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矩阵 军事记者

主管单位 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

主办单位   解放军报社

编辑出版 《军事记者》编辑部

 

主  编    姜兴华

副主编     杨庆民

美术兼发行编辑   倪晓丽

美术兼校对编辑   周敏君

责任校对    王 蕾

本期值班        姜兴华

 

本刊顾问

袁永军   冷 梅 陈国权 陆绍阳

陈昌凤  赵云泽 隋 岩    廖燕灵

丁玉宝  祁宇博    顾宝祚 邹维荣

刘凤桥   刘绍勇     濮端华 陈 飞

 

印  刷 北京盛通印刷股份有限公司

总发行处 北京报刊发行局

国内统一刊号 CN11-4467/G2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ISSN1002-4468

国外发行代号 M6261

本刊代号 82-204

发  行 全国各地邮局

出版日期 双月15日

每期定价 12.00 元

本刊地址 北京市阜外大街 34 号

邮政编码 100832

发行电话 010-66720796

(版权所有 翻印必究·印装有误 负责调换)

数据驱动视域下红色文化传播优化探究

作者:■ 栾纪文 吴 穹

摘 要:当前,红色文化传播借助数据技术迎来了历史机遇,也面临着诸多现实困境。要坚持政治性、群众性、精准性原则,通过激发多元主体活力整合数据资源、坚持内容守正创新契合受众需求、打造专属传播路径发挥数据智能等实现优化。

关键词:数据驱动;红色文化;传播优化

红色文化是在革命战争年代,由中国共产党人、中华民族的先进分子和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创造的,彰显革命精神、极具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传播好红色文化,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当前,红色文化传播借助数据技术迎来了历史机遇,也面临着诸多现实困境。要坚持政治性、群众性、精准性原则,通过激发多元主体活力整合数据资源、坚持内容守正创新契合受众需求、打造专属传播路径发挥数据智能等实现优化。

一、数据驱动视域下红色文化传播的历史机遇和现实困境

随着大数据技术的飞速发展与深度应用,红色文化传播优化有了新的技术支撑、数据基础和理念指引,但也面临着诸多现实困境。

数据驱动视域下红色文化传播迎来历史机遇。第一,数据赋形助力红色文化传播可视化。利用数据描述优势将客观存在的红色文化资源进行数据刻画,并以图表、动画等可视化形式加以呈现,通过复现历史时刻、平移现实空间、系统展示整体、掌握局部细节,加深受众对经典文本等深奥、抽象内容的直观感知和形象记忆。第二,数据赋能助力红色文化传播高效化。运用数据自动处理功能,通过多平台投送、多中继转发提升红色文化产品在现实世界特别是虚拟空间“裂变式”传播的速度、广度和强度;通过数据自动采集、实时同步聚合、结果即时呈现,提高评估反馈的客观性、时效性,确保红色文化产品能够占据更多流量,获得更多推送,第一时间成为现象级爆款。第三,数据赋智助力红色文化传播精准化。发挥数据蕴含的智能决策潜能,根据传播目标和潜在受众特点,依托“中央厨房”和“媒体大脑”智慧选择传播内容、传播媒介、传播途径、传播时机及传播场景,实现“千人千面”的个性化投送、“量身订制”的沉浸式体验,达到“润物无声”的潜在效果。

数据驱动视域下红色文化传播面临现实困境。第一,红色文化传播主体数据素养有待增强。近年来,各级在数据资源整合方面的主导性发挥有了重大突破,但仍有较大提升空间,特别是利用数据开展体系管理、预测分析和辅助决策的能力亟待加强。如广播电视媒体推出了以财新网“数字说”为代表的数据新闻,但囿于素养所限,在数据资源分析利用方面依然薄弱;各红色旅游景区(点)普遍开通了扫码语音导览、触屏互动等虚拟仿真等数字化辅助服务,但内容吸引力和价值引导力深挖不够;等等。这都制约了传播效果。第二,红色文化传播内容数据化程度有待提高。近年,红色文化数字资源建设初具成效,但在数据内涵挖掘、数据价值开发及呈现方式创新创造方面仍有短板。如果不能发挥知识图谱在描述概念、实体及其相互关系上的技术优势,就无法将目前大量离散、无序数据资源转化为结构化知识体系,打通数据和算法之间的沟通链路。第三,红色文化传播路径数据化改造有待进一步升级。现阶段的数据化更多围绕内容这一本体做文章,对传播路径的关注程度仍需增强。特别是面对网上海量同质化信息,如果不能对现有传播路径进行数据化改造升级,确保可靠掌控、为我所用,就难以有效对冲“信息茧房”和“过滤泡”诱发的不良影响,真正做到以红色文化抵制化解低俗、媚俗、庸俗的“三俗”文化,营造红色文化传播的良好氛围。

二、数据驱动视域下红色文化传播优化需要遵循的原则

全媒体时代,优化红色文化传播要注重把握媒介融合大势和数据驱动趋势,遵循三个原则。

价值引导上坚持政治底色。政治性决定了价值引导的方向。对于红色文化来说,政治性是天然属性,守正是创新的前提和基础。要确保始终站稳政治立场、把准政治方向,加强意识形态建设,引领当代大众文化的价值导向和价值塑造。当前,传播环境日益开放,多元思潮、多元文化之间相互博弈、彼此竞争,给以红色文化为代表的主流文化传播带来不确定因素。因此,优化过程中要牢牢掌握领导权、主导权、话语权,不断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和表达方式,切实维护文化安全、坚定文化自信。

内容生产上坚持用户思维。红色文化传播不能自说自话,要把坚持用户至上的思维理念真正体现到构思、谋篇、制作、推广的全过程全环节,俯下身以服务的态度倾听大众心声、弯下腰以群众的视角体察大众好恶,融入情感以平实的叙述讲述生动故事,构建以用户为中心、以内容为核心的传播模式。特别是要针对少数肆意夸张和歪曲历史的错误做法,在优化过程中从用户视角、立场和需求出发,以“共情、共鸣、共学、共勉”形成良好传播效应。

传播策略上坚持精准直通。红色文化传播要主动适应由“人找信息”向“信息找人”的传播模式切换,采用精准直通的传播策略,在大数据技术加持下,通过遍历潜在受众、精准洞察需求、主动投送信息、实时评估反馈,实现自主、适时、高匹配度的信息供给,最大限度满足受众个性化、多元化信息需求,从而更好地助力红色文化传播与价值实现,真正做到初见直拨心弦、亮题直抵心灵、开口直击心坎,让受众自觉自愿地融入红色文化、主动参与其中。

三、数据驱动视域下红色文化传播优化的有力抓手

全媒体时代,红色文化传播要借助数据驱动的理念、方法和手段,延续历史传承,弘扬时代价值。

激发多元主体活力整合数据资源。各级党委和政府在红色文化数据资源整合中要通过协调各方力量,充分发挥主导作用。专家学者、红色旅游景区(点)要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为数据资源建设提供理论引导与方法指导。建设过程中,要坚持安全、保真、适用的建设标准,完成数据存储、功能设计和页面规划,构建红色文化数据资源库和数据应用平台。要关注资源投入效益,激发企业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例如,与文创企业合作开发线上线下一体化红色旅游专线,结合党团活动、思想教育、公益活动,探索剧本杀、VR游戏、综艺节目等新兴模式;与科创企业合作,打造红色文化IP,形成鲜活载体,让每一名受众在穿越时空的“面对面”对话中切身感受到红色血脉的精神实质。

坚持内容守正创新契合受众需求。要采取“智慧+智能”相结合的生产模式,依托人的“智慧”在知识图谱协助下发掘创作素材、梳理故事脉络、促进艺术升华,并负责审核把关文艺创作的政治立场和政治方向,确保文化产品的政治性、还原度和高品质,避免出现细节失真与叙述偏差。依托数据训练出的“智能”参照目标受众既往浏览、评论、分享、留言等数据所反映的兴趣偏好,筛选新的史料素材、新的叙事角度或新的表达形式,启发和提升内容生产水平,完成素材取舍和艺术再加工。针对当前视频化、碎片化的传播模式,探索构建“智慧”主导、“智能”实施的遴选机制,依据传播规律,预判流行趋势,从红色文化经典传播内容中精选片段,辅以体验感强的叙事策略和表现手法,确保一经推出便能直抵灵魂深处、引发情感共鸣。

打造专属传播路径发挥数据智能。要积极运用5G、区块链、物联网等技术重塑互联网底层技术架构,打通红色文化产品直抵受众的“最先一公里”与“最后一公里”。要精准识别受众需求状态和所处场景,针对性调用楼宇广告、APP启动界面等潜在“阵地”,实现大屏小屏一体联动、全面覆盖;针对不同传播路径给受众带来的不同感受,及时更换适配度高的传播渠道,防止因渠道和内容不匹配而引发逆反心理,让红色文化传播更加合乎受众“口味”,更好发挥德育功能。要积极探索并建立完善专项制度机制,对有利于红色文化继承与发扬的文化产品制作方提供认证服务和激励政策,赋予其在传播渠道中的优先权和通达权,确保能够持续、稳定、高效地触达受众。

(作者单位:国防科技大学)

责任编辑:姜兴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