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矩阵 军事记者

主    任 张晓祺

总 编 辑  张 锋

主  编 姜兴华

副 主 编 吕俊平 杨庆民

发行编辑  倪晓丽

责任校对  王  蕾

本期值班 姜兴华

本刊顾问

袁永军 冷  梅  陈国权

陆绍阳 陈昌凤   赵云泽

隋  岩  丁玉宝   祁宇博 

顾宝祚 韩寿庚   刘凤桥

刘绍勇  濮端华   陈  飞

编辑 《军事记者》编辑部

出版 解放军报社

印刷 北京盛通印刷股份有限公司

总发行处 北京报刊发行局

国内统一刊号 CN11-4467/G2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ISSN1002-4468

国外发行代号 M6261

本刊代号 82-204

订购处 全国各邮局

出版日期 每月15日

每期定价 12.00元

本刊地址 北京市阜外大街34号

邮政编码 100832

发行电话 010-66720796

电子邮箱 jfjbsjsjz@163.com

浅谈军事图书对外传播中的翻译质量提升

作者:■陈京蕾

摘 要:作为军事新闻传播媒介之一,中国军事图书的对外传播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本文结合中国军事图书对外传播中翻译存在的质量问题,提出从明确目标责任、锤炼翻译工作者笔力、创新翻译组织方式三个方面下功夫,以期为提升中国军事图书对外传播中的翻译质量提供借鉴参考。

关键词:军事图书;对外传播;翻译质量

翻译与新闻传播有着不解之缘,在军事新闻传播中,翻译是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角色,是讲好中国故事、发出中国声音、阐释中国特色的一项基础工程,是对外军事传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结合中国军事图书对外传播中的翻译存在的质量问题,提出从明确目标责任、锤炼翻译工作者笔力、创新翻译组织方式三个方面下功夫,提升军事图书对外传播中的翻译质量。

一、军事图书对外传播翻译概况及意义

中国军事书籍在国际上的传播源远流长。早在古代,军事典籍《孙子兵法》就通过译介传到朝鲜、日本,经过多个世纪的流传,目前共有日、朝、英、法、德、俄等20多种语言40多种译本出版,不仅成为中国优秀军事文化的代表作,更展现了中华文明的深邃思想和伟大智慧。中国共产党的军事图书对外传播起源于长征、抗战时期,一批外国友人撰写的有关红色中国的图书,如埃德加·斯诺的《西行漫记》、林迈可的《抗战中的红色根据地》、乔伊·霍默的《在中国看到曙光》等,是最早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的新闻纪实作品,对中国军队国际形象的传播产生过深远影响。它们面世后又被国内出版社以引进版权等形式翻译成中文,使得以国际视角讲述人民军队故事的思想和实践深入人心。真正意义上的军事图书对外翻译诞生于新中国成立后,1952年成立外文出版社,专门从事包括军事文学在内的对外书刊宣传。由于中西方意识形态的尖锐对立,西方国家与中国的文化交流较新中国成立前急剧减少,外国友人书写中国军队的“他塑”时代翻过了历史的一页。这一时期译为外文的军事文学经典有《保卫延安》《林海雪原》《铁道游击队》《红日》等。在西方国家极少主动翻译中国图书的年代,这些译作开辟、坚守并巩固了对外传播的意识形态主阵地。改革开放后,特别是进入21世纪后,随着了解世界军事、借鉴国外先进军事文化需求的不断增强,以引进版权方式译为中文的国外军事图书品种大增。同时,国外对中国军事图书的主动关注又重新呈现。中国军事图书输出版权的品种数量虽然不能与同期引进版同类图书比肩,但有着显著的亮点,翻译到韩国的《亮剑》和翻译到俄罗斯的《朝鲜战争》,充分展示了中国军队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朝鲜战争中能征善战的光辉形象,发出了中国军队的声音,在国内外引起强烈反响。

二、军事图书对外传播翻译质量问题及表现

在军事图书对外传播有所成就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中国军事媒体国际传播能力还不够强,传播渠道仍需借助“他塑”,而“自塑”作品的影响力相对偏弱,主动组织外译的军事图书翻译质量还有很大提升空间。下面以英语为例,从词汇语法使用、文化内涵理解、译文深度加工、译作整体把握四个方面谈如何提升翻译质量。

(一)对语素运用仅限于字词组装,难以翻译出鲜活的英语

单词和语法是语言的基本元素,准确理解单词含义、正确应用语法句型是学习英语的基本功,但仅仅将具有特定词义的词汇按照形式上的语法生硬组装,并不能译出鲜活的英语。比如,英语的词组搭配并非汉语搭配的“照搬”,汉语“新闻照片”在英语中不是“新闻”搭配“照片”,而是“媒体照片”。有的句子拘泥“字译”,每个字都按照字典释义“精确”译出,反而句不达意。“中国的景色美极了”,其中“景色”“美”“极”逐词而译,被译成“美得走了极端”,正确译法是“意译”,用英语的“风景宜人”“心旷神怡”等关键词重塑句型。

(二)对文化差异疏于深层理解,难以翻译出其文化内涵

翻译既要实现语言的转换,也要实现文化的传播。汉语和英语的差异,既呈现于语素之表象,更深存于文化之内里。因不了解文化差异,难以翻译出其文化内涵。而造成这样的翻译失误,对翻译作品的伤害比单纯的词语“不搭”更甚。比如,领导欢迎客人:“您远道而来,肯定是累了。”字面直译的结果是“看把你累的!”表示问候的风俗用语,在汉英两种语言之间往往“习相近,形相远”,含义相似却未必“词词对应”,按照英语的习俗进行“再表达”才是正确译法:“衷心感谢您远道而来。”再如,“中国巨龙正在腾飞”是一个误用感情色彩的例子,“巨龙”常被译为英语的怪兽之“龙”,贴切的译法是使用“中国巨人站起来了”的“巨人”。前者想当然的译法,是不了解英语的“龙”是贬义词,甚至有“恶龙”的意思。近年西方影视剧中正面形象“龙”频频呈现,恰恰说明那些在西方文化中有着复杂演化历史的语言现象,我们的翻译工作者更需要在掌握其深层内涵之后慎用慎译。

(三)在翻译之上未作深度加工,没有真正传达出思想精髓

翻译不仅是语言的转换,更是思想的传达。有的译文在翻译之上还需深度加工,才能让读者看着舒服、读得明白。而当前有的军事翻译作品,更多地注重在语言上花力气,忽视了思想内涵,没有传达出真正的精髓。比如,“新中国”可以译为“新的中国”,但是,对于这一中国人人皆知的常识,许多外国人却不知道新旧中国在何时区分。“新中国”即“中华人民共和国”,英译时应将所有信息完整呈现。再如,“部队到达江西永新县三湾村”,三湾地名英译后,地名很长,句子更长。读者关心的是三湾改编的故事,不是三湾地名。这说明,只有将地名移入注释或背景知识,才能既保证译文流畅,又能提供扩展阅读。

(四)对译作整体缺乏通盘把握,没有表达出原作的主旨

比文字深加工再进一个层次的,是整体把握译作。由于语法、文化等的差异,翻译工作者不但要解决如何翻译的问题,还要处理未必适合翻译的问题。一篇抗疫纪实作品中有这样一句话:“感染控制科、妇产科、儿科、麻醉科、康复理疗科、中西医结合科等各路专家。”这么多科室名称,给翻译带来了难题,读者必须用英语“历数”之,方可完成阅读,影响阅读体验,偏离了感动读者的初衷。原文列举科室名称是为了体现抗疫中军队医务人员众志成城,但不列举也不影响原文核心,可略去不译。

特别需慎重处理的,是与意识形态有关的表述。比如,“社会主义好”“感谢党”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较浓的词汇,在英语中没有合适的对应表述。由于它们体现原作的中心思想,这对译笔提出了更高要求,汉译英时需用英文重新讲故事,才能既规避“中式英语”等翻译难题,又让外国读者体会到我们的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三、提升军事图书对外传播翻译质量的方法路径

提升军事图书对外传播中的翻译质量,应先明确目标责任,然后从翻译工作者的译笔和翻译组织方式的创新两个方面努力,力争中国军事图书对外传播中的翻译质量实现质的飞跃。

(一)强化受众意识,让外国人读懂中国、读懂中国军队

翻译的核心问题,是究竟为何而译的问题。翻译的效果,绝不限于文字,它甚至影响到国家形象。我们在埋头翻译的时候,往往没有意识到,那些在国际上传播的、出自我们之手的“词不达意”,是“翻译无小事”的教训,也没有意识到,我们的翻译视角,往往以自己的认知为中心,与真正的受众“外国读者”的视角脱节。我们必须面对的现实是,预期中那些“外国读者”,很大程度上是西方话语体系的受众,他们的信息来源以西方主流媒体为主,他们对中国的兴趣很可能夹杂着误解和偏见。针对这样的翻译环境,我们的责任是要用各国读者都能读懂的语言来传播中国及中国军队的良好形象,而做好这一工作离不开优质的对外翻译,它为站在跨文化视角下讲述中国故事提供了一条切实可行的途径,使世界人民能够了解一个立体多彩的中国、认识一支真实的中国军队。

为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必须转变观念,强化受众意识,不能再延续那种专注文本、忽视对象的翻译,也不能再重复那种精于字眼、疏于沟通的翻译。翻译要着眼于跨文化的再现和重构,着力于搭建中外交流的桥梁平台,在中国人了解世界的同时,也让外国人读懂中国、读懂中国军队。

(二)坚持“四步走”,锤炼翻译工作者功力

提高中国军事图书对外传播中的翻译质量,关键在人。对翻译工作者而言,要着眼“跨文化的再现和重构”,提高自身讲好中国故事的翻译能力。一是转变学习方向。外语教学一直是我国教育事业的一个重点,它与应试教育密切关联的教学模式,一方面培养了大量有着丰富词汇基础和系统语法训练的外语人才,另一方面也使一些翻译工作者困惑:如,为何苦背单词、狠学语法之后,译文仍与地道的英语有差距?因为有些应试模式忽略了“语言的生命来自生活”这一本源。人们孩提时代迅速学会母语,“捷径”就是时刻结合生活实践。再如,那些困扰我们的“中式英语”“字典式翻译”,皆因学习者没有进入外语母语者的现实生活,未把措词、搭配、句型等放到真实生活中“对照检查”“接地气”。二是拓展学习途径。直接途径有出国旅行,赴外国企业、国际合作机构任职等;军队媒体工作者可充分利用来自正规平台的外语传媒,通过间接途径进入外语母语环境耳濡目染,汲取原汁原味的语言营养。三是加强文化研究。一名优秀的翻译工作者不仅要掌握足够好的外语,而且要了解两种不同的文化。外语教材、经典文学、原版影视,还有指导翻译实践、研究中外文化的翻译学术期刊,都能够开阔我们的国际视野,培养我们的跨文化思维。四是进行外语创作训练。实践证明,翻译是把一种语言讲述的丰富生活用另一种语言重新表述,它们都忠于同样的故事核心,又以两种风格呈现。当我们学会独立驾驭外语写出中国故事时,翻译效果将实现质的飞跃。

(三)创新翻译组织方式,为提高军事图书对外传播翻译质量提供保障

翻译不仅是翻译工作者的工作,也是组织翻译活动的媒体或相关机构的责任。翻译组织方式的创新发展,是提升、巩固翻译质量的必要机制。一是开展合作翻译。军队媒体翻译工作者凭借自身修养达到高境界译功,有时会受到一些限制,媒体间开展合作翻译,恰好能弥补这一不足。与国内专业翻译机构合作,利用它们的优势和资源,既可以与地方媒体优秀翻译工作者合作,又可以在适宜条件下聘用外籍翻译工作者,为军事图书对外传播提升翻译质量开辟新路。二是注重优势互补。翻译界曾有对外翻译的翻译工作者究竟是中国人更好还是外国人更好的争论,主要是担心原文被曲解。合作翻译不会动摇掌握在我们手中的主动权和话语权,且合作翻译能使优势互补落实落地,包括精通军事、了解部队的翻译工作者与译笔更强的地方翻译工作者之间的军地合作翻译,以及深刻理解原作的中方翻译工作者与擅长使用外语的外籍翻译工作者之间的中外合作翻译,均能有效化解以往的难题。三是加强质量管理。要与参与合作翻译的专业机构联合建章立制,在严守新闻出版业共同的“三审三校”制度基础上,建立专门的翻译质量保障体系,明确各方任务及承担的责任。要细化质量保障模式。如岗位监督模式,由一部分外语人才负责原文选篇或文本预处理,一部分担任翻译工作者,还有一部分负责编辑、校对、协调合作流程、监督控制质量等。再如环节审核模式,将翻译流程分为多个环节,每个环节设置一个包含翻译工作者与质量管理人员的小组,后期环节小组负责对前期环节小组译文进行审核完善,最终使对外翻译作品的质量实现最大程度的提升。

(作者单位: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