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矩阵 军事记者

主    任 张晓祺

总 编 辑  张 锋

主  编 姜兴华

副 主 编 吕俊平 杨庆民

美术兼发行编辑  倪晓丽

责任校对  王  蕾

本期值班 姜兴华

本刊顾问

袁永军 冷  梅  陈国权

陆绍阳 陈昌凤   赵云泽

隋  岩  丁玉宝   祁宇博 

顾宝祚 韩寿庚   刘凤桥

刘绍勇  濮端华   陈  飞

编辑 《军事记者》编辑部

出版 解放军报社

印刷 北京盛通印刷股份有限公司

总发行处 北京报刊发行局

国内统一刊号 CN11-4467/G2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ISSN1002-4468

国外发行代号 M6261

本刊代号 82-204

订购处 全国各邮局

出版日期 每月15日

每期定价 12.00元

本刊地址 北京市阜外大街34号

邮政编码 100832

发行电话 010-66720796

电子邮箱 jfjbsjsjz@163.com

以小见大:借巧支点描绘宏阔战争画卷 ——彭子冈战地报道特色及启示

作者:■孟晓雅 高 群

摘 要:以小见大,是新闻报道的一种重要技巧,常体现为通过微观视角反映宏大主题。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彭子冈的不少新闻作品都选择从“小切口”入手,揭示战争的本质,带给民众奋力前行的希望。彭子冈这种以小见大的报道手法对新时代的军事记者具有重要启示作用。

关键词:彭子冈;战时新闻报道;以小见大

彭子冈,原名彭雪珍,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新中国成立前后享誉国内外的著名女记者。她是一名长期在白区工作的中共地下党员,发表在《大公报》上的许多报道,既有对侵华日军暴行的揭露,对国民党腐朽统治的痛批,也有对为民族利益勇敢斗争的中华儿女的讴歌。国民党的一个高官曾在大庭广众面前向她发难:“彭子冈,你的文章真有煽动力,你是不是共产党啊?”这从一个侧面体现了彭子冈文字强大的感染力。翻译家叶笃庄则称其“有两只慧眼”“握一管神笔”,这是对一位记者观察及表达能力的极高赞赏。

战时新闻报道中,有不少名篇气势恢弘,以惊人笔力“拓印”战争全貌;也有不少佳作视角独特,以一隅“折射”全景。彭子冈有不少作品就属于后者。她善于选择微观视角反映宏大主题,完美结合了一位女性的敏锐和一位记者的思辨。这种以小见大的报道方式,对新时代的军事记者具有重要启示作用。

一、以独具特色的“小人物”彰显精神风貌的普遍性

抗战时期,吸引目光的重要人物、重要事件多不胜数,但在彭子冈的通讯中,“小人物”始终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彭子冈文集》(2020年版)“战时通讯与专访”一章中收录的59篇作品中,除了14篇对重要人物的专访,其他报道都或多或少将笔触伸向了没什么知名度的人。其中,有在医院治疗的负伤军人、兢兢业业的航空机械士,有献金救国的擦鞋难童、奔赴前线的战士和他白发苍苍的母亲,还有大量被历史洪流淹没,却真实存在过、留下了战争痕迹的个体……在那样一个风云激荡的年代,普通个体能得到这样的关注,既是一种人文关怀,也是一段独特视角下的历史。

以《地上的英雄们》为例。抗战时期,当我方战机在头上飞过,人们会为飞机上的驾驶员、射击士、轰炸员呐喊,但地上那些为飞机检查、修理的机械士却没有那么显眼。彭子冈把目光聚焦到航空机械士这个默默无闻但劳苦功高的群体,读者才认识到这样一些普通而伟大的人。机械士中,“玩铁鸟玩了十几年的老汉,连自己的姓名都写不端正”;“放弃了少爷生活”的小领袖“小提琴里时常能拉出温柔的曲子”;还有在地上为飞机服务,却希望“有一天我也要飞上天给敌机一个厉害看看”的广东小伙子刘福元,“他瞅着天上的白云傻傻地发笑,手里的锤子敲得特别有力”……在彭子冈的笔下,这些人并没有被简化为忠于职守的符号,而是在对其性格和故事的深入探索中,被还原成一个个有血有肉、带着热忱与渴望的个体。通讯《给母亲们》中,士兵赵仁的母亲在家书里只是叮嘱独子伤好了再去战场,并未悲悲戚戚。这位内心忧虑言语却冷静的妇人形象正是广大千千万万送孩子上前线的母亲的缩影,她们平凡,却在国难面前展现出坚强慈爱、深明大义的一面。在彭子冈笔下,像这样身份普通但闪耀着人性光辉的形象还有很多。单从个体而言,他们力量微小、影响有限,但他们的努力仍旧能给千千万万的同路人带来慰藉与信心。这些小人物汇集起来的群像让人们看到,抗战是全民族的抗战,抵御外侮的力量,不仅有身处一线、奋不顾身的传奇英雄,更有无数默默奉献、尽己所能的普通人,他们身上共有的那种朴素的爱国情感,正是中华儿女身处困境仍旧不屈不挠的精神力量。

可以说,彭子冈书写普通人在战火中的命运,在读者眼里既是他人也是自己。从受众角度看,报道在读者头脑中引发触动,也是受众深刻理解其中信息并产生情感认可的过程。这其中,受众积累的社会生活经验、既有的价值观和态度、行为取向,会对他们如何理解报道产生导引作用。对普通读者而言,“小人物”的命运与其生活体验相似,更易被理解,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彭子冈的报道有如此强的感染力。

进入新时代,军事记者着力传递强军兴军正能量,而大的命题要落实为有影响力的新闻作品,不仅需要理想情怀,也需要报道技巧。无论依托重要人物,还是从平凡人物切入,两种都有各自的报道价值。彭子冈对普通人的成功描摹表明,在回答大命题时,报道“小人物”亦能有所作为,这是军事记者可以运用的一种报道思路。关注强军兴军大背景下有代表性的普通人,借助“小人物”的故事来展现具有普遍意义的精神风貌,笔下也能诞生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军事新闻作品。

二、用直观有力的细节增强重大题材的感染力

对一个时刻保持着敏锐嗅觉的记者来说,显著的人和事自然不会错过。除了“小人物”,彭子冈也记录过不少重要人、重要事,但她很少全面铺开,而是抓取其中有说服力的细节,以小而深的笔触产生大而广的传播效果。

其中轰动大后方的新闻特写《毛泽东先生到重庆》堪称典范。抗日战争取得胜利后,蒋介石一边邀请毛泽东赴重庆谈判,一边暗地准备发动内战。毛泽东不顾个人安危亲赴重庆,向国内外宣告中国共产党是真诚地谋求和平的,是真正地代表全国人民利益和愿望的,可谓展现了极大的勇气与诚意。彭子冈作为在白区工作的中共地下党员,在报道措辞上需慎之又慎,这于记者如同“带着镣铐跳舞”。然而,在《毛泽东先生到重庆》一文里,她仍能通过抓取直观有力的细节,于“不动声色”中成功勾勒出一个诚挚、亲切、朴素的领导人形象。

这篇刊载在1945年8月29日《大公报》重庆版的报道,记述了毛泽东一行飞抵重庆,在九龙坡机场下飞机并前往张公馆的过程。报道中,彭子冈以相对克制的笔触准确地捕捉、聚焦一些具有个性的信息。她写道:“当他大踏步走下扶梯的时候,我看到他的鞋底还是新的。无疑的,这是他的新装。”此处,作者细腻敏锐的观察力尽显无遗。她写完此句后,进而转向下一个画面,并未在此停留作渲染。然而,这句话已足够有力。这里,彭子冈体现毛泽东的重视与诚意,抓取的不是他的语言,也不是引人注目的场面、阵容,而是平实的、人人皆可能有过生活体验的细节—穿新装以示郑重。毛泽东一行到张公馆后,彭子冈仍然留意了衣着方面的细节,“毛先生宽了外衣,又露出里面的簇新白绸衬衫”。此外,彭子冈还留意到,“他打碎了一只盖碗茶杯,广漆地板的客厅里的一切,显然对他很生疏”,不仅一下子拉近了人物和普通读者的距离,更从这种对富丽堂皇的不适应的侧面反映出毛泽东长期以来的朴素作风。结合前面的新装来看,习惯了朴素的毛泽东此次特地换上新装,再次印证其对此次谈判的重视。作者未刻意渲染,读者便能从这些细节侧面感受到毛泽东前来会面的十足诚意和一个伟人身上特有的平凡。彼时,蒋介石暗地谋划发动内战并意图将罪名推到我党头上,面对这种舆论风险,报道关注衣着看似是无关的小节,但其中凸显毛泽东参加谈判的诚意却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进入新时代,军事记者也常遇到重大典型人物或值得铭记的历史性事件,这类题材有着很高的新闻价值,但也会因为非同寻常而和普通受众有一定距离。要让这些内容走下“神坛”打动受众,甚至让受众产生长久而深刻的记忆,彭子冈的报道方式仍具有借鉴价值。报道重要人物和事件时,抓住直观有力的细节,让读者自己去感受,比作者站出来“代言”更有说服力,这就是事实的力量。比如,重大典型报道《“人民楷模”王继才—一辈子守着这面旗》中,提到王继才滚下17级台阶时,手里还紧紧抱着国旗这一细节,便是用生命为国守岛的生动诠释。人遇险境时作出的反应是本能的,王继才对国旗的爱护、对守岛的责任感已经融入了骨血,这种真挚的情感足以让这位“人民楷模”永远活在读者心中。

三、借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凸显抽象话题的接近性

万事万物均有联系,战争背景下的社会万象,即使不像一线那样炮火纷飞,也必定在日常生活中隐匿着不寻常。一方面,这是战争和其他各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另一方面,它又是理解战争的重要渠道之一。从吸引社会目光的程度来看,相较于瞬息万变的战事,这些现象包含的变动没有那么剧烈,但对细腻敏锐的彭子冈而言,这反而是她书写宏阔战争历史的一个支点。正如她1940年在报道《重庆的米和煤》中写道:“假如人民在抗战中不能仅仅依赖空气和风雨生活的话,我们依然得掉头过来看看后方的民生,因为后方民生的安定可以影响前方的一切。”她有不少战地通讯着重关注抗战背景下的社会民生,大到一个地区为支援前线物资建设工厂的情况,小到百姓日常一个饼一碗粥的价钱,她都作了详细调查,并予以记录。这些带着烟火气的文字,虽不是直接与战争相关,却无处不是战争的反映。读者不仅能从中感知整个社会局势的变化,更能从这些日常现象中体会到国家安危与个人命运的紧密联系。

抗战时期,国民党的腐朽统治已经在社会许多方面体现出来,一般读者或许难以直接从其繁冗体制以及各种政策中分析一二,却能在与自己息息相关的生计中有明显感受。1941年彭子冈在通讯《松白机杼声》中报道了松溉纺织实验区、新运抗属工厂的建设情况,在事无巨细的观察中,她发现,“抗属们的军米依然没有领到,这正和保育院儿童被允许吃军米一样,始终还是具文。公事你做得不少了,米粒却未曾随了公文附来一颗,这不能不叹息行政效率,在受训期中的抗属几乎负债,因为那时期工资不多。抗属们的伙食三分之二由厂方津贴,以示优待,但算下来挣得也不多。而指委会花在该厂的每年经费却有二十六万元。”从这段文字中,当局的形式主义和虚浮作风可见一斑。此外,国民党的经济政策和疲弱无力的调控手段也让抗战背景下的民生雪上加霜,这种苦楚在彭子冈对日常物价、市井景象的报道中展现得尤为充分。如《薄雾重庆》中“山城琐闻”一节中写道:“芋类专卖局在渝设四个零售处,价格与黑市悬殊,故特别拥挤,发生过殴打情事。芋价步步高升,以致某报编辑在评论中质问刘振东局长,问系专卖抑系专买,因芋价过高,只能少数人买了,日后也许只有刘局长一个人买得起。”乱象还不止这一处,在《陪都琐闻》“米的故事”一节中,彭子冈写道:“城市中有暴发户与普遍贫穷的对比,乡村中有大地主新地主与佃农不能生活的对比”,其骇人差距更让人不禁深思背后的统治问题。

彭子冈截取的社会镜头,在抗战背景下都有其特定指向和深刻含义,但她用日常生活中的变动而非概念化的表达作为载体,有助于拉近抽象话题与读者的距离。如今看来,这种写法充分考虑到读者的阅读心理,即理解时倾向于调动自己熟悉的日常经验。当然,并非普通读者无法理解抽象话题,只是该过程需上升到理性建构,它是反复琢磨、逐渐深入的,比如,理解复杂事件的来龙去脉、高度概括的理论思想等;而日常经历更多时候引发的是直观代入,是因生命体验相似而产生的契合,它是感性的,也是在心灵上引发瞬间冲击的来源。这启示我们,在面对一些抽象话题时,可以从日常生活的角度去观察、解读,或许会让人眼前一亮。比如,近年来出台的相关军人家属优待政策,除了对具体内容作介绍,还可以联系日常生活场景来阐释,以此充分展示政策带来的便利和背后尊崇军人的导向。

(作者单位:国防大学军事文化学院、69242部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