力使副刊内容成为一坛历久弥香的老酒。

从现实回溯历史。全媒体时代的基层官兵更为关注新闻的现实指向性,而每一种真实现象都必有其历史成因,军队报纸副刊内容应从现实的一个点切入,向其源头回溯,让官兵对眼下的训练生活认识得更加清晰明了,开阔视野,增长定力。奋进新时代,《解放军报》“长征副刊”推出“新时代之歌”专栏,陆续刊发《诗意流淌的茶谷》《夜战科尔沁》《雪野旋风》等一批力作,分别从现实生活中的一次返乡、一场演习、一段行军切入,从新时代的发展变化出发,向历史深处和事件背后寻找从胜利走向胜利的答案,在时空的纵深中游弋,体现新闻版面所不擅长的时空转换功能。

让历史照进现实。“历史照亮未来,征程未有穷期。”当我们观看革命电影、聆听红色歌曲、阅读党史故事,每每心潮澎湃、热泪盈眶,无形中有一种力量在推动着我们。这正是历史的作用,这些经典作品也是红色基因代代传的重要载体,继而反哺军队报纸副刊宣传,为广大官兵提供精神支柱和文化自信。《人民陆军》报“强军文化特刊”自2020年推出“经典回望”栏目以来,聚焦《毛主席的战士最听党的话》《谁是最可爱的人》等人民军队红色经典文化作品,从创作历程、历史成因讲起,最终将落脚点定在新时代革命军人如何从经典文化中滋润心灵、焕发精神、提炼思想、指导实践,最终体察到自身承载的历史价值。

三、活用文学艺术提升“吸引指数”,浓郁文化味

“物之不齐,物之情也。”世界万物万事总是千差万别、异彩纷呈的。全媒体时代,随着媒介多样化、受众多层化,恰好给军队报纸副刊加强传播提供了大好机会。众所周知,副刊与新闻版面的一个鲜明区别就是副刊的形式更为多变、差异更为明显、活性更为突出,要尽量避免格式化的版面安排和文图设计,注重以文学艺术手段,润物无声地教育启迪官兵,以一纸副刊增添工作无穷后劲。

引入“第三方”,开辟新战场。在全媒体时代,报纸已经不单单是数张新闻纸那么简单,它逐渐与微信、微博等新媒介“挂钩”,扫一扫照片下方的二维码,你就能看到一段感人肺腑的视频,听到一段美妙动人的伴读,更深层次了解照片“一角”之下的新闻“冰山”,让受众拥有可以随时带着走的“副刊”。2021年3月,《解放军报》“长征副刊”刊发《为他谱一曲凡人英雄歌》一文,介绍电影《雷锋》主题曲《雷锋,我们的战友》的创作过程,并在文章中插入一个吹军号的士兵剪影,剪影下置二维码,用手机扫码可以欣赏雷锋生前所在团官兵演唱这首歌曲的视频,给受众带来立体的阅读体验,达到“1+1>2”的宣传效果。

不分“主配角”,聚为一台戏。针对传统纸媒来说,无论是新闻版还是副刊版,往往都将文字视为唯一主角,图片只是陪衬,而且往往文是文、图是图,看似在一个版面里,其实彼此割裂,无法让人第一眼通过整体设计了解版面风格和表达目的。进入全媒体时代,大家往往更重视这种“第一眼”的感觉,“眼缘”对了,才会仔细品读内涵。这便要求军队报纸副刊版面必须打破陈规,图文不必恪守“主配角”理论,而应互为表里、融为一体,达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境界。《人民武警报》“星期特刊”每期版面用图都比较大胆,常常根据图片传递的信息,以艺术字形式配置标题,自然呈现出本期特刊想要表达的鲜明主题,以图文一体的艺术表现力,帮助受众即时捕捉主题主旨,让其对新闻传达的思想立场一目了然,并产生浓厚兴趣。

四、站稳政治立场突出“主体视角”,强化责任感

新闻舆论工作各个方面、各个环节,都要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当前,各种社会思潮洪波涌起,一些别有用心之人往往借助网络空间制造“尖叫效应”,极易蛊惑人心。进入全媒体时代,以“全域多能广角”为特点的军队报纸副刊,更须坚定政治立场、坚守理想信念、紧跟时事热点、回应人民关切,以大篇幅、大手笔、大格局精心制作出一系列有意义有意思的爆款,让有信仰者形成共鸣、迷茫者找到方向。

努力将党的声音传达到基层官兵心坎里。全媒体时代既给党媒带来展翅翱翔的机会,也为敌对势力传播错误思想提供了平台。军队报纸副刊内容提供者必须清醒认识现实局势,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努力以“大副刊”格局强化主体视角,将党的声音传达到基层官兵心坎里。《解放军报》“长征副刊”推出的“强军文化观察”专栏,注重聚焦那些战功卓著的红军连队、荣誉部队,展现他们的“前世今生”,让官兵从红色基因的传承中寻找克敌制胜的“精神密码”。如刊发的稿件《铁拳卫苍穹》中,北部战区空军某旅弘扬扬名朝鲜战场的“空中铁拳精神”,将战斗文化转化为自觉行动,在反复探讨中推动强军实践不断深化,让受众的信仰信念无形中一起得以固化。

因时而动、顺势而为,学会打主动仗。国内外敌对势力常借各种特殊现象或偶发事件,断章取义、歪曲事实,抹黑人民军队形象。“器大者声必闳,志高者意必远。”进入全媒体时代,军队报纸副刊内容提供者不能只满足于当“救火队员”,而要因时而动、顺势而为,学会打主动仗,以灵活中见厚重的宣传优势,唱响时代最强音。《人民陆军》报“强军文化特刊”第2版每期围绕党和国家及军队重要时间节点和当前形势热点,聚焦选取版面关键词,丰富不同栏目内容,选定多种表达路径,深入进行阐释解读。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该版围绕“红船”“初心”“灯火”“党费”等关键词组稿,追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史,汇聚强军兴军磅礴力量,在受众中产生先声夺人、集群发力的矩阵效应,彰显了军队报纸副刊的责任担当。

五、摆脱“条条框框”持续文风变奏,洋溢氛围美

有人说:“新闻结束的地方,恰是文学开始的地方。”这也道出了新闻与文学之间有着十分重要的承接联系。曾几何时,军事新闻的文风一度被固定在几个习以为常的“条条框框”里。全媒体时代,军队报纸副刊要提升传播质效,就必须坚决打破陈旧刻板,尽力摆脱说教口吻,以文学化语言让受众耳目一新,有期待感,生成百花争艳、活力无穷、创新不止的氛围美,让更多受众喜欢副刊。

兵言兵语,有血有肉。一篇新闻能够成为当世佳作,不仅仅要凭借高屋建瓴的主题思想、纯熟圆融的文章结构,还要具备当下受众喜爱的语言风格和行文逻辑。全媒体时代,受众背景各异、爱好不同,但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的“兵言兵语”,一定能够抓住大多数官兵的心。《解放军报》“故事兵阵”版面每期推出4至5篇报告文学,无论是第一人称还是第三人称讲述,均不盲目追求雅致化,反而用最接地气的士兵语言进行书写,力求朴实、扎实、写实。2021年3月,该报“故事兵阵”版面刊发《雷锋的车》《回望青春》《春雨无声》等一系列稿件,站在不同官兵角度,体现故事主角所说的话、所办的事、所持有的态度,让副刊拥有了直抵人心的情感张力,为宣传中心工作创造有利条件。

打破壁垒,多元融合。南朝梁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言:“意气骏爽,则文风清焉。”全媒体时代,各类文风充分绽放,或清新质朴、或凝重洗练、或飞扬潇洒、或辛辣尖刻,各具特色,不拘一格。军队报纸副刊也应不落窠臼,将各类文风共冶一炉、互为借鉴。2021年3月,《人民海军》报“文化海疆”副刊中,以小说笔法写作的人物特写《泼墨濯剑》,清新幽默;以解密方式建构的事件通讯《点燃激情的烈焰》,质朴雄浑;以散文诗形式表达的歌曲创作心路《当仪仗兵遇上浪花白》,浪漫隽永……极大地满足了受众对新闻内容的新鲜感、趣味性和想象力,让副刊焕发出不一样的人文温度,让中心工作宣传“软着陆”,入脑入心较其他版面深一步。

(作者单位:陆军政治工作部宣传文化中心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