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矩阵 军事记者

解放军报社 主管主办

 

主  编    姜兴华

副主编     杨庆民

美术兼发行编辑   倪晓丽

美术兼校对编辑   周敏君

责任校对    王 蕾

本期值班        姜兴华

 

本刊顾问

袁永军   冷 梅 陈国权 陆绍阳

陈昌凤  赵云泽 隋 岩    廖燕灵

丁玉宝  祁宇博    顾宝祚 邹维荣

刘凤桥   刘绍勇     濮端华 陈 飞

 

编  辑 《军事记者》编辑部

出  版 解放军报社

印  刷 北京盛通印刷股份有限公司

总发行处 北京报刊发行局

国内统一刊号 CN11-4467/G2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ISSN1002-4468

国外发行代号 M6261

本刊代号 82-204

订购处 全国各邮局

出版日期 双月15日

每期定价 12.00 元

本刊地址 北京市阜外大街 34 号

邮政编码 100832

发行电话 010-66720796

(版权所有 翻印必究·印装有误 负责调换)

坚决打赢全媒体时代疫情防控舆论引导主动仗

作者:■ 姜雪锋

摘 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是当前舆论场高度关注的一个焦点,舆论引导难度大。要准确把握疫情防控舆论引导面临的严峻态势,抓住舆论引导的重点,牢牢把握舆论引导的主动权,坚决打赢全媒体时代疫情防控舆论引导主动仗。

关键词:全媒体时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舆论引导

2022年3月以来,具有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隐匿性高等特点的奥密克戎变异株,在我国呈现点多、面广、频发的特点,疫情防控面临复杂性、艰巨性、反复性的严峻形势。同疫情作斗争,是物质的角力,也是精神的对垒。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不动摇,做好全媒体时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舆论引导工作,对筑牢疫情防控屏障、巩固住来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准确把握全媒体时代疫情防控舆论引导面临的严峻态势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快速蔓延,当前我舆论场面临严峻态势。

(一)境内境外信息误导,疫情舆情叠加

在新冠病毒不断变异、全球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复杂的当下,某些国家放松甚至取消防疫措施,采取所谓“与病毒共存”模式,鼓吹“群体免疫”“自然免疫”;部分西方媒体质疑中国防疫政策,甚至直接攻击中国“动态清零”政策;西方敌对势力在社交媒体上制造耸人听闻的谣言,境内一些自媒体账号为“搏流量”双向传导信息,有的所谓网络“大V”质疑我国抗疫政策;国内有的地区对疫情的轻视、无所谓的思想,导致准备不足,应对仓促,种种负面信息在网上流传后形成蝴蝶效应,衍生热点舆情。

(二)公众焦虑、恐慌、从众等心理明显

在疫情出现多点散发的情况下,有的地区随意提级管控,刻板限制人员流动甚至实施不科学的封闭管理,导致公众对防疫信息获取愿望非常迫切。有的地方因正面信息发布不及时、不准确等,公众焦虑、恐慌、从众等心理明显。在这些心理的裹挟下,负面信息借助全媒体传播,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消极影响。

(三)政府公信力随时面临陷入“塔西佗陷阱”

全媒体时代,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要求政府通过主流媒体及时、准确提供大量相关信息,但个别地方政府对于较为敏感或具有争议的信息往往回避。这种选择性传播易引发公众猜想和臆测,加之有的大众媒介为博取公众关注,对一些信息选择性处理,断章取义甚至歪曲报道和解读,引发公众的误读和误判,降低了对政府的信任,导致政府公信力下降,陷入“塔西佗陷阱”。比如,网上流传的“捐给某地的物资被倒卖”等贴子,就是典型例证。

二、准确把握全媒体时代疫情防控舆论引导工作重点

全媒体时代,只有准确把握疫情防控舆论引导工作重点,才能提高舆论引导工作质效。

(一)加强正面宣传,凝聚疫情防控共识

要充分运用全媒体宣传手段,持续做好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和最新指示要求的宣传解读,充分宣传报道各地在“动态清零”、联防联控工作中的有效措施、典型经验和好做法;生动讲好抗疫一线的感人故事,讲好各地党委政府心怀“国之大者”,带领群众团结一心、同舟共济、众志成城抗击疫情的故事;讲好中国抗击疫情、展现大国担当的故事,向全国人民乃至全世界人民充分展现中国负责任大国的形象,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二)建立健全舆情应急管理机制

全媒体时代对疫情防控舆论引导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应当加强舆论引导制度化、规范化的管理。要建立线下处置与线上回应相互配合的快速响应机制,最大限度避免或减少有害信息的滋生和传播;要建立应急管控机制,发现舆情迅速启动应急响应,落实应对方案,统一宣传口径;要建立舆论引导工作机制,加强日常提醒、风险研判,变事中、事后的“被动扑火”为事前的主动预防,及时梳理公众关注的疑点、难点、焦点,主动解疑释惑,消解公众不满和恐慌情绪,提升疫情防控舆论引导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水平。

(二)建构全媒体参与的大引导格局

要统筹网上网下宣传载体,充分利用好各级各类媒体间全面互动、互补、互融的特点,对受众进行信息准确、内容全面、形式丰富、全覆盖的宣传。要根据不同媒体特点和优势分工协作,完成舆情监测、研判及预警;要发挥权威主流媒体作用,及时发布信息、回应社会关切;要加强各媒体间联动,分工进行议题设置、发布策划、回应反馈等各项工作。要在全媒体互联互动中高质量做好疫情防控舆论引导。

三、打赢全媒体时代疫情防控舆论引导主动仗的对策建议

疫情防控舆论引导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范围广、参与主体多、管控难度大,必须牢牢把握工作主动权。

(一)主流媒体上主阵地,当好舆论引导的“定盘星”

新闻媒体是各种势力争夺的重要阵地,主流媒体作为主力军,要当好舆论引导的“定盘星”。

理直气壮向“杂音”说“不”。2022年3月,舆论场上出现了一些与我国抗疫政策不一致的声音,新华社等中央媒体频频发声,及时引导了舆论走向。5月上旬,针对社会上对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的疑虑,《人民日报》《解放军报》等中央媒体,连续多天在头版刊发评论,明确提出,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不动摇,坚决克服轻视、无所谓、自以为是等思想。中央媒体集体发声,一锤定音,很快平息了“杂音”。

及时传播重要信息。对于党中央在关键时刻做出的重要决定、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国务院和当地应对疫情的各项安排,官方主流媒体要在第一时间予以报道。比如,北京每天新增感染人数和风险点、地铁和公交线路调整、学校延期开学等信息,都第一时间通过媒体报道,让人一目了然。

主动回应社会关切。《人民日报》、新华社均在官网设置“抗击新冠疫情”专题,同步在各社交媒体平台发布疫情实时数据;各地还请权威专家解读相关奥密克戎变异株流行情况,介绍防护知识等;对涉及民生的生活物资供应等,相关部门和媒体都及时发布信息。这些都对稳定民心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从严从快治理谣言,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

2022年5月12日下午,网上盛传“北京静默管理三天”,很多市民开始抢菜、屯购生活物品。人民日报客户端等多家新媒体平台随即发布北京市第332场新闻发布会上的辟谣 :“‘封城’‘静默’都是谣言”,及时稳定了民心。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在全国多点暴发,各地不断出现谣言,引发境内外网络媒体炒作。要根据疫情发展规律,对可能引发谣言的信息和人群进行预判,让事实和真相跑在谣言之前;要区分关于疫情防控的善意批评、不当言论、恶意造谣。对善意的批评要认真听取,及时加以改正,对不当言论及时进行批评教育,对恶意造谣传谣行为依法从严从快进行查处,及时公布处理结果。如前所述的编造“北京静默管理三天”的姚某被公安机关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2022年4月8日至5月20日,上海累计对传播涉疫谣言的93个网络群组予以封停,对60名首发谣言的微信个人用户予以处罚。上述举措,赢得网民广泛支持。

(三)统筹好国际国内两个舆论场,壮大网上正能量

要针对全球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国际传播,统筹好国际国内两个舆论场,将“舆论斗争”和“舆论引导”统筹起来、将“正面宣传”和“精准批驳”结合起来、将“权威发声”和“群众呼声”融合起来,展示中国在全球抗疫中的大国情怀和责任担当。

要主动亮剑。针对西方媒体鼓噪的“‘动态清零’违反人权论”“中国道歉论”等,我主流媒体要揭示美西方国家“针对一种病毒,采取两种标准”的双标政策。2022年3月28日,针对西方一些国家借我防疫又发起新一轮反华攻势,对我“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妖魔化,新华社发文《反对借防疫攻击中国的“西式话术”》,给予坚决回击,戳破谎言,在比对宣传中增强中国人民“四个自信”、提高国际社会对“中国道路”的认同感。

要把握舆论传播规律。发挥爱国网民优势、契合网络传播特点、重视专兼力量融合,凝聚国际舆论场上“统一战线”。加强舆情跟踪研判,把斗争策略艺术贯穿到宣传引导上,强化显政,坚定战胜疫情信心 ;把握主导,壮大网上正能量 ;占据主动,有效影响国际舆论,为疫情防控决战决胜创设良好舆论环境,提供服务保证。

(作者单位:云南省红河州绿春县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