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矩阵 军事记者

解放军报社 主管主办

 

主  编    姜兴华

副主编     杨庆民

美术兼发行编辑   倪晓丽

美术兼校对编辑   周敏君

责任校对    王 蕾

本期值班        姜兴华

 

本刊顾问

袁永军   冷 梅 陈国权 陆绍阳

陈昌凤  赵云泽 隋 岩    廖燕灵

丁玉宝  祁宇博    顾宝祚 邹维荣

刘凤桥   刘绍勇     濮端华 陈 飞

 

编  辑 《军事记者》编辑部

出  版 解放军报社

印  刷 北京盛通印刷股份有限公司

总发行处 北京报刊发行局

国内统一刊号 CN11-4467/G2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ISSN1002-4468

国外发行代号 M6261

本刊代号 82-204

订购处 全国各邮局

出版日期 双月15日

每期定价 12.00 元

本刊地址 北京市阜外大街 34 号

邮政编码 100832

发行电话 010-66720796

(版权所有 翻印必究·印装有误 负责调换)

“三个注重”:揭开美军战时舆论话语霸权面纱 ——简析美军战时舆论战策略兼谈对舆论战的启示

作者:■ 周晓锋

摘 要:美军战时舆论战对美国国家战略传播和军事行动起到了重要作用。探究其运用策略,揭开美军战时舆论话语霸权面纱,对当前我有效开展舆论斗争、打破“西强我弱”国际舆论格局具有启示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美军;战时舆论战;策略启示

发端于独立战争的美军战时舆论战,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初显威力。从媒体全面介入的伊拉克战争至今,其背后的策略对美军蛊惑欺骗民众、挫伤对手信心、夺取舆论霸权,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探究其运用策略,揭开美军战时舆论话语霸权面纱,对当前我有效开展舆论斗争、打破“西强我弱”国际舆论格局具有启示和借鉴意义。

一、着眼理论运用,注重多元手段联动和舆论质效

纵观美军历次军事行动,无不渗透着传播学的影子。

利用“议程设置”,主导舆论走向。“议程设置”理论指出,传媒对外部世界的报道本质上是一种有目的的选择活动。海湾战争中,美军通过“议程设置”进行舆论引导;通过建构“借联合国名义,树萨达姆为敌”的所谓“正义”作战背景,置伊军于不义境地;通过向世界“直播”自身参战部队、装备、作战意图等“机密”,描绘高技术武器打击后的可怕后果,营造高压舆论生态;通过制造战争解读语境,置伊军于“舆论孤岛”。

利用“沉默的螺旋”,达成舆论攻势。“沉默的螺旋”理论强调,人们在对争议性问题表达意见时,若赞同的观点广受欢迎,就会积极参与。反之,即使赞同该观点,但鲜有支持,为了不被“孤立”,就会保持沉默。2001年“9·11”事件后,深谙“沉默的螺旋”之道的美国,以“反恐”之名发动阿富汗战争,多次获得“舆论霸权”,凸显了所谓“反恐”的正义性,并随着“反恐”舆论规模的不断扩大,使得舆论“一边倒”。

利用“第三人效果”,实施舆论欺骗。“第三人效果”理论认为,人们受传媒影响的最大效果不发生在自己身上,而发生在“他人”身上。叙利亚战争中,美英法三国军方以“使用化学武器”为由对叙空袭,信源大多来自“白头盔”组织。“白头盔”表面上从事人道主义救援,实则背景复杂,背后最大金主就是美国。2016年,“白头盔”发布被“营救”叙利亚男孩浑身血迹的照片,登上媒体重要版面,引发世人同情,而事后证实,该照片是在影棚里策划、摆拍出来的。

上述美军舆论战背后的机理警示我们,要进一步加强我军舆论斗争工作理论研究。要在研究战例中去伪存真,探索战时舆论斗争工作内在规律,为打赢未来战争做准备。要立足实际,发挥我军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将舆论斗争工作与群众路线、统一战线、瓦解敌军等政治工作特有优势相融合、与智能化传播手段相结合,在保持我舆论斗争特色的同时也为其插上技术翅膀;要拓宽舆论斗争工作理论研究范畴,从传播学、心理学等多视角进行综合研判,从理论源头丰富和创新舆论斗争工作,有效防范舆论渗透。

二、着眼战争需求,注重顶层设计和战略统筹

无论美军舆论战手段如何多样,其最终目的还是服从于国家整体利益、服务于整个战争需要,为其强权服务。

国家主导,统一规划,“总体宣传”战略一脉相承。美军“总体宣传”战略的运用体现在将舆论战纳入到军政、法律、战技等多领域进行把握。阿富汗战争中,政府起用了有“麦迪逊大道女王”之称的比尔斯,任命她为副国务卿,负责外交和公共事务,并成立“战略影响办公室”,用新闻发布会等方式,向媒体设置并传播“全世界所有国家必须站在一起消除恐怖主义”等议题,为美军在阿富汗的军事行动进行了舆论造势。“9·11”事件后,美军立足于信息全球化发展趋势,提出“战略传播”概念,这是对“总体宣传”战略的延伸。近年来,围绕“总体宣传”国家目标,美军不断调整战略传播手段和职能、健全和完善组织体系,持续发挥舆论战作战效能。

文化先行,军事后动,“美式”意识形态持续输出。美军将“人权”“普世”等价值观裹挟于涉军文化产品中,在潜移默化中夺取利益。美军对好莱坞涉军题材影片一直有资助,以经济利益为导向对军内外资源进行优化配置。这些影片内核都体现为一种世界陷入灾难、美军以所谓“英雄”形象出现并拯救世界的叙事范式。正是凭借好莱坞的影响力向世界秀“肌肉”,美国实现了军队与商业双赢。

优化组织,全球布势,全面立体动员传播力量。自1917年威尔逊政府成立公共信息委员会后,美军舆论战便进入了国际传播“轨道”—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罗斯福政府成立战争信息办公室及战略情报局;冷战期间,国家心理战略委员会、美国新闻署等机构相继成立;2008年,为确保全球“舆论霸主”地位,美军打造了“传播航母”国防媒体局,反映出“对信息传播规律的全新理解与认知”;2018年,“美国广播理事会”更名为“美国国际媒体署”。其中,“国际”二字体现出美国舆论传播的意图和能力。美军舆论战组织结构在战争需求牵引下不断调整完善,达到了全球布势和全面动员舆论传播力量的目的。

美军为其强权需求采取的上述举措警示我们,把舆论工作置于国家政略、军队战略高度,才能让舆论传播更好服务于备战打仗。要完善军地协作机制,军地各部门积极联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有效开展舆论斗争;要加强舆论力量建设,加强对舆论斗争工作专业机构的规范和规划、对任务部队的指导和培训、对骨干队伍的引进和引导,将舆论传播领域拓展到范围更广阔的“信息域”、模态更深远的“认知域”,抢占舆论高地,从根本上改变“西强我弱”国际舆论格局;要发展先进军事文化,大力挖掘、制作、传播优秀军事文化,满足军民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培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着眼后台支撑,注重配套法案保障和新闻管控

美国深知媒体是主导意识形态的载体,根据舆论工作战时需要,美军不断完善各配套法案,有效进行新闻管控,确保权力“正常”运行,为美国话语霸权奠定基础。

实行“立法式”策略,将舆论战纳入战略统筹。2017年,作为针对外国宣传采取的反制行动,美国国防授权法配套法案《反宣传法》出台。根据该法案,美军可通过资助方式吸纳国内外专家及私人机构帮助政府制定更有效的“反宣传”措施,进一步稳固和拓展战略传播“版图”。这就使得法律保护与媒体管控的矛盾被有效化解,舆论管控决定着媒体发出“怎样的声音”,而配套法规制度又助力美军发出的声音具有“权威性”和“合法性”,为美军塑造“以我为主”舆论态势形成合力。

实行“嵌入式”政策,将舆论工作融入作战全程。伊拉克战争时期,美军全面实施了“嵌入式”报道政策,制定该政策的时任美国国防部长助理克拉克称,“嵌入式”报道能全方位让世界明白美军为何参战,并“了解伊拉克专政真相”。政策一经实施,美军就大获裨益:在削弱伊拉克舆论宣传效果的同时,又使军方与媒体建立了牢固“合作”关系。“嵌入式”政策“允许”各国记者与美军共同行动,看似将报道主动权交给媒体,实则对舆论进行了更巧妙的隐形管控。

实行“伴随式”保障,将舆论工作深入战术末端。美军各项法规制度大体上分为国会、总统和联邦政府、国防部和军兵种三个层次,内容详尽,细分起来包括国防部指令、参联会联合出版物、军种部条例条令等类别。这些法规制度自成体系,各具特色,确保了媒体管理有法可依,最关键的是操作性极强,能落实到战术行动末端,使美军舆论战能找到详细“操作规程”,实现“伴随式”保障。

上述美军舆论战“后台”保障体系警示我们,要构建完善的法治体系,不断修订完善舆论斗争工作法规制度,出台兼具指导性和操作性的法规;要因地制宜,大胆赋权基层开展舆论斗争工作,充分调动群众智慧、充分释放舆论效能;要强化效果导向,综合施策,释放舆论斗争工作创新活力,打通部门藩篱和制度屏障,提高舆论斗争工作艺术性和有效性。

(作者单位:国防大学政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