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矩阵 军事记者

主管单位 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

主办单位   解放军报社

编辑出版 《军事记者》编辑部

 

主  编    姜兴华

副主编     杨庆民

美术兼发行编辑   倪晓丽

美术兼校对编辑   周敏君

责任校对    王 蕾

本期值班        姜兴华

 

本刊顾问

袁永军   冷 梅 陈国权 陆绍阳

陈昌凤  赵云泽 隋 岩    廖燕灵

丁玉宝  祁宇博    顾宝祚 邹维荣

刘凤桥   刘绍勇     濮端华 陈 飞

 

印  刷 北京盛通印刷股份有限公司

总发行处 北京报刊发行局

国内统一刊号 CN11-4467/G2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ISSN1002-4468

国外发行代号 M6261

本刊代号 82-204

发  行 全国各地邮局

出版日期 双月15日

每期定价 12.00 元

本刊地址 北京市阜外大街 34 号

邮政编码 100832

发行电话 010-66720796

(版权所有 翻印必究·印装有误 负责调换)

紧贴战场:让军事科技报道为强军兴军赋能增效 ——探究军事科技报道服务备战打仗的作用机理

作者:■方姝阳

摘 要:军事科技报道作为军事新闻宣传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普及军事科学知识、传承军事科技文化、推广军事科技先进成果等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结合近年来军队主流媒体的探索实践,深入研究军事科技报道服务备战打仗的作用机理,以期为提高军事科技报道对战斗力贡献率提供借鉴参考。

关键词:军事科技报道;备战打仗;贡献率

军事科技报道,是指反映军事科技工作的报道,与训练报道、政治工作报道、边海防等领域的报道一样,是军事新闻宣传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普及军事科学知识、传承军事科技文化、推广军事科技成果等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军队是要准备打仗的。全媒体时代,军事科技报道要紧贴战场,深入研究军事科技报道服务备战打仗的作用机理,提高服务备战打仗质效,为强军兴军赋能增效。

一、走近基层,为备战打仗赋能量

基层是战斗力的“刀尖子”。让军事科技报道走近基层,紧贴官兵,才能更好助力部队战斗力建设。

讲好新时代科技强军故事,营造科技练兵浓厚氛围。全媒体时代,军事科技报道要提高对战斗力贡献率,就要“用事实说话”,讲好新时代科技强军故事。实践证明,讲好新时代科技强军故事要善于发现科技强军征途中的闪光点,找到反映军队科技工作者的科学家精神和官兵科技练兵精气神的素材,再把专业的科技主题叙事,用接地气的故事展现出来。例如,《战略支援报》开设“记者蹲连·关注新时代科技干部成才”等栏目,突出军事新闻传播的“科技味儿”,培养官兵对军事科技新闻的兴趣,激励官兵积极投身科技练兵,在部队引起积极反响。

聚焦新时代科技强军人物,发挥榜样的作用。当前,军队科技人员已成为部队战斗力生成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注重对科技人物的宣传,发挥其“酵母”作用,能引起受众共鸣,增强传播质效。例如,《国防科大报》开设了“最美新时代科大人”“科技强军先锋”等栏目,推出的一批稿件,诠释出其思战谋胜的工作标准、创新超越的价值追求。一个个有血有肉、鲜明饱满的人物形象呼之欲出,而且可敬可亲可学,充分发挥了用榜样力量激励人,以高尚精神鼓舞人的作用。

解剖科技助力练兵备战的“麻雀”,探寻制胜机理。前沿科技通常首先在军事领域得到应用。研究掌握新武器装备的性能参数,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作用效能,对战斗力建设意义重大。例如,《解放军报》“军事论坛”版开设“前沿探索”“观点争鸣”栏目、《人民武警报》开设“遵循制胜机理 探寻练兵规律”栏目,聚焦任务技术需求展开分析,研究发挥海上无人平台、无人侦察等新装备新技术作战功效等科技练兵路子,解剖练兵备战的一只只“麻雀”,以小见大,将一系列“冒热气”“透战味”的科技新闻通俗、鲜活地呈现出来,既提高了军事科技报道的感染力,也强化了指导性。

二、对接战场,为备战打仗提质效

实践证明,军事科技报道不仅要有“新味儿”,还要充满“军味儿”,助力科技成果快速转化成部队战斗力。

突出实战性,让军事科技报道浸润“兵味”。军事科技报道要始终聚焦实战,把脚步踩到基层,把笔触伸向一线,突出反映部队以科技赋能实战的火热景象,使作品“战味”浓郁。例如,《解放军报》开设“掀起练兵备战热潮”“一线保障·军营在行动”专栏、《火箭兵报》开设“奋进强军新时代 聚焦实战砺剑锋”专栏等,都紧紧聚焦部队练兵备战的生动实践推出新闻报道,其中不乏许多利用高科技手段为练兵备战“锦上添花”的好经验好做法,深受官兵喜爱。

聚焦前瞻性,让军事科技报道开阔官兵视野。未来战争实质上是知识的较量,我军要想在未来战场立于不败之地,就要着眼前瞻性,学习了解前沿科技知识。例如,《解放军报》的“科技周刊”开设了“兵器大观”“军工世界”“科技前沿”等专版,“军事论坛”开设了“前沿探索”“外军纵横”专栏,在介绍技术革新、发明创造、科研成果的同时,也为科研单位、军工企业牵线搭桥,让科技成为提升部队战斗力的“动力源”。该报2022年刊登的《新型作战力量嵌入防空作战体系》《新型武器装备纳入战备值班序列》《新型装甲救护车驰骋山野丛林》等稿件,为我军实战化训练提供了重要参考,引起部队高度关注,充分发挥了军事科技报道助推科技强军的重要作用。

强化建设性,让军事科技报道为官兵释疑解惑。恩格斯认为,对于报纸编辑来说,重要的是善于从适当的方面迅速抓住问题。抓问题是军事新闻工作中的“高频词”,也是增强军事新闻报道针对性、促进工作的重要途径。对军事科技报道而言,要善于抓住科技助力练兵备战中的热点问题,透过现象看本质,解剖问题寻方法,用建设性方案和权威性声音,促进科技赋能战斗力落地落实。同时,作为教育指导功能见长的军队报纸,要利用好堪称报纸宣传“旗帜”和“灵魂”的新闻评论。例如,《解放军报》刊登的《加快先进科技向战斗力转化》《把科技专家请进演训场》等评论,通过传播主流声音和核心价值观,阐述方针政策,壮大主流舆论,帮助官兵集中梳理系统、理性的意见和认识,以达到释疑解惑、凝神提气的目的。

三、回应关切,为备战打仗聚合力

全媒体时代,提高军事科技报道传播质效必须强化互联网思维,回应受众关切,提供满足受众个性化需求的服务,为备战打仗聚合力。

出击,敲准时代鼓点。军事新闻工作实践的专业性,不仅体现在新闻舆论上,更体现在军事知识的专业性、科学性和严谨性上。因此,军事新闻工作者要从部队建设发展“痛点”出发,从受众特别是官兵的需求考虑,结合传播要求的及时性、贴近性,推出受众特别是官兵关心关注的军事科技报道。例如,针对当下受众感兴趣的军校学科专业和相关热点科技问题,“国防科大”微信公众号适时推出“科大密码”专栏,通过推送《机理密码》《智胜密码》等系列短片,用高颜值“气质”和接地气“谈吐”,揭开国防科技大学诸多学科的神秘面纱。2022年上半年,电影《长津湖之水门桥》引发热议,《国防科大报》“前沿科技”栏目刊登科普文章《从〈长津湖之水门桥〉看重装空投技术的发展》等,既满足广大官兵对于先进科技的求知欲,又激发官兵情感共鸣。

融合,扩大影响口碑。全媒体时代,军事科技报道须适应新变化,强化融合观念,增强传播效应。尤其是重大选题报道,若想取得良好的宣传效果,就要围绕满足受众信息获取方式和渠道变化需求,统筹调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等力量进行融合报道,运用图文、音视频、H5、VR等技术手段,打造受众欢迎的融媒体精品,形成强大的宣传攻势。例如,2022年新年伊始,全军官兵坚决贯彻习主席2022年开训动员令,大力推进科技练兵,《解放军报》等相关权威媒体展开了全方位宣传报道,在纸媒及时刊登消息、通讯、言论,央视国防军事频道开设“科技练兵谋打赢”专栏,相关微信公众号适时推出海报、长图、视频等新闻产品,让受众在身临其境的演训画面中感受科技带来的力量。

互动,回应受众关切。全媒体时代,人们已经不再满足于简单的视听刺激,还希望能和新闻内容、新闻现场,乃至新闻媒体发生互动。军事新闻工作者要自觉从传统媒体定向采集、单向传播、受众被动接受的思维模式中跳出来,将互动意识渗透到军事科技新闻传播各环节,提高用户的参与度忠诚度,努力形成协同效应,不断提高传播质效。

(作者单位:国防科技大学)

责任编辑:姜兴华