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矩阵 军事记者

主  编    姜兴华

副主编     杨庆民

美术兼发行编辑   倪晓丽

美术兼校对编辑   周敏君

责任校对    王 蕾

本期值班        姜兴华

 

本刊顾问

袁永军   冷 梅 陈国权 陆绍阳

陈昌凤  赵云泽 隋 岩    廖燕灵

丁玉宝  祁宇博    顾宝祚 韩寿庚

刘凤桥   刘绍勇     濮端华 陈 飞

 

编  辑 《军事记者》编辑部

出  版 解放军报社

印  刷 北京盛通印刷股份有限公司

总发行处 北京报刊发行局

国内统一刊号 CN11-4467/G2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ISSN1002-4468

国外发行代号 M6261

本刊代号 82-204

订购处 全国各邮局

出版日期 双月15日

每期定价 12.00 元

本刊地址 北京市阜外大街 34 号

邮政编码 100832

发行电话 010-66720796

(版权所有 翻印必究·印装有误 负责调换)

饱含深情:让战地报道直抵人心 ——萧乾战地新闻特写对新时代军事记者的启示

作者:■赵广宇 祁红缨

摘 要:萧乾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多次深入伦敦、柏林等战地一线采访,饱含深情写出了众多直抵人心、在国内外引起积极反响的战地报道。萧乾战地新闻特写的思想情感、叙事特点和文学性表现手法,对新时代军事记者仍有深刻启示。

关键词:萧乾;战地新闻特写;启示作用

萧乾是中国现代著名的记者、文学家、翻译家。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萧乾以我国《大公报》驻欧特派记者身份,亲身经历了挺进莱茵河、诺曼底登陆、波茨坦会议、纽伦堡战犯审判、联合国成立大会等历史时刻,饱含深情写出了众多直抵人心、在国内外引起积极反响的战地报道。萧乾战地新闻特写的思想情感、叙事特点和文学性表现手法,对新时代军事记者仍有深刻启示。

一、真挚浓烈的情感是新时代军事记者的必备素质

优秀的新闻作品必然饱含记者真挚浓烈的情感。情感力量是萧乾战地新闻实践的内在动力。

人文关怀构成作品的情感基调。萧乾曾说,“我的这支笔应留给那些在黑暗中挣扎的人们”。萧乾早期在国内采写新闻报道的时候,人文关怀就已经有突出表现。他的作品大多取材于社会底层,关心民生疾苦,抨击社会黑暗。如《流民图》记录了1935年鲁西、苏北广大地区的人民在洪涝灾害中挣扎求生、流离失所的景象,在当时引起极大轰动。旅欧期间,这种人文关怀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他笔下的战地新闻特写,很少表现金戈铁马的宏大战争场景,而是着重描写不起眼的小人物和动物在战争中的生存境遇。如《妇女在战争中》《疏散与失学》《银风筝下的伦敦》等作品,通过对战争中贫民、妇女、儿童、小动物等弱势群体的关注,凸显战争带给普通民众的深重苦难。萧乾不是以旁观者的姿态来观察和记录,而是以亲历者的身份去感同身受,表达对弱者的无限同情和对战争的憎恶。

爱国主义情怀贯穿战地新闻实践始终。萧乾不同时期的战地新闻特写都始终贯穿着爱国主义情怀。一方面,旅欧期间,萧乾虽然身在异域,但始终关注着中国的抗战形势,采写了一大批与祖国前途命运息息相关的稿件。如《欧战爆发后英国援华现状》《剑桥春季大辩论:英国应否积极援华》等稿件,他明确表明,在帝国主义国家眼里,中国只不过是他们的一颗棋子,中国要放弃通过外国援助而实现独立富强的幻想。另一方面,萧乾的战地新闻特写,虽然描绘欧洲战场景象,但总是触景及情,表达出游子对祖国的深切牵挂。如在《美国印象》中,面对德国投降欧美各国一片狂欢,萧乾写道:“然而作为中国人,立在太平洋的口岸,我却没什么特殊的欢喜……因为日本侵略者犹在猖獗,东方的炮火即使一旦停了,烽火中之烽火,也未必能停吧。”

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传递作品的情感力量。在直面生死的残酷环境中,萧乾的战地新闻特写始终传递着强烈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为抗战中的中国同胞带来极大鼓舞。亲历伦敦轰炸时,他写道,“我得钻洞去了,因为高射炮就在隔壁”;在《伦敦一周间》中,描写经历轰炸后的商铺“用白粉画着个滑稽的胖哈代,口中骄傲地吐出一句‘照常营业’”。萧乾用战地新闻特写告诉中国同胞,在反法西斯的战场上他们并不孤单。

纵观萧乾的战地新闻特写我们会发现,正是人文关怀、爱国主义情怀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贯穿其战地新闻实践始终,才促使他能够对战争中的社会民生、人民情绪进行细致入微的观察,在面对重大选题时进行独特而深入的思考,最终写出打动人心的新闻作品。这对新时代军事记者有着深刻启示作用。全媒体时代,无论是文字、图片、视频,还是新兴的网络直播报道,都只是表达信息的形式,新闻作品背后承载的思想内涵和艺术底蕴,是作者真挚浓烈情感的真实再现。真挚浓烈的情感是新时代军事记者的必备素质。新时代军事记者必须始终秉持人文关怀的情感基调、饱含爱国主义情怀和保持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以笔为枪,努力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军队声音,书写无愧于时代的华章。

二、巧妙还原新闻事实是新时代军事记者应有的基本功

萧乾的战地新闻特写,叙事结构脉络清晰、条理分明,叙事角度真实细致、灵活独到,在巧妙还原新闻事实的过程中,始终引导着受众注意力,把受众不知不觉代入新闻现场,达到“感同身受”的效果。

纵横交错的叙事结构。萧乾的战地新闻特写对于叙事结构的选择非常灵活,根据选题和题材的不同,灵活采用横式(按事实观点的类别、性质排列)、纵式(按事件发展的时间顺序或内在逻辑),以及纵横交错式。旅欧期间,面对二战这样的重大题材,人物多、场景多、观点多、时间线长,萧乾通常采用纵横交错的叙事结构。《南德的暮秋》是其中的代表作。这篇逾4万字的作品分为“军事政府”“公审之前”“女裁缝的自述”等11个小节,各节既是整篇的组成部分,又能够独立成章。在纵向上,以作者游历德国的时间为主线,依次报道了举世瞩目的纳粹战犯审判、关押纳粹重要战犯的纽伦堡监狱见闻、以活地狱著称的达豪集中营见闻等重大新闻事件;在横向上,既通过宏观层面介绍战后临时政府所做的各方面重建工作,又通过微观层面描写普通民众的生活状态,表现战后德国民众的社会心理。纵横交错的结构兼具时间上的纵深和空间上的跨度,既能把事件发展的时间脉络清晰地展现给读者,又能把同一时间内不同地方的多个事实组织在一起,让读者了解事件的整体面貌。

第一人称的叙事视角。新闻叙事视角就是作为文本的新闻看世界的特殊眼光和角度,也体现记者决定采取何种身份和站位来叙述某一新闻事件。不同的叙事视角塑造完全不同的新闻文本,能够带给读者迥异的阅读体验和情感效果。因此,法国叙述学家托多罗夫认为“视角具有第一位的意义”。萧乾的战地新闻特写,大部分是作为一名亲历者和参与者,讲述所见所闻所感。他突破了新闻报道常见的第三人称视角,采用第一人称的叙述口吻,用一种类似于“自叙传”的方式来传递新闻信息。《血红的九月》是萧乾在伦敦遭受空袭时完成的作品,文中写道:“这是噩梦的开始……八号那天晚上, 房东太太费了好大工夫才为我泡出半壶茶,煤气微得像个临终病人的呼吸。当晚是一个地狱般的夜晚,炸弹三次掉在附近,人几乎被震下床去。”用亲历感受再现了伦敦遭受轰炸的场景。第一人称叙事视角在战地报道中十分普遍。英国首相丘吉尔在还是战地记者时所写的新闻“我躲在一节火车厢里,周围全是沙袋,我携带的饮水剩不多了,我藏在那里,气也不敢出……我费了好大力气,才在这列货车全速行驶前爬了上去,在一袋一袋煤中藏起来”,就是成功运用第一人称叙事的很好例子。亲历与第一人称讲述能极大提高特写的真实性,用自身的体感和情感引导受众认知构建的文本世界,可以引起受众强烈共鸣。这也说明战地记者在采访时仅作为旁观者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对现场环境做到沉浸式体验和全景式记录,才能用记述的细节真实和表达的情感真实来打动受众。

以小见大的叙事聚焦。叙事聚焦是指“描绘叙事情境和事件的特定角度,反映这些情景和事件的感性和观念立场”。以小见大是萧乾战地新闻特写的鲜明特点。首先,萧乾的作品擅长用小人物、小事件以及生活的侧面和片段来表现宏大主题。在著名的“伦敦三部曲”—《血红的九月》《矛盾交响曲》《银风筝下的伦敦》中,萧乾描写了大量英国民众在轰炸中的生活细节,用这些琐碎细小事务表现英国民众面对战争时特有的幽默、自信和坦然,并据此对战争发展走势做出大胆预测,表达出反法西斯必胜的信心和勇气。其次,为了实现以小见大、窥斑知豹的效果,需要对素材进行精准提炼和选取,抓取最有意义、最具代表性的片段。《银风筝下的伦敦》一文中,面对伦敦抗敌的海量事迹,萧乾选择最具代表性的高射炮手、气球管理员、黑暗中吹哨的纠察员、救护人员和救火队员,截取最能表现他们特征的场景片段,构成一幅战时伦敦速写图。由此可见,在战地新闻采写中,面对众多的新闻素材,叙事聚焦可以帮助抓取最能突出文章主旨的事例。魏巍在写作《谁是最可爱的人》时,从20多个最为生动的故事中,几经推敲、删减,最后选定了3个最能表现本质的典型事例,完成了这篇战地通讯典范。

新闻叙事是记者运用一定的语言系统叙述、重构新近发生的新闻事实的活动。萧乾战地新闻特写的叙事技巧启示我们,好笔力,才有好呈现。巧妙还原新闻事实是新时代军事记者应有的基本功。战地新闻特写作为一种新闻体裁,它包含新闻叙事的基本要素,即素材、新闻事实和新闻叙事文本。尽管不同的记者通过新闻叙事文本还原新闻事实的方式不同,但一名优秀的军事记者必须练就集纵横交错的叙事结构、第一人称的叙事视角和以小见大的叙事方式等为一体的笔力,凸显鲜明的叙事风格,让军事新闻作品更加吸引受众。

三、新时代军事记者应当努力追求新闻性与文学性表现手法的完美融合

萧乾一直努力为战地新闻特写增加“时间的防腐剂”,追求新闻作品之中的文学意蕴。他认为,战地新闻特写也是一种文学样式,“应当是通过形象来阐述作者对生活的观察和感受”,强调特写的形象化。萧乾擅长用“白描”来表现形象,通过抓主要特征,寥寥数笔勾勒出人物情景,使战地新闻特写既具有很强的画面感,又呈现出行文简洁、叙事直白、语言凝练的风格特点。《银风筝下的伦敦》一文这样描写一位警报纠察员,“他巡街回来,自己的房子炸完了,妻同一个孩子受伤,另一个孩子丧了命。悲痛自是当然,但第二天罗伯逊先生又去值班了,吹着哨,催人们掩蔽”,简单几句话就使战争的残酷和人民的坚忍跃然纸上。

萧乾在战地新闻特写的写作中还借鉴了多种文学笔法。例如,他常常采用小说的笔法,设置悬念、转换视角,让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在《南德的暮秋》中,他借用“裁缝女”的口吻,讲述了战败后的德国女性想要借助美国大兵离开德国,最后被欺骗的故事。抛开文本新闻性,故事的起伏曲折甚至与英国电影《控方证人》有异曲同工之妙。

此外,萧乾在战地新闻特写中对于景物的描写,除了力求真实,更注重通过景物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怀。在《南德的暮秋》中,他这样描写战败后德国城市景象:“对面哥特式的教堂塔顶已斜了下来,喷泉旁的俾斯麦铜像依然挺立在残石上, 拱围着他的和平女神和雄狮却已倒塌在地……红唇披发的女郎,挽着美国兵的臂,闲荡走过。堆满残瓦破砖的街巷里,正有大汉挥斧砍着木柴……”战败后德国城市的残破、物质的匮乏、德国人精神上的屈辱、美军的飞扬跋扈,都在一段景物描写中得到充分展现。

新闻的生命力还在于它的艺术感染力。透过萧乾上述笔下的人物说明,无论是文学手法的运用、叙事方式的创新,还是丰沛情感的流露、前瞻性的思考,这些都赋予了萧乾的战地新闻特写超越新闻价值的艺术性和历史意义。这启示我们,新时代军事记者应当努力追求新闻性与文学性表现手法的完美融合。好的新闻作品除了追求时效性,还要追求生命力。全媒体时代,新闻的采写方式、表现形式、传播形态都发生了深刻变化,为军事记者记录强军兴军提供了更多可能。军事记者在采写重大题材时,除了做到“真听、真看、真感受”,还要擅长利用声画像一体的融媒体手段,去延展自身的视听感受,扩大自己的知觉范围,为受众构建多种形态、更加丰富的新闻语境,让新闻在时效性之后,以艺术价值、人文价值和思想价值长久流传下去。

(作者单位: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锦州新闻媒体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