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矩阵 军事记者

主    任 张晓祺

总 编 辑  张 锋

主  编 姜兴华

副 主 编 吕俊平 杨庆民

发行编辑  倪晓丽

责任校对  王  蕾

本期值班 姜兴华

本刊顾问

袁永军 冷  梅  陈国权

陆绍阳 陈昌凤   赵云泽

隋  岩  丁玉宝   祁宇博 

顾宝祚 韩寿庚   刘凤桥

刘绍勇  濮端华   陈  飞

编辑 《军事记者》编辑部

出版 解放军报社

印刷 北京盛通印刷股份有限公司

总发行处 北京报刊发行局

国内统一刊号 CN11-4467/G2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ISSN1002-4468

国外发行代号 M6261

本刊代号 82-204

订购处 全国各邮局

出版日期 每月15日

每期定价 12.00元

本刊地址 北京市阜外大街34号

邮政编码 100832

发行电话 010-66720796

电子邮箱 jfjbsjsjz@163.com

四个“始终”:萧乾战地新闻实践引发的思考

作者:■马 璟

摘 要:萧乾是我国经历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全过程并写下几十万字通讯作品的著名战地记者。本文结合萧乾的战地新闻实践提出,军事记者始终要坚持脚底板下出新闻、当好时代的“瞭望者”、保持思辨析理的品格、努力书写无愧时代的华章。

关键词:萧乾;战地报道实践;军事记者;“四力”锤炼

战地报道是指战地记者根据亲身经历和见闻所采写的战地现场新闻或目击新闻,对于舆论走向有引导作用。但受限于战争中的特殊环境,特殊管制,战地记者想要写出优秀的报道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当好一名战地记者,既要有强烈的使命,还要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挖掘到更多信息。萧乾是我国经历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全过程并写下几十万字通讯作品的战地记者,在长达7年的时间里,穿行在战地前线的萧乾,发表了大量优秀的战地报道。他的战地新闻实践有自己独有的特色,对增强军事记者脚力、眼力、脑力、笔力(以下简称“四力”)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一、军事记者始终要坚持脚底板下出新闻

萧乾是我国20世纪三四十年代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大公报》驻欧特派记者。他以战地记者的身份亲身经历了挺进莱茵河、诺曼底登陆、波茨坦会议、纽伦堡战犯审判、联合国成立大会等历史时刻,是我国经历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全过程并写下几十万字通讯作品的战地记者。他自称是“未带地图的旅人”,形象地道出了他足迹遍及世界各个角落,笔墨洒向人生百态的传奇人生。

萧乾一篇篇战地通讯之所以写得好、写得感人,得益于他传回的新闻都是“跑”出来的。一旦获悉新闻线索,他都会想方设法赶往现场深入采访。探究其成功背后,印证出一个朴素的道理:脚底板下出新闻。其成功范例充分说明,只有深入采访现场,搜集到当事人和目击者的资料和感受,采写出的作品才能出彩。萧乾特别重视新闻实践,并身体力行。《南德的暮秋》是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实地采访战争前后德国的真实记录,完全按照第一手材料进行写作;《血肉筑成的滇缅路》更是他花了近3个月的时间,沿着修建的滇缅路不辞辛苦地采访完成的。

1944 年至1945年,萧乾还曾三赴德国采访。他首先前往欧洲战场的莱茵河前线采访。5 月,联军攻克柏林后,他以国际联军记者的身份进入纳粹巢穴。他走访了纽伦堡审判纳粹首要分子的法庭,走访了既是1929年希特勒的发祥地,又是1938 年英国张伯伦和法国达拉第屈膝签约的慕尼黑,还采访了附近以“活地狱”闻名的达亲集中营等地。1945 年,他在欧美两洲之间穿梭往来,先后采访了在美国旧金山举行的联合国成立大会和在德国召开的波茨坦会议等。

萧乾战地报道的成功实践启示我们,军事记者始终要坚持脚底板下出新闻。有无足够和必要的第一手材料,是一个记者是否进行了独立的、不可替代的、富有成效的工作的重要标志。在战争前线,身披弹雨硝烟的萧乾怀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忘我地投入到战地新闻采写工作中,收集整理了大量信息和素材。报道中,既有对详细事实的充分展现,又有特写镜头的集中描摹;既有大力精简冗繁文字,又有精心选择,出奇制胜。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萧乾新闻通讯的素材选择,详略皆佳。也正因为如此,才为其一篇篇富于激情而又闪烁着理性光彩的优秀战地通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很值得我们后来者学习和借鉴。

二、军事记者始终要当好时代的“瞭望者”

“用眼睛采访”,对战地记者来说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眼力”对现场进行直接、细致地观察,在微观上掌握战场情况,并由微观的具体信息映射出战略和战局的宏观形势,从而辅佐于战地报道的形成。

萧乾战地通讯一个鲜明特点就是以“我”为线索,通过“我”的所见所历为“窗口”,去铺展整个社会生活的画卷。在他的笔下,富有时代特征的人物与环境紧密交织在一起,互相烘托和映衬,从不同的侧面去反映社会生活,把社会生活描写得立体、丰富。

萧乾的新闻特写善于通过人物、场景的捕捉,借助微观的小事和细节,将战争的本质更好地表现出来。在《血红的九月》一文中有这样一个细节,“行里一个女打字员昨晚被炸死了……死者的胞姐赴行里领保险金时,突然警报又鸣,本来逞了劲的她,这时睁大了眼,歇斯底里地嚷起来,直等到拖到地窖,她才哭出声来”。读至此处,眼前仿佛真的出现了那个场景,在一片破败杂乱中,一个失去亲人的女子,失声痛哭,实在令人心酸动容。

《南德的暮秋》是萧乾作为战地记者三访德国的记录,他目睹了战后德国“城镇化为废墟;田野里,断枝的树,无家可归的人们,闲荡着的军马和焚毁的飞机坦克,比比皆是”。他以记者敏锐的眼光,把这一切见闻收入笔底,从而抒发他对战争的愤慨,对深受其害的老百姓的同情,使远在国内的读者看到纳粹歹徒的狠毒,看到一个高度文明的民族让一个法西斯独裁者牵着鼻子走,可以落到怎样狼狈不堪的地步。

萧乾的作品延伸到战争的各个角落,他思路广阔,但凡与战争有关的内容都是他的报道对象。他的视角也很独特,往往抓住小人物的喜怒哀乐,以小见大,展现战争的情景。在战争时期,读者不仅想看简单报道战况的信息,还想看内容翔实的通讯,因为这些通讯能够给读者很强的现场感。萧乾充分抓住了读者这一心理,在作品中大量采用了细节描写,有许多是他的亲身感受,如《银风筝下的伦敦》就介绍了分配“难民善济金”的方法,让读者知晓战场的政策。

萧乾认为,记者的素养中包括充当“哨兵”与“侦察兵”,记者的作用相当于“触须”或者“雷达”,每天都要触及或感应社会生活中存在的形形色色的人、事、物。萧乾的战地新闻实践告诉我们,全媒体时代,军事新闻宣传工作的环境、对象、方式等方面的变化翻天覆地,军事记者只有在纷繁复杂的舆论场中练就“火眼金睛”,擦亮政治慧眼,保持清醒头脑,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才能当好时代的“瞭望者”。

三、军事记者始终要保持思辨析理的品格

记者是一个“杂家”,需要丰富的知识储备,记者写一篇报道有可能要用到各种各样的知识,不仅要懂得新闻专业知识,还要储备各个领域的知识。萧乾从小就热爱读书,不仅从书本中获取知识,还在实践中认真探索,当初他要求当旅行记者是因为想去大千世界采写人生百态,现实生活给了他丰富的素材和学习资源。

萧乾不仅使自己置身于战争环境下,而且敏于观察战争中的各种现象、人物,积极思考,深入感悟。目睹战争对文明的毁灭、对人性的摧残,萧乾站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废墟上思索着中国的出路何在:“我的文字大部分不是精雕细刻的,而是带着悲愤的心情在微弱的灯光下赶写出来的。”

萧乾曾以“褒善贬恶,为受蹂躏者呼喊,向黑暗进攻”定位自己的战地通讯。在记录欧洲战争进程的同时,萧乾时刻为自己的国家所遭受的灾难和威胁而焦虑,他常常在对比中不断地思考、呼吁,以及对祖国美好未来憧憬。“我们下一代的世界究竟是什么样子呢?这是一个无法臆断但又饶有趣味的问题。愿中国儿童永不再受气受欺。”当欧战结束后,欧美各国沉浸在一片狂欢之中,萧乾却写下这样一段感触的话:“然而作为中国人,立在太平洋的口岸,我却没什么特殊的喜欢。因为日本侵略者犹在猖獗,东方的炮火即使一旦停了,烽火中之烽火,也未必能停吧。”对祖国命运的忧虑和关切跃然纸上。

萧乾报道欧战与欧美的记者采访不同。当时,欧美各大报和通讯社派有大批记者在欧洲战场采访,他们有先进的通讯设备,因而发出的新闻多而快。当时萧乾是单干记者,在这方面无论如何也抢不过外国同行。要想改变这种不利的局面,萧乾只能在夹缝中寻找新闻素材。当时外国记者只顾抢独家新闻,而忽略对社会生活、人民情绪的深入观察,这却恰恰成为萧乾新闻报道的主要领域,因为这一点,他写的新闻报道深受读者喜爱。

当今社会,是一个瞬息万变的信息时代,特别是在全媒体环境下,众声喧哗、乱云飞渡,更需要军事记者练就去伪存真的本事、打磨拨云见日的功夫。这样才能确保采写的文章不浮光掠影、不浮于表象、不人云亦云、不拾人牙慧。只有这样,才能探骊得珠。这些都需要有深邃的脑力、深厚的理论功底、缜密的理论思维。

四、军事记者始终要努力书写无愧时代的华章

萧乾新闻通讯特写散发着文学韵味,时至今日,读来仍然朗朗上口。新闻作品中文学因素的渗透无疑为作品赢得了持续的魅力,多种表现手法综合、并有所侧重地运用成为萧乾独具一格的写作特色。

萧乾非常重视记者的基本功,他把这看成是记者素养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他认为,“新闻工作基本上是文字工作,所以对于文字、语言,更应多下些功夫”。而新闻工作本身,就是“使用文字一个极好的训练”。在新闻写作的过程中,记者能够逐渐去掉空洞的毛病,能够培养读者意识,还能提高写稿速度,养成在任何场所都能写作的习惯。对此,萧乾用自己的经历告诉我们,实践是最好的老师,要在实践中提高写作能力。但要从根本上提高写作能力,还得在平时多读经典文学名著。萧乾早年在燕京大学新闻系就读时,深受他的老师,埃德加·斯诺主张搞新闻工作也要钻研经典文学著作思想的影响,强调记者要多读文学作品。

用文学笔法写新闻,让萧乾成为一位优秀的记者。根植在萧乾身上的文学素质自然而然地影响着他的新闻写作。他在恪守新闻必须真实的原则下,熟练地运用文学技巧,写出可以和现实主义小说相媲美的报道,也因此,他写的新闻特写引人入胜,文采斐然,可读性很强。萧乾就如何增强作品的文学性曾说过:“我特别喜欢契诃夫,他从不把笔下的人物当作自己的代言人,也不使用‘画外音’。尽管特写在艺术上低于散文,它也应通过形象来表达观点和思想。”深受契诃夫的影响,萧乾在新闻写作的形象和生动上,格外下一番功夫,这使他的新闻特写更显充实和饱满。

萧乾被誉为“跨越时空的世界级记者”。无论面对何种人物或景色,萧乾都如画家,素描勾勒几笔,各类特写就跃然纸上,即为人间烟火。在《南德的暮秋》中,莱茵河畔难民安居的画面颇为温馨:“窗口都晾着衣裳。大人打着排球,小孩在玩压板,孕妇坐在台阶上望着。各种语言嘈杂极了,有的在吵架,有的在患难中恋爱,真是一个热闹的小世界。”在体现战争对欧洲大陆的彻底改变时,萧乾常用今昔对比,辅以环境烘托,颇有物是人非的落寞悲怆之感。萧乾的作品里,经常可以看到他用白描的手法,将他所看到的东西用文字“画”出来,不知不觉地在读者的脑海里呈现出一幅形象生动的场景。历史冲刷过,他的战地通讯从未凋零,而是焕发新生,经典永流传。

绳短不能汲深井,浅水不能负大舟。萧乾用他独特的笔力告诉我们,好笔力,才有好呈现。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是神圣使命,也是职责所系。一个新闻产品要得到受众的认可和欢迎,要见人见事见思想。军事记者必须练就集产品的思想认知、语言风格等为一体的能力,努力书写无愧时代的华章。

五、结 语

全媒体时代,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发生深刻变化,新闻舆论工作面临新的挑战,给增强军事记者“四力”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萧乾的战地新闻实践,不仅激励着无数敬业的新闻工作者义无反顾地去追寻新闻的真实性与时效性,同时也在告诉我们,军事记者,要不断强化党性观念,确保任何情况下保持政治坚定头脑清醒;必须始终保持军人特有的作风,不断强化战斗意志和精品意识,采写出更多无愧于时代的作品;要紧跟时代,努力争当全媒体记者,成为舆论战场上的全能型战士。

(作者单位:战略支援部队政治工作部宣传文化中心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