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矩阵 军事记者

主    任 张晓祺

总 编 辑  张 锋

主  编 姜兴华

副 主 编 吕俊平 杨庆民

发行编辑  倪晓丽

责任校对  王  蕾

本期值班 姜兴华

本刊顾问

袁永军 冷  梅  陈国权

陆绍阳 陈昌凤   赵云泽

隋  岩  丁玉宝   祁宇博 

顾宝祚 韩寿庚   刘凤桥

刘绍勇  濮端华   陈  飞

编辑 《军事记者》编辑部

出版 解放军报社

印刷 北京盛通印刷股份有限公司

总发行处 北京报刊发行局

国内统一刊号 CN11-4467/G2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ISSN1002-4468

国外发行代号 M6261

本刊代号 82-204

订购处 全国各邮局

出版日期 每月15日

每期定价 12.00元

本刊地址 北京市阜外大街34号

邮政编码 100832

发行电话 010-66720796

电子邮箱 jfjbsjsjz@163.com

可视化表达:呈现新时代之美

作者:■张 旗

摘 要:全媒体时代,是各种新闻文体高度成熟、平面传播面临挑战的时代。如何借助“视觉”刷出存在感,并最终吸引受众,已成为纸媒生存与发展的必答题。通过版式设计和技术手段,使纸媒版面形成可视化表达,呈现出新时代之美,是纸媒在新时代“再出发”的关键之所在。

关键词:媒体融合;纸媒版面;可视化表达

全媒体时代,“指尖上的阅读”使受众的审美情趣正在发生变化,传统媒体的传播方式面临着一波又一波的挑战。面对不断变化的媒介形态,许多媒体都以内容为王为金科玉律。不过,正如黑格尔所说的:“内容非他,即形式之回转内容,形式非他,即内容之回转形式。内容之为内容即由于它包括有成熟的形式在内。”对于纸媒来说,除了稿件文字属于内容,版面的表达形式也是内容之一,形式与内容互动的最高境界应该是形神合一,即内容与形式高度融合、完美统一。从这一理念出发,纸媒版面在媒介深度融合背景下的创新显得尤为重要和关键。这其中,可视化表达成为纸媒版面“突围”的一种路径和方式。

一、高度重视设计理念,用视觉呈现版面之美

符号是一个基本的概念,也是传播学中最复杂、内涵最多的概念之一。一般来说,语言和文字被称为语言符号。在纸媒版面中,除了语言和文字,还存在数字、字母、边框等非语言符号。这些符号在纸媒版面上共同影响着人们的视觉感觉。

纸媒作为平面媒体,缺乏视频、网络等媒介立体呈现的视觉特点,因而对版面的视觉设计尤为重要。英国设计师艾伦·弗莱彻擅长通过图形语言来体现主题和信息,曾被人们冠以“设计魔术师”的美称。在他看来:“设计首当其冲的问题在于如何运用设计智慧去创造一种附加的价值和视觉的形式惊奇。”无疑,在纸媒版面的设计中,有两个关键点要尤为注意:审美与主题。审美能够形成受众在视觉上“形式惊奇”,而这种“形式惊奇”又应该服务于纸媒版面所体现的主题及其蕴含的意义。

有学者曾形象地指出,“网络原住民”最怕的是“死机”和“死记”。在当今这个时代,媒体传播应该是活态传播,既要有意义,也要有意思。在这方面,《人民日报》迈出了一大步。2019年1月1日,《人民日报》头版刊登《致读者》,宣布实行改版,其主要内容就是设计更加精美、照片更多更好、图表形式多样。而最为显著的亮点就是设置核心阅读、提炼内容提要等形式,这一方面提升了新闻报道的易读性;另一方面突出新时代的主题主线,通过在重大时政新闻稿中提炼出提要并套红,并刊发在版面的重要位置,强化了其重要稿件在纸媒版面中的中心地位,形成显著的视觉第一印象。可见,纸媒版面的设计就是一种形式创作,形式服务于内容,不仅能满足人们的审美视觉,更能赋予新闻稿件最佳的表现形式。通过对版面元素的取舍和优化配置,使纸媒更加好看,展现出新闻内容的张力,提升了新闻稿件的价值,从而使受众获得了平面媒体的可视化体验感。

二、把握图像时代的趋势,用多彩版面抓住受众“眼球”

早在20世纪30年代中,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就曾宣称图像时代的到来。在当时的西方学者看来,由图像和形象的方式所组成的视觉文化正以前所未有的力量影响着文化的每一个层面。而对于纸媒版面来说,分栏、字号、字形、线号、线型、用色、标题、图片、破栏等诸多元素都构成了广义上的版面图像与形象。

有关新闻报道,近年来中央媒体和地方媒体中,有近20家纸媒都进行了改版。这其中,彩色印刷、图文并茂成为各纸媒改版的主要表现形式。最为引人注目的是刊发重要理论言论文章的《求是》杂志,通过不断加大图片和图表的刊发力度,使这个中共中央指导全党全国工作的重要思想理论阵地变得更加“多彩”。

“多彩”,即通过多彩的版面反映多彩的故事,这也是纸媒在版面可视化转身之中的一个显著特点。纸媒版面的可视化,最初的形式更多地体现为配图、插画等,使版面图文并茂。随着技术的发展和新闻理念的变化,“图文并茂”渐渐演变成“图示化表达”,其特点不是简单地把图片搬运到纸媒版面上,而是以原图为元素之一,解构整个版面,重新建立阅读秩序。通过对原图的再创作以及版式设计,将版面的表现角度重新排列,使各类新闻信息有机融合,便于受众快速理解,直观形象生动。

大数据时代,将内容可视化是信息传送的快捷通道。近年来,各媒体尤其是新媒体对图解进行广泛运用,其实就是对文字进行可视化的转换。比如“一图读懂”模式就成为各种媒介屡试不爽、制造“爆款”融媒体产品的主要形式之一。“一图读懂”借图说事、用图说话,将复杂文字内容进行梳理,并进行生动的可视化转换,从而形成易读和悦读的阅读体验。但这一模式并非新媒体的首创,而是传统纸媒早就存在的图表新闻模式。可见,纸媒应该在继承的基础上推陈出新,将“老把式”发挥到极致,运用图片、插画、漫画、表格、提纲等诸多元素迭加使用,摆脱版面编排中的纯文本线性思维,不断创新纸媒版面可视化的多维路径。

三、用技术实现纸媒视频化,把版面搬到移动终端

全媒体时代,以智能手机为主要终端的“信息集散地”成为当今时代最显著的标志之一。随着5G时代的到来,在物联网的全面构筑中,智能手机将更加凸显其“中心”地位,成为重要的智能终端。在这个时代,把版面“搬到”以手机为代表的终端中,是纸媒“梅开二度”的不二选择。

读者在哪里,受众在哪里,宣传报道的触角就要伸向哪里,宣传思想工作的着力点和落脚点就要放在哪里。这已成为大家的共识。在全媒体时代,“终端随人走、信息围人转”是传播的鲜明特征,移动终端成为呈现融媒体最主要的平台。可见,如何将纸媒版面与移动终端紧密链接在一起,是新时代纸媒编辑必须攻克的课题。

面对这一课题,《解放军报》一直在探索“融”的路径,使新闻报道可视化,让纸媒版面“动”起来。如《解放军报》2021年3月10日推出具有丰富网络科技元素的全国两会“全息军报”,将12个版面搬到移动终端,从手机上就能看到立体的版面,点击其中的新闻稿会有智能语音读报,点击其中的图片就可以看到战机在呼啸、战舰在航行等动态视频。运用H5、Vlog、AR等新媒体手段,“全息军报”打通了纸媒、电视、广播、新媒体各平台链路,达到了版面可视化表达的新形式,使受众沉浸式、三维化感受成为可能。

在这方面,各媒体都有绝招。如动辄万言的任仲平文章是《人民日报》的重要新闻品牌。在刊发《同书写不朽香江名句》这一任仲平文章的同时,《人民日报》还同步推出系列微视频《8首歌,让你听见香港》,将文字版的任仲平文章以解说词的面貌出现,融入到旋律和画面中,让重量级作品以轻量化形态呈现,把纸媒内容化身为另一种形式重新出现在融媒体产品中。

总而言之,新闻工作是做人的工作,跟着人、吸引人、引领人应该成为媒体工作要义。如果说传统环境中,纸媒要抓取的是受众的“静态注意力”,那么在媒体深度融合背景下,我们要抓取的是受众的“动态注意力”。而可视化呈现表达则是纸媒“突出重围”的突破口,通过提升版面“颜值”实现“视觉+”,通过“互联网+”实现“版面+”,最终让纸媒焕发活力和生机。

(作者单位:解放军报社总编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