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矩阵 军事记者

解放军报社 主管主办

 

主  编    姜兴华

副主编     杨庆民

美术兼发行编辑   倪晓丽

美术兼校对编辑   周敏君

责任校对    王 蕾

本期值班        姜兴华

 

本刊顾问

袁永军   冷 梅 陈国权 陆绍阳

陈昌凤  赵云泽 隋 岩    廖燕灵

丁玉宝  祁宇博    顾宝祚 邹维荣

刘凤桥   刘绍勇     濮端华 陈 飞

 

编  辑 《军事记者》编辑部

出  版 解放军报社

印  刷 北京盛通印刷股份有限公司

总发行处 北京报刊发行局

国内统一刊号 CN11-4467/G2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ISSN1002-4468

国外发行代号 M6261

本刊代号 82-204

订购处 全国各邮局

出版日期 双月15日

每期定价 12.00 元

本刊地址 北京市阜外大街 34 号

邮政编码 100832

发行电话 010-66720796

(版权所有 翻印必究·印装有误 负责调换)

活用微视频:让作品叫好又叫座 ——《强军一席话》系列微视频理论教育片创新传播实践与启示

作者:■ 饶轶男

摘 要:微视频以其内容丰富、时间简短、观看便捷等优势,深受大众喜爱。《强军一席话》系列微视频理论教育片的宣传实践启示我们,军队媒体要适应全媒体时代受众审美情趣的变化,活用微视频,讲好新时代强军故事,才能不断提高军事新闻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关键词:《强军一席话》;微视频;军事新闻;创新传播

微视频的时长通常小于 20分钟,主要包括微电影、微纪录片以及其他微视频等类型,具有内容丰富、时间简短、观看便捷等优势,深受大众喜爱。着眼军事新闻传播的创新与探索,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宣传局、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从2021年联合推出《强军一席话》系列微视频理论教育片(每年一辑,每一辑又包含若干小集)。该系列微视频全景式呈现新时代人民军队的精神风貌,深度阐述人民军队建设发展的历史性成就。经过两轮热播,迅速成为各大网站政论类视频的“热门爆款”。2021年3月10日,《强军一席话》系列微视频理论教育片(以下简称《强军一席话》)第一辑在全网播出,首播当月播放量达到747.2万。2022年1月6日,《强军一席话》第二辑在央视新闻频道、国防军事频道播出,平均收视率达到0.17%,市场份额达0.64%,节目受众规模累计1.2亿人,全网播放量累计突破1938万,全网涉及《强军一席话》第二辑相关内容阅读量超过7500万,在军内外引起积极反响。《强军一席话》叫好又叫座的宣传实践,带给军队媒体和军事新闻工作者诸多启示。

一、化虚为实,给受众打下深刻烙印

理论教育片最忌讳的是生硬的纯理论灌输,居高临下,我说你听。《强军一席话》 跳出传统思维模式,发挥微视频优势,化虚为实,给受众打下深刻烙印。

将历史影像资料与现实映射。欲知大道,必先为史。《强军一席话》展现大量的纪实影像、历史文献和现场记录,把传统与现实通过一条不间断的链条连接起来,从历史和现实两个维度来呈现人民军队的光荣传统,在回望过往、联系对比中来学习理解习近平强军思想的丰富内涵。在《强军之道要在得人》这一集中,以1951年我军高级将领汇聚到解放军军事学院学习研究现代战争的历史为切入点,说明了人才资源历来是我军建设发展的宝贵战略资源。比如,延安时期,党中央开办了中央党校、抗日军政大学等多所干部学校;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阅兵中,首次亮相的领导指挥方队由我军一批高学历人才组成……通过将历史影像资料与现实映射贯通起来,昭示着“人才强则事业强,人才兴则军队兴”的道理。

让先进模范来讲述强军故事。“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才能真正引领人“照着去做”。《强军一席话》注重发挥强军典型的引领示范作用,让广大官兵和大众公认的先进模范来讲述强军故事,通过他们的生动实践阐释习近平强军思想。比如,《政治工作是我军的最大特色、最大优势》这一集,有一组画面就令人泪目—2019年7月31日,习主席为杜富国同志佩挂英模奖章、颁发证书,同他合影留念。杜富国举起断臂,向统帅敬了一个特殊军礼。他用这样一种坚强的方式告诉所有人,不管在什么时候,他都是一名军人。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善于“空中拼刺刀”的“强军先锋飞行大队”、英勇牺牲的航母舰载机飞行员张超、成功处置“水下断崖”特大险情的372潜艇……一个又一个鲜活的英雄形象跃上屏幕,用亲身经历和英雄事迹告诉人们习近平强军思想的精要所在、伟力所在。

化虚为实,让理论传播更走心,是全媒体时代军队媒体提高传播质效的重要抓手。《强军一席话》的宣传实践启示我们,网络已成为官兵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交流思想的主要平台、塑造认知的主要因素,军队媒体要适应全媒体时代受众审美情趣的变化,活用微视频,讲好新时代强军故事。军事新闻传播要善于把传统教育方法、资源和全媒体环境下新媒体的采编手段有机结合起来,不断探索提高传播质效的新路径。

二、化远为近,拉近与受众的距离

在有的受众看来,宏大叙事的传统主旋律内容容易使人产生距离感。这其实不是内容本身的问题,而是传播的方式有问题,无形中增加了与受众的距离感。《强军一席话》充分发挥微视频的视觉效果,化远为近,拉近与受众的距离。

用小人物的故事拉近距离。《强军一席话》不仅包括身怀绝技、荣誉加身的典型人物,还记录了大量坚守岗位的官兵生活片段,共讲述了22 个集体、32名个人奋斗强军的典型案例,涉及东西南北中五大战区各军兵种部队,将部队的强军实践鲜活地呈现在镜头前,把忠诚、无畏、血性、担当的军人形象生动地呈现在荧屏上,使学习教育跟上时代、接上地气。比如,重点运用远赴深海大洋极限深潜的潜艇官兵、第一批来最后一批走的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病重之际仍委托家人交纳党费的周智夫、坚持将“两不怕”精神融入血脉的“上甘岭特功八连”官兵、“王杰部队”开展“三信一书”活动等发生在官兵身边的故事,通过他们的切身经历和充满温度的言传口述,使闪耀真理光芒的思想力量直抵人心,引导官兵在强烈代入感中悉心体悟、内化养成、自觉践行。

通过凝练主题要义拉近距离。《强军一席话》微视频以习主席关于强军兴军一系列重大理论观点为纲,每集确立一个主题,围绕两三个重要观点展开,主题鲜明、内容精当,让“学什么”清晰明了,确保理论传播始终朝一个方向聚焦用劲。比如,《科技是核心战斗力》这一集,在阐释“科学技术是军事发展中最活跃、最具革命性的因素”的重要观点时,用习主席在2018年7月9日军队一次重要会议上提出的“科技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国家安全和军事战略全局,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我军建设发展”的重要论述展开。这“两个从来没有”是对世界科技革命和军事革命发展大势的深刻洞察,揭示了科技强军的重要性、紧迫性,让官兵好懂易记、印象深刻。

化远为近,拉近与受众的距离,是全媒体时代给军事新闻传播提出的时代要求。《强军一席话》的宣传实践说明,利用微视频生动活泼、接地气,观看便捷、传播广等特点,弘扬社会主旋律,奏响强军战歌,是把以正面宣传为主的我国社会主义新闻宣传指导方针落到实处的具体体现。活用微视频,能增强军事新闻传播故事性,凸显人情味、趣味性,在与官兵“近距离”交流中打动官兵、教育官兵,达到潜移默化的效果。

三、化少为多,丰富军事新闻的表现形式

全媒体时代,单一的传统渠道已经无法取得最佳的传播效果,与融媒体环境相适应的全覆盖、立体式、多维度传播矩阵正得到越来越广泛的运用。

《强军一席话》制播过程中,作者注重结合当下新媒体传播规律和特质确定整体结构风格,加强新手段新技术运用,化少为多,丰富军事新闻的表现形式。比如 ,《强军一席话》在第一辑与第二辑播出间隙,以八一建军节为契机,推出了MV《最幸福的人》。MV想要传递的内涵是在习近平强军思想指引下,每一个军人要坚守自己一生的志向,才能拥有无悔的一生。对自己人生无悔的人,当然就是最幸福的人。这部为《强军一席话》宣推的MV在中国军视网播出后,累计播放量达到262万,保证了《强军一席话》系列微视频持续的热度和关注度。

这启示我们,军队媒体要充分调用平台强大的团队优势和资源优势,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传播。比如,在百度百科创建相关词条,在主流视频网站创建相关合集,形成高效的传播矩阵。此外,还要做到快紧跟、常见面,在正片播出间隙,围绕主题制作MV、微电影等“文创产品”,开辟新形式、新角度,为受众调节奏、换口味,进一步增强吸引力。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微视频在制作上越来越呈现出专业化、极致化趋势,化少为多不能只求多而忽视产品质量。《强军一席话》的制作过程,实际是编辑记者全方位发扬工匠精神的缩影,每一集都反复征求官兵的意见建议,几易其稿,不打动官兵不罢休。比如,《精兵作战 精兵制胜》这一集,改了多次,最终选择用突出细节来增强故事的感染力:海军陆战队解救亚丁湾被劫货船现场,船上的枪击痕迹、舱室被汽油烧毁痕迹以及海军陆战队官兵搜索时的喘息声都营造了危险紧张的氛围,代入感极强。

(作者单位: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广播电视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