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矩阵 军事记者

主    任 张晓祺

总 编 辑  张 锋

主  编 姜兴华

副 主 编 吕俊平 杨庆民

美术兼发行编辑  倪晓丽

责任校对  王  蕾

本期值班 姜兴华

本刊顾问

袁永军 冷  梅  陈国权

陆绍阳 陈昌凤   赵云泽

隋  岩  丁玉宝   祁宇博 

顾宝祚 韩寿庚   刘凤桥

刘绍勇  濮端华   陈  飞

编辑 《军事记者》编辑部

出版 解放军报社

印刷 北京盛通印刷股份有限公司

总发行处 北京报刊发行局

国内统一刊号 CN11-4467/G2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ISSN1002-4468

国外发行代号 M6261

本刊代号 82-204

订购处 全国各邮局

出版日期 每月15日

每期定价 12.00元

本刊地址 北京市阜外大街34号

邮政编码 100832

发行电话 010-66720796

电子邮箱 jfjbsjsjz@163.com

把握新媒体传播趋势,创新国防舆论动员工作

作者:■邓亦彤 刘开骅

摘 要:舆论动员是国防动员的重要方式之一。借助新媒体传播的态势和特点实施国防舆论动员,使广大民众形成持久稳定的国防意识,已成为国防舆论动员工作的必由之路。本文描述并归结国防舆论的生成与扩散情况,探析其传播规律与调控方略,并对如何发挥新媒体优势提升传播效能提出建设性意见,以期助力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国防舆论动员体系。

关键词:国防动员;舆论动员;新媒体传播

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当代中国面临着复杂严峻的国防安全形势。加强国防动员,对于增强国防实力,提升综合国力,确保国家长治久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作为国防动员体系中政治动员的一种重要方式,舆论动员在服务国家需求、激发民族精神、凝聚社会共识、回应民众期待等方面,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因此,要动员广大军民合力打造稳固强大的国防,就必须不断加强国防舆论动员工作,尤其是要重视并准确把握新媒体发展趋势,为国防和军队建设营造有利的舆论氛围,提供可靠的话语保障。

一、舆论动员是现代国防动员的重要内容

国防舆论动员从属于政治动员,具有强烈的目的性和导向性,旨在建立民众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性质宗旨、国家归属感和国防重要性的清醒认知,发动民众以实际行动参与到国防建设的各项事业当中。因而从本质上讲,国防舆论动员是一种“官方组织的社会运动或集体行动”。

(一)历史和现实都要求重视国防舆论动员

从特定角度来看,中国的历史就是一部中华民族不断抗击侵略、维护统一、抵制分裂、促进和平发展的历史。“居安思危,安而不忘危”“国无防不立,民无兵不安”,既是中华民族优秀的军事文化传统,同时也是数千年来我国国防舆论的主旋律。如今的中国,正全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加速推进中华民族复兴大业,就更离不开强大的军队和稳固的国防。

建设稳固的国防要举全体民众之合力,就必须加强国防动员,其中国防舆论动员的地位作用尤其重要。良好的舆论环境是国家安全环境的基础与保障,舆论动员的能力和水平与国家安全的能力和水平息息相关。因此,有必要将国防舆论动员纳入现代国防动员体系之中,不断提高国防舆论动员能力与水平,使之成为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要手段。

当前必须面对的现实境况是,我国的国防安全形势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除却传统地理意义上的国土防卫安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等无形领域同样存在多重安全考验;而面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两个大局的时代课题,面对确保国家安全稳定、实现祖国最终统一、完成民族复兴伟业的神圣使命,更需要不断创新和加强国防动员工作,建立与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防舆论动员体系,以广泛发动全体民众思想和精神的力量,在思想和行动上不断推进国防和军队建设。

(二)国防舆论动员是直指民志民心的动员

决定战争胜利的因素很多,“人”始终是关键。因此,国防动员不单单是对武装力量、物资装备等有形力量的动员,还必须同时进行针对人思想意识、情感态度的动员。国防舆论动员直指民志民心,主要是借助各类媒体传播平台,通过投放正面国防观点和消解负面国防意见,进而引导社会公众舆论,从认知、情感和态度等方面开展国防动员,使纷繁复杂的认知最终形成为绝大多数公众所认可和支持的共同意见,目的是激发民众爱国热情和培育全民国防意识。战争时期,这一动员方式可助力调动军民精神潜力,凝聚意志力量,瓦解敌方战斗意志,争取国际舆论支持,最终赢得战争胜利;和平时期,舆论动员则为未来可能发生的战争提供社会舆论和民众心理上的准备,对培养爱国主义情感,提高全民国防意识,自觉履行国防义务,引导人民关心、支持、参与国防和军队建设,具有积极意义。

国防舆论动员之投放正面观点和消解负面意见,其要义和实质就在于建构全民国防共意。根据美国社会学家克兰德尔曼斯(B·Klandermans)在“意义动员和行动动员”理论中的阐释,“共意动员”是指通过建构话语共意、身份共意、情感共意等方式最终实现社会意义的宏观建构,它是一种价值传播与认同构建的过程。舆论动员之所以能够成为国防动员的一种重要方式,就在于对舆论实施调控引导,或使动员主体的价值观点得到广大民众的普遍认同与接受,或使舆论场中的不同意见最终趋于符合动员主体期待、相对一致。建构共意的过程就是将个人与集体认同感连通起来的过程。换言之,国防舆论动员通过共意建构,使动员主体与对象在国防和军队建设的相关事件、问题上达成一致意见,形成共同价值理念。

动员的对象是人,人在哪里,国防舆论动员的阵地就在哪里。面向民众建构与传播国防共意,是统一全民国防意见态度、凝聚全民国防意志精神的一项工作。它既是国防舆论动员的致效机理与奏效途径,也是国防舆论动员的终极指向与根本目标。因此,从民志民心的维度出发,要注意从情感和理性两方面入手:情感层面上,爱国热情和“国家-民族”身份认同是有效的驱动力;理性层面上,应当使民众认识到自身与国防之间是一种休戚与共、利益攸关的关系。借此,可在国防共意的建构与传播过程中进一步促进民志民心的统一与凝聚。

二、借新媒体传播创新国防舆论动员工作

第4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9.89亿,互联网普及率达70.4%;手机网民规模达9.86亿,网民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达99.7%。显而易见,网络新媒体的迅速普及与发展,不仅带来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的剧变,也对人类社会和大众生活的各个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特别应当注意的是,媒介之“新”不单单指互联网新媒体,而是随着媒介形态不断迭代创新所衍生出的所有传播形式,均属“新媒体”之列。

在媒介技术发展至“人人手持麦克风”的今天,我们已经不可避免地被裹挟至数字化时代和媒介化社会。在这里,“新渠道、新形式、新机制、多元化”的新媒体正以其自身逻辑重构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现代社会的“设计师”:一方面,无论是社会组织还是普通民众,从信息交流到文化沟通,都对各类媒体平台产生高度依赖,新媒体应用逐渐成为一种弥散且大众习以为常的生活方式—利用媒体客户端实时掌握权威信息和深度解读,利用微信、短视频、直播丰富业余文化生活,利用在线教育、政务平台应用获取数据、解决生活难题,利用网络购物、网络公益等实现消费、增收、脱贫目的等等。生产者构成复杂,生产方式多样化,重构了信息传播的秩序和用途。另一方面,随着影响力与日俱增,新媒体已渗透到社会组织、生活的各个层面,并逐渐超越信息交流这一基本功能,改变人们对世界的认知途径和体验方式,重构人们的生活秩序,甚至是情感世界和意识形态。新媒体与生俱来的泛在性、数据性、智能性、交互性,使其呈现出的信息本身、传播形态与作用方式与以往不同—舆论生成平民化、舆论影响扩大化、舆论传播不可控化。因此,新媒体成为舆论生成与传播的理想平台,成为一个全新舆论场域。近年来涉及国防和军队建设的若干议题、大小事件,就时常在新媒体平台生成声势巨大的社会舆论。由此可见,针对当下的舆论生态,借助新媒体传播的态势和特点实施国防舆论动员,使广大民众形成持久稳定的国防意识,已成为国防舆论动员工作的必由之路。

当前,随着全媒体的不断发展,出现了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做大做强主流舆论,充分体现出新型主流媒体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成为一道时代课题。就国防动员舆论场域来看,以往由官媒主控、传统媒体推动、民间追随的固定模式,逐步演变为传统媒体、新媒体、网民等各种力量平分秋色、互相博弈、随时互动的新态势。飞速发展的新媒体不仅成为了当下国防舆论生成与传播的重要平台,也是国防舆论动员面临的现实景况,更是创新国防舆论动员工作的大好契机。因此可以说,在包括国防舆论在内的传播场域内,“得新媒体者方得天下”,必须借助新媒体传播创新国防舆论动员工作。

三、建设中国特色的国防舆论动员体系

着眼于创新国防舆论动员工作、提升新媒体国防舆论动员效能,应从动员的主体、对象、载体和时机等方面着手,努力建成全媒体时代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防舆论动员体系。

(一)强化国防舆论动员的主体责任

真正有效发挥国防舆论动员作用,需要明确并强化动员主体的职责。这个动员主体包括党、国家、军队的各级机关以及各级各类媒体,要始终贯彻“党媒姓党”“党管媒体”的原则,牢牢掌握国防舆论动员主导权,正确把控国防舆论动员的大方向。

首先,要理顺国防舆论动员的组织体系。从当前国防动员工作现状来看,各级国防动员主管部门对舆论动员的重视程度应进一步加强,特别是要加大组织体系的建设力度。一是要建立高效顺畅的国防舆论动员指挥系统,领导指导、协调统筹军地宣传部门和各级各类媒体开展国防舆论动员工作;二是要建立健全一套完整的国防舆论应对工作机制,包括依托军队宣传主管部门、军队信息化建设管理部门、联合军队媒体和相关院校设立国防舆论监测与研究专门机构;三是制定国防舆论突发应急机制,从组织架构、应对流程、方式手段等层面,下大力气做好包括舆论应对、事件处置和善后协调等各个环节的工作。此外,还要进一步优化军事信息发布机制并不断提高发布质量,建立和完善国防舆论引导机制,通过主动说明、正面解释和侧面疏导等手段,有效引导国防舆论。

其次,要着力打造一支强大的国防舆论动员队伍。在新媒体发展势头迅猛、传统和新兴媒体走向深度融合的新形势下,必须培养又专又博的“全媒型”“专家型”国防舆论动员人才,做到一专多能、全面精通,真正成为新媒体运用的行家里手;要在各个层级建立起具有一定规模和质量的国防舆论动员队伍,打造军内外影响广远的“舆论领袖”,主动设置优质议题,因地制宜、因事而异地进行合理化动员;既要培养好也要管理使用好国防舆论动员人才,特别是要打牢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立场坚定,底线明确,确保国防舆论动员不偏向、不走调。

(二)夯实国防舆论动员的群众基础

国防舆论动员的对象和基础是全体国民,全民国防教育和动员是增强忧患意识、培塑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径,可使广大群众对国防和军队建设发展具有正确认知,并形成稳定的国防意识,进一步筑牢国防舆论动员工作的群众基础。

随着媒介化社会的到来,大力提升民众的媒介素养成为提升国防舆论动员效能的重要前提。在当前媒介融合的国防舆论场域内,要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不断提高民众发现、接近、分析、评价、整合使用各种媒介及信息的能力,不仅要引导他们恰当地表达个人观点和情感诉求,更要强调对国防事务进行理性思考与分析,努力为国防和军队建设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在全民国防教育中,应当充分发挥新媒体优势,统合线上线下,挖掘和利用好丰富的军事文化资源,将代表军事文化的语象、图像、声像、影像和景观符号作为国防共意的载体,充实符号的国家认同感、社会责任感和审美艺术感“所指”,并将“能指”置于国防舆论动员的全过程中进行扩散传播,以取得增强感染力、扩大影响力的效果。例如,开通国防动员专题新媒体账号,设置军情动态、武器纵横、军事游戏等板块;运用好“两微一端一抖”及直播、公益广告等新媒体渠道,提高国防舆论动员对青少年网民的吸引力;摸索创新“军营开放日”活动的开放范围和形式,做好风险评估,大胆试水寻求突破;充分挖掘国防教育基地功能,探讨群众可参与的军事体能训练、轻武器射击体验、战术动作教学等内容;抑或在公园广场、标志性建筑、社区街道、车站机场、港口码头等公共场所注入国防元素,运用VR\AR\LED技术、各种移动屏等设施和H5、全景式视频等手段发布国防动员内容,不断提升国防舆论动员的覆盖面和渗透力,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全民国防观念和爱军参军拥军的热情。

(三)搭建国防舆论动员的媒介平台

媒介是国防舆论生成及动员的载体,必须着力拓展媒介传播渠道,构建军内外媒体联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结合、多种媒介形式并举的国防舆论动员媒介体系。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强调,着力打造一批形态多样、手段先进、具有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形成立体多样、融合发展的现代传播体系。因此,搭建国防舆论动员媒介平台,要有效整合多种媒介形式,发挥媒体合力;要综合多种文化形式,利用文艺作品、新闻作品、科技产品、文化产品等多种样式实现国防舆论动员传播效果的最大化;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吸收利用先进技术手段,遵循新闻传播规律,立足形势发展,坚定不移推动军事媒体深度融合,高度重视传播手段和创新,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同时,打破军地、内外、官方民间等界限,坚持军民一体、军地协同,形成一个政府主导、军队发声、媒介助力、个体宣传、民众响应的金字塔式传播联动平台,加强国防动员与政宣、外交、工信、网信、文化教育等部门的协同作战,构建布局合理、重点突出、功能齐全、技术先进的国防舆论动员媒介传播体系。

在搭建国防舆论动员的媒介平台的过程中,要注意三个方面:一是注意统筹协调军地媒体。军地媒体要进一步破除壁垒,优化结构,建立稳定顺畅的沟通协调机制和涉及全要素、全过程的合作机制,确保在重大涉军事件上口径一致,彼此配合,联动发声。二是强化互联网思维。不仅要熟练使用互联网技术,更要树立互联网思维,增强军队媒体的用户意识、市场意识和产品意识,进一步从“传播本位”切换至“受众本位”,形成全媒体传播矩阵和高效集约化的内容生产体系,有效吸纳PGC、UGC、OGC等生产模式参与到国防舆论动员体系中来,实现媒体从整合向融合的根本转变。三是充分运用新媒体平台优势。加速军事传播能力建设,借融合之力实现国防舆论动员效益的最大化,鼓励并支持经组织审批开办的军事自媒体,不断尝试增加国防舆论传播新窗口。

(四)把准国防舆论动员的恰当时机

国防舆论动员与新闻传播有所不同,是一种具有明确目的性的宣传,因此在时间维度上更侧重时宜性而非时效性,在国防舆论动员工作中,正确选择恰当的动员时机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既可以通过主动设置、适度取舍时间节点或选择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关键时间节点传播国防观点与信息,也可以根据舆论热点较高的事件或话题,主动借势传播,以此引发民众兴趣和关注,取得最佳舆论动员效果。

把准国防舆论动员的恰当时机,应当组织专门从事相关专业、了解舆论传播规律和受众心理的专家事先进行效果预估和风险预测,并在传播过程中随时评估、全程监测。同时,讲述什么故事、由谁讲述、采取怎样的讲述方式、选择什么样的时机,乃至投放什么观点意见、何时投放、怎样投放、如何保证持续发力等选择,都要做好事先筹划谋算,以确保国防舆论宣传实现最佳效能。

此外,针对网上敌对势力和个别网民将热点涉军事件有意负面化解读,甚至利用舆论热点传播涉军反动信息和舆论的行为,我方必须主动反击回应,积极解疑释惑,提供正确观点,正本清源,及时消解负面国防舆论的不良影响。

[作者单位:国防大学军事文化学院。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借助新媒体传播实施国防舆论动员研究”(编号:11GJ003-031)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