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矩阵 军事记者

主管单位 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

主办单位   解放军报社

编辑出版 《军事记者》编辑部

 

主  编    姜兴华

副主编     杨庆民

美术兼发行编辑   倪晓丽

美术兼校对编辑   周敏君

责任校对    王 蕾

本期值班        姜兴华

 

本刊顾问

袁永军   冷 梅 陈国权 陆绍阳

陈昌凤  赵云泽 隋 岩    廖燕灵

丁玉宝  祁宇博    顾宝祚 邹维荣

刘凤桥   刘绍勇     濮端华 陈 飞

 

印  刷 北京盛通印刷股份有限公司

总发行处 北京报刊发行局

国内统一刊号 CN11-4467/G2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ISSN1002-4468

国外发行代号 M6261

本刊代号 82-204

发  行 全国各地邮局

出版日期 双月15日

每期定价 12.00 元

本刊地址 北京市阜外大街 34 号

邮政编码 100832

发行电话 010-66720796

(版权所有 翻印必究·印装有误 负责调换)

舍生忘死:记录永恒的战地影像 ——浅析张崇岫战地新闻摄影实践对新时代军事记者的启示

作者:■ 孙 南

摘 要:在朝鲜战场上,张崇岫作为战地记者,身处战争火线前沿,拍摄了许多优秀作品,留下了大量具有很高史料价值的战地影像。本文通过分析张崇岫战地摄影作品产生的过程,探讨其战地新闻摄影实践对新时代军事记者的启示。

关键词:张崇岫;战地新闻摄影;启示作用

抗美援朝战争时期,中国人民志愿军与强敌英勇斗争,无数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成为我党我军宝贵的精神财富。在那场血雨腥风的战争中,同样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深入前线、以笔为枪、不畏艰苦、不怕牺牲,用忠诚和信仰践行着战地记者的职责,记录了一个个宝贵的历史瞬间,鼓舞着全国人民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士气和斗志。

张崇岫就是其中一员。张崇岫1929年10月出生于安徽,参加过解放战争中的淮海战役和渡江战役,抗美援朝战争中的长津湖战役、第五次战役、上甘岭战役。张崇岫1948年被分配到新华社九兵团分社从事摄影工作。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张崇岫加入志愿军入朝参战,担任九兵团政治部宣传部摄影组组长,带着20多名记者跟随部队冲锋在一线,拍摄了大量的战地摄影作品。这些作品中,既有志愿军将士雪地行军、爬冰卧雪的艰苦场景,又有志愿军战士奋不顾身、冲锋杀敌的激战场面;既有中美军队之间的激烈对攻,又有中朝军队的并肩作战,内容丰富,震撼心灵。分析其战地摄影作品产生的过程,对新时代军事记者有着重要启示作用。

一、新时代军事记者要着力抓好自身战斗精神培育

关于抗美援朝战争的影像,我们比较熟悉的有黎民(黎明)拍摄于1951年的《跨过鸭绿江》和吕厚民在1958年的代表作《欢送志愿军归国》,而拍摄残酷战争场面的并不多见。张崇岫在2021年向安徽省档案馆捐赠的80件珍藏摄影作品中,以反映第二次战役新兴里战斗、长津湖战役、小高岭战斗、第五次战役江口洞战斗、强渡昭阳江等战役战斗居多,尤其是“鏖战长津湖”向我们真实展示了抗美援朝战争中的艰苦与惨烈。

“与别的战地摄影师不同,我首先是个拿枪冲锋的战士,然后才是一个影像记录者。”张崇岫回忆道,当时有很多战地记者是从照相馆直接应征到前线的,而他在1942年就参加了新四军,到朝鲜战争爆发时,已经是一名政治上成熟、战斗技能熟练的战士,在部队的经历使他和官兵较好地融入到一起。他熟悉战场环境,具有基本的战斗经验,知道哪些地方可以走、哪些地方不能走,这些都为他更加自如地开展战地拍摄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张崇岫的勇敢,不仅体现在摄影作品上,也融入战斗中。他回忆在长津湖作战的场景,在零下三四十摄氏度的冰天雪地里,用冻得半僵的手指设置相机参数,和战士们一道冲锋,用2部相机、3卷胶卷,记录下志愿军战士们忍冻挨饿、在没膝的雪地里行军的画面,记录下志愿军战士们趁着夜色赶到预定作战点、在雪地俯卧埋伏的场景。为此,他还创作了一首打油诗:“大战长津湖,人墙堵战火,激战九昼夜,美走滑铁卢。将军一声呼,战士忘了苦,一人一土豆,追到海尽头。”

通过张崇岫的战地摄影作品,可以感受到当年志愿军战士旺盛的革命斗志和政治热情。我军历来重视战时宣传工作,战地记者和战士一样,要同样具备能吃苦、敢冲锋的战斗精神,以及必要的战场经验,其专业素质不仅体现在记者职业本能,还要具备强大的应变和适应能力,只有通过亲身经历和磨炼摔打,才能成就生动真实的作品。

这启示我们,新时代军事记者要着力抓好自身战斗精神的培育。要突出信仰、主义、理想、军魂、气节等核心内容,扎实抓好马克思主义战争观、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教育,大力弘扬“两不怕”精神、“老西藏精神”等革命精神,树立正确的生死观、苦乐观、得失观,着力解决好“为谁打仗、为何而战”的根本问题。

二、新时代军事记者要始终保持激情与力量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张崇岫数次只身一人前往一线战场,拍摄了大量来自战场的珍贵影像资料,记录了诸多抗美援朝前线和后方的真实细节。据他回忆,每一次镁光灯的闪烁都是冒险,子弹随时可能循着亮光打过来。在战斗时,张崇岫要急行军、要埋伏、要冲锋陷阵,要在这些行动的间隙按下快门。张崇岫拍摄《涉江追击敌人》时,他与部队一道强渡昭阳江,“迫击炮直接打到水面上,牺牲的同志就漂在身边。”

张崇岫说:“搞摄影,一定要胆子大,我的胆子就很大,哪里响枪,我就往哪凑。”作为一名战地记者,尽管充满危险、困难重重,但新闻的真实性和时效性要求我们不仅要亲临一线,还要时刻保持激情与力量,用最客观的报道还原最真实的场景。在张崇岫的摄影集里,有一张美军士兵从坦克中爬出来投降的照片,那是当时在美军部队撤退的混乱中拍下的,他还记得:“子弹、炮弹都没停……我不下去拍,那就抓不到这个场景了。”

张崇岫还回忆道,在战场拍照的时候,敌我队伍很近,经常纠缠在一起。闻着浓重的硝烟味,耳边响着枪声、爆炸声,还有战士们冲锋时的喘息声和急促的 “缴枪不杀”的喊声,他一边摁动快门,一边躲子弹。“我一直相信,只要注意点,子弹是能躲得开的,当然运气也要好。”

张崇岫在朝鲜战场的拍摄经历告诉我们,军事记者只有深入实际、身处一线,了解最真实的情况,始终饱含激情与力量,才能拍出最生动、触动心灵的作品。著名的战地摄影记者罗伯特·卡帕说的“如果你的照片拍得不够好,那是因为你靠得不够近”,就是这个道理。

三、新时代军事记者要将军事新闻事业融入家国命运之中

张崇岫随军入朝作战期间,用一部相机和为数不多的胶卷,在枪林弹雨中拍摄了2000多张珍贵照片。那个时候胶卷稀少珍贵,“谁去抗美援朝,都是历史机遇。”张崇岫说,如果不是他去,也会有别人去,因为他身为战地记者,既然去了前线,那么就一定要想办法拍好照片。“我们这些活着的人,尤其是我这样的摄影记者,不好好拍照片,不好好战斗,怎么对得起那些死去的战友。”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从不打无准备之仗,在拍摄前,他常常精心地进行构思,也愿意为拍到一张好照片去付出一切。

1952年11月,中国第一套志愿军邮票《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国作战二周年纪念》发行,全套邮票共计四枚。其中,第三枚《涉江追击敌人》、第四枚《胜利会师》的画面均采自张崇岫的摄影作品。

《胜利会师》也是张崇岫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拍摄的经典之作。他透露,这张照片就是经过提前“精心构思”的。照片拍摄于1950年冬天,由于长津湖战斗的胜利,志愿军第二十军五十九师先头部队在咸兴港与前来的朝鲜人民军战士在港内胜利会师。为了拍下这一镜头,张崇岫独自一人,冒险在雪地里徒步四五十公里,才到达咸兴港,追上了先头部队,最终记录下这经典的一幕。“前方路上有什么危险,我也不知道,当时也算是抱着‘有去无回的心’去的。”

由此可见,战地采访如同打仗,战地记者不能打无准备之仗,只有时刻“准备着”,才能在关键时刻书写时代华章。在战争年代,如何用珍贵的胶卷记录下最能反映真实历史的画面,张崇岫为此下了大量功夫。“记录这些场景,为历史留下见证,撷取光影片段,这是当时社会、时代、组织、上级和摄影这个行当交给我的责任。我就是一个简单的摄影人,一个为人民、为社会、为国家服务的摄影人。”这是他对自己的评价。这启示我们,新时代军事记者,除了具备过硬的综合素养,还要抱有浓浓的家国情怀,始终以时刻“准备着”的战斗姿态,将军事新闻事业融入家国命运之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尽一份我们应尽的责任。

(作者单位:国防大学政治学院)

责任编辑:姜兴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