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矩阵 军事记者

主  编    姜兴华

副主编     杨庆民

美术兼发行编辑   倪晓丽

美术兼校对编辑   周敏君

责任校对    王 蕾

本期值班        姜兴华

 

本刊顾问

袁永军   冷 梅 陈国权 陆绍阳

陈昌凤  赵云泽 隋 岩    廖燕灵

丁玉宝  祁宇博    顾宝祚 韩寿庚

刘凤桥   刘绍勇     濮端华 陈 飞

 

编  辑 《军事记者》编辑部

出  版 解放军报社

印  刷 北京盛通印刷股份有限公司

总发行处 北京报刊发行局

国内统一刊号 CN11-4467/G2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ISSN1002-4468

国外发行代号 M6261

本刊代号 82-204

订购处 全国各邮局

出版日期 双月15日

每期定价 12.00 元

本刊地址 北京市阜外大街 34 号

邮政编码 100832

发行电话 010-66720796

(版权所有 翻印必究·印装有误 负责调换)

走近大众:充分展示我军大国军队形象 ——浅谈提高中外联训联赛新闻传播质效

作者:■程小冬

摘 要:做好中外联训联赛报道,对于展示我军大国军队形象,增进国际社会对中国军队的了解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国际军事比赛新闻宣传工作为研究样本,从新闻的“翻译效应”、观众的“在场效应”和网民的“互动效应”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提出了增强中外联训联赛新闻传播质效的建议。

关键词:联训联赛;国际军事比赛;新闻报道

联训联赛是和平时期实战化练兵的重要形式之一。组织参加中外联训联赛是宣示我国和平发展政策、推进部队实战实训、促进国际军事交流合作的有效途径。国际军事比赛是俄罗斯国防部发起的一项国际性军事赛事,被称为军事领域的“奥林匹克”。我军自2014年起连续8年应邀参赛,为增进中国军队与包括俄罗斯在内的参赛国军队友谊、加强训练领域交流、提高实战化水平发挥了积极作用。本文以国际军事比赛新闻宣传工作为研究样本,提出了增强中外联训联赛新闻传播质效的建议。

一、大众化解读,增强新闻的“翻译效应”

新闻学又被称为翻译学。新闻最重要的一个功能是将新近发生的事实通过一定的形式表现出来,让更多的人所知悉。中外联训联赛报道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只有坚持大众化的表现形式,才能增强中外联训联赛报道的“翻译效应”。

一是注重新闻现场感。新闻现场感是通过对人物、景物、环境、气氛的描写,再现新闻发生时的具体场面,使受众获得身临其境的感受。国际军事比赛是一场速度与激情的较量,具有现场感的稿件能很快吸引读者。2021年8月27日,《解放军报》刊发的《赛场飘扬“中国红”》,就把镜头对准了观众席,通过五星红旗和红口罩的交相辉映来展现现场观众的热情、友好与自信,达到了很好的传播效果。当然,新闻现场感的强弱取决于记者的观察是否敏锐、细腻和深刻,也取决于记者是否具有深厚的文字功底和准确表达事物的能力,考验着记者的综合素质。

二是注重新闻故事性。故事化的写作方法可以很好地解决新闻枯燥、缺乏新鲜感、空洞的缺点,增强新闻的可读性。2021年9月8日,中国军网刊发的《不上场的“3号车组”》一文,用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国际军事比赛“安全环境”项目替补车组备赛队员的心路历程:他们经过层层选拔,从几百名备赛队员中脱颖而出,最终却无缘赛场。文中备赛队员“看到战友们在赛场上拼搏就仿佛看到了自己在奔跑”的心声,引来网友纷纷留言,称“读来让人潸然泪下”。可见,故事化表达能使观众达到很好的共情效果。

三是注重新闻视觉感。短视频由于直观、形象等突出特点成为观众最喜爱的传播形式之一,也成了媒体争相采用的报道样式。不管是中俄联训联赛还是国际军事比赛,军事记者都利用各种拍摄手段,近距离拍摄火箭出膛、战机密集射击、运输机大机群空降、导弹“集群式”发射等劲爆场面,把各国参赛队员沙场操戈、火力毁伤的震撼场景展现得淋漓尽致,成为短视频传播的“爆款”,极大地提高了中外联训联赛报道的传播质效。

四是注重新闻启发性。新闻启发性是通过报道发生的新闻事实来宣传一定的观点,介绍先进的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工作经验,从而给人们新的启发,指导人们结合本部门的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这是军队主流媒体的重要宣传特色,成为近年中外联训联赛报道的常态。“国际军事比赛-2021”结束后,《解放军报》刊发的《从库尔勒赛区眺望未来战场》,通过回顾国际军事比赛的得与失,在反思如何把赛场领先转化为战场领先、把比赛优势转化为作战优势中,给当前部队的实战化训练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二、立体化呈现,增强观众的“在场效应”

“在场效应”从传播技术角度来讲是一种效应,从受众角度来讲是一种感觉。国际军事比赛新闻报道在传播形式上,积极顺应“互联网+”传播生态和受众需求变化,采取现场报道与实况转播相结合,不断创新短视频传播形态,有效增强了观众的“在场效应”。

一是同频共振、前后联动。采取一线采访与后方支撑媒体联动报道,组织中外媒体记者紧跟赛事进程现场报道,开设聚焦国际军事比赛专栏,连续推出一批重点稿件,诠释和平、发展、合作、交流的主基调。每场赛事,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均在相关栏目同步连线赛场记者,滚动播发赛事新闻,百余家后方媒体所属新媒体平台全面跟进,在首页、首条、首栏报道赛事消息,形成强大舆论效应。

二是现场直播、实况转播。2021年,国际军事比赛新闻中心采取现场直播与实况转播相结合的方式,向人民网、央视网等主流新闻媒体网站、移动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推送分发现场比赛视频,各大主流媒体依托融媒体矩阵剪辑制作的短视频近千个,极大地点燃了观众的激情,增强了“在场效应”。

三是立体多维、集束推送。中外联训联赛是中国展现大国军队风采的舞台,也是提升中国军队国际影响力的平台。比赛期间,《中国日报》《环球时报(英语版)》等中国媒体向海外军迷全时直播每日赛况,观众遍及20多个国家。外媒记者也全程报道赛事消息,俄新社、红星电视台、埃及国防部网、委内瑞拉国家武装力量电视台等媒体运用图文呈现、音频视频等方式,反映各国参赛队员拼搏进取的精神风貌和交流互鉴的深厚情谊。

三、情感化传播,增强网民的“互动效应”

由于联动作用和情感作用,在接收信息时,受众更倾向于传播能够引起自我情感共鸣的信息内容,这种现象被称之为“互动效应”。国际军事比赛期间,网络直播开通了聊天留言功能,现场解说激情澎湃、嘉宾解读专业精湛、观众网友边看边聊,极大地增强了网民的“互动效应”。

一是关注网民情绪。用户在观看赛事网络直播时,会在评论区发表自己的感受和看法。在“国际军事比赛-2021”“苏沃洛夫突击”项目比赛时,中国队遥遥领先。此时,网友纷纷在评论区写下“牛”“厉害”……解说员不仅关注赛事也时时关注网友的评论,用一句“一骑绝尘尽显中国速度”进行点评,瞬间得到了广大网友的共鸣,达到了“共情”。这句话也成为了各大媒体对赛事进行二次传播的“热词”。

二是把握从众心理。从众心理指的是个人观念与行为在群体的引导和压力下,不由自主地与多数人保持一致的社会心理现象。“国际军事比赛-2021”“晴空”项目比赛时,很多网民认为导弹打击目标时出现“空中开花”才是命中目标,因此对赛事裁评提出了质疑。“人民陆军”微信公众号记者在采访“晴空”项目裁判长后发表的《“晴空”综合赛难在哪?成绩为何第二天才出?解答来了》对此事进行了解读。原来,靶弹虽然可模拟出空中目标的位置和速度,但无法模拟出飞机大小,因此,比赛中判定是否命中目标取决于导弹与靶弹的交会距离。以飞机为例,只要保持交会距离在5米内,不用“空中开花”也算命中目标,交会距离由光电经纬仪提供数据支撑。这篇文章及时回应网民关切,起到引导网民情绪的作用,同时也提升了裁评的公信力。

三是善用网言网语。在中外联训联赛报道中,要想让传播的声音入脑入心,就要改变宣传语态,增加“关系-情感”表达元素。要多用口语化、散文化语言;在讲故事中说道理,在说道理中讲故事;平视叙述,娓娓道来。“国际军事比赛-2021”“安全环境”项目比赛时,解说员在中国队取得领先时高喊“中国队yyds”,网友仿佛找到了知音,留言如排山倒海般占满了整个屏幕,达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

四、结 语

全媒体时代,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都发生了深刻变化,给中外联训联赛报道提出了新的要求,也提供了新的条件。中外联训联赛报道要想走近大众、提升传播质效,就必须着眼全媒体时代的特点规律,转变观念,打造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不断探索中外联训联赛新闻传播新路径。突出军事特色,打破壁垒,发挥移动端传播、短视频传播、互动性传播的融合优势,立体化、可视化呈现军事新闻的无穷魅力,充分展示我军大国军队的形象。

(作者单位:国防科技大学系统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